1-331 開篇。綿羊老虎與雞鬥。

以爲自己是個會寫文章的,因爲曾經是個成績還不錯的文科生。

後來寫了些短“作文”,被評價還挺好。大學時臭屁了幾個短詩,酸了自己而已。

再後來讀了朋友的幾篇短文,她對場景、服飾、動作描寫的文字的確比我的好太多。就感覺自己不是個能寫的。

所以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寫。

直到疫情的現在,很多時候心裡閒而且空。沒處安放。浮浮蕩蕩,晃晃悠悠的。

的確有很多時候身邊的人和事,讓心裡有想要記錄的萌動。又無處下手。

再直到昨晚和今天中午。在參加完一個培訓後,敲了鍵盤“找個地方寫文字”。於是來到17k。可不是想稿費。

只是想記錄一下。

小可寶貝該是長大了,我們都覺得她已經足夠大了。大到我們認爲我們明白的道理她也應該明白,我們會做的事她也應該會做。

比如,寫不完作業是不能看電視的,比如,晚上是不能下樓玩的,因爲爸媽白天上班已經很累了。比如,不能跟老師說,線上上課比去學校上課好,因爲自由啊,老師沒時間嘮叨了,也不拖堂了。比如,平時生活裡要用心、要多思考,這樣大人提問時就能對答如流。

這樣的執拗從她還是個兩三歲的孩子就開始了。

但是,現實總是跟我們腦子裡想的不一樣,而且會差得很多。

於是在小可答非所問時,一平老爸有些忿忿的,拍打了小可的腿。這是昨晚這場事件的爆發點。啓動了小可的委屈和嚎哭模式。進而啓動了一平的恨鐵不成鋼的大力和暴躁模式。進一步啓動了立立老媽的保護和盛怒模式。

一場看上去很像大公雞和大母雞的嘴架又開始了。又忘記了早早說好的“和風細雨”模式。

大公雞的氣在小綿羊小可身上,氣她不把話講清楚、只有本事哭。

大母雞的氣在大公雞身上,氣他又把小可弄哭了,還開燈耀她的眼,扯她的被子,還那麼不友好的說話。

兩隻大的你一言我一語,你來我往,音量肯定大的離譜。只是自己聽不到,唯恐對方聽不見。唯恐嚇不到對方。

最後,一平關門洗澡去了。立立拍拍小可的後背,揉揉小可的肚子,看看小愛同學又走過了半個小時。

時間就這麼溜過去了。

小可睡得倒是快,但是估計心情很差。

立立睡不着,跪伏在牀上看劇,這是她轉移難過時常用的方法。肚子裡的氣頂得難受。

一平一樣睡不着,頭靠着牀邊,湊近檯燈看《王陽明》。這也是他平復心情常用的方法。

定格看上去,畫面還挺安寧祥和的。

內心卻是翻騰的。立立問:“你肚子脹嗎?”那邊不太想搭理。過會兒,一平給立立端來一杯熱水,用立立最喜歡的那個透明的土耳其水杯。

這本是恩愛的一對啊。只是10多年了,還是沒有磨平彼此的棱角,還沒做到如一的只讓對方開心。

其實,大家心裡也都明白。

第一,小可算很懂事的孩子了,從來不闖禍,不無理取鬧,總是溫溫柔柔的,也會哄自己玩,甚至會哄大人開心。她最怕的就是爸媽吵架了。

第二,一平老爸很顧家,對家人很上心,做什麼事情絕對是爲了家人好,沒有一點兒二心。尤其是對小可。

第三,立立老媽愛小可,心疼一平,大部分時候也算明事理,懂得要尊重男主人的道理,同時也很護着孩子,尤其看不得孩子受委屈。

這樣的家庭,風和日麗下惹人豔羨,微風細雨下卻有些不和諧。

想來,無非三點:小可還是孩子非大人,該受到寬厚溫柔和耐心;一平是男士,該受到尊重和維護;立立是女士,該受到呵護和疼愛。

做到這三點,應該是一個正常家庭該有的基本認知,也是高知家庭應該始終遵循的原則。

矛盾永遠不是來自一方的問題。

如果小可不做綿羊,而做老虎,就不會激起一平那樣大的忿忿;如果一平賦予小可耐心,沒有惹哭小可,立立也不會衝上前,撐起翅膀,撲騰着要幹架的樣子去保護小可;如果立立肯放手一平跟小可去處理親子關係,忍下一時之痛,也不會演化爲夫妻之爭。

人類向來從自己的經驗、喜好和慣性思維去揣度對方的需求和想法,並按着自己認爲對的去做、去要求別人做。往往打的是“爲你好”的旗幟,一旦不被認可,自然覺得自己是好心沒好報,對方是沒良心。

這樣就很難不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是對抗情緒了。

三口之家組成了最穩固的三角,任何一個角起了壞情緒,都會帶動另外兩角的不穩定。如果都能夠從根本上、發自內心的懂得了如何才能夠維繫好的親情關係,經常試着把自己的腳放進對方的鞋子裡,以對方的立場想一想,主動地化解情緒,就能夠避開曠日持久的內耗。

因爲孩子畢竟是孩子,家庭氛圍如何還得看父母。這是自我修行的漫長之路,不好走,不容易,得擰巴着自己的原始本能,拗着去修正不完美的本心。

清晨的陽光喚醒了沉睡一夜的人們,經過一夜的沉靜,一平焦躁的心平復了,沒有像平日那樣急急地催促小可起牀,嚥下了“快點,不然我要遲到了”的絮叨,輕聲走到小可牀邊,親了寶貝女兒。

小可睡眼惺忪的看看時間,伸個懶腰,緩緩坐起來,下牀穿衣洗漱。等收拾妥當,比平時還提前了十分鐘。昨晚的事沒有給她留下一丁點不快,可能早隨夜散了。

立立也沒再提昨晚的事,風輕雲淡地洗漱上班,照常把好玩的分享給一平,遠程鼓勵着上網課的小可。

沒人再糾結昨晚的事,彷彿蜻蜓點水過後很久的水面,全然歸復平靜。只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清楚,這不是簡單的翻篇不談,他們都有了變化,是在內心深處。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