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玄宗四法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提問衆生,因何原因動之於死地?人之妄動而死,只因其隨波***,順世俗人慾之浪高而高,貪嗔癡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夢死即自殺。身雖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頭,將死之時悵悵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聖祖憐憫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從根本髮腳處,試問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雖惜生,卻不知惜生之理。往往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厚生反而害生,執生反而難生。凡事都要適中,過猶不及,方合自然生生之道。”

“貪生慾望過強之人,怕死之心常動,求生之心過強,反而形成心理壓力,造成精氣神耗損,體內陰陽失衡,導致疾病叢生。視聽言動,念念不離於生,執生不放,怕死心動,這就是所謂動之死地。本爲求生,反喪其生,本想離死,反而入死。事與願違,畫蛇添足。皆因違背生之道,過甚執生之故也。”

“執着求生者,有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又如食藥充飢,自貽其害。由此可知,求生不能有妄心妄念。妄心動,則必死。”

“綱常倫理,與天地共其體用。周身內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養我之生。本無死我之地,只因情慾妄動之心不息,所以纔有死我之路。”

……

白庸雖是半途***,但以他如今的修爲見識,很快就聽明白在講的內容,這是《大羅天秘要》中的養生篇。對這些與世無爭的樹精花妖而言,這種只講大道,不講小術的內容顯然更爲適合,而且植物所化之妖相比動物所化之妖性格上要更加溫和,對打打殺殺不感興趣,反而對如何繁衍族羣要更爲在意。

在玄宗,這些妖並沒有進入藏玄閣的權限,倒不是說玄宗對它們的身份歧視,而是考慮到其它門派修者的想法。說到底它們是妖不是人,雖說修真者對血統並不是特別看重,可有這類觀念的人也不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空話。

這些妖本來修煉的根基也是玄心正法,如果再學會一些玄宗獨有的法術,很容易被人垢話,散佈謠言如勾結妖族云云,玄宗雖然不害怕這些謠言,但總歸不希望徒惹麻煩。

對妖族的看法,一般都抱持可以傳授修道之法,但不能傳授武學和術法,就像俗世中可以教化蠻夷,但如果你將火器兵甲都傳授給他們,就難免要遭人猜忌。

不過玄宗也只是做個樣子,門面上過得去就行,反正太虛界的妖大多受氣氛的影響,清心寡慾,很少出門。因此雖禁止它們進入藏玄閣,卻不禁止他們旁聽講道,也不禁止弟子們的私下傳授,畢竟當年也有幾個曾被正式收爲玄宗弟子。

玄宗有四大修煉神通法,分別爲《混元破虛勁》、《玄幻悟真法》、《大羅天秘要》以及《太乙九天訣》。

這四法全部是七品經文,玄宗弟子入門必修其中一門。《混元破虛勁》是講拳腳功夫,《玄幻悟真法》是講道術修煉,《太乙九天訣》是講各類兵器使用,《大羅天秘要》則是包含各種雜項,如醫術、鑄器、煉丹、卜卦、奇門遁甲……

這四大經文並不是上古的某位大能留下來的,而是歷代玄宗弟子集合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最初只是一名掌教的突來奇想,流傳下來後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總結,去蕪存菁,到如今重要性甚至超過“玄”與“正”留下來的功法。

東西並不是越古老越好,上古留下來的經文未必就比當代人創造的強,後代也不會總比不上前代人,否則豈不是越活越過去了。

玄宗每一名弟子在仙逝前都會將自身武學經驗歸納成書,或者直接創造一門武學留給後人,而那些負責編書的長老,就會從這些書中尋找出精華之處,歸入四大經文當中,一點一點的前進。

當然這種七品經文不可能對弟子全部開放,一般只開放肉身境能修煉的內容,想要修煉更高深的發掘則需要當自身修爲再度提升之後。由於玄宗門規一向寬鬆,像白庸這般讓長輩賜予全部經文也是可以的,並不禁止。

他們不特別擔心這些經文流落出去,因爲玄門正宗的所有修煉法門都是基於玄心正法衍生的——除了《太聖玄經》。

想要修煉這四大功法,就必須修煉玄心正法,否則會走火入魔,修煉了玄心正法就等於打上了玄宗的烙印。當年玄尊敢開放一二品的武道經文給整個玄州,也是有這個原因在,實際上是變相的在增加門徒,擴大影響。

除了玄宗,六大武道聖地包括一些實力渾厚的大門派也都是這麼做的,所有的武學都是基於特定的幾項基礎心法衍生出來,想要學習他們的修煉方法,就必須修行這些基礎心法,從而防止被其他門派盜而自居。因爲一旦修行了這些心法,就變成了他們道統的分支,無法自立門戶,哪怕建立了門派,江湖人也不會承認。

不過即便如此,其他聖地的武學基礎往往也有數項基礎心法,又或者循序漸進,分爲肉身境基礎心法、天人境基礎心法等等,對應低級到高級的修煉法門。如玄宗這般做得如此之絕,將所有武道經文都基於一法,也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當然這些指的都是修煉法門,不是武學術法,兩者是不同的。獨門的武學術法其他門派的武者也可以學成,最多在威力上有所欠缺,不過修煉法門就不行,必須要修習對應的心法纔可以。

武學招式是殺生,修煉法門則是養生。殺生是小道,養生卻是大道,是修仙長生的叩門磚。小道可失,大道不可外泄。

故曰道不傳非人,法不傳六耳。

這次講道從天明說到日落,在夕陽即將下山時,木老停止了講道,樹幹上幻化出來的人道看向白庸,開口:“許久不見了,小傢伙,不,或許現在該稱爲白道友了。”

於是,所有精靈的目光都注視在他的身上,中間傳來“啊”的一聲驚喜。

只見白如雪雙手捂住嘴,滿臉的驚喜,一時淚眼迷濛。

她飛速向着白庸跑去,像是要投入懷中,卻在距離半步之遙的位置生生停住,只是盯着,一眨不眨,生怕看到的是幻象。

過程中,白庸也從未做出過歡迎的動作,像是早知道對方會停步,微笑道:“我回來了,一年不見,你也出落得更加標緻。”

“嗯……”白如雪不說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不願移開目光半寸。

“哈哈哈,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最是美景喜慶。”

木老哈哈大笑,似乎特別喜歡看見這種事,茂密的樹枝一陣亂顫,他的體型就跟大山一樣,頓時引發地動山搖。

“木老說笑了,一年光陰對您而言也不過是打個瞌睡吧。”白庸恭敬的施禮,對方見他修爲提升,故而稱爲道友,但他可不敢接下,輩分在那了。

“非也非也,時光的快慢長短,於感受而言本就是相對的,如果一直無所事事,日復一日重重疊疊,留下的記憶就會變得模糊,回想起來哪怕百年時間也不過是昨日之事。這小丫頭經常來此求學,令吾之生活增色不少,因此回想起來,記憶變得豐滿,那麼時間也就顯得長遠了。”

“木老有心了。我還以爲是木老講道在前,她纔過來聽,沒想到木老是爲了她而開講道。”

“哈哈,對一人講道,和對萬人講道,並無區別,近千年來,吾一直過得悠閒,如今能找點事情忙碌,教育一下子子孫孫,也算是一種情趣。不過現在看來,這份情趣也要沒了。”

木老的意思,是指白庸來了,白如雪就不會再來這裡,語含調笑,於是臉皮薄的小姑娘一下子就羞得滿臉通紅,扭捏着不敢擡頭。

“小傢伙,要帶人走可以,考考你這一年來的眼光見識,說說看,吾這一下午都講了些什麼?”

聽到問題,所有的妖都集中注意力,想要聽聽白庸會怎麼回答,顯示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因爲妖對大道的領悟總是比人類要遲鈍,一些修爲比白庸還要高的妖,它們對道的領悟甚至還不如肉身境的玄宗弟子。

玄宗的妖長期耳濡目染,也有夯實的基礎,對大道有幾分見解,也懂得證道需要追求本源。換成妖神谷的妖修,基本上都是屬於一味追求強大的修爲,玄妙的武道,可究竟爲什麼強大,爲什麼玄妙,就不得而知了。

知其然而不知情所以然。這也是長久以來,妖會輸給人的原因之一,連大道都偏袒人類,何其幸運。

可惜很多人並不珍惜這種天賦,暴殄天物,世上有九成多的修士也踏入了同樣的誤區,一味追求境界的突破,招式的強大,可從來沒想過爲什麼。偶然悟得了神通,也只知道如何去使用,而不知道神通的本質,以及爲何能悟得。

玄宗的妖修對玄宗弟子都十分尊敬,就是因爲敬佩他們對大道的領悟,至於武道境界,那種東西在玄宗是最不被看重的。

白庸身負衆妖的注目,卻是毫無怯色,因爲木老所講的養生之道,其中許多內容跟他領悟的生死之道中生之道有互通的地方,思考片刻後,他便有了答案,吟聲道:

“洞靈尊上德,虞石會明真。

要妙思玄絕,虛無養令神。

自此逢何世,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山成數寸塵。”

第43章 英雄魂殤(下)第1章 路在何方第32章 轟出門去第21章 開始謀劃第21章 農家少女第11章 預知凶兆第41章 罪者不在第51章 患難緣分第62章 破解傀儡第31章 打上門去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24章 引蛇出洞第49章 逃出船艙第54章 聖人有私第17章 遇見熟人第24章 妖族聖經第57章 刀意化境第1章 暗起魔端第30章 大勢在己第85章 備戰終局第9章 欺世盜名第93章 神國毀滅第86章 家家有經第27章 降臨獄洲第111章 引蛇出洞第34章 虛空襲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25章 秘術至寶第50章 鬼梵六遁第45章 妖化刀少第9章 對手難纏第71章 軍師換人第9章 要你耍詐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15章 睚眥化龍第98章 重鑄神兵第6章 罪首現身第13章 五行失衡(下)第72章 殺心驟起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47章 局外變數第10章 厲瞳變革第5章 夜間談話第39章 渡法行殺第31章 打上門去第56章 魚目混珠第104章 最後王牌第37章 邪魔對立第47章 身入險境(上)第3章 助人無由第40章 學武爲何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3章 踏入天人第56章 誰生誰死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61章 今非昔比第52章 激將之法第57章 茶壺沒把第37章 邪吞漢天第6章 罪首現身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38章 出行之禮第30章 天劫化形(下)vip卷大結局第49章 儒道傳承第17章 歲月之間第26章 虛空隧道第1章 暗起魔端第32章 觸鱗之怒(上)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2章 激將之法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5章 妙音師姑第119章 創聖儀式第84章 鬿魔劍訣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04章 最後王牌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20章 劍法破綻第18章 各自見識第65章 竊取造化第7章 本心爲佛第22章 仙玉茅石第87章 一生遺憾第99章 兩邊示弱第52章 九頭邪蟒第20章 劍法破綻第45章 心魔少女第12章 正魔對將(下)第50章 樹上開花(上)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28章 胡攪蠻纏第84章 鬿魔劍訣第18章 棋局心局(上)第61章 反向壓制第52章 鐵血軍王第2章 艱難之路第33章 囂張弟子第83章 金靈刻印
第43章 英雄魂殤(下)第1章 路在何方第32章 轟出門去第21章 開始謀劃第21章 農家少女第11章 預知凶兆第41章 罪者不在第51章 患難緣分第62章 破解傀儡第31章 打上門去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24章 引蛇出洞第49章 逃出船艙第54章 聖人有私第17章 遇見熟人第24章 妖族聖經第57章 刀意化境第1章 暗起魔端第30章 大勢在己第85章 備戰終局第9章 欺世盜名第93章 神國毀滅第86章 家家有經第27章 降臨獄洲第111章 引蛇出洞第34章 虛空襲擊第52章 九頭邪蟒第25章 秘術至寶第50章 鬼梵六遁第45章 妖化刀少第9章 對手難纏第71章 軍師換人第9章 要你耍詐第116章 寥意恩仇第115章 睚眥化龍第98章 重鑄神兵第6章 罪首現身第13章 五行失衡(下)第72章 殺心驟起第100章 亂世終結(上)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47章 局外變數第10章 厲瞳變革第5章 夜間談話第39章 渡法行殺第31章 打上門去第56章 魚目混珠第104章 最後王牌第37章 邪魔對立第47章 身入險境(上)第3章 助人無由第40章 學武爲何第46章 絕地反擊(下)第13章 踏入天人第56章 誰生誰死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61章 今非昔比第52章 激將之法第57章 茶壺沒把第37章 邪吞漢天第6章 罪首現身第106章 斷情絕義第38章 出行之禮第30章 天劫化形(下)vip卷大結局第49章 儒道傳承第17章 歲月之間第26章 虛空隧道第1章 暗起魔端第32章 觸鱗之怒(上)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2章 激將之法第65章 竊取造化第35章 妙音師姑第119章 創聖儀式第84章 鬿魔劍訣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04章 最後王牌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20章 劍法破綻第18章 各自見識第65章 竊取造化第7章 本心爲佛第22章 仙玉茅石第87章 一生遺憾第99章 兩邊示弱第52章 九頭邪蟒第20章 劍法破綻第45章 心魔少女第12章 正魔對將(下)第50章 樹上開花(上)第38章 護庵夜戰(下)第28章 胡攪蠻纏第84章 鬿魔劍訣第18章 棋局心局(上)第61章 反向壓制第52章 鐵血軍王第2章 艱難之路第33章 囂張弟子第83章 金靈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