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習武優勢(下)

逸凡能夠發出五行之力的關鍵,還是在於五臟可以分屬性存儲相應的五行力量,並且因爲人體本身的屬性,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五行之力,隨着修行日深,這些力量也越發的精深。

而五臟能夠成爲力量之源的原因,根本上還是在於秦逸凡在武學上的第一個突破——百脈俱通。那是秦逸凡根據神醫的理論,加上自身的精湛功力,在神醫的神奇鍼灸的幫助下,才險險成功的。當然,這些都是以前的經歷,如果換成現在的秦逸凡,自然不會那麼麻煩。

只有經歷過那個境界,纔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突破的過程,也就不那麼困難,這也是秦逸凡雖然並不熟悉那些武宗的弟子的功法,但也能夠指點他們的原因。

五臟,配合經脈和內力,這纔是五行力量能夠真正的存儲並修行的最重要的關鍵。而這些,在修真的功法當中,並沒有得到重視。

修真的功法,更多的是講究一個悟字,也講究一個修字。首先,在心境上,不管是器修還是意修,都需要在修心養性上下功夫。即便是魔道中人,在奠基的時候,也不會脫離這個限制。而修心養性之後,就是導引靈氣入體並緩慢的改善身體的狀況。

這個過程基本上要持續數十甚至上百年。在這麼長的時間當中,修真之人是無法修行真氣的,也就是說,經脈根本就得不到基本的鍛鍊。雖然內腑也會在改造身體的過程中被加強,但修真之人講究辟穀,講究不食人間煙火,在修爲日深的情形下,五臟六腑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退化。當然,這種退化也是相對身體的其他部分而言的,比起普通人,還是要強悍許多。

那些外山門弟子因爲資質所限。無法引靈氣入體,所以纔不得已轉而修行武學這等在他們看來就是旁枝末節的功夫。修真人士最看不起習武之人的地方,也就在於此。但也正是這些武學,對於經脈和內腑的強化作用,卻遠遠要高於修真功法。尤其是在前期,這也是習武十幾年的人肯定不修道十幾年地人身體要強悍的原因。

但是,越到後期,修真的優勢越發的明顯。習武之人,如果不能突破那個關口。身體只會越來越差,幾十年習練的武功真氣,也無法保養身體。生老病死,卻也無法逃脫。只是,修真之人,卻纔剛剛開始接觸天道,只要方向不錯。基礎紮實,穩紮穩打。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添幾百歲的壽元是毫無問題的。如果悟性高絕。更加能夠突破天劫,飛昇證道,那已經不是普通的長生能夠形容地了。

只是,世事難料。誰又能想到,正常的修真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是身處元神狀態,卻還是需要習武之人才能產生的五行生氣重鑄形體。而修真之人。號稱逆天而行,又有誰能保證,自己就能一輩子無病無災,得證大道?誰沒有個三災八難,難保有一天,自己就會變成如同應劫前輩和紫青二老這般。

當然,想要變成這般,普通的修爲卻還做不到,至少要到他們這樣的級數才行。但越是到了這般地步,儘管很多事情看的越開,但失去的話也越發地可惜。修爲越高,那些修真之人越發的戰戰兢兢,生怕一個失誤,就此萬劫不復。如果紫青二老和應劫前輩能夠從這一劫中重振,那麼天下修真高手不知道要有多開心。

所有地這一切,都建立在秦逸凡能夠幫助三位老前輩重鑄形體的基礎之上。大家都明白這個關鍵,如果成功,這可不僅僅是普通地給人留一條後路的問題,能讓更多的修真之人得證大自在,這樣的功德,就算秦逸凡不修佛,也至少還他一個菩薩修爲。

“如何試驗?”這個問題擺在了秦逸凡地面前。需要秦逸凡來解答。

“幾位前輩,能否給晚輩仔細的講解一下,修真之法和習武之法有什麼不同?”秦逸凡也只是從林秋露身上得到一些修真的法子,具體的從來沒有試驗過。而且林秋露當時修爲低下,很多東西都不清楚,顯然是比不上三位前輩自己介紹要來地清楚。

面對這樣的情況,應劫前輩沒有什麼多大的障礙,畢竟他也算是個獨來獨往的人,用不着講究那些師門戒律什麼的。況且,在他心目中,秦逸凡也和他的弟子差不多,除了不能修習他的功法之外,他巴不得秦逸凡能夠把他的修行法門傳下去,繼承他的衣鉢。可惜事與願違,現在秦逸凡主動問起,自然是千萬個願意。

倒是紫青二老

猶豫,畢竟他們是蜀山的門人,就算現在紫青雙劍在中,但他們也從來沒有泄露過蜀山的修行功法。偶爾的通過秦逸凡指點一下林秋露,也是和秦逸凡指導武宗之人一般,按照林秋露的練法來進行的。此時秦逸凡要聽他們的修行功法,兩人還是多了一層顧慮。

不過,在應劫前輩的勸說下,兩人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堅持。不管怎麼說,秦逸凡如果能夠找到方法,受益的可不止是他們三人,蜀山乃器修第一大派,高手衆多,說不得就是獲益最多的門派。

“告訴你無妨,不過,秦小子,你要保證,法不傳六耳。”青雲前輩比紫霞前輩要穩重許多,所以特意叮囑了秦逸凡一次。直到秦逸凡答應,這才應允。

應劫前輩說的不錯,如果他們兩個成功,那麼以他們的經驗,最受益的就是蜀山弟子。因爲那些蜀山弟子已經不用去摸索不同功法之間的差異,直接從他們兩個老前輩身上學習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紫青二老不知道已經給蜀山栽了多少樹,到現在已經是元神器靈狀態,依然還是如此。

法不傳六耳,卻是連應劫前輩都要避嫌的。爲此,紫青二老沒有少被應劫前輩奚落。但爲了蜀山,還是強忍着應劫前輩的奚落,要求秦逸凡將其他能夠聽到的人分開。

秦逸凡身上,湖中老兄,應劫前輩,火龍,都是可以聽到這些的。秦逸凡也沒有食言,將這些全部都移到了秦小玲身上,一個人和紫青二老,足足呆了差不多十天的功夫,才把蜀山的精妙修行功法聽了一遍。儘管秦逸凡無法修行,但還是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助益。修行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觸類旁通的,只要悟性足夠,境界相仿,總是能夠借鑑的。恰巧,秦逸凡這兩點都不缺。

接下來,就是應劫前輩。應劫前輩可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但是,紫青二老卻主動避嫌,讓秦逸凡將他們分開。應劫前輩的講述可不是紫青二老那麼小心翼翼,幾乎所有的注意之處,都會詳細的給秦逸凡說明。包括他理解的五行力量的特性,講解的詳細程度,完全就是按照培養傳人的方式。甚至爲了能夠更多的指點,他還不介意秦逸凡拉上秦小玲和林秋露來旁聽。本來應劫前輩對許飛飛也沒有排斥,但許飛飛卻是意修之人,主動的拒絕了應劫前輩。

這一講,就是足足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當中,應劫前輩幾乎將他畢生精修的功法詳細的傳給了秦逸凡。甚至根據秦逸凡現在修行的特點,假設的幾個修行方向也都和詳細的和秦逸凡進行了探討。一個月下來,秦逸凡幾乎馬上突破目前的境界。

三位前輩剛剛完成,火龍卻也出來湊熱鬧。儘管龍族出現火龍這種事情的情況非常少見,但卻也不是絕無僅有。龍族的驕傲,也讓他們不會事事都來求秦逸凡幫忙,如果秦逸凡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能讓龍族自行在元神狀況下修煉的話,那是最好的結果。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秦逸凡又被火龍差不多蹂躪了一個月。這些日子下來,秦逸凡幾乎成了一個精通幾派精華的大高手,當然,是理論上的高手。

最後,卻是湖中老兄也不甘寂寞,將自己被分屍隱忍然後重新融合的過程在秦逸凡腦子裡展現了一遍。說起形體的強韌,湖中老兄敢認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誰也沒有被分屍數千年後又重新融合的經歷,但這些經歷,對秦逸凡目前的問題,卻也有很大的幫助。

綜合這些高手們的修行心得,修煉功法,秦逸凡開始了更多的思索。當然,他也不是一個人,武學的修行之道,他絲毫沒有藏私,完全的向幾位前輩講了一遍。羣策羣力,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態度。

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還是沒有很大的進展。忍不住秦逸凡也對修真之人這樣的修行方式有些慨嘆。早知道如此,他們就應該從一開始就修行武學心法。習武之人雖然被修真之人看不起,但在這方面,卻有着先天的優勢。

腦子裡剛剛閃過一開始就修行武學心法這個概念,秦逸凡眼睛一亮,一個念頭無法抑制的冒出頭來。

第106章 指點迷津(下)第140章 凡俗之事(下)第10章 陌生來客(下)第142章 真龍天子(上)第59章 殘軀願望(上)第86章 五行小劫(上)第36章 生肉鮮美(中)第115章 靈器殺手(上)第125章 道門集會(下)第24章 玄陰匯聚(下)第32章 鬥寶啓釁(上)第35章 庖秦解牛(上)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105章 命犯太歲(下)第58章 坐而論道(上)第49章 遊子歸家(上)第111章 貢物事端(下)第114章 赤龍相邀(下)第61章 旱魅選擇(下)第62章 母子分離(下)第139章 雙劍顯聖(下)第62章 母子分離(下)第53章 年輕高手(上)第48章 道之雅俗(下)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11章 我說了算(下)第22章 修行方向(下)第125章 道門集會(上)第84章 脫胎換骨(上)第142章 真龍天子(上)第140章 凡俗之事(下)第92章 見山是山(下)第98章 劍冢選劍(上)第6章 武者尷尬(中)第27章 壓力轉變(下)第38章 大內高手(上)第19章 惱羞成怒(上)第141章 皇城風雲(下)第30章 將軍府第(中)第121章 得償所望(上)第111章 貢物事端(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134章 傳言惡毒(上)第52章 天劫擔憂(上)第7章 御賜護衛(下)第14章 絕世神兵(中)第128章 五行外放(上)第127章 蛛絲馬跡(下)第78章 天音門下(下)第149章 過分交易(下)第139章 雙劍顯聖(下)第83章 湖中合體(下)第115章 靈器殺手(下)第89章 火上澆油(下)第14章 絕世神兵(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143章 變天之局(上)第15章 江湖人物(下)第45章 速成無望(下)第119章 誤會頻生(上)第146章 超強兵器(下)第11章 我說了算(中)第158章 幕後黑手(下)第19章 惱羞成怒(下)第32章 鬥寶啓釁(下)第121章 得償所望(上)第95章 修行誤區(上)第128章 五行外放(上)第19章 惱羞成怒(下)第134章 傳言惡毒(下)第35章 庖秦解牛(中)第149章 過分交易(下)第106章 指點迷津(上)第26章 法寶秘聞(中)第5章 湖中磨鍊(中)第12章 控屍大法(中)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30章 將軍府第(上)第38章 大內高手(上)第72章 略施薄逞(下)第22章 修行方向(上)第96章 蜀山劍會(下)第143章 變天之局(下)第84章 脫胎換骨(上)第109章 高坐看戲(下)第151章 五行陣眼(下)第4章 飛來橫地(上)第18章 魅影再現(上)第72章 略施薄逞(上)第97章 劍會前夜(上)第10章 陌生來客(中)第144章 修真動盪(上)第108章 重溫紅塵(上)第45章 速成無望(上)第71章 攔路問訊(上)第82章 出陣之法(上)第5章 湖中磨鍊(中)第42章 替天行道(下)
第106章 指點迷津(下)第140章 凡俗之事(下)第10章 陌生來客(下)第142章 真龍天子(上)第59章 殘軀願望(上)第86章 五行小劫(上)第36章 生肉鮮美(中)第115章 靈器殺手(上)第125章 道門集會(下)第24章 玄陰匯聚(下)第32章 鬥寶啓釁(上)第35章 庖秦解牛(上)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105章 命犯太歲(下)第58章 坐而論道(上)第49章 遊子歸家(上)第111章 貢物事端(下)第114章 赤龍相邀(下)第61章 旱魅選擇(下)第62章 母子分離(下)第139章 雙劍顯聖(下)第62章 母子分離(下)第53章 年輕高手(上)第48章 道之雅俗(下)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11章 我說了算(下)第22章 修行方向(下)第125章 道門集會(上)第84章 脫胎換骨(上)第142章 真龍天子(上)第140章 凡俗之事(下)第92章 見山是山(下)第98章 劍冢選劍(上)第6章 武者尷尬(中)第27章 壓力轉變(下)第38章 大內高手(上)第19章 惱羞成怒(上)第141章 皇城風雲(下)第30章 將軍府第(中)第121章 得償所望(上)第111章 貢物事端(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134章 傳言惡毒(上)第52章 天劫擔憂(上)第7章 御賜護衛(下)第14章 絕世神兵(中)第128章 五行外放(上)第127章 蛛絲馬跡(下)第78章 天音門下(下)第149章 過分交易(下)第139章 雙劍顯聖(下)第83章 湖中合體(下)第115章 靈器殺手(下)第89章 火上澆油(下)第14章 絕世神兵(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143章 變天之局(上)第15章 江湖人物(下)第45章 速成無望(下)第119章 誤會頻生(上)第146章 超強兵器(下)第11章 我說了算(中)第158章 幕後黑手(下)第19章 惱羞成怒(下)第32章 鬥寶啓釁(下)第121章 得償所望(上)第95章 修行誤區(上)第128章 五行外放(上)第19章 惱羞成怒(下)第134章 傳言惡毒(下)第35章 庖秦解牛(中)第149章 過分交易(下)第106章 指點迷津(上)第26章 法寶秘聞(中)第5章 湖中磨鍊(中)第12章 控屍大法(中)第31章 朝會之爭(上)第68章 試劍比鬥(上)第30章 將軍府第(上)第38章 大內高手(上)第72章 略施薄逞(下)第22章 修行方向(上)第96章 蜀山劍會(下)第143章 變天之局(下)第84章 脫胎換骨(上)第109章 高坐看戲(下)第151章 五行陣眼(下)第4章 飛來橫地(上)第18章 魅影再現(上)第72章 略施薄逞(上)第97章 劍會前夜(上)第10章 陌生來客(中)第144章 修真動盪(上)第108章 重溫紅塵(上)第45章 速成無望(上)第71章 攔路問訊(上)第82章 出陣之法(上)第5章 湖中磨鍊(中)第42章 替天行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