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周府議事

蟄居金陵的馬雲,突然變成了香餑餑。繼朝廷大佬馮延巳設宴相請的第二天,另一位大佬周宗也擺了家宴,恭請他過去吃頓便飯。只是區別則在於,馮延巳請的是馬雲一個人,而周宗則請了馬雲、趙普、李節和紫英。

婚期將近,雙方角力卻相持不下。按着爲大婚賀喜的傳統做法,現在也到了妥協的時候了。可上午的談判,兩邊還是氣定神閒的扯淡,敏銳的韓熙載卻覺得那個馮延巳馮相和前兩天有點不同了。金陵城再大,事情做的在隱蔽,也扛不住金陵百姓雪亮的眼睛,何況馬雲住的驛站裡面,還有周宗他們的人,昨晚馮延巳請客的事情,他們馬上就知道了。看來馮延巳他們一定和馬雲達成了什麼秘密協定。他忍不住給周宗使了個眼色,周宗會意了,與馮延巳他們暗箱操作相比,光明正大的周宗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馮延巳那些口頭軍事家們,盯的就是軍事,而周宗卻是想看能不能從民政上做些突破。

不多時,就來到了周府,一番客套之後,分賓主做下。當然,由於有女眷,這個家宴自是分成兩部分。前院是大老爺們喝酒聊天,後院則是女人在八卦新聞。

與馮延巳設三桌相似,周宗也在自己的大廳裡設了三桌,唯一的區別在於,周宗這邊是兩人做一桌,周宗和馬雲坐在一起,韓熙載和趙普坐在一起,常夢錫和李節坐在了一起。

不知道是老夫疼少妻,還是周夫人制夫,家風甚言。空蕩蕩的大廳裡,就他們六個人,外加兩個侍女,竟連一點娛樂項目都沒有。

周宗率先舉杯,道:“今日王爺大駕光臨,舍下蓬蓽生輝。這第一杯,就祝賀楚唐聯姻,兩國永世修好。”邊說邊拿就被向五人致意。

喝了幾杯酒,吃了幾筷菜。周宗邊拱手上舉以示尊敬,邊說道:“武穆王‘上奉天子、下撫士民’,這保境安民的政策,與我國烈祖(李昪的廟號)休兵罷戰,敦睦鄰國的政策相互響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啊。故楚唐雖有隙,但仍有近10年的邊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全賴此策。現今楚唐正是和好,江南的徹底安定,從此有望矣。”

說完,他看了看馬雲,那意思分明是兄弟,該你了,你也來表達幾句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啊。誰料想,馬雲臉色泛紅,只是連連點頭,嘴裡正嚼着一大塊雞胸鋪肉,哪地方肉質纖維太多,死活都嚼不爛,又不能一口乾嚥下去,唯有哼哼兩聲,表達一下自己的心聲。周宗看在心裡,忽的想起馬家不吃雞的傳聞來,看着樣子,這小子不相識作僞,說不定他真的是不知道那個地方的肉不好嚼,不由得面露微笑。

常夢錫也是一臉淡淡的笑意,韓熙載也是猜不透,馬雲到底是想裝傻,不見兔子不撒鷹,還是真的沒吃過雞。談判雖然主要取決於雙方的實力,但談判時氣勢的高下,對對方心裡的揣摩程度,都會對最終的結果有重要的影響。最理想的打算,那當然是我一句,你一句,慢慢的把你的思路帶到我的計劃上來,讓你不知不覺中落入我的囊中。

可這第一下,就被馬雲給打了個岔子。這小子到底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

韓熙載心如電轉,正想插話,把這個尷尬給轉回來。

就聽李節插言道:“太傅所言正是,我大楚和逆吳有仇,而大唐則是破吳而立,楚唐原本就應該親近纔是。”

李節這話說的有問題,李昪確實是竄了老楊家的皇位,可是唐、吳相比,也就是最高領袖換了個人,下邊各個壇口的弟兄們可基本都沒變,李昪對楊氏舊臣採用懷柔政策,‘高位重爵,推與宿舊’,除了少數幾個死硬分子,大家當刺史的還是刺史,當節度使的還是當節度使,壓根就是換湯沒換藥。楚吳大戰多次,老楊家可沒死一人,死的都是下面的兄弟,有這批人在,楚唐沒嫌隙纔怪。

不過,話雖如此,可畢竟還是上了路。

周宗呵呵一笑,說道:“正是此理呀。武穆王治下,大楚百姓種桑養蠶,採茶紡織,百姓富足,楚國的茶葉,木棉做的絲錦,潭州的丹砂,都是天下聞名的。可是……”

馬雲終於將雞肉給嚥了下去,開口問道:“周大人,有話請講,小王洗耳恭聽。”

周宗淡然一笑,說道:“王爺人中龍鳳,李大人、趙先生更是天下翹楚,就是下官不說,三位也是明白的。武穆王這策略很好,也是與當時情況相和的。當時貴國和嶺南的漢國聯姻,楚漢和好,貨物流暢,而北邊中原正是唐明宗當政,明宗可謂一代明君,重農耕,通商賈。故此,楚國貨通南北,歲入百萬,民富國強。而時移世易,現今天下形勢變矣。漢國覬覦嶺南之地,連年騷擾貴國,楚漢失和,南下之路絕矣,而中原的石重貴年輕氣盛、鼠目寸光,大晉與契丹失和,連年征戰,賦稅抽的極重,百姓窮困,盜賊橫行,商賈幾近絕種。這種形勢下,對貴國的傷害重矣。南下之路斷絕,北進之路不通,貴國的茶葉、絲錦不知將買往何處呀?我不憂大唐,實憂貴國啊。”

李節在楚國爲天策府十八學士,執掌錢糧,他對這種情況,早就憂心忡忡,所以他纔會在談判中詳細的開出那麼多的通商條款,與李唐針鋒相對。他聽了周宗的話,不由自主的問道:“太傅所言甚是,不過形勢如此,爲之奈何?”

周宗呵呵笑道:“南北雖絕,還有東西之路嘛。”

李節面露難色,說道:“可貴國條件實在苛刻,下官……”他瞥了一眼,正在吃東西的馬雲,不說話了。畢竟現在這個場合,馬雲纔是老大。這話不能由他表態。楚唐議和,一定要攀上馬雲的,如果將來得利,這份功績就可以記在二王爺馬光亮的頭上,自己的所作所爲都可以說是受了二王爺的指導,可如果事情辦砸了,現成有五王爺頂缸。誰讓他是楚王的兒子,而且有官拜江湖節度使呢。

正在胡吃海喝的馬雲,忽然又成了焦點。

馬雲這次不能用塞着嘴,說不出話來搪塞了,迫不得已,他說道:“李大人說的甚是,茲事體大,小王也很爲難啊。”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而且還不動聲色的把李節給拉了回來。這球踢來踢去,又回到了周宗的腳下。

周宗看了眼含含糊糊的馬雲,他心裡明鏡似的,馮延巳獅子打開口,那條件只要不是嫌命長誰都不會答應,馬雲這個反映倒也在他計算之中。

周宗笑道:“楚唐通商在下是萬分支持的,我也反對把軍事的問題,夾雜到民政上面來。”

李節面色一喜,正要說話,周宗趕緊接着說道:“但是,馮相他們深的我主的器重,而貴國提的這個通商的協定,也過去苛刻了,所以在下也甚是難辦。”

李節忙道:“如果貴國的軍事要求,能夠略略退讓些,通商之事也可細談。”

李節和馬雲果然不是一路的。周宗心道。難怪韓熙載猜測,馮延巳他們可能會秘密扶持馬雲,挑撥楚國內亂。韓熙載對這件事,只有四個字的評價:“與虎謀皮”。明天可得去看看劉仁瞻,他離嶽州近,問問他對這個馬雲是什麼看法。

周宗苦笑道:“實不相瞞,我大唐地處沿海,北可通商契丹、高麗,南可通商漢國,甚至南洋諸國。海上交易,獲利甚豐。而貴國錢幣與我國流通的一樣,且貴國也不允許錢幣外流,我國商人去了貴國,賣了貨物,掙了錢,也只能重新從貴國買新的貨物販回。此舉頗傷商賈們的興趣啊。”

爲了發展商業,馬殷採納大臣高鬱的建議,鑄造鐵錢幣在境內流通。由於鐵錢幣笨重,攜帶不便,又不準外流,商旅出境外貿易,大都“無所用錢”,往往在楚就地購買大量產品銷往各地,這樣楚地境內生產的產品通過“易天下百貨”,進而變得富饒起來。

李節心道:終於說的正地方了。楚國不用天下通用的銅錢,還不是因爲楚國不產銅嘛,而且楚國能拿的出手的東西,除了茶葉,就是絲錦了,可這兩樣東西,可不是隻有楚國纔有啊。如果商人賣了東西,自己帶着銅錢跑了,那我大楚的銅錢就原來越少,物價就會越來越高,那百姓的日子可就苦難了。

可這是楚國的國策啊,動搖了鐵錢,可就動搖了楚國的國本了。

看着李節有些爲難的樣子,馬雲卻大包大攬的說道:“這個倒也好辦,我可以上書父王,請求放鬆對錢幣的監製,允許商賈們攜帶鐵錢出境就是了。”

馬雲這招避重就輕,周宗的意思是讓楚國廢鐵錢而用銅錢,馬雲抓着話鋒,輕飄飄的準了鐵錢的流通。事實上,馬戲範當政的時候,對鐵錢的監控已經不嚴了。畢竟鐵器大行,鑄造成本低,帶出去些也無所謂。

周宗又其實那麼好糊弄的,他說道:“多謝王爺。只是我們要通商,畢竟還是要商賈自己販貨出入。大商賈動輒需要資金數萬計,如果全是鐵錢就不方便了,如果能用銀子或者絹帛代替,就好了。”

在古代,銅錢只是小貨幣單位,就像今天的一塊、二塊一樣,在唐朝前期,大的貨幣單位是絹帛,後期才慢慢有了銀子這樣的大單位貨幣。

馬雲還沒說話,李節高興的說道:“這個沒問題。楚王會允許的。”只要百姓手裡的錢不貶值就行,李節心道。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這麼解決了,周宗和李節興高采烈的開始了通商方面的意見交流,常夢錫也加入了其中的探討。

而馬雲則自顧自的仍在胡吃海喝,另一桌的韓熙載不過一個五品官,雖受周宗器重,不過這種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太適合。只好和趙普聊起天來。這兩人都是北方人,趙普是幽州人,韓熙載是青州人,一個河北一個山東,聊起來話題很多,甚是投機。

韓熙載也算是名門出身,其曾祖父韓鈞,擔任過太常卿;祖父韓殷,任侍御史;父韓光嗣,任秘書少監、平盧觀察支使。不過韓熙載的曾祖、祖父似乎沒有多大的作爲,在歷史上也沒有留下什麼記載。他的父親韓光嗣雖然也沒有多少作爲,卻被捲進了一場兵變,並且導致了韓熙載不得不南遷江南,以避禍亂。總之,是一個沒落了的名門。

可韓熙載這個人,和他的父祖不一樣,他自幼苦讀,年長之後還遊歷天下增長見識,這個人是有雄心有報復的。他南下之前和好朋友李谷聊天時,李谷說道:“中原如果用我爲相,我取淮南如同探囊取物。”韓熙載不甘示弱的說道:“淮南如果用我爲宰相,我必將長驅直入,以定中原。”

這話從家鄉開始聊起,慢慢的就聊到了政務上,韓熙載不懷好意的看了眼,滿嘴流油的馬雲,說道:“則平兄,天下奇才,跟着五王爺,不是委屈了嗎?不若由我建言,留在大唐,共同爲唐主效力,他日說不定可以青史留名,繪圖凌煙閣。”

趙普不屑的看了一眼韓熙載,道:“我待叔言兄如同至交,叔言兄何故欺我。”

韓熙載不明所以的看着趙普。

趙普低聲道:“叔言兄,小小的五品官,又能推薦我做幾品官呢,是七品、還是八品。呵呵,我在五王爺帳下,雖是小吏,可五王爺對我,言聽計從,如魚得水,猶如古之照烈皇帝與諸葛丞相。天下雖大,又有幾人能如此待我呢。”

你想挑撥我,還早着的。不過韓熙載聰明過人,趙普也不敢說別的什麼,只從受不受重用上面,給韓熙載心裡留個裂痕。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4章 兵圍南陽第74章 算計第80章 騎射第15章 首富第35章 大戰略第87章 戲弄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47章 賞賜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11章 決策27第十二章第10章 未來的CEO29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89章 鬥嘴第107章 心動(上)第20章 死諫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08章 對策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23章 設宴29第93章 夜宿周府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72章 斬立決第145章第50章 戰象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章 南平窘境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6章 架起油鍋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55章 藏獒第89章 鬥嘴第108章 對策第31章 推波助瀾第98章 罪狀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40章 一三五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2章 新妃(3)第120章 歸程(下)第4章 人心難測第79章 截擊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99章 追擊第126章 兩派第203章 謀蜀第23章 入貢第5章 敲詐勒索(3)第87章 戰潞州第31章 定策(上)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4章 下杭州(2)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8章 決策(1)第192章 真議和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81章 生意經第23章 曹氏父子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3章 殺機現第23章 召回第55章 新的變化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53章 趙季札第14章 威逼第24章 彷徨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35章 潑髒水2第6章 軍事改革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5章 首富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81章 生意經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62章 包圍圈第108章 臨江第37章 裁軍第12章 驅除契丹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22章 覆手爲雨
第14章 兵圍南陽第74章 算計第80章 騎射第15章 首富第35章 大戰略第87章 戲弄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47章 賞賜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11章 決策27第十二章第10章 未來的CEO29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89章 鬥嘴第107章 心動(上)第20章 死諫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08章 對策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23章 設宴29第93章 夜宿周府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72章 斬立決第145章第50章 戰象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章 南平窘境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6章 架起油鍋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55章 藏獒第89章 鬥嘴第108章 對策第31章 推波助瀾第98章 罪狀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40章 一三五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2章 新妃(3)第120章 歸程(下)第4章 人心難測第79章 截擊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99章 追擊第126章 兩派第203章 謀蜀第23章 入貢第5章 敲詐勒索(3)第87章 戰潞州第31章 定策(上)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4章 下杭州(2)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8章 決策(1)第192章 真議和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81章 生意經第23章 曹氏父子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3章 殺機現第23章 召回第55章 新的變化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53章 趙季札第14章 威逼第24章 彷徨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35章 潑髒水2第6章 軍事改革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5章 首富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81章 生意經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62章 包圍圈第108章 臨江第37章 裁軍第12章 驅除契丹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22章 覆手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