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9章 借屍還魂

第99章 借屍還魂

烈日炎炎。

李府,廂房之中。

易柏與老嫗坐於桌前。

“還未請教老夫人名諱?”

易柏未有妖怪模樣,禮儀未落。

“名諱?忘咯,忘咯,夫家姓李,叫我李蘭氏即可。”

老嫗笑着回答。

“老夫人氣定神閒,想來年輕時,經歷不少。”

“不比先生本事高超。”

“老夫人……”

易柏與老嫗談論,等待消息,他一直從旁側擊,想知道道禪老僧的消息。

老嫗亦是人老成精,怎會不知易柏所想,對其詢問,不着痕跡的避開了。

易柏無奈,只得以放棄。

他在房中等待消息。

……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餘。

易柏吞服第四枚泥丸,打算吞服第五枚時。

小廝兒終是將消息帶回。

“先生,汕山縣月餘前,確有一叫沈斌之人被問斬,據說是其偷竊其縣官家中錢銀被捕,被縣官送上斷頭臺,已死月餘。”

小廝兒帶來的消息是如此。

“確定沈斌已死?”

易柏出聲問道。

“先生,菜市口有上千人都看到沈斌人頭落地,做不得假。”

小廝兒回答。

“果真如此。”

易柏點頭。

他暗道,此怕爲借屍還魂。

那沈斌怕是被砍了頭,稀裡糊塗的往外跑,不知自己已死,又迷迷糊糊碰到李家二子墜馬,意外附身於李家二子身上。

他前身爲人,聽過不少類似的故事。

借屍還魂!

最爲著名的,莫過於八仙之首鐵柺李借屍還魂了。

有傳說,鐵柺李原本的樣子是儀表不凡,相貌堂堂的,有一日隨老子一同神遊華山,未曾想肉身被毀,迫不得已,找到一具剛死不久的屍體,便附身於上。

哪知屍體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是個乞丐,鐵柺李無法接受,後在老子開導下明悟,老子送他頭箍鐵柺,這纔有後人所知的鐵柺李。

李家二子此事,與鐵柺李借屍還魂,有異曲同工之處。

李家二子,早在摔下馬時,就已經死去了。

易柏心中一嘆。

道禪老僧,這是給他找的什麼事。

“先生,可是事情已經弄清?”

老嫗迫切問道。

“大抵是弄清了。”

易柏望着老嫗。

他沉默一會兒,將他所知的,盡數說出。

老嫗聽完,惶恐至極,連聲詢問道:“如先生這般說,我二兒已死乎?”

易柏點頭。

老嫗噔噔噔退後數步。

虧得小廝兒攙扶,這才未有跌倒。

易柏不知如何是好。

他未有通天之能,更無起死回生之法,他能做的,只有查明原因。

易柏站在原地柱香時間。

老嫗從悲傷之中站起,快步走上前,說道:“道禪何在,道禪何在?他一定有辦法救我二兒!”

老嫗語態懇求。

“老夫人,我亦是不知,老夫人可往縣北而出,在縣郊有機會見到道禪法師,當然,若道禪法師不願見,那老夫人是見不到法師的。”

易柏爲其指路。

“多謝,多謝!”

老嫗步履蹣跚,往府外走去。

身後小廝兒們緊隨其後。

……

易柏見諸人離去。

他獨自走到李家二子所在的廂房。

李家二子仍被綁於牀榻。

“可曾查明情況?查明快些放我離去,我母還等我回去煲藥!”

李家二子大聲呼喊。

“沈斌,還不醒來!你早就死了!!”

易柏呵斥。

他腦海之中‘阿’字觀想而出,他身上流露佛法之氣。

李家二子一聽,本想反駁怒斥,然被佛光照耀,竟目光呆滯起來。

“我死了?我死了!”

李家二子,或說是沈斌呢喃自語。

“沈斌,你自己想想,當時哪有什麼義士!你的頭早就被砍下來了!”

易柏再次呵斥。

沈斌眼神渙散,似在回憶過往,他呢喃道:“我,我真的已經死了?!有,是有義士的!當時那儈子手,說他知我並未偷竊縣官金銀,他說他願意幫我,等他說一聲跑,我就跑。”

“咚的一聲,不知道什麼東西砸了我一下,儈子手讓我跑,我悶頭就跑,然後就撞到了李家二子……”

“不,不是的,我的頭,好像被砍下來了,菜市口還有很多人拿着饅頭,沾我的血,用來醫病……我真的死了!!”

沈斌恍然大悟,悵然若失,他臉上一會兒驚恐,一會兒憤怒,臨了只剩對世間的不捨。

他口呼‘我去也’,再沒動靜。

‘李家二子’口中沒氣。

易柏在其身軀上看到一小鬼走出。

小鬼面向易柏拱手一拜。

易柏點頭,讓其離去。

小鬼往外飄去,無影無蹤。

易柏張望一眼牀榻李家二子屍身,往外走去。

他擡頭張望烈日,他不知天時,大抵能知,他化人的時間不多。

他只剩一枚泥丸。

他不願浪費在此,當即往府外走去。

易柏走出李府,穿過大街小巷,在一條街道上,他猛地停了下來。

熱鬧喧譁的大街上。

老嫗一行人走着。

道禪老僧亦在隊伍之中。

易柏看到老僧。 老僧亦看到易柏。

四目相對。

易柏打了個寒顫,加快走掉。

他只是指路而已,該不會被道禪老僧記住了吧。

很快。

易柏走出塘沽縣,來到縣外大山。

他打算往東南大地行走,尋找辰位權柄。

他剛準備變化爲蛟,飛上天空。

一道聲音傳入他耳。

“檀越且於山中少待,晚間我來尋伱。”

此爲道禪老僧之言。

易柏聽着這聲音,頭也不回,口中輕呼‘變’,雲霧繚繞,一頭二十丈餘的蛟龍出現于山中。

“檀越晚間我傳你一術。”

聲音再度傳來。

剛打算施展道術‘禱雨’的易柏一滯。

他心中暗道,這不是抓住他命脈了嗎。

易柏無奈,只能藏身於山中,靜待黑夜到來。

……

黃昏日下,夜幕到來。

入夜後,天地間的妖魔之氣漸盛。

易柏於塘沽縣山中,他隱匿妖氣,使得無人驚擾他。

他等待道禪老僧的到來。

夜色過半。

易柏終是等到道禪老僧。

道禪老僧從遠處走來,縮地成寸,老臉上掛着笑容。

“法師。”

易柏總感覺,道禪老僧的笑容,和往常不一樣。

不知如何形容。

滿面春風?

“檀越,可真是好本事,還將老僧我給說了出去。”

老僧笑容一變,依舊是咧嘴笑着,但與之前截然不同。

“法師,我見你似乎與那老夫人有些許誤會,這才如此做,有誤會不要緊,重要的是解開誤會。”

易柏硬着頭皮說道。

“罷了,檀越說得有理,此事該多謝檀越。”

老僧搖頭,道謝道。

“法師,不知你與那老夫人,是何關係?”

易柏小心翼翼問道。

“她是我未出家時,訂過親的人。”

老僧很平靜的回答。

“訂,訂親?”

易柏蛟首擡起,眼睛瞪圓,不可思議。

“嗯,當初是我父母於我訂的親,後來我父母離世,我選擇散盡家財,出家修行,不顧她的阻攔,一走了之,她苦心找我,多年未找到,最後才放棄,選擇成家,如今已過幾十年矣。”

老僧笑着回答。

似乎所說之事,與他無關。

“法師,你曾經還有這等經歷?”

易柏恍然。

或是慚愧,故道禪老僧一直不敢見那老嫗。

“老僧我塵緣未了,檀越偶然間,倒是讓我與她見了一面,解開多年的心結。”

老僧雙手合十。

“法師爲何當初要選擇出家?”

易柏問道。

“有些人天生就有屬於自己的宿命。”

老僧搖着頭說道。

“罷了,法師覺悟者也,我遠不及矣,法師,李家二子之事,如何解決的?”

易柏再問。

“我尋地府鬼差商量一番,讓其將人送上來,但只能在人間待兩年,兩年後李家二子仍會死去。”

老僧搖頭說道。

“地府鬼差這般好說話?”

“自是好說話,檀越不信?”

“不信!”

易柏果斷搖頭。

道禪老僧所做,無異於逆天改命。

怕是老僧本事通天,地府賣個面子,才使李家二子名下多出兩筆,否則此時屍體都臭了。

世間無有長生之術。

然法術通天之輩,可逆天改命。

易柏心想,他若成爲十二妖者,坐鎮辰位,位列仙班,當是壽與天齊。

“檀越不信,我亦無法,地府鬼差,可比人間官差好說話。”

老僧說道。

“法師說甚就是甚,不知法師說要傳我一術,是真假?”

易柏關注點只有這個。

老僧聞言,咧嘴一笑,點頭說道:“自是真的,老僧我啊,可沒騙過人。”

他將手伸進胸膛四處亂摸。

神奇的從胸膛摸出一本書籍,上面泥垢遍佈,破舊不堪。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老僧笑着把書籍遞給易柏。

易柏見怪不怪,接過書籍,未有第一時間學習,將書籍收入妖丹壺天。

“法師,此事已畢,我亦該啓程,尋找辰位之權柄了。”

易柏提出辭行。

“不急,檀越,還有四日,是歲除日,若亂走,恐生禍矣,老僧孤苦無依,不若檀越與老僧一道,也算有個伴!”

老僧如此說道。

易柏聞言,心中暗道,歲除是除夕夜吧。

除夕夜,兩年交替之日。

不知不覺,竟臨近除夕。

只是除夕有甚,莫不是神仙又除穢?

可他未曾聽聞除夕神仙除穢之說……

換成3k一章了,晚點點還有一章,每日更新量不會低於8k!

(本章完)

219.第219章 傳道三十六山可爲天仙第81章 老龜的迎接第344章 再見黃城隍,東碣民風第253章 氣息,借死不借生207.第207章 無字真經,奴隸第22章 夏至祭地冬至祭天241.第241章 相同183.第183章 狀告大燕王朝114.第114章 西方淨土?106.第106章 鬥法西來寺145.第145章 化形和化龍一起進行?第370章 虞天子野心,鎮壓西州第27章 妖魔作祟第17章 ‘阿’字顯威第28章 蛟的修行心得第38章 光怪陸離的酒席第294章 古蜀好祭祀,簡化妖仙法第16章 土地公的曾孫第293章 妖仙法弊端,習得火候第63章 半數權柄第283章 元神歸位,廟宇第262章 得功德法門,再臨紅月第325章 龍族微末,天資平平第327章 紅月危機,欲毀神樹?132.第132章 社君求助第360章 有緣,易柏收徒第25章 夜遊神第340章 地生胎,九竅玉第337章 大吳四代,魔窟難尋第368章 易柏爲應龍,佛門內鬥第19章 誰叫他不會飛第59章 道禪贈術第70章 唵字術第287章 佛門調兵,攻佔西州第74章 真龍的怒火第44章 誰家妖怪會佛門法,道門術209.第209章 受伏199.第199章 緣分未盡117.第117章 石伯公第253章 氣息,借死不借生91.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煮石爲丹232.第232章 北州之事,王文之逝世221.第221章 佈道雞冠山,善因善果203.第203章 受阻,快成天仙?第311章 異魔第269章 法天象地,鎮守北州第358章 返天,相鬥王靈官第19章 誰叫他不會飛243.第243章 老龍王戴罪立功第83章 四縣共祭96.第96章 苦今生修來世?【第五更】第40章 雙龍江第51章 土地夫人第30章 畫皮第349章 應龍做護法,返天第382章 留元神,江水尋社君第268章 南天門之危第328章 怪物之主的臆想162.第162章 官居三品第354章 應龍入北海,先天之氣第25章 夜遊神177.第177章 黃敘成諸侯第1章 兩界第255章 秦廣王贈劍,應龍所在第39章 往東南去第16章 土地公的曾孫第344章 再見黃城隍,東碣民風第298章 建木天克怪物,傳法第50章 氣穴第350章 恩威並施,職責重大第319章 清海,寶在湖中第359章 靈官鬥天尊,妖仙強悍第324章 再會元辰,培育龍族小輩?第269章 法天象地,鎮守北州第63章 半數權柄第335章 人間災難,辰地魔窟200.第200章 長壽之秘第336章 老龍王求援,盛極而衰第337章 大吳四代,魔窟難尋179.第179章 人與妖的交易118.第118章 山外第282章 青羊觀,三昧真火第368章 易柏爲應龍,佛門內鬥第325章 龍族微末,天資平平第51章 土地夫人123.第123章 請得九天蕩魔祖師來降他!第388章 西南事,福到了175.第175章 下凡當值,扶清除穢第266章 降雹,尋氣第67章 東嶽廟學術222.第222章 趕往靈山175.第175章 下凡當值,扶清除穢第318章 應龍所留,尋找氣候之地第363章 黑玉葫蘆,五門真術第75章 神憎鬼厭210.第210章 淨提菩薩,去天盡頭162.第162章 官居三品98.第98章 不似邪祟第388章 西南事,福到了
219.第219章 傳道三十六山可爲天仙第81章 老龜的迎接第344章 再見黃城隍,東碣民風第253章 氣息,借死不借生207.第207章 無字真經,奴隸第22章 夏至祭地冬至祭天241.第241章 相同183.第183章 狀告大燕王朝114.第114章 西方淨土?106.第106章 鬥法西來寺145.第145章 化形和化龍一起進行?第370章 虞天子野心,鎮壓西州第27章 妖魔作祟第17章 ‘阿’字顯威第28章 蛟的修行心得第38章 光怪陸離的酒席第294章 古蜀好祭祀,簡化妖仙法第16章 土地公的曾孫第293章 妖仙法弊端,習得火候第63章 半數權柄第283章 元神歸位,廟宇第262章 得功德法門,再臨紅月第325章 龍族微末,天資平平第327章 紅月危機,欲毀神樹?132.第132章 社君求助第360章 有緣,易柏收徒第25章 夜遊神第340章 地生胎,九竅玉第337章 大吳四代,魔窟難尋第368章 易柏爲應龍,佛門內鬥第19章 誰叫他不會飛第59章 道禪贈術第70章 唵字術第287章 佛門調兵,攻佔西州第74章 真龍的怒火第44章 誰家妖怪會佛門法,道門術209.第209章 受伏199.第199章 緣分未盡117.第117章 石伯公第253章 氣息,借死不借生91.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煮石爲丹232.第232章 北州之事,王文之逝世221.第221章 佈道雞冠山,善因善果203.第203章 受阻,快成天仙?第311章 異魔第269章 法天象地,鎮守北州第358章 返天,相鬥王靈官第19章 誰叫他不會飛243.第243章 老龍王戴罪立功第83章 四縣共祭96.第96章 苦今生修來世?【第五更】第40章 雙龍江第51章 土地夫人第30章 畫皮第349章 應龍做護法,返天第382章 留元神,江水尋社君第268章 南天門之危第328章 怪物之主的臆想162.第162章 官居三品第354章 應龍入北海,先天之氣第25章 夜遊神177.第177章 黃敘成諸侯第1章 兩界第255章 秦廣王贈劍,應龍所在第39章 往東南去第16章 土地公的曾孫第344章 再見黃城隍,東碣民風第298章 建木天克怪物,傳法第50章 氣穴第350章 恩威並施,職責重大第319章 清海,寶在湖中第359章 靈官鬥天尊,妖仙強悍第324章 再會元辰,培育龍族小輩?第269章 法天象地,鎮守北州第63章 半數權柄第335章 人間災難,辰地魔窟200.第200章 長壽之秘第336章 老龍王求援,盛極而衰第337章 大吳四代,魔窟難尋179.第179章 人與妖的交易118.第118章 山外第282章 青羊觀,三昧真火第368章 易柏爲應龍,佛門內鬥第325章 龍族微末,天資平平第51章 土地夫人123.第123章 請得九天蕩魔祖師來降他!第388章 西南事,福到了175.第175章 下凡當值,扶清除穢第266章 降雹,尋氣第67章 東嶽廟學術222.第222章 趕往靈山175.第175章 下凡當值,扶清除穢第318章 應龍所留,尋找氣候之地第363章 黑玉葫蘆,五門真術第75章 神憎鬼厭210.第210章 淨提菩薩,去天盡頭162.第162章 官居三品98.第98章 不似邪祟第388章 西南事,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