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交口稱讚

[]

沈秀聽後默然不語,沉吟片刻後便道:“更說中下二策。”

趙隅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失望,神色不變,繼續從容道:“中策依舊是逼迫天子禪位,大告天下,依景帝文帝故事,兄終弟及,禪位給淮南王皇甫允,立長沙王皇甫翊爲皇太弟。如此天下諸侯人人心安,朝野局勢自然穩定。”

沈秀聽了中策,微微搖了搖頭。

趙隅看到如此,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下策便是繼續奉立當今天子,封皇甫煜之子皇甫臧爲皇太孫,趙王依景帝文帝故事輔政。只是大人,天子雖是闇弱天下皆知。可,畢竟是您和趙王殿下廢除了天子的皇后和兒子。自古行如此之事,誰能安然待在輔政之位?學生斗膽勸誡大人一句,萬萬不可行此下策,否則便會禍亂及身。”

“呵呵,”沈秀右手捋了捋頜下清須,“好了,我知道了。趙隅,你先下去吧,容我再思索一番。”

上洛,紫衣巷,淮南王府。

淮南王一臉嚴峻地坐在精閣之內的錦榻之上,一言不發。

廢太子皇甫煜的死訊剛剛傳到皇宮,賈后便借皇甫衷的名義給淮南王下了一道詔書,鑑於他保護庶人皇甫煜不力,罷免他越騎校尉的官職,限令三日之內離開上洛返回他淮南封國。

剛接到詔書送走使臣的淮南王皇甫允是大發雷霆,連續踢爛了幾個花瓶。而此時的他,已然冷靜了下來。

他是晉武帝皇甫炎的第六個兒子,母親是李夫人。論起嫡長,他不如當今天子皇甫衷,也不如前年剛剛過世的秦王皇甫柬。雖然皇甫衷隨他母親,天資極差。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秦王皇甫柬卻是隨了他們的父親,天賦極佳才華過人。

論嫡,皇甫柬乃皇后之子。

論長,皇甫柬是晉武帝第三子。

論才華,皇甫柬絕對不遜於他那些弟弟們。

所以,淮南王皇甫允以前壓根就沒想過自己能有什麼機會來繼承大統。皇甫衷的太子皇甫煜是如此的天賦絕倫,皇甫衷下面的弟弟排下來那也得先排秦王皇甫柬,接下來是楚王皇甫瑋,然後才輪得到他淮南王皇甫允。

可這世間之事就是如此的奇妙,

如此的出人意表。

活了二十多年的他原本從來沒有一絲念頭想要繼承大統,可偏偏秦王皇甫柬在他外公楊鈞被誅殺之後,親自前去皇宮找他哥哥還有嫂子理論,回家後憤懣發病而死。楚王皇甫瑋也被賈后設計以矯詔大罪殺死。衆望所歸的太子皇甫煜竟然因故被廢爲庶人!

這原本虛無縹緲的繼承人資格,竟然自己打醬油也能撈到一份?

當他第一次聽到朝廷有人提議立他爲皇太弟的時候,面對王府內衆人的恭喜之聲,他心中不是狂喜,而是惶恐,非常的惶恐。

他自淮南國奉詔入京輔政以來,就沒有過一絲念頭想要繼承大統。他自幼熟讀聖賢之書,熟讀歷史,他來到上洛時,暗自立誓要以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殷公爲榜樣,輔佐當今天子治理天下,讓天下太平安康,給後世留下一段兄弟友愛兄友弟恭的佳話。

大哥雖然走火入魔了,但他從來都是一個好人,他從來對弟弟們都很友善!這是皇甫允發自內心的想法。

“大王,此詔書定乃僞詔,大王萬萬不能奉詔啊。”閣下有一面容消瘦之人喊道,正是皇甫允的越騎校尉司馬,淮南國修士袁子業。

“袁司馬所言極是,定是那賈后害怕大王,故此要將大王調離京師。大王,您乃武皇帝之子,受朝廷之命前來輔政。剛纔我注意到那詔書上面只有太尉印章,而沒有司徒司空和光祿勳的印章。按朝廷之制,只要大王明日上朝奏請複議,賈后之陰謀便可大白於天下。”這說話之人名叫陳珉,只是隨淮南王前來上洛那一千修士中的普通一員。平日裡並不起眼,此時在大家人心惶惶莫衷一是之際突然開口,竟然條理分明直指要害,一下便讓衆人刮目相看頻頻點頭應是。

“對啊,大王。詔書上面只有天子之印,缺少朝廷三公乃至光祿勳的印章,這詔書它就是僞詔,我等完全不必奉詔。”

“奉不奉詔在小人看來都不重要。”那陳珉往日裡也根本在淮南王面前說不上話,一向認爲自己滿腹才華得不到施展,此時得了機會,便侃侃而談,“賈后膽大包天殺害太子,已經是人神共憤。而昨日上洛人人還都傳言宮中有一男子假冒豫章王進行測試,這更坐實了前些天上洛流傳的關於賈后偷掠上洛英俊少年入宮的傳聞。當今天子闇弱已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實,賈后又如此**,以前設計殺害汝南王和楚王也就罷了,如今更是害死聲望正隆的太子。大王,民心不可違。天與弗取,反受其害哪!當此之時,大王您作爲武皇帝之子,當高舉清君側爲太子復仇之旗號,殺入皇宮,廢賈后和豫章王爲庶人,逼天子禪讓大位與您。如此大事已成,大晉衆人重獲明君,也必定會衷心擁戴。”

“這陳珉說的對啊。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大王,我等衆人都願意豁出這條性命爲大王衝鋒陷陣萬死不悔!”

“對,殺入皇宮,廢除那賈后和淮南王,擁戴大王繼承大統!”

“擁戴大王繼承大統!”

淮南王坐在錦榻之上聽到下面衆人如此呼喊,臉上陰晴不定還伴隨着一陣發紅,呼吸也急促起來。突然間,就看他站了起來,滿臉怒容地大聲喝道:“大膽!如此無君無父的話語如何說得出口!你們這是要將孤王置於何地!孤僥天之倖,託體先帝,得封大國,自謂所得已經超乎所求。孤雖貴爲藩王,可也是大晉臣子。孤絕對不會做那等無君無父之事,落得天下人笑話。”

“大王,萬萬不可拘泥於此啊。大晉需要大王您來主持!”

“是啊,大王。天下人本來是盼望太子能早一天繼承大位,可太子竟然遭逢如此不白之冤。大王,您要順應天下人的願望,繼承大位,重振皇甫家的聲望。”

“都不要再說了,否則休怪國法無情!”淮南王皇甫允下定決心斷然喝道,“連夜收拾行裝,明日一早,我等便返回淮南國。”

他想起了他父親去世前的那最後一次過冬節,他們全家最後一次在一起的場景。

“都把手中的筷子掰斷!”

皇甫允兄弟們疑惑地望向父親,卻無人質疑,都稍一用力,便掰斷了手中鐵樺木造就的一根筷子。

“來,再把這一把筷子掰斷試試。”晉武帝皇甫炎一揮手,周邊服侍的宦者們立刻便躬身遞給每一位皇子一大把鐵樺木造就的筷子。

不出所料,衆人使勁力氣也沒能折斷。

“朕今日讓你們做這些就是要告訴你們兄弟,要團結一心,千萬不要出現兄弟鬩於牆而被外人辱之的情況。當初大週週武帝周文帝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大周得天下是何等的天命所歸。爲何最終天下人支持我們皇甫家替代他們大周司馬家?還不是因爲當年周文帝和兄弟們相爭的那些事情,以至於後面大周宗室間相互離心,內鬥不休。如此,天下修士才拋棄了大周司馬家,才選擇了我們皇甫家。”

“朕自童蒙開始學習聖賢之書,便立志要以聖人之言行爲榜樣爲標杆。一輩子做事幾乎無愧於心,但唯獨一件事情,朕每每想起,便痛苦流淚不能自己。你們心裡也知道是何事情,那就是齊王之事。朕已經錯過一次,朕已經對不起齊王,朕不希望你們兄弟間重演朕和齊王這種悲劇。”

“朕心裡清楚,你們兄弟裡面就數老大天賦最差。你們都是朕的兒子,你們的秉性朕心中都一清二楚。老大雖然天賦最差,可老大有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老大最是忠厚老實,這一點,我想你們兄弟每個人心中都是最清楚的。孔聖人講‘仁’,講求諸己返諸人。從你們開始讀書,朕便爲你們請那些精通聖人之書的學者來做你們的師傅,來教導你們。你們將心比心,你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是不是老大坐在那個位置你們最是安心?是不是老大最不會算計你們兄弟們?對不對?”

“朝廷很多重臣多次隱晦地向朕表達過老大不適合坐這個位置,都希望朕能重新選擇一個兒子做太子。今日只有咱們父子在座,朕說句心裡話說句大實話,朕不止一次動過換太子的心思,可每每有了這個心思,朕都會想起後商袁家兄弟之爭,想起後商劉家兄弟之爭,想起大週週文帝和兄弟們的那些事情。朕每每想到這些事情,都會心痛,都會悚然而驚。子曰:君子不重不威。此之謂也!”

“朕每每想到你們的奶奶朕的母親臨終前千叮嚀萬囑咐:‘桃符性急,你是當哥的,一定要善待桃符。我這病怕是好不了了,也早應該到走了的時候了。可爲娘一想到爲娘過世之後你們兄弟不能相容,爲娘閉不上眼啊。你們都是爲娘一個肚子裡面生出來的啊,你們永遠是親兄弟!安世,記住爲娘這番話。’”

淮南王皇甫允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他父親晉武帝說到這裡時忍不住痛哭流涕,大哭道:“桃符雖不是朕親手殺死的,可也是因朕而死。朕對不起我死去的娘啊,朕對不住桃符啊,朕無顏在地底見到我娘和桃符啊。”

晉武帝皇甫炎痛哭流涕一陣之後,這才慢慢平復情緒,繼續說道:“你們要學習你們的爺爺文帝和大爺爺景帝的故事。當初你們那八個爺爺被大周衆修士譽爲‘皇甫八龍,天下無雙’,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的天賦他們的修爲,更是因爲他們八兄弟之間相親相愛,兄友弟恭。世人就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我們皇甫家是如何謹守聖人之教誨,如何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這天下修士之多,猶如繁星。這天下驚才絕豔之輩,比比皆是。可這天下能做到如皇甫八龍那般八兄弟都如此兄友弟恭的,卻是極爲罕見。記住這些,記住聖人的話語:兄弟鬩於牆,而外人辱之。記住袁家兄弟、劉家兄弟和司馬家兄弟的教訓。只要你們兄弟團結一心,老大天賦再是不好,那也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皇甫家的千秋大業!”

“父親,”淮南王皇甫允一個人站在夜幕之下擡頭望着繁星點點的夜空,心中暗自發誓,“我絲毫不敢忘記袁家兄弟和司馬家兄弟的故事,我絕對不會做那個挑起兄弟之爭之人。我是皇甫家的人,我是您的兒子,我絕對不會做出那些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出來。”

桃符是一個人的小名,是齊孝王皇甫攸的小名。

晉文帝皇甫昭的王皇后一生生過五個兒子,而長大的就只有皇甫炎和皇甫攸。因爲晉文帝的哥哥晉景帝皇甫師膝下無子,這皇甫攸從小便過繼給了皇甫師一家。皇甫師英年早逝,去世的時候,皇甫攸年僅十歲。從那時起,皇甫攸把兩家的母親都視作親生母親對待, 不敢有絲毫怠慢,博得上洛衆人交口稱讚。

皇甫炎本身天賦過人才華出衆,可他這個桃符弟弟無論天賦還是才華,比之皇甫炎還要勝過一籌。加之皇甫攸精通經典,又善屬文,接人待物,讓人如沐春風。一時之間,皇甫攸的聲望竟然遠遠超過了皇甫炎。

便是他們的父親當時的晉文王也經常拍着自己座下的座位道:“這個位置日後當是桃符的了。大周大晉能有今日,這都是我哥哥他打下的基業。孤百年之後,當把這份基業再還給我哥哥景王他那一脈。”

也虧得當初晉王下面的大臣們都全力力保皇甫炎的世子之位,這才最終讓皇甫炎有驚無險地接任了晉王的爵位,乃至後來受禪成爲大晉的開國皇帝。

皇甫炎繼位之後,並沒有對他這個弟弟打擊報復。不但如此,齊王皇甫攸一直身居要職。在每個職位之上,皇甫攸都乾的非常出色,都得到大家的交口稱讚,都說他有歷史記載的上古大賢殷公之風采。

第613章 影響第546章 猜測第155章 豪氣第790章 打發第322章 悶氣第667章 接觸第829章 概率第540章 快酒第801章 伏擊第259章 阻止第201章 開心第159章 威猛第666章 失望第914章 歡脫第451章 機會第855章 陣法第299章 威壓第296章 機緣第871章 挑戰第132章 異動第369章 刀尖第27章 血瓜子第638章 點亮第327章 好處第771章 精美第316章 本事第733章 改變第95章 我留下第585章 巨城第667章 接觸第120章 渾身劇毒第624章 客氣第692章 刁難第355章 暗驚第843章 樂事第75章 高級大忽悠第316章 本事第929章 屠戶第893章 學習第567章 對撞第719章 謹慎第505章 熱鬧第913章 事故第738章 挑戰第416章 兄弟第653章 挑戰第203章 驚呼第734章 答應第361章 後門第345章 相似第355章 暗驚第486章 答應第30章 廚娘流盈第443章 生機第346章 憤怒第366章 等待第228章 怒道第897章 提升第959章 出現第210章 錯了第801章 伏擊第333章 遺忘第88章 纏繞第217章 慶幸第822章 巡察第495章 準備第729章 懷疑第610章 擊飛第782章 恢復第638章 點亮第522章 上佳第296章 機緣第750章 分辨第459章 欽佩第549章 籌謝第926章 意外第117章 領悟第23章 竭誠爲師姐深入服務!第846章第57章 煉屍困惑第123章 長髮及腰第44章 凌雪的修煉資質第732章 可以第42章 幽傀屍材價值評估第942章 在此第372章 僥倖第913章 事故第763章 含義第390章 明亮第41章 白丘圓月如此皎潔(祝大家中秋快樂!)第328章 容易第38章 白丘好大好美!第486章 答應第697章 感動第564章 懵了第771章 精美第873章 驚喜第322章 悶氣第893章 學習
第613章 影響第546章 猜測第155章 豪氣第790章 打發第322章 悶氣第667章 接觸第829章 概率第540章 快酒第801章 伏擊第259章 阻止第201章 開心第159章 威猛第666章 失望第914章 歡脫第451章 機會第855章 陣法第299章 威壓第296章 機緣第871章 挑戰第132章 異動第369章 刀尖第27章 血瓜子第638章 點亮第327章 好處第771章 精美第316章 本事第733章 改變第95章 我留下第585章 巨城第667章 接觸第120章 渾身劇毒第624章 客氣第692章 刁難第355章 暗驚第843章 樂事第75章 高級大忽悠第316章 本事第929章 屠戶第893章 學習第567章 對撞第719章 謹慎第505章 熱鬧第913章 事故第738章 挑戰第416章 兄弟第653章 挑戰第203章 驚呼第734章 答應第361章 後門第345章 相似第355章 暗驚第486章 答應第30章 廚娘流盈第443章 生機第346章 憤怒第366章 等待第228章 怒道第897章 提升第959章 出現第210章 錯了第801章 伏擊第333章 遺忘第88章 纏繞第217章 慶幸第822章 巡察第495章 準備第729章 懷疑第610章 擊飛第782章 恢復第638章 點亮第522章 上佳第296章 機緣第750章 分辨第459章 欽佩第549章 籌謝第926章 意外第117章 領悟第23章 竭誠爲師姐深入服務!第846章第57章 煉屍困惑第123章 長髮及腰第44章 凌雪的修煉資質第732章 可以第42章 幽傀屍材價值評估第942章 在此第372章 僥倖第913章 事故第763章 含義第390章 明亮第41章 白丘圓月如此皎潔(祝大家中秋快樂!)第328章 容易第38章 白丘好大好美!第486章 答應第697章 感動第564章 懵了第771章 精美第873章 驚喜第322章 悶氣第893章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