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

“陛下,西州回鶻於十日前,突破邊境,向東侵入我大遼二百餘里,擄走牧民千人,牛羊騾馬五百餘。”

“並且,西州回鶻貴族將我大遼上京道以西一帶,方圓上百里的牧場瓜分……”

“渤海國餘孽高永昌,原本是我大遼蘇州留守,於八日前宣佈渤海國成立,脫離我大遼統治。”

“在宣佈渤海國成立三日後,率軍向北進軍,劍指我大遼遼東一帶……”

本來就凝重的北遼宮帳裡,聽到這樣的奏報後,氣氛更加陰沉了。

沒想到如今,渤海國、西州回鶻這些垃圾也敢趁火打劫了。難不成我大遼真的淪落到隨便什麼勢力都可以欺負嗎?

想當年……還是別想當年了,看看如今吧。

看到如今大遼的現狀,沒有人不恨耶律乙辛的…~

可真正造成耶律乙辛禍亂大遼的根本原因又是啥?是大遼的皇帝陛下呀!

恐怕這時候陛下也後悔吧,後悔這些年不務正業……

耶律重元確實有點後悔。

然而,事到如今,後悔還有用嗎?沒用!大遼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陛下,臣以爲,應該遣使與宋國談判,要求停戰。待朝廷將西州回鶻和高永昌平滅以後,再決戰!”

“宋國一直視爲正統王朝,以聖人教化爲尊,厭惡叛亂。遼宋兩國百年兄弟之邦,焦點爲燕雲十六州。”

“臣以爲,宋國會答應大遼談判…~”

北遼也有迂腐、天真的孩子……

“陛下,將士們征戰兩年,戰馬輪換都有困難,後勤補給匱乏。別說宋國不一定會談判,即便是談判,我大遼能否繼續支撐兩年征戰?”

“現在不是在他國境內作戰,是在我大遼境內。不管是西州回鶻入侵,還是高永昌叛亂,以及與宋國的大戰,都是在我大遼境內,根本不存在就糧於敵。”

“前年耶律乙辛叛亂,導致我大遼南京道、中京道陷入混亂。而中京道、南京道爲我大遼稅收重地,此二地的戰亂,造成我大遼兩年來朝廷財政空虛。”

“去歲,耶律乙辛禍亂境內,平息後,朝廷的賞賜至今尚未落實,將士們多有怨言……”

話倒是實話,可這個時候說出來,有點動搖軍心的味道了。

在場的,可不都是貼心爲耶律家族的,也不全是後族……

“休得胡言!如今我大遼騎兵五十萬,可戰之勇士更是可籌集百萬!”

“不論是宋國的這場大戰,還是平滅高永昌叛亂,以及驅趕西州回鶻,都輕而易舉!”

真的是這樣嗎?誰都不傻!

開戰多久了?別說將宋國擊潰,能擋住宋國的推進都難。

從戰爭開始,統計的戰損比,大遼和宋國幾乎是二比一…~

“陛下,能否想在西京道那邊一般佈置疑兵,然後抽調部分兵力去平滅高永昌。”

“至於西州回鶻,臣以爲,不管是擄走牧民還是侵佔草場,待與宋國之戰結束後,都很容易討回來。”

“倒是高永昌叛亂之事有問題。遼東一帶,原本的室韋、奚、女真等國餘孽不少。高永昌不滅,恐怕遼東難靖!”

計劃倒不是說不好,歸根結底,還是兵員和後勤供給的問題。

“抽調兵力?那那麼容易?宋國將整個河北道都當成戰場了。大遼的南京道,一直到西京道,整個全部是戰線。”

“五十萬騎兵,根本顧不過來,那有閒餘兵力抽調?”

……

“陛下,臣有一計。大遼是騎兵,優勢在機動,不如照搬西京道疑兵之策,集中優勢兵力,衝擊宋國中軍。”

“宋國皇帝親征,長在深宮裡的帝王,又如何能承受幾十萬騎兵衝鋒的陣勢?大軍壓上去,宋國皇帝若後撤,甚至逃竄,無非又是一次高粱河之戰而已……”

似乎這是個辦法……耶律洪基也覺得可以一試。

對於大遼目前的境況,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要說後悔,應該從他皇叔謀反時,他就該重視了。結果,滅了一個耶律重元,他有寵信了一個耶律乙辛。

北遼之所以落到今天這地步,作爲君王的耶律洪基,是罪魁禍首!

“諸卿以爲如何?”

耶律洪基真有點無所適從了,本來殺伐決斷的帝王,這時候也需要臣工們的建議了。

“陛下,臣以爲可以一試!”

“陛下,將士們疲憊,上次平滅耶律乙辛叛亂的賞賜尚未落實……”

“陛下,西州回鶻入境百餘里,若不重視,大遼上京道將盡失……”

……說什麼的也有,各自站在各自立場上。

“陛下,諸位,有所不知,漢人有一種陣法叫一字長蛇陣。如今宋國的戰線,就是一個橫向的一字長蛇陣,攻中軍,兩翼動。”

“一旦我方攻擊中軍,東西兩邊的大軍圍剿,恐怕會出現三軍盡被圍剿的可能。”

“所謂說宋國皇帝長於深宮……陛下,宋國皇帝十五歲就率軍南征,更是在西征時,在好水川大敗西夏,導致最終西夏滅亡。”

“據傳,甚至宋國和我大遼的河東之戰,也是宋國皇帝一手策劃的。臣以爲,此計難成!”

“陛下,這時候不是說宋國有沒有防備的問題,也不是說宋國的一字長蛇陣是否有可能圍剿。”

“對於我大遼而言,根本無法支撐繼續這樣的對戰。臣觀戰場,沒有三倍以上的優勢兵力,根本不可能衝開宋國的戰車防線。”

“如今,我大遼與宋國這種對戰,局部很難形成優勢兵力。更有宋國番騎隊協調作戰,這樣對戰更是無法建功。”

“大遼的優勢是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性,現在的對戰是拋棄了我大遼的優勢。臣以爲,集中兵力衝擊宋國中軍可行。”

“不管是能不能擊潰宋國中軍,傾全力衝擊宋國中軍,彰顯出我大遼的戰力是目的。有一次我大遼戰力的宣揚,再進行談判,不至於完全處於劣勢!”

原本的北遼朝廷,幾乎是耶律洪基的一言而決。當形勢到了這種地步時,北遼的各方勢力也都敢各抒起見了。

扯後腿也罷,出謀劃策也好,總是耶律洪基沒以往強勢了。

這纔是最大的問題……北遼朝廷的各方勢力,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尊重陛下了。

被西州回鶻和高永昌叛亂這兩個信息攪亂的北遼前線指揮部,吵吵嚷嚷的,一直吵了近一天,總算是達成了一致…~

當趙曦接到高永昌叛亂和西州回鶻入侵北遼的奏報時,也是有一陣愣神。

都挺會抓時機的,趁火打劫的水平確實高。

“官家,是不是四皇子那邊發力了?”

“現在皇城司的情報是共享的,朕知道什麼,爾等也知道什麼。不過,朕以爲,高永昌叛亂與四子無關。”

王安石想問的,趙曦清楚。趙曦說的共享情報,是真正的共享,一點都沒有藏着掖着。

就包括二皇子在安南的情況,一點都沒保留的跟內閣共享了。

“臣也以爲高永昌叛亂與四皇子無關。自從四皇子第一次聯絡高永昌無果後,連軍備買賣都停止與高永昌交易了,不可能再慫恿高永昌叛亂。”

“不過,早期的軍備交易,確實爲高永昌叛亂打下了基礎。這一次,高永昌恐怕是準備趁火打劫,還不想依附於我大宋……看來他是真的想建立什麼渤海國!”

章惇對於四皇子這邊的情況還是相當熟悉的,他跟呂惠卿一直想策劃遼東勢力依附大宋判出北遼的。

當初也從官家處討過授權。可惜,一直沒成。這時候高永昌叛亂,讓章惇很不爽…~

“四皇子那邊情況如何?”

“四皇子那邊,自從北遼朝廷大軍平息女真禍亂後,軍備買賣不好做了。但是,因爲遼東戰亂,導致當年遼東的莊稼減少六成收成。四皇子有被官家恩准南下,便開始轉糧食生意了。”

“從南洋轉運糧食到遼東……四皇子幾乎壟斷了整個海運糧食營生。加上今年北遼收刮的厲害,這時候遼東的糧價幾乎是原來的十倍。”

“不僅僅是海運,就是國朝境內的糧商,現在也開始往遼東那邊轉運糧食了。若不是四皇子的陸戰隊控制了直沽口一帶,恐怕陸地的糧商會擠滿河北道。”

大宋的前線指揮部就要輕鬆很多。呂惠卿還能這樣輕鬆的說商賈之事……也就是說,大宋對這場大戰的結果,根本不擔心。

“國朝糧價如何?”

聽了呂惠卿的話,王安石有點着急的問了。

“沒事,國朝糧價穩定,沒變化。市易寺控制的很好。”

“二皇子的隊伍,在西南高將軍的支持下,已經向南突進三百里。安南稻穀隨地都是,太子殿下遣人南下,二皇子承諾確保國朝糧食運進。”

“現在二皇子是用糧食在交易國朝的淘汰軍備……”

這些其實奏報裡都有,甚至北遼那邊缺糧缺到什麼程度,皇城司的情報都表明了。

之所以現在都扯這些,是不確定官家對高永昌叛亂和西州回鶻入侵北遼的態度。

說起來,這兩件事對大宋是有利的,特別對現在宋遼兩國的戰事有利。

只是,高永昌當初拒絕了四皇子的拉攏,現在卻動手了。

而西州回鶻更是在借國朝大戰北遼的風。

這種情況下,真不知道該如何對待他們。是坑,還是扶,不好定。

坑,無非是配合着北遼將戰爭烈度降低,默許北遼抽調兵力去平息內亂。

扶,那辦法就多了。不管是正面戰場加大進攻,還是背地支援他們,都可以做。

只是,現在官家似乎走神了……

“國朝軍械庫的淘汰軍備儲量如何?”

“回官家,自朝廷全部對軍伍更換火器後,朝廷將所有州府郡縣的軍備全數收繳到軍械庫了。”

“這十幾二十年,朝廷未用過舊軍備,最大的消耗就是扶植耶律乙辛,而他們又是以強弩爲主。早期的弓箭、刀槍劍戟等,軍械庫留存很多。”

章惇在準備扶植遼東勢力時,就曾調查過軍械庫。

“糧食呢?朕是問海運糧食量比原來增加了幾成?”

“回官家,由於四皇子南下,參與了北遼內亂後等地的糧食生意,就繁榮了南洋十八國的糧食交易。”

“如今還是糧食交易幾乎是耶律乙辛內亂前的三倍,比朝廷出兵前增加了三成。”

“也是因爲如此,國朝各州府郡縣的常平倉,新舊糧食的輪換加快了。但,據監察衙門奏報,國朝各州府郡縣常平倉的糧食,空倉世間不超過三日,可以說是隨時保證滿倉狀態。”

如今在隨軍的大臣中,呂惠卿是前線的軍需總管,跟在汴梁薛向承擔着大軍後勤保障職責,瞭解的很清楚。

“諸位,對於西州回鶻和高永昌的行爲,朕很厭煩,甚至厭惡。但是,本質上是有利於朝廷跟北遼這次大戰的。”

“所以,朕即便是厭惡,暫時也不會有任何動作。他們若以爲可以坐收漁翁利,那就打錯算盤了,有什麼想法,等滅了北遼再說。”

“不管是西州回鶻,還是什麼高永昌,對於大宋而言,暫時沒什麼威脅,以後是番騎隊功勞,朕給他們留着。”

“至於說現在,朕以爲,倒是可以在糧食和軍備上做些文章……”

戰爭財是利潤最大的。

剛纔趙曦出神,就是想起了後世發戰爭財的一些事……

“不過,必須在確保國朝境內糧價穩定的情況下,纔可以將糧食外運。這一點,不管是朝廷的官方商隊,還是民間商隊,都必須遵守。”

“官方商隊朕就不說了,對於民間商隊,在確保原本往國朝境內運送糧食的基礎上,朝廷可以允許民間商隊出口糧食。”

“只需要在進出防線時,適當收取一定比例的糧食……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軌道運送糧食的負荷。”

“至於說定價,朕以爲,朝廷必須統一所有出運糧食的價格。每一次出口糧食的價格,必須在外界流通價格的基礎上增加一成。”

趙曦這樣的決定,對於大宋朝廷和商賈,絕對是有利的。

只是,這樣的決定,對於北遼,對於高永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來就已經高企的糧價,恐怕在北遼會更加的飆升。

這是在收割呀!收割整個北遼的財富……

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十章 騎行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七二一章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八章 甲子桃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八三一章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七五八章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六五七章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
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十章 騎行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七二一章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八章 甲子桃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八三一章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七五八章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六五七章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