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送行

第694章 送行

對於宋琪,羅幼度終究留給他了最後的顏面,並沒有直接問罪處罰,而是外放荊南擔任節度使。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宋琪終究是宋黨黨魁,在朝堂上已經有了很高地位,真要一棍子將他打死,那廟堂上依附於他的一大批官員必然人人自危,以爲自己捲入了什麼大案,造成不必要的動盪。

先外放再貶罰,一步步慢慢來。最終目的是貶至交趾,在朝廷的最南端發光發熱。

即便如此,朝野上下也爲之人心惶惶。

畢竟士大夫集團剛剛解散,宋琪又接手了大部分士大夫的力量,現在宋琪又出事了,不瞭解情況的官員,大多都有些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直至見羅幼度並沒有多餘的動作,又得竇儀、趙普的安撫,方纔安心。

汴京城南。

秋風蕭瑟。

宋琪與自己的兒子宋貽序依依惜別。

宋琪此刻一身乾淨的儒士服,神情有些蕭瑟,不復之前意氣風發,再三叮囑自己的兒子說道:“爲父一步踏錯,而今追悔莫及。你日後爲官切記爲父教訓,當厚重簡約,不悲不躁。你娘身體不好,身爲人子,切記好生侍奉,不可懈怠……”

他不知此次南下,能不能重回汴京,將自己能夠想到的事情逐一與自己的兒子細說。

“俶寶兄!人即遠行,爲何不通知我等故人?”

宋琪聽得聲音,身體卻是一僵,向出聲之人望去,卻見寇湘、宋雄並肩而來。

兩人一個是他在汴京飄蕩時最好的朋友,一個是他在幽州求學時,最親的同窗。

可自己卻親手毀了這一切。

寇湘在開封府多年,寇判官的名聲響徹朝野。在汴京誰不知鐵面無私的寇判官?寇湘在京畿百姓心中名望之高,僅次於身爲皇帝的羅幼度。

而宋雄掌控進奏院,負責報紙的宣發。既把控朝廷的喉舌,又掌握京漂學子揚名的渠道。

得此二人相助,首相之位,手到擒來。

宋琪不止一次拉攏兩人,不過寇湘性子執拗,非但不願同謀,反而次次厲聲告誡,讓他莫忘初心。

那個時候的宋琪,哪裡聽得進去,反而覺得寇湘與竇儀自命清高,已經走到了一處。

兩人關係近乎決裂。

至於宋雄處事相對柔和,並未與失去本心的宋琪爭辯,好言相勸無果之後,便不再相勸,一如往常,但對於他的拉攏,當作沒有聽見。

他們兩人關係並未鬧僵,卻也無可避免的少了往來。

卻不想到離去之時,來送自己遠行的,唯有他們二人。

心中感觸,宋琪道:“戴罪之身,怕污了兩位賢兄的前程。”

寇湘道:“問心無愧便是,怕什麼污言?”

這位寇判官也虧遇到了羅幼度,一直得他庇護,不然就他這脾性,在太平盛世還能勉強混出頭。與亂世之中,能夠活着就算是祖上燒高香了。

宋雄道:“陛下明察秋毫,即便知道,也不會在意。”

宋琪聞言不語,作爲最早跟隨羅幼度的人,他是最清楚那位的能力,只是到了那一步,便如鬼迷了心竅,就想近前一步,哪怕付出任何代價……

想着竇儀,宋琪嘆道:“此生無顏面對竇相公,他日替愚弟致歉。”

他對着寇湘、宋雄深深作揖,望着遠處的汴京城門,看着進進出出的商賈行人,想着自己之前威風八面,前呼後擁,不過短短几日,便無人問津,不免倍感滄桑,說道:“此去不知是否還有再見之日,愚弟就此別過,兩位賢兄珍重!”

此言一落,宋琪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往南而去。

兩名小廝騎着騾子緊隨其後。

寇湘、宋雄目送宋琪遠去,兩人與宋貽序說了一聲,一併返回城裡。

宋琪南下江陵,走的是南薰門。

他們也是從南薰門入城,隨着大虞朝廷日漸富強,汴京的人口日漸增多。

尤其是城門口的進出,行人熙來攘往,車水馬龍。

書生、商人、百姓順着街道徐徐而行,有擁堵的情況。

並非出了什麼事故,就是純粹的人流密集。

寇湘、宋雄早已習慣,牽着馬並肩而走。

宋雄道:“無怪竇相公喜歡騎驢出行,就這人流,騎驢騎馬又有何分別?”

寇湘應道:“貞觀、開元之盛,我等無從體會見證。然雍靖之盛就在我等眼前,有幸見之,不枉此生。”

宋雄說道:“我亦如是。”

兩人沿着人流一直北行,行至一半,兩人同時默契的轉道往西,不繼續北行了。

北邊是進入朱雀門的必經之路,也是最近的道路,他們往西行,則是要沿着城中蔡河繞上一圈,多走五里路。

但他們寧願多行五里路,亦不走北方朱雀門。

朱雀門是汴京中最繁華的地段,聚集了天南地北的商販,他們將生意從朱雀門一路向北,將州橋、大相國寺團團包圍,一直到皇宮附近。

盛世的景象已經顯現,只是汴京已經承受不住如此盛況。

兩人繞了一圈,從新鄭門進入內城,口乾舌燥,足下痠麻。

正遇到一家飯館,聞着焦糖、醬油混着羊肉的氣味,宋雄忍不住道:“寇兄,我知這附近有一家酒肆,爆炒羊肉是一絕,不如去歇歇腳?”

ωwш☢T Tκan☢C○

寇湘爲見宋琪最後一面,往來城內城外也有些力不從心,欣然應諾。

飯館的生意極好,熱鬧非凡,大廳竟擠不出位子。

百姓商販遊客聚在一起,說着時下最流行事情喀喇汗王朝與于闐國的矛盾。

這就是大虞朝現在的百姓,天下之事,皆可爲談資。

宋雄不得已開了兩處包間,一處自己與寇湘,一處給他們的隨從護衛。

宋雄點了時下流行的幾個小炒菜,要了一壺酒。

兩人隨意閒聊。

寇湘心情明顯有些不佳,還在爲宋琪的事情難過。

兩人當初一併在汴京飄蕩,相互鼓勵,苦中作樂。

最後一併受羅幼度看中,一人入御營司,一人入開封府,各自闖出了一番前程。

如果自己當初的勸誡再嚴厲一些,甚至割袍警示,會不會不至於到這一步?

宋雄知他心中所想,說道:“其實某覺得寇兄不必爲俶寶過於擔心,陛下將其往南外調,在某看來,反而是一件好事。”

寇湘聽得一怔,不明所以。

宋雄自若道:“陛下將俶寶往南外調,意味着貶罰之處,十之八九是交趾、崖州兩地。寇兄或許不瞭解,但在某看來,交趾、崖州大有可爲。”

寇湘一臉茫然,這古往今來交趾、崖州皆屬於蠻荒之地,史上有數之不盡的官員客死其中。人在那裡,有什麼前途可言?

宋雄笑道:“寇兄可知現在的泉州、廣州是什麼光景?”

寇湘微微搖頭,說道:“只是聽說發展的不錯。”

他主要負責刑法事務,並不涉及內政,對於經濟方面的事情,只有耳聞,不知詳情。

宋雄放下手中酒杯,以手比劃了一下:“八個字,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他帶着幾分激昂的說道:“陛下對南海的佈局,實屬高瞻遠矚。我朝商船往來於南海各國之間,以我們的高端產物換取他們廉價貨物,賺得是盆滿鉢盈,南海所有利潤皆在我朝掌控之下。具體數字,某並不清楚,不過照我估計,整個江南這些年上繳的賦稅,直追除京畿地以外,大虞賦稅的總和。”

寇湘驚得是目瞪口呆:“此言過了吧!”

宋雄道:“毫不爲過。”

身爲進奏院的一把手,宋雄經過這些年的歷練,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來稱呼,毫不誇張。

進奏院除了保證,還有一個任務,接待南北進京述職的官員。

這天南地北的官員聚在一處,談論他們本地事實。

沒有人比他們更加了解自己所管轄之地的事物,宋雄每日與他們接觸往來。北到雲中,南達交趾,東臨東海,西至涼州。若說見識之廣,汴京文武百官鮮有人比得上宋雄的。

宋雄能夠通過接觸各方官員面,瞭解大虞朝廷四方情況,其中自然包括經濟。

江南的發展情況,宋雄雖不在其位,腦中卻有一個大概印象。

“寇兄當知昔年黃巢在廣州屠戮十萬胡商之事。”

寇湘道:“知道,廣州通海夷道的通暢,致使西方胡商齊聚廣州,爲當時朝廷帶來了豐厚利潤。但因數量太多,漸漸生出動盪,與黃巢發生了衝突,最終覆滅。”

宋雄問道:“那寇兄可曾想過爲何會有十萬胡商齊聚廣州?”

寇湘理所當然地道:“商人逐利,自是有利可圖。”

宋雄微微搖頭道:“寇兄高潔,看不上商人逐利,卻不知這利潤能讓朝廷更加強大,讓天下讀書人有更好的讀書環境,讓百姓更加富足……”

寇湘道:“某並無此意。”

他有些糾結,其實不只是他,很多廟堂上的文人都陷入了糾結。

士農工商,老祖宗定下的規矩。

重農輕商是之前歷朝歷代的鐵律。

但隨着時間的發展,商人的存在價值意義開始爲世人所接受。

就連郭榮,早年爲了補貼家用也去當過一陣子的商人,販賣過茶葉。

在唐末商人之子已經允許科考了。

大多數人都重新認識商人存在的價值意義,如宋雄這種開明的,完全接受。

寇湘這類思想頑固的,難免有那麼點點不適應,但他們也承認商人確實能夠帶動經濟,促進國家的強大。

宋雄也不點破,只是道:“華夏素來輕商,並未真正意識到十萬胡商齊聚廣州這背後巨大的利潤。華夏自古以來皆以天朝上國自持,歡迎他國遠來貿易,自身卻鮮有大商走出去。陛下高瞻遠矚,他在南海採取了主動貿易的手段,將近海利潤接收爲己用。爲此西方的胡商還鬧過,說什麼於民爭利。讓泉州刺史符昭信逐出了泉州……事情還傳到了陛下耳中。陛下直接下令,讓南海諸國不得與其通商,還命南海水軍對方不在護航之內。整個南海,無敢不從。”

“陛下此去北征兩載,朝廷多路並進,何故國內經濟不大受影響?便是得江南、南海諸國支助。”

“交趾地處偏遠,可交趾的叫什麼來着,對,紅河三角洲……還是陛下給取的名。那是一塊未打磨的璞玉,俶寶若貶至此處,大有可爲。至於崖州,不及交趾,卻也極有潛力。就看俶寶能不能再次把握機會。”

寇湘舉杯歎服道:“聽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宋雄打趣道:“朝廷前途似錦,未必全是好事。也不知此生能不能攢夠一套房的錢……”

很多時候,現代人頭疼的東西,古人一樣頭疼。

宋雄深得羅幼度器重,自他登基以後,宋雄就爲州府一把手,後來調到汴京掌管進奏院,也是一個極好的職位。

羅幼度給官員的俸祿可比朱洪武大方的多,採用高薪養廉,嚴懲貪腐的態度做法來避免貪腐。

貪腐是無可避免的,可一旦貪腐的代價與利益不對等,就能相對減少貪腐的出現。

不過就算高薪,在汴京,宋雄一樣買不起房。

大虞汴京比不上宋朝以天下養一城的繁華,但是大虞威揚四方,

寇湘說道:“遷都便好了!現在出城一探,來去路不長,得走大半日,有車馬都快不了……”

對於汴京的擁堵,他也是深受其害。

宋雄心中一動,問道:“寇兄可知詳細遷都時間?某得讓人先一步去洛陽瞧瞧宅子。某算是明白了,這買房越早越好,要是晚了。這漲的錢,都得超過積攢的錢。”

遷都洛陽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寇湘調離開封府,執掌大理寺,就是爲遷都作準備。

開封是汴京、汴梁的另外一個稱呼。

遷都洛陽,自然不能將開封府一起搬走,重新授予大理寺因有的地位,削弱開封府的權勢就是前兆。

宋雄在廟堂的地位比不上寇湘,細節方面知道的不詳細。

寇湘道:“詳細情況某也不瞭解,不是年底,就是年後。”

宋雄笑道:“那得快些去洛陽看看,就現在朝廷的發展勢頭,要不了數載,洛陽必將超越昔年長安。得在這之前,住上自己的屋子。”

言語之間,對於大虞朝廷的未來,充滿了嚮往與信任。

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九章 知己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七十章 契丹易主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686章 亡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五十七章 三個月內踏平嶺南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九章 知己番外:三個女人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660章 後遺症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試點推行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九章 升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
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九章 知己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七十章 契丹易主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686章 亡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五十七章 三個月內踏平嶺南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九章 知己番外:三個女人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660章 後遺症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試點推行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九章 升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