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鄭觀應

正文】

------------

在經濟方面,鄭觀應提出了着名的“商戰”理論。他認爲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變成他們的“取材之地、牟利之場”,遂採用“兵戰”和“商戰”的手段來對付中國,而商戰比兵戰的手法更爲隱密,危害更大,所謂“兵之併吞禍人易覺,商之捭可敝國無形”。主張“西人以商爲戰,彼既以商來,我亦當以商往”。既然“我之商一日不興,由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只有以商立國,以工翼商,“yù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

李振華仔細地把書看了一遍,覺得這個鄭觀應可真是不簡單啊,在這個問題年代裡,他能夠提出了這個時代人們所不能想到的問題,這也真算是一個奇材了。他又想起了自己上學時課本上對他的評價:

“鄭觀應是中國近代的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思想家、愛國民族工商業家。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曾充當英商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司買辦,後在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和商辦粵漢鐵路公司等擔任高級職務,投資興辦了不少貿易、金融、航運、工礦等企業,是一個從買辦轉化爲民族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其主要着作《盛世危言》,曾對中國思想界產生過很大影響。”

李振華又接着看下去,後面都是盛宣懷自己和引用其它一些人對鄭觀應和這本書的一些看法:

洋務派的主要人物張之dòng讀了《盛世危言》以後評點道:“論時務之書雖多,究不及此書之統籌全局擇jīng語詳。”“上而以此輔世,可謂良yào之方;下而以此儲才,可作金針之度。”

當時該書一出,朝野震動,各界人士紛紛爭閱,求書者絡繹不絕,以致一印再印仍不敷需求,甚至科場考試也常以書中所談時務爲題目。禮部尚書孫家鼐將該書推薦給光緒皇帝,光緒讀畢嘉嘆不已,詔命總理衙mén將此書刻印兩千份,分發大臣閱讀。該書思想整個影響了當時的思想界,使人們的思想爲之一新。

(此書也曾極大地影響了後世人們的思想,如康有爲、孫中山即頗受該書影響,***年輕時也經常閱讀《盛世危言》一書)。

下面是情報部mén爲鄭觀應整理的部分生平經歷:

光緒六年(1880年),編定刊行反映他改良主義思想的《易言》一書,書中提出了一系列以國富爲中心的內政改革措施,主張向西方學習,組織人員將西方國富強兵的書籍翻譯過來,廣泛傳播於天下,使人人得而學之。並主張採用機器生產,加快工商業發展,鼓勵商民投資實業,鼓勵民辦開礦、造船、鐵路。對華洋商稅賦不平等的關稅政策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主張“我國所有者輕稅以廣去路,我國所無者重稅以遏來源”的保護xìng關稅政策。鄭觀應在《易言》中還大力宣揚了西方議會制度,力主中國應實行政治制度的變革,實行君主立憲制。

李鴻章擢升鄭觀應爲輪船招商局總辦。

彭yù麟與兩廣總督張之dòng籌劃襲擊法軍糧草儲存地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派鄭觀應潛往越南西貢、柬埔寨金邊等地偵察敵情,並謀聯絡南洋各地人士襲擊法軍。回到廣州後不久,法國艦隊進攻臺灣,鄭觀應建議與法軍決戰,並條陳作戰建議七條。旋被委任辦理援臺事宜,鄭觀應隨即去香港租船,向臺灣運送軍隊和糧草彈yào。

看到這裡李振華不由得說道:“此人可真行啊,居然能當個偵察員了。爲了國家,他連命都不要了。”

光緒十七年(1891年)三月,鄭觀應蟄久思動,自請盛宣懷舉薦,由李鴻章委任爲開平煤礦粵局總辦,負責購地建廠,填築碼頭。第二年李鴻章再度委任其爲招商局幫辦,整頓經營不景氣的招商局,入局伊始,鄭觀應即與最大競爭對手太古、怡和洋行再籤齊價合同。並擬出《整頓招商局十條》,旋又作《上北洋大臣李傅相稟陳招商局情形並整頓條陳》十四條,內容涉及到開源節流及具體經營方略。

十九年(1893年),鄭觀應微服巡視長江各口,瞭解各分局利弊情形,調查怡和、太古在各地的經營情況,後又巡視汕頭、廈mén、福州、浙江、天津各分局。中日甲午戰爭前夕,鄭觀應上書朝廷說日本人將偷襲清軍,開戰後,又多次上書提請防備日本jiān細、採取不準日本人使用電報密碼等措施,報告日軍運送軍械的情況,決定將招商局部分船隻撥作軍用以運送人員軍械。

李振華又說道:“這個鄭觀應可比我強多了啊,他能夠把長江水道看了一遍,我還沒有看完呢,以後有時間,我也要把長江水道再看一遍,在這方面我還真要向他好好地學習呀。”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張之dòng委任鄭觀應爲漢陽鐵廠總辦。次年元月,兼任粵漢鐵路總董。五月,由輪船招商局幫辦改稱爲會同辦理。

李振華把這些一口氣看完,他想道這是一個人材,絕對是一個真正的人材,用現代人的話說,那叫“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人材,李振華馬上叫人給盛宣懷發電報:“速請鄭觀應先生來奉天,我要當面請教。”

不一會兒,盛宣懷的回電到了:“鄭觀應先生已經去了奉天,還沒見到此人嗎?”

李振華笑了,他知道鄭觀應是要想自己親眼看一下我們這裡的情況,我們也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這些年了,從來沒見誰說過自己不好的,說的多了別人就難免要懷疑了,他看看也不錯,讓他給自己找一些máo病出來,自己以後也要多改進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李振華馬上安排人,讓他們去找到鄭觀應,把他請回來,別讓他自己到處轉,要是出點什麼事就不好了。

第395章 你想弒君嗎?第80章 自食其果第229章 聚殲(二)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850章武漢市第310章 哈薩克的地方政權和武裝第482章 懲治舊官僚(二)第630章 楚歌與炮彈第651章 海上激戰(二)第1160章 條約第213章 衝出包圍圈第581章 調整中樞第1055章 漂亮的空戰(二)第1001章 問計於蔡鍔第546章 參加兩會(四)第281章 關於島鏈的分析第572章 君臣情第134章 一石三鳥第415章 海關的稅收問題第982章 諜影重重第138章 “海歸”許松林第967章 達達尼爾海峽第157章 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第550章 賺錢的電報行業第1134章 偵破美女間諜(二)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623章 夜戰俄軍第135章 青幫的“小爺叔”第406章 政務院第566章 發不出去的獎金(二)第1253章 紅娘第757章 全運會第1313章 志願軍的特別支隊(二)第508章 歡樂的苗寨(一)第8章 清軍又來了第1222章 美國的股市瘋了第1214章 只好吃個啞巴虧第1166章 志在必得第198章 上海的警察局第215章 落日行動第675章 談判桌上下(二)第100章 原來她是自己的老婆第430章 生產白酒第185章 強枝弱幹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194章 讓皇上也過把開車癮第63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第629章 用俄羅斯民歌當武器(二)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1070章 德國人的難處第548章 運動隊的指導第127章 軍歌嘹亮第212章 救援第340章 盯住袁世凱第1015章 德軍的進攻第400章 清除第943章 飛機推銷員第877章 大紅旗袍第941章 激戰馬恩河第662章 鞏固新佔領區(二)第600章 右翼集團沒了第453章 開國大典(三)第139章 同時拿下兩個機器局第77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六)第246章 留下野津道貫第460章 第一次在甲板上起降第864章 看望兒子(二)第916章 年輕的廠長和設計師第691章 老張真摳門第686章付蘭雅的科技情報處第544章 參加兩會(二)第849章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第1196章 第一枚導彈第927章 民族政策第131章 初見盛宣懷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628章 用俄羅斯民歌當武器第514章 政事如山第743章 蘇珊要走第936章 最後通牒第757章 全運會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408章 言同聲和簡化字第1087章 救援(三)第382章 德國人又來了第60章 詹天佑(二)第99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三)第1013章 朋友第894章 前往德國第1135章 出訪烏拉爾大公國第744章 時差第713章 吃公餐的把錢拿出來第406章 政務院第332章 德軍佔了膠州灣第670章 飲料裡的學問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169章 美女大鬧迎春樓(三)第1091章 殘忍的暴行第387章 閃電計劃第1322章 圖哈切夫斯基——蘇聯的希望
第395章 你想弒君嗎?第80章 自食其果第229章 聚殲(二)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850章武漢市第310章 哈薩克的地方政權和武裝第482章 懲治舊官僚(二)第630章 楚歌與炮彈第651章 海上激戰(二)第1160章 條約第213章 衝出包圍圈第581章 調整中樞第1055章 漂亮的空戰(二)第1001章 問計於蔡鍔第546章 參加兩會(四)第281章 關於島鏈的分析第572章 君臣情第134章 一石三鳥第415章 海關的稅收問題第982章 諜影重重第138章 “海歸”許松林第967章 達達尼爾海峽第157章 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第550章 賺錢的電報行業第1134章 偵破美女間諜(二)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623章 夜戰俄軍第135章 青幫的“小爺叔”第406章 政務院第566章 發不出去的獎金(二)第1253章 紅娘第757章 全運會第1313章 志願軍的特別支隊(二)第508章 歡樂的苗寨(一)第8章 清軍又來了第1222章 美國的股市瘋了第1214章 只好吃個啞巴虧第1166章 志在必得第198章 上海的警察局第215章 落日行動第675章 談判桌上下(二)第100章 原來她是自己的老婆第430章 生產白酒第185章 強枝弱幹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194章 讓皇上也過把開車癮第63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第629章 用俄羅斯民歌當武器(二)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1070章 德國人的難處第548章 運動隊的指導第127章 軍歌嘹亮第212章 救援第340章 盯住袁世凱第1015章 德軍的進攻第400章 清除第943章 飛機推銷員第877章 大紅旗袍第941章 激戰馬恩河第662章 鞏固新佔領區(二)第600章 右翼集團沒了第453章 開國大典(三)第139章 同時拿下兩個機器局第77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六)第246章 留下野津道貫第460章 第一次在甲板上起降第864章 看望兒子(二)第916章 年輕的廠長和設計師第691章 老張真摳門第686章付蘭雅的科技情報處第544章 參加兩會(二)第849章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第1196章 第一枚導彈第927章 民族政策第131章 初見盛宣懷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628章 用俄羅斯民歌當武器第514章 政事如山第743章 蘇珊要走第936章 最後通牒第757章 全運會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408章 言同聲和簡化字第1087章 救援(三)第382章 德國人又來了第60章 詹天佑(二)第99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三)第1013章 朋友第894章 前往德國第1135章 出訪烏拉爾大公國第744章 時差第713章 吃公餐的把錢拿出來第406章 政務院第332章 德軍佔了膠州灣第670章 飲料裡的學問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169章 美女大鬧迎春樓(三)第1091章 殘忍的暴行第387章 閃電計劃第1322章 圖哈切夫斯基——蘇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