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三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便進入了光緒三十八年。

光緒重奪政權已經快四年了。這四年來,他殫精竭慮、費盡心思,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挽救大清將頹的江山,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廢寢忘食、兢兢業業。

然而成效卻並不大。朝廷內部,壓制北洋一系的行動並不順利。袁世凱等人仍然牢牢把持着北洋新軍的指揮權,偏偏這新軍到目前爲止仍然是大清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其他的八旗軍隊跟他們比起來,簡直就是土雞瓦狗。而前些年大張旗鼓搞起來的禁衛軍,卻一直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領導者,也缺乏系統的規劃和訓練,一直便是那要死不活的模樣。爲了這支軍隊,親皇派沒少往裡砸錢,光緒也硬是從本就爲數不多的國庫中擠出一部分來充爲軍費,就連北洋軍都比他們的投入少了一截。但即使如此,禁衛軍也不見有多少起色,人心渙散、訓練馬虎,總數五萬人的軍隊卻趕不上北洋一個鎮。

另一方面,光緒一直是個有心的主兒,本就有意改革朝廷,效仿列強,以求發展壯大。戊戌年的變法雖然失敗了,但現在事過境遷,他已經沒有了掣肘的因素,可以乾綱獨斷,自然又將改革納入了日程。然而事實卻並不如他所想,沒有了慈禧的阻止,就可以大力革新,上行下效,人人擁護,一改朝堂上的頹廢萎靡之氣。改革牽動了太多人的神經,牽涉了太多人的利益,甫自一開始,便反對聲浪不斷。好在光緒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再不是那毛毛燥燥的政治菜鳥,見狀不得不緩下了改革的步伐,這纔沒有造成新的亂子。但也正因如此,改革的力度太小,磨蹭了四年也不曾有什麼大的改善,朝廷的窘況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另外,朝堂之外,要求

共和的聲音愈演愈烈。**黨人層出不窮,抓不完、殺不盡,他們四處破壞清王朝的統治基礎,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還出現了些零星的叛亂。雖然並不成氣候,都很快被

下去了,但畢竟端倪已顯,若不鄭重對待,誰知會不會惹出更大的亂子來民心所向,無不披靡,清廷已經失去了民心的支持,再加上並不合時宜的統治手段,除了武力

**勢頭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事態惡化。

原以爲沒有了慈禧,自己重新掌權就一定能大刀闊斧改革弊政,然後解決清王朝日益老化衰敗的問題,重振大清雄風。然而光緒卻被這令人沮喪的現實折磨得夠嗆,終日愁眉深鎖,心思不得開懷,人自然也便更見瘦了。

“說到底,仍然是我們的武力不夠”乾清宮的大殿上,梁啓超嘆息了一聲,恨恨地說,“袁世凱等人之所以能夠如此囂張跋扈,對皇上的旨意陽奉陰違,不就是憑藉了那北洋新軍麼?可恨朝廷斥巨資建立的軍隊,竟被他們弄成了自己的家軍,實在是可惡至極”

光緒看了這個從戊戌年就一直支持着自己的臣子一眼。當年變法失敗,梁啓超出逃日本,卻從未背棄過自己,放棄過維新的理念,因此,當重新掌權之後,光緒自然第一件事就是召回這樣的臣子,以爲助力。但康有爲前些年跑去了周遊列國,一時倒也找不到人影,所以目前他身邊也就只有一個梁啓超。

光緒如今的心機也非同以往,並沒有對梁啓超的話發表任何意見,卻見一向老成持重的載灃沉吟道:“目前我們內外交困,民間叛亂叢生,列強又虎視眈眈,還需倚賴北洋軍的武力,自是處處受制。若是能夠有一支自己的武裝,能夠取代北洋軍的作用,那目前的困境就可以解決兩個了,確實是省力不少。”

載洵對袁世凱等人從無好感,恨聲道:“可惡的袁世凱、可惡的北洋軍若是禁衛軍……”他擡眼看了龍椅上的光緒一眼,一鼓作氣說道,“若是老七在的話就好了”

一句話說完,乾清宮裡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凝重。載灃和載洵說到這種程度已經是極限,自然再不敢往下說,而光緒更是低垂下眼簾,不置一詞。

梁啓超回國之時,載濤已經因罪圈禁,因此並不是很清楚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不過這些年來零零總總聽了些傳言,倒也七拼八湊出了個大概。自從載濤走了以後,朝廷裡就再也沒找出一個合適的人來帶領禁衛軍。舊式老臣光緒是萬萬不敢用的,他們本就對新軍大爲排斥,讓他們按照舊八旗的方法去訓練新式軍隊,還不定弄出個什麼四不象來而能夠接受新興事物,又有那個身份和資歷可以統帥一軍的人物,在這人才凋零的朝廷中竟然找不出幾個來一想到這裡,他就不禁再次感到了改革現制,多多提拔有用人才的必要和緊迫性。

現在的禁衛軍,一應制度、訓練方案等,大多還沿用的是載濤當日的辦法,可見這位皇弟還是有些能力的。若是能夠交給他一直訓練下去,未必這禁衛軍就不能成爲足以跟北洋軍抗衡的一支勢力。但可惜他卻跟皇帝不合,據說還是爲了一個女人?

搖了搖頭,梁啓超覺得這個原因可真有點兒無稽。男兒志在四方,更何況身處如此緊張飄搖的變革時期,更當全心全意以江山社稷爲念,以國富民強爲重,又豈會糾纏在兒女情長之中,浪費了一身的本事,錯失了大展抱負的良機?皇帝是個有志的君主,那載濤看上去也是個有爲的臣子,應當不是爲了這麼荒謬的理由

正所謂不知者無懼,也正因爲他不瞭解光緒、載濤、甚至是在場的兩位王爺與婉貞之間的愛恨糾葛,所以纔會以大無畏的氣勢說出了秉公之言:“確實,臣雖未親眼所見,卻也知當日廢鍾郡王爺的練兵之法甚爲妥當,能夠一直沿用至今,便是因爲再無方法能出其右。若是能讓他重新掌軍,對我們來說也是大大有利。”他並沒想多少,只不過循着載洵的話往下說而已,倒也確實不沾任何私心,純粹是就事論事,“皇上,以臣愚見,廢鍾郡王爺畢竟是您的親弟,當初皇上親政他也是出了力的,所謂‘打虎親兄弟’,不管怎麼說總是兄弟連心。當年他既能夠力保皇上出囹圄,足以證明其忠心,所謂謀逆,八成是有人存心栽贓陷害。如今時過境遷,他也圈禁了三年,受夠了懲罰,臣以爲,皇上若能法外開恩,讓他出來將功贖罪,一來必能讓他感激涕零,更加專心爲皇上辦差,二來可以藉助其所學壯大我們的實力,三來也算是全了皇上的一番兄弟情誼,倒也是很好的。”

載灃和載洵對視了一眼。專門挑梁啓超在的時候提起這事,目的就是爲了借他的口替載濤求情。畢竟已經過了三年有多,皇帝的氣也該消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如今朝廷舉步維艱,正是需要人才和力量的時候,載濤的能力不容忽視。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時機正好,不把握的人是傻子

然而這個情卻不能由他們來求,畢竟他們牽涉過深。載灃還算好的,他對婉貞的感情一直就藏得很深,幾乎沒人察覺,但載洵不一樣,之前的玉佩事件足以看出,婉貞對他是有情的,他一開口,怕是情沒求到,反倒把皇帝的妒火給引了出來,反而弄巧成拙。這麼一想,倒也只有根本不清楚事實,又同樣深得皇帝信任的梁啓超最適合來開這個口。

光緒高踞在龍椅上,眼皮一挑,便將底下人的神情動作盡收眼底,又如何不明白他們三人各自的想法打算?只是……

^H小說?**

揮了揮手,他淡然說道:“朝堂之事,不是一兩個人就能輕易扭轉的,現在朝廷能用的人不多,各位愛卿若是心中有合適的人選,不妨多多舉薦一些。尤其是你,卓如,你之前在外認識的人多,若是有可用的,不妨告訴朕。出身、民族都不是問題,值此多事之秋,朝廷更當不拘一格、知人善用纔對。”

梁啓超聽了,心中激動,由衷地說道:“皇上聖明”

載灃和載洵則有些微的失望。不過他們倒也沒指望一下子就能說動皇帝放人,因此並沒什麼神色的變化,畢恭畢敬地說道:“臣弟遵旨。”

光緒滿意地點點頭,笑道:“再過幾日就是中秋了,雖然時局不穩,不過節還是要過的,屆時朕會在宮中設宴,你們都回去,把自己府裡好生安排一下吧。”

中秋賜宴乃是皇室規矩,載灃和載洵自是早有準備。倒是梁啓超聽說皇帝有意讓自己等人也參與,不禁甚爲感激,心中感念,對光緒更加的忠誠不二了。

說完了話,光緒便讓他們回去了。直到面對着空空如也的大殿,他才深深地嘆了口氣,任憑心中的波濤將其淹沒。

這些年,他的心思是愈發的沉了,喜怒哀樂皆不流於面上,也就無人能看透方纔提到載濤的時候,他的心底是怎樣的驚濤駭浪。

三年了,他,可好?她……可好?

刻意不讓人稟報他們的狀況,是故意的逃避;刻意不去想起他們,以爲這樣就能慢慢淡忘,可如今……

他有些失神地站了起來,雙腳似乎有着自己的意識,慢慢走了出去。

mingtn是小舞的生日,明目張膽索要生日禮物ing~~嘻嘻~~

家人要給小舞慶生,所以週末加更下週補回,希望親們能夠諒解~~

第208章 針鋒第289章 人才第331章 密謀第145章 謀逆第97章 爭奪第247章 探問第34章 好轉第274章 交融第35章 愛人第159章 虛實第48章 心情第171章 衝撞第18章 好奇第231章 時機第118章 撲朔第127章 醒來第181章 緣分第56章 盤算第383章 薨逝第140章 進爵第297章 建言第349章 感情第378章 推進第248章 父子第200章 脫身第14章 隱情第214章 請帖第401章 伏筆第35章 愛人第390章 籌劃第172章 謀害第69章 趁勢第123章 對策第287章 教育第187章 決定第142章 規制第103章 婉貞第212章 風聲第355章 抑鬱第403章 插曲第33章 榮寵第395章 風暴第189章 逆轉第118章 撲朔第408章 吵架第118章 撲朔第145章 謀逆第113章 賭場第145章 謀逆第353章 孺慕第24章 傷情第239章 力爭第365章 光明第86章 變化第146章 知曉第330章 決絕第296章 答案第286章 身份第172章 謀害第396章 受創第209章 幸福第254章 心意第348章 宮宴第358章 緊張第192章 坦白第257章 躊躇第163章 壽筵第177章 驚豔第202章 生財第64章 突兀第182章 團聚第371章 能源第246章 渴望第357章 疑慮第1章 變數第6章 纏綿第280章 召回第177章 驚豔第10章 忽視第299章 籠絡第67章 散心第314章 清醒第157章 名人第30章 頂撞第62章 詢問第197章 情人第325章 合謀第14章 隱情第262章 旖旎第355章 抑鬱第249章 進宮第210章 對弈第91章 洗浴第156章 來歷第123章 對策第390章 籌劃第73章 驕橫第401章 伏筆第39章 瀛臺第145章 謀逆
第208章 針鋒第289章 人才第331章 密謀第145章 謀逆第97章 爭奪第247章 探問第34章 好轉第274章 交融第35章 愛人第159章 虛實第48章 心情第171章 衝撞第18章 好奇第231章 時機第118章 撲朔第127章 醒來第181章 緣分第56章 盤算第383章 薨逝第140章 進爵第297章 建言第349章 感情第378章 推進第248章 父子第200章 脫身第14章 隱情第214章 請帖第401章 伏筆第35章 愛人第390章 籌劃第172章 謀害第69章 趁勢第123章 對策第287章 教育第187章 決定第142章 規制第103章 婉貞第212章 風聲第355章 抑鬱第403章 插曲第33章 榮寵第395章 風暴第189章 逆轉第118章 撲朔第408章 吵架第118章 撲朔第145章 謀逆第113章 賭場第145章 謀逆第353章 孺慕第24章 傷情第239章 力爭第365章 光明第86章 變化第146章 知曉第330章 決絕第296章 答案第286章 身份第172章 謀害第396章 受創第209章 幸福第254章 心意第348章 宮宴第358章 緊張第192章 坦白第257章 躊躇第163章 壽筵第177章 驚豔第202章 生財第64章 突兀第182章 團聚第371章 能源第246章 渴望第357章 疑慮第1章 變數第6章 纏綿第280章 召回第177章 驚豔第10章 忽視第299章 籠絡第67章 散心第314章 清醒第157章 名人第30章 頂撞第62章 詢問第197章 情人第325章 合謀第14章 隱情第262章 旖旎第355章 抑鬱第249章 進宮第210章 對弈第91章 洗浴第156章 來歷第123章 對策第390章 籌劃第73章 驕橫第401章 伏筆第39章 瀛臺第145章 謀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