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大清滅亡

除了懊惱跟遺憾,帝塵還將面臨更艱難的局面,此番征伐大晉無功而返,接下來的大周,將如何應對大夏的攻擊?!

“六國聯盟,也該拿出誠意來了。”

帝塵望着掛在牆上的華夏區地圖,若有所思。在大周無法獨自對抗大夏的情況下,唯有加強聯合,互相抱團取暖,方可求存。

雖然憋屈,卻已經是眼下唯一可行的辦法。

…………

八月十三日,就在大夏禁衛軍繞開邯鄲城的當天,韓信率領豹韜軍,正式挺進大晉王朝,距離落鳳城只有一天路程。

得報,廉頗再不敢留守鳳堡峽谷,帶着損兵折將的御林軍匆匆向東撤去。

不曾想,被丟棄在落鳳城郊外的一萬大夏禁衛軍步兵,突然衝了出來,無所畏懼地攔住御林軍東去之路。

緊接着,駐紮在鳳堡的大晉禁衛軍在蒙恬率領下,強勢殺出,對御林軍展開圍剿。豹韜軍的先鋒部隊也很快抵達戰場,參與圍剿行動。

這一下,大周御林軍立即陷入四面楚歌。

老廉頗額頭冒汗,根本不敢跟敵軍做過多糾纏,一旦讓豹韜軍整個撲上來,御林軍就得全部交待在這。沒奈何,廉頗只能一狠心,棄車保帥,安排一個軍團殿後,帶着剩下的二十萬大軍,狼狽向東撤去。

經此一役,大周御林軍減員接近一半,傷筋動骨。

鑑於糧草被毀,御林軍損失慘重,大夏豹韜軍又強勢介入大晉戰場,吳起在判斷整個戰場形勢之後,認定已經無法攻滅大晉,請求撤軍。

帝塵得報,無奈點頭同意。

御林軍的慘敗讓帝塵意識到,在大晉戰場,大周軍已經無法掌握主動權,再拖下去,甚至連主力部隊都無法順利回國。

軍隊是一國之支柱,也是帝塵手中最大的砝碼,一旦軍隊損失慘重,動搖的將是一國之根本。

這個險,帝塵不敢冒。

尤其是在眼下這種波雲詭譎的戰爭形勢下。

但是在撤軍之前,吳起還是組織了一波對烈焰軍的強勢圍剿,再次幹掉烈焰軍近七萬餘人,這才心滿意足地撤離戰場。

吳起不愧是神將,目光不僅着眼於戰場,還懂得從戰略角度思考問題。他深知,在大周無法攻滅大晉的情況下,大幅度削弱大晉軍,也能變相起到保護大周的目的,讓大晉無力發起對大周的復仇之戰。

這樣的戰略眼光,是廉頗所欠缺的。

否則的話,在大夏禁衛軍突圍而去之後,廉頗就該率御林軍離開峽谷,或是撤往邊境,或是跟吳起部會合,怎麼也不至於在最後關頭摔了一個大跟頭。

如果不是廉頗夠果決,御林軍可就要遭大禍。

究其緣由,一則廉頗小覷了那一萬大夏禁軍的勇氣,竟然敢只憑這麼點兵力,攔住御林軍的去路。殊不知,大夏禁衛軍從不缺乏拼死一戰的勇氣。

二則廉頗小覷了兵仙韓信捕捉戰機的能力,豹韜軍先鋒那麼快就抵達戰場,不給御林軍留一絲喘息之機,實在太讓廉頗意外。

歸根結底,還是廉頗輕敵。

而輕敵的代價,就是讓帝塵手中最爲倚重的一支部隊損失慘重。

隨着大周撤軍,歷時近一個月,大晉之戰終於落下帷幕。

大晉王朝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終於勉強守住國土。經此一戰,烈焰軍被徹底打殘,傷亡過半;禁衛軍也是損失慘重,陣亡近十萬人。

此戰過後,大晉王朝由巔峰時的六十餘萬精銳大軍,減員至不到四十萬。在兵力對比上,甚至已經比不上秦、唐、宋等國,一舉從強國序列跌落。

除了軍隊傷亡,大晉疆域在戰火洗禮下,已是千瘡百孔,民不聊生,流寇四起,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不下一千五百萬金幣。

王朝經濟勢必要經歷一番陣痛,甚至是倒退。

考慮到華夏區的新格局,未來的華夏版圖,已經沒有大晉崛起的機會。

一個王朝,就此衰敗。

…………

雖然打殘了大晉,大周自身也不好過。

百萬大軍出征,耗費糧草物資無數不說,還損兵折將,陣亡二十餘萬人,結果什麼也沒撈着,徒惹一身腥。

更糟糕的是,帝塵還要兌現承諾。

大周準備從大晉撤軍的消息剛傳出來,宋、明兩國就派使節到邯鄲,敦促大周兌現戰前承諾,也就是將荊楚行省割讓於宋,將東海行省割讓於明。

帝塵辯解,說大晉還沒拿下,承諾兌現要延期。

宋、明兩國可不答應,言之鑿鑿,“爲大周守住邊境,我們已經做到了。至於說大周有沒有拿下大晉,那是大周自身之事,與兌現承諾無關。”

帝塵啞口無言,還想再辯解,兩國使節卻是直接下了最後通牒,“限貴國一週之內完成撤離,如若不然,就別怪我們不念同盟之誼,強行攻佔。”

這可不是口頭威脅。

就在使節下通牒的同時,大宋禁軍已經圍住了丹陽城;留守建業的大明禁軍也派出五萬人馬,兵臨赤血城。

中原形勢,一下變得緊張起來。

無論是宋太祖趙匡胤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們都深知,在眼下這種局面下,大周已經變得不可依靠,想要繼續在荒野立足,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地盤。

爲了拿下一行省之地,兩國是不惜一戰的。

帝塵得報,雖然氣的咬牙切齒,卻偏偏不敢發作。

眼下正是大周最虛弱之時,兵困馬乏,王朝境內全靠宋、明兩國大軍鎮守,一旦他們翻臉,大周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即便大周軍順利回到邯鄲城,帝塵也不敢冒險,將軍隊傳送至丹陽城或者赤血城,跟宋明兩國開戰。

真要那樣做了,只會讓大夏得利。

算計來算計去,這個苦果帝塵是無論如何也得吞下了。

結果忙活一場,大周什麼也沒撈着不說,還陪進去兩個行省,這筆買賣實在是虧大了。帝塵也只能期望,能以此爲契機,加強六國聯盟的聯繫。

當然,現在或許該叫五國聯盟,因爲大清距離滅亡,也就一兩天的事情。

八月十五日,霍去病率領二十萬禁軍,肆無忌憚地穿過京都行省,正式踏上大清的土地。

接下來發生的事,既讓人意外,也不意外。

二十萬禁衛軍,配合李牧統領的二十一萬鷹揚軍,對遊離在京都城外的二十萬八旗鐵騎完成東西合圍。

二打一,八旗軍完敗。

那一戰足足打了三天三夜,六十餘萬大軍在茫茫荒野展開生死交鋒,方圓十里,都能聽到轟隆隆的馬蹄聲跟刀劍碰撞的廝殺。

戰馬嘶鳴,英雄遲暮。

到了第三天下午,二十萬清軍已經陣亡七萬餘人,剩下的也是精疲力竭,士氣低落,銳氣已失。

見此,霍去病跟李牧一同勸降。

在天下大勢面前,非人力可逆轉,既然大夏給了臺階下,十三萬清軍沒在做無畏的抵抗,乾脆利落的選擇投降。

清軍中的一些死忠分子,不幸被同伴割掉腦袋,拿去邀功。

次日一早,由霍去病部留下收押戰俘,李牧部則調轉槍頭,浩浩蕩蕩地朝京都殺去。禁衛軍奔襲了這麼久,確實該休息了。

相反,李牧部卻是一直養精蓄銳,渴望一戰。

霍去病還是很會做人的,知道禁衛軍出的風頭,撈的戰功已經夠多了,如果再搶着去攻打京都城,未免有些不會做人。

如此霸道,是會惹人嫌的。

…………

大清王朝,京都城。

得知二十萬大軍覆滅,清廷震盪,人心惶惶。早在一週之前,李靖率領的主力部隊已經轟開京都城牆,殺進城中,跟清軍展開巷戰。

遊離在城外的大軍,就是京都城最後的希望。

“現在希望破滅了。”

康熙帝癱倒在龍椅上,說不出的疲憊。

自現身荒野以來,因爲有大夏這樣一個鄰居在,康熙就沒過過一天舒坦的日子,整天憂心忡忡,想着如何保住祖宗基業。

可荒野的遊戲規則,對他們這些帝王是極不公平的。

蓋亞給了王城強大的軍力,卻沒給與軍力相匹配的地盤跟權限。好不容易熬到可以介入荒野爭霸,華夏區已經籠罩在大夏的陰影之下,毫無發揮空間。

“難啊。”

康熙發出跟帝塵一樣的感慨。

隨着大夏軍殺進城中,京都百姓看滿清貴族的眼神,都變得跟平常不一樣了,陰測測的,讓人心慌。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想到《左轉》的這句話,康熙心中很不是滋味。

歷史上,漢人對滿人的不滿跟反抗,早在順治年間就料理乾淨,輪不到康熙煩心。眼下的荒野卻是漢人的天下,滿人處境可想而知。

一旦大夏攻佔京都城,京都百姓指不定會放鞭炮慶祝呢。

就在康熙一籌莫展時,時間很快來到八月二十日,這天上午,李牧率領近二十萬鷹揚軍,浩浩蕩蕩地出現在京都城西郊。

京都城陷入難堪的沉默,朝野上下一片死寂。

康熙得報,放棄最後一絲僥倖心理,不願將整個滿清王室拖入深淵,當天就向大夏投降,結束對京都郡的短暫統治。

華夏區,再滅一國。

第九百三十九章 執行B計劃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逝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二百七十一章 各有勝負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鐵面衛鞅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鬥魔偶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天竺大戰開啓第七百九十九章 黑鐵城淪陷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底廢墟第四百一十一章 天下奇毒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八百二十六章 奇襲尋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環陣第一千零五章 家與國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一個也沒關係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七百章 鏖戰赤壁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二百七十二章 野王陷落第五百零四章 血脈覺醒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張獻忠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釣魚第一百五十七章 伏筆第八百九十章 淝水之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三百七十九章 雄主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狼煙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強者愈強,弱者滅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一章 十萬點傷害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國情諮文第六百八十四章 工業萌芽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九百零二章 戰爭豁免卡牌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大波戰俘正在趕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爭鳴大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色之夜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國第九百零一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八十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晉級任務第七百三十四章 專機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各懷鬼胎的首腦會議請假第一百七十六章 二級縣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七十三章 鐵娘子大軍第九十章 收編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征 上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史無前例
第九百三十九章 執行B計劃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逝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二百七十一章 各有勝負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鐵面衛鞅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鬥魔偶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天竺大戰開啓第七百九十九章 黑鐵城淪陷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底廢墟第四百一十一章 天下奇毒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八百二十六章 奇襲尋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環陣第一千零五章 家與國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一個也沒關係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七百章 鏖戰赤壁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二百七十二章 野王陷落第五百零四章 血脈覺醒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張獻忠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釣魚第一百五十七章 伏筆第八百九十章 淝水之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三百七十九章 雄主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狼煙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強者愈強,弱者滅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一章 十萬點傷害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國情諮文第六百八十四章 工業萌芽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九百零二章 戰爭豁免卡牌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大波戰俘正在趕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爭鳴大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色之夜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國第九百零一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八十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晉級任務第七百三十四章 專機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各懷鬼胎的首腦會議請假第一百七十六章 二級縣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七十三章 鐵娘子大軍第九十章 收編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征 上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