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暗中的較量

歐陽朔回到山海城時,已經是五月二十四日。

剛一回來就有好消息。

這兩天,陸續有宋朝歷史人才主動投效大夏,除蘇轍的父親蘇洵以及兄長蘇軾,還有衝着范仲淹、歐陽修兩位北宋標誌性人物來的。

其中既有歐陽修的學生曾鞏,也有張載、包拯、韓琦、以及司馬光等人。

於此同時,岳飛一家也已抵達山海城,包括青史留名的岳母姚氏,岳飛的兒子岳雲、女兒嶽銀瓶等人。

除此之外,還有張憲、傅選、牛皋以及徐慶等岳家軍將領跟着來投。

一時間山海城熱鬧非凡。

眼下荒野僅剩三位領主,可供歷史人才的選擇已經不多,不論從哪方面講,大夏他們的都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大夏一路積攢下來的底蘊終於爆發出驚人的能量,這段時間,不獨宋朝歷史人才,甚至是春秋戰國以及漢唐時期的歷史人才,都將目光對準大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夏將迎來最好的時代,高端人才會像井噴一般涌現,猶如江河一般匯入大夏。

距離大夏開朝立國已經過去一年零一個月,自山海城晉升爲都城以來,憑藉強悍的領地屬性以及領土擴張,僅僅一年時間,王朝就新增三千萬人口。

這還不包括選擇在大夏定居的數百萬玩家。

民政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包括海外行省在內,大夏總人口已經達到六千五百餘萬,明年的這個時候就能突破一億大關。

人口紅利正在逐步顯現,原本荒涼的郡縣日漸繁榮起來。

大夏很早就開始建立的教育、醫療、基礎設施以及工業體系,正源源不斷地爲地方輸送人才與能量。

“日新月異!”

唯有這個詞才能準確描述大夏的飛速發展。

體量大了,發展快了,自然就會涌現一些新問題,對王朝的治理體系,對郡縣衙門的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掌控如此遼闊的疆域,實在是個大難題。

正是如此,歐陽朔纔會決定在資政閣設立諮文研究中心,爲王朝把脈。

而越是這個時候,歐陽朔越渴求高端人才,依仗這些人才來協助朝廷治理諾大的疆域,不至讓大夏這艘巨輪偏離航道。

投效的人才中,除包拯被任命爲監察署長外,蘇洵、蘇軾、司馬光、曾鞏、以及韓琦等人悉數被任命爲郡守,下放到諸行省任職。

蘇洵任蜀地行省江陽郡守,蘇軾任川北行省銅仁郡守,韓琦任湘南行省長沙郡守,司馬光任江川行省九江郡守,曾鞏任江川行省寧都郡守。

都是要害之郡。

如此一來,年前吏治署考察發現的短板,就基本被補齊。

於此同時,岳雲、張憲、傅選、牛皋以及徐慶五位岳家軍將領也被分散安排至各集團軍任職,悉數擔任師團長。

如果不從,立即逐出大夏。

歐陽朔可不希望大夏軍中還有什麼岳家軍的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驍將岳雲被歐陽朔特意安排到禁衛軍第四軍團任職。顯然歐陽朔非常看好這位小將,希望岳雲未來能像羅士信一樣獨當一面。

在大夏,岳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公元一一四二年的除夕夜,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三十九歲;岳雲及張憲一起被斬首,彼時岳雲年僅二十三歲,實在讓人扼嘆惋惜。

忙忙碌碌中,又是一天過去。

下午五時左右,臨近晚膳時間,歐陽朔這纔有空在御書房見一人,正是剛從蜀地行省調入秘文閣的風清月。

到了現在,歐陽朔覺得有必要跟風清月攤牌了。

“坐!”

眼見風清月有些警惕,歐陽朔笑着說道。

風清月見此了,點了點頭,在一旁坐下,眼裡滿是探究之意。

普通玩家可能還不知道,在得知風清月被正式調入大夏秘文閣任職時,在六大家族內部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雖然說,隨着劍俠城之戰落下帷幕,風家跟漸行漸遠,可彼此家族高層依然保持往來密切。

風家從未脫離這個圈子。

他們就算不是成員,也還是白銀之手的重要一員。

在得知風清月主動跑到山海城投效時,白銀之手就已經借之手,暗中警告過風家一次,只是被風家搪塞過去。好在彼時的風清月並未得到歐陽朔的信任,只是在大夏蜀地行省掛了一個虛職。

誰也不認爲風清月真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時間一久也就不了了之。此番風清月突然被調入大夏秘文閣,這才讓白銀之手真正警惕起來。

白銀之手雖然對大夏秘文閣的具體運作不甚瞭解,可秘文閣乃大夏中樞,非歐陽朔信任之人不可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風清月被調入秘文閣,這其中的意味可就太值得揣摩了。

白銀之手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這絕非風清月跟歐陽朔兩人之間的默契,而是整個風家在跟歐陽朔做一場交易。

甚至在往深處想一點,風家是否要叛離白銀之手,倒向大夏?!

不怪白銀之手如此緊張。

大夏一而再,再而三地帶給白銀之手“驚喜”,讓白銀之手頗爲頭疼,雖然他們想教訓大夏一次,卻一直不得其法。

當然,即將到來的國戰或許是一個契機。

風清月獲得歐陽朔信任,其背後代表的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因爲那意味着大夏的觸角開始伸向白銀之手內部,這絕對是犯禁忌。

此等缺口一旦打開,誰也無法預料未來將演變成怎樣的驚濤駭浪。

讓白銀之手緊張的還有另外一點,歐陽朔領導的大夏,似乎天生有着一種強大的包容性,能兼容幷蓄天下之才。

他們擔心一旦放任這觸角伸進白銀之手內部,會引發更大的連鎖反應。

千里之堤,往往潰於蟻穴啊。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白銀之手的,也就是帝塵的爺爺,親自跑了一趟成都,跟風清月的爺爺有過一番秘密談話。

具體談話內容,外人自然不得而知。

只是有風家弟子透露,離開風家大院時表情有些不快。風清月知道的更多,因爲她爺爺事後專門給她寫了一封信。

風家的立場很明確,“風清月的一切行爲僅代表個人,不代表風家的立場。同樣,風家也絕不會干涉風清月的個人選擇,強迫其離開大夏。”

話雖然說的冠冕堂皇,內裡的意思其實很明白,風家就是要兩邊下注。

白銀之手對成員並無強制約束力,尤其是對風家這種沒了領地根基的家族就更沒什麼辦法。

鑑於此前對劍俠城的拋棄,風家說這話就更加理直氣壯。

風清月一雙明眸,深深看了坐在上方的歐陽朔一眼,心中感慨不已,“他纔多大啊,不僅一手締造了遊戲世界最大的帝國,其手腕更是讓玩了一輩子手段的老爺子輩忌憚不已,能跟他們隔空掰腕子,說出去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或許歐陽朔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些年他的變化到底有多大。在大夏就不用說了,就是到了外面,那些行會首領對歐陽朔的態度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他們跟歐陽朔平等結交的同時,隱隱多了一絲尊敬,甚至是敬畏。

就算是在論壇上,敢指名道姓對歐陽朔謾罵的也基本銷聲匿跡,噴子們不像前兩年那麼肆無忌憚,蓋因歐陽朔的擁泵無處不在。

在整個華夏玩家羣體中,歐陽朔已經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且不說主觀上的認可或者崇拜,僅是自身利益跟大夏糾纏在一起的玩家,就數以千萬計。

正是這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維護着歐陽朔的地位。

歐陽朔能一路走到今天,固然有重生的優勢,可如果僅僅將其全部歸功於重生,那就太狹隘了,也有失偏頗。

換做他人,就算是重生也未必能走到今天。

爭霸路上實在有太多的陷阱與誘惑,僅華夏區,倒下的英雄豪傑就不計其數。歐陽朔能一一闖過,證明其本身有着某種天生的特質,助其披荊斬棘。

前世不顯,只因沒有舞臺供他發揮。

到了這一世,潛龍騰淵,一遇風雲便扶搖直上,勢不可擋。

“在秘文閣不要有身份上的包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我也很期待,你能給秘文閣帶來新的變化,如果做出成績,晉升爲學士也非不可能。”

歐陽朔的話,打斷了風清月的沉思。

“明白!”

同爲華夏三大女諸葛之一,青衣擔任秘文閣掌印學士,而她僅是秘書郎,說不較勁,不計較,那是不可能的。

風清月心中也憋着一股勁呢。

“至於你的家族。”歐陽朔頓了一下,風清月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歐陽朔的態度不僅關乎她個人的前途,還有整個家族的命運。

“替我轉告你爺爺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大夏隨時歡迎八方之士。只是一點,大夏既不需要搖擺之人,更不會久等,還望早作決定。”接着,歐陽朔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限,“真要等大夏拿下成都,就不再需要你們做選擇了。”

“明白!”

風清月再次點頭,神情凝重。

第六百一十一章 降職留用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第一千零六十章 強與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歐冶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南宋很弱?並不!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全線潰敗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六章 村莊屬性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百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 風波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大周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救大夏一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肇慶郡架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圍剿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秦瓊戰呂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遊戲新紀元第七百三十五章 三十二號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九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魔神附體第三百五十七章 榮耀即吾命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算計全人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九百八十八章 重塑大夏海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七百三十六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一千零九章 遮天蔽日的艦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九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三十一章 鎮國神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燎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殺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以百姓爲餌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七百七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八百九十四章 吳起掌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女蝸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神武之治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征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八十九章 難民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九百一十七章 亂了,一切都亂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天差地別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八百二十二章 晉升都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生民立命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鋼鐸之殤第九百七十章 氣氛詭異的東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六百四十三章 誰是內奸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九百二十八章 《跨地中海貿易伙伴關係協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母星第七百三十六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
第六百一十一章 降職留用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第一千零六十章 強與弱第五百五十四章 歐冶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南宋很弱?並不!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全線潰敗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六章 村莊屬性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百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 風波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六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大周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救大夏一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肇慶郡架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圍剿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秦瓊戰呂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遊戲新紀元第七百三十五章 三十二號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九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魔神附體第三百五十七章 榮耀即吾命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算計全人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九百八十八章 重塑大夏海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七百三十六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一千零九章 遮天蔽日的艦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九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三十一章 鎮國神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燎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殺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以百姓爲餌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七百七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八百九十四章 吳起掌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女蝸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神武之治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征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八十九章 難民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九百一十七章 亂了,一切都亂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天差地別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八百二十二章 晉升都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生民立命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鋼鐸之殤第九百七十章 氣氛詭異的東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六百四十三章 誰是內奸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九百二十八章 《跨地中海貿易伙伴關係協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母星第七百三十六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