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董小宛 陳圓圓

聽到南京兵馬到來,李開國和衛初平面色絲毫不變,就是擋在院門處的侍衛也是沒有逃走之意,只是警惕的注意官兵是否衝進來。

朱由崧暗暗心驚,越看李開國越覺得是遇到了奇人,能夠在兵馬面前毫不動色的,天下沒幾個人。耳中聽着外面兵丁聲音漸近,朱由崧咬了咬牙,比起剛纔的事,還是太子之位更加重要。

他從身上掏出一塊玉牌,走到院門口,遞給侍衛道:“等會兵丁來到,把這個給他們看,讓他們退出去。”

侍衛看向李開國,李開國點點頭。侍衛這才接過,轉身向外走去。顧橫波急匆匆的帶着幾個膽戰心驚的姐妹提着菜餚走進院子。一盤盤精緻的菜被細心的擺好,五年的碧波酒倒入小巧的白玉杯中,一道酒香慢悠悠的飄進鼻中,衛初平聞起來便精神大振,欲待伸手端起來嚐嚐,卻又顧忌着酒中有沒有下藥。

李開國只是掃了一眼,便端起一杯酒,一口便喝乾了,挾起一塊虎皮肉吃掉,只覺得鮮香脆酥,讓人味口大開,不禁讚道:“好。”

衛初平見李開國動了筷,這纔敢挾一塊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酥糖咬了一口,只覺得外黃內酥,甜而不膩,忍不住也讚歎道:“好糖,只有江南小吃才做得如此精緻口味。”

朱由崧耐着性子,說道:“這虎皮肉和董糖都是董小宛親制的,味道當然好。先生是北方人?”

衛初平第一次來南京,誰是董小宛他絲毫不知,只以爲是個廚娘而已。李開國卻知道,董小宛是歷史上有名的妓女,秦淮八豔之一。他卻沒有想到。真正的董小宛除了容貌之外,還做得一手好菜。

當下再細看細嘗桌上之菜,只見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鬆蝦如龍鬚,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妙不可言。

李開國吃得高興,難得他除了殺人之外。還好一口吃的。以前沒做皇帝之前當然不講究吃穿,現在做了皇帝,這穿和吃當然要極盡講究。待得再多吃幾筷,便停箸對顧橫波道:“小宛姑娘做的菜餚甚得爺的心思,讓她來一見。”這話說的甚是不客氣。但顧橫波卻知道,這個要求只能答應。不能推辭。只是媽媽那一關甚是難過,她欲待要說,李開國已經再次拿出一錠十兩的黃金,示意她快去。

顧橫波無奈,便只能去了,她倒不怕小宛來了。會遭到什麼傷害,眼前三人雖然兇狠,但卻並不是會傷害她們這些無辜女子的。有了這十兩黃金,足以讓媽媽動心了。

這時朱由崧的玉牌已經起了作用。外面吵吵鬧鬧的聲音已經沒了。朱由崧再也憋不住心思,站起來深深一禮,說道:“剛纔先生所說之事,由崧極想解此疑惑,還請先生不吝賜教,由崧定有厚報。”

李開國微微一笑,剛纔嚐了一遍這些美食,已經飽了八分,再端起茶來喝了一口,說道:“王爺請坐,待爺我慢慢說來。”朱由崧雖然聽着這個爺字十分刺耳,但爲了太子之位,也只好忍着,強自笑着坐下來,擺出一副洗耳恭聽之態。

李開國搖了搖摺扇,再喝了一口茶,微微笑道:“王爺兄弟三人,那王爺的父王喜歡誰呢?”

朱由崧皺着眉頭道:“你是說由渠、由樺?他們雖然比本王在父皇那裡得寵多些,可本王是長子也是嫡子,咱們明朝的祖制可是嫡長爲先的。”這個緣由他倒也想過,只是想到祖制,他便一掠而過,只要他不死,兩個弟弟是絕無可能被封爲太子的。

李開國哈哈大笑,笑得朱由崧面紅耳赤,他在李開國的笑聲中知道自己錯了,可又不知道錯在那裡。

李開國也只是笑得幾聲,便站起身來,對着已經偏斜的白日,淡淡的道:“王爺可是忘記了,王爺的父王又是第幾子?”李開國這話,便如同黃鐘大呂一般,登時便將朱由崧給震醒了,他一下便明白過來,登時臉色煞白。

現在的弘光帝朱常洵,正是萬曆皇帝的第三子,當年和明光宗因爭國本一事,鬧得天下皆知,長達十幾年。爲此事,朱常洵一直是耿耿於懷,如今他成了皇帝,坐擁天下,豈會將什麼嫡子長子的制度放在眼中?

而且朱常洵一向不喜歡朱由崧,而更爲喜愛朱由渠和朱由樺兩個弟弟多一些。想到這裡,朱常洵沒有及時封他爲太子的事情霍然開朗,立時便讓朱由崧明白了問題在那裡。

朱由崧慘白着臉色,只覺得嘴中發苦。衛初平看到他這個模樣,只能在心裡暗歎,皇上就是皇上,不管什麼時候,看起來天大的難事,到皇上手中都是迎刃而解。

李開國見朱由崧被他嚇成如此模樣,便再添上一塊重石,壓一壓朱由崧的心,“當年光宗皇帝只所以能戰勝你父王,成功登基,靠得是文臣以死相助。現在王爺可有當年光宗的時運否?”

朱由崧慘然一笑,說道:“本王自幼便被關在府中,與大臣等從不敢結交,就連城門都不敢出一步,那裡會有文臣會幫助本王?看來本王只怕是活不長久了。”

李開國淡淡道:“王爺何出此言?”

朱由崧咬着牙道:“這不明擺着嗎?如果父皇要立兩個弟弟之一做太子,本王這個嫡子長子便是他們的阻礙,到時豈能容得本王活着?”說到這裡,明明是八月的大白天,天氣甚熱,卻也打了個寒戰,顯然是被自已說的話嚇到自已了。

李開國走回座位坐下,說道:“那王爺可有辦法改變局面?”

朱由崧此時心亂如麻,他一輩子都被關在蕃王府中,雖然錦衣玉食,但見識甚少。他現在能來到南京,還是拜崇禎皇帝死掉所賜,讓他這時候想出主意來。怎麼可能?

但他也絕不是笨蛋,雖然心亂,卻也聽出一些端倪,帶着期望的神色,朱由崧猛然站起,給李開國行了一個大禮,說道:“由崧先前無知,冒犯了先生。此時由崧身陷險境,還請先生給由崧出個主意。他日由崧若做了太子,定然會爲兩位先生謀得高官厚爵。以報大恩。”

李開國假裝大喜,上前用摺扇輕輕一扶朱由崧,笑道:“王爺不必着急,某二人正是爲此而來,輔佐王爺登上太子之位。”

朱由崧心中一鬆。心道果然如此,心中最後一絲疑惑也消除了。如果李開國兩人無所求而來。他反而不敢信。若是爲了官爵而來,那可信程度就大大提高了,畢竟如果什麼都不爲,就來幫他做這種奪嫡之事,天下或許有這樣的人,但朱由崧卻不認爲自已會這麼好運。一下就碰到兩個。

既然話說到這裡,朱由崧便對李開國兩人推心置腹了,先是請教兩人姓名,待得知一個叫李開。一個叫衛平後,朱由崧迫不及待的對李開國道:“李先生,您看本王如今該如何做,才能得到太子之位?”

李開國笑了笑道:“王爺不必着急,其實剛纔我已經說過了,王爺若是想與皇上抗爭,一定要從大臣下手,爭取文武百官象支持光宗皇帝那樣支持你,如此一來,就算皇上不想讓王爺做太子也不成。”

朱由崧聽到這皺皺眉,他當然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可是結交大臣那有這麼容易?

李開國說道:“王爺可是爲如何結交文武百官發愁?”

朱由崧精神一振,通常這樣的話都帶着一個意思,那就是說這話的人有解決的辦法。他急忙道:“正是如此,還請先生教我。”話說到這裡,顧橫波終於帶着一個絕色女孩子進了小院。

只所以說是絕色女孩,是因爲其看起來只有十歲左右,但已經初顯其美麗容顏,雖是低着頭,但女子好奇之心無法遏制,偶爾擡頭偷看,便見她秋波流轉,神韻天然,長成後顯是一絕美女子。

顧橫波引絕色女孩來到近前,輕輕一禮,低聲說道:“這便是小宛,還請各位爺寬宥,她年紀還小,並未長成,不能侍侯各位爺榻上之歡。”她這是害怕李開國等有摧幼之惡習,所以說在前面。

李開國理也不理她,只是對小宛道:“這些菜都是你做的?”董小宛低聲道:“這些都是閒來無事之作,如果不合幾位爺的口味,還請見諒。”她聲音婉轉多音,還帶着女童特有的嗲音,分外好聽。

李開國得知了答案,便也不再理會她,對朱由崧說道:“王爺,現在就有一個好機會,能讓文武百官對王爺的印象加深,更能加重皇上對王爺的好感,就看王爺有沒有膽子去做了。”

朱由崧大喜,連忙道:“到得如此境地,生死已在須臾之間,本王還有什麼不敢的?請先生快快說來,本王洗耳恭聽。”

李開國道:“王爺可知道,馬士英已經帶着江北四鎮之兵前去洪澤湖阻擋漢軍南下?”

朱由崧一怔,隨即搖了搖頭,這事情他還真不知道。他雖然也是一個王爺,但一無心腹,二無得力手下,三也沒有大臣刻意與他結交,否則怎麼會任由他來青樓之地污自己的名聲?

李開國冷冷一笑,又道:“那王爺是否又知道,七督撫準備將馬士英當成誘餌,起五十萬之兵設伏圍剿漢軍?”

朱由崧臉現憤怒之色,這些他全然不知,對於一個立志要成爲太子的人來說,這些軍國大事他都不知道,也沒有人來知會一聲,怎能不怒?其實七督撫設下此計,連近在咫尺的馬士英都沒有發覺,朱由崧又怎麼會知道。就是李開國,也是在南京城用異能找朱由崧的時候,才得知七督撫計劃的詳情。雖然早在很久以前,馬英就有過這樣的猜測。

李開國見狀,知道已經差不多了,再笑道:“王爺無需發怒,某隻需王爺在皇上面前獻上一策,立時便有扭轉乾坤之效。”

朱由崧聽到這話喜上眉梢,心癢難耐,早就忘記身邊還有兩個青樓女子,就算還記得。他也不會在意,不過是兩個長得漂亮的女人而已,就是聽去機密又如何,等下弄死便是,雖然有些暴殄天物,不夠憐花惜玉。但和太子之位比起來,這些又算得了什麼?

倒是顧橫波和董小宛卻是臉色更白了些,她們都是聰慧的女子,怎會不知眼前三人所談之事絕不可外泄,有心要離開不聽。但那裡能走得了?所以登時便白了臉色,更添幾分嬌弱之色,分外引人愛憐。

朱由崧急道:“請先生不要再賣關子,告訴本王吧。”

李開國神秘一笑,說道:“好。某便告訴王爺,此次七督撫雖然算計在前。而且和馬士英江北四鎮之兵加起來之和。足足是漢軍來攻兵力三倍,但某敢斷言,此一戰,必是漢軍得勝,明軍七十萬之軍必然大敗。”

朱由崧嚇了一跳,當真跳起身來。叫道:“不可能吧,七十萬打二十七萬,又是埋伏,就算不勝。也不可能大敗啊。”

李開國冷冷一笑,說道:“原來王爺是這樣認知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某問王爺,崇禎皇帝在位之時,手握明軍數百萬,就算是遼東,也有明軍精銳達四十萬之多,爲什麼韃子不過二十多萬的兵力,但朝廷卻是屢戰屢敗,居然被韃子兩次打到京城?”

“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最多之時,挾流民之軍達百萬之多,而明軍只有二三十萬就能攆得流寇到處流竄,何也?可見兩軍交戰,能否得勝,不在與兵力多寡,在於其兵力是否強勁,將帥運籌帷幄。”

“而令明軍頭痛之極,恨之入骨,拿之無法的韃子和流寇,最終是亡於誰手?是漢軍。漢軍打韃子、打流寇,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而且全都是連戰連勝,連一場敗仗都沒有。聽到此處,王爺還認爲,七十萬明軍就能戰勝二十七萬漢軍嗎?”。

朱由崧和董小宛一起大叫道:“當然不能。”朱由崧說這話也就罷了,可是董小宛也叫出這一句來,登時在場四人一其看向她。

董小宛剛纔聽得入神,此時才發覺失言,慘白的臉上登時起了兩團紅暈,連忙躲到顧橫波的身後。

顧橫波銀牙暗咬,心道早就知道小女孩子靠不住,本來她們兩人就已經處在生死邊緣,這回董小宛又擅自插嘴,更是讓她們離死亡更近一步。顧橫波連忙道:“小宛什麼也不懂,剛纔是一時失了言,還請三位爺原諒她一次。”顧橫波本就十分美豔,這時着意懇求,當然是媚態盡露,軟語溫柔,使出所有的本領,就是爲了迷住眼前這十分危險的三人。

李開國那裡會理她,對朱由崧道:“王爺說的對,那七十萬明軍一旦敗退,南京會如何?能擋住漢軍的攻擊?到得那時,別說王爺,就是你父王,只怕也要忙亂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吧。”

顧橫波看李開國不理會她們,就如同沒有聽到她的話一般,既鬆了口氣,又氣得芳心生怒,她一個國色天香的大美女,居然無視她的存在,實在是十分打擊她對自己美麗的信心。

朱由崧越想越覺得李開國說的有道理,想到南京城如果被漢軍攻下,他們父子又將去那裡?繼續往南退?還是往西退?又有那裡有南京這樣有天險固守之地?想着想着,他便冷汗淋淋。

李開國說道:“王爺可知道,南京有天險大江,爲何也會很容易便陷入危險之中嗎?”。

朱由崧喃喃的道:“爲何?本王不知道。”他此時全副心神都被李開國帶入彀中,思維完全是按照李開國的思路在思考。

李開國嘿嘿一笑,說道:“那是因爲,南京沒有戰船。”

朱由崧一驚,猛然一拍大腿,說道:“對啊,本王這就上奏父皇,多造戰船。”他以爲找到解決辦法,一臉都是喜色。

李開國哈哈一笑,說道:“王爺,現造可是來不及了。就算來得及,卻又上那裡去找水師來駕戰船?”

朱由崧立時便又陷入苦惱之中,說道:“對啊。先生,你既然提出此事,定然有解決的辦法。你說吧,那處河道有水師?”

李開國搖了搖頭,說道:“河上那會有。不過海上有。鄭芝龍這個人王爺可能聽說過,他可是有戰船上千,水師將士上萬的。如果能把他調來,從海中直開到大江中來,上千戰船守住江面,就算漢軍再厲害,沒有同樣的戰船,他們怎麼能渡過大江,威脅南京?”

朱由崧當然聽說過鄭芝龍,也早就知道他有一支水師。此時聽到李開國的話,登時喜得跳起身來,大叫道:“妙,妙,實在是妙。”

猛然間又想到些事情。連忙道:“先生,那鄭芝龍以前就是聽調不聽宣的。如今我父皇若是下旨調他護衛南京。他不來怎麼辦?”

李開國微微一笑,說道:“好辦。王爺可能不知,鄭芝龍和漢軍是有仇的,漢軍曾經燒過他的船,殺過他的兵。如果王爺能說動皇上給他封一個兵部尚書的虛銜,再加上福州沿海的自由貿易權。永不交稅,他鄭芝龍豈有不來之理?”

朱由崧那裡懂得自由貿易權和永不交稅的厲害?不過李開國自會給他解釋,立刻他便明白這裡面油水有多大。福王一脈貪婪的本性立刻便顯現出來,他有些猶豫這麼多銀子就給鄭芝龍了?

李開國猜到他的心理。冷冷一笑,說道:“王爺,如果七督撫和馬士英他們戰敗,南京立刻便有危險。到時以王爺的先見之明,調來鄭芝龍水師保衛南京,解了南京之危。大臣們怎麼看?百姓們怎麼看?皇上又怎麼看?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軍功。僅憑此一件事,王爺這個稱謂便可換掉了。區區一些銀子,又怎會有太子這個名位重要?”

朱由崧立時醒悟,立刻想到當真做了太子之後的權勢和地位。立時大笑道:“李先生說的是,本王是有些短視了。”

李開國微微點頭,好似在誇獎朱由崧一般。然後又說道:“此事必須秘密進行。王爺,調鄭芝龍水師之事,你必須秘密說動皇上。一是爲了保密,不致於被漢軍知道。也不要被七督撫和馬士英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沒有兵敗而得知此事,定然會心中有怨。二是自由貿易權和永不交稅只能暗中許之,而不能拿出來明面上說,否則別說大臣那一關過不去,就是士紳那裡也不會同意,到時天下議論紛紛,反而會有傷皇上之聖名。三是這件事情最好王爺討得旨來,親自施行,以求全功都屬於王爺。如此一來,更需保密,否則若是讓王爺兩位弟弟知道……”

說道這裡,李開國也無需再往下說,朱由崧已經一臉的明白,連連點頭,只是提到兩個弟弟時,咬了咬牙。讓旁邊一直不語的衛初平心中暗歎,一碰到皇位,什麼父子兄弟,全沒了親情。

李開國站起身來,說道:“王爺既然已經明白,某就此告辭了,待王爺變成太子之時,某自然會出現在王爺面前。爲了保密,董小宛某便帶走了,顧姑娘便有勞王爺處置。”

朱由崧正在興奮之中,當然滿口答應,別說只是一個青樓女子,李開國就是要他的姐姐,他也毫不猶豫的送給李開國。

李開國一指董小宛,說道:“跟爺走吧。”董小宛居然沒有抗拒,立時便來到李開國的面前,說道:“爺,小女子還有個好姐妹,平日裡幫着小女子做菜的,還請爺恩准,把她也帶上吧。”

李開國淡淡的道:“可。”帶着她走到院門口,對侍衛道:“你跟着她去帶一個小姐妹一起走,如果有人敢攔,就全殺了。”那侍衛立刻挺着刀便跟着董小宛去了。

朱由崧也惡狠狠的對顧橫波道:“本王今日之秘事,你全都知道了,如果不想死,就乖乖隨本王回府,否則你只有一死。”顧橫波本就是勢利無恥之人,利慾薰心之輩,而且早就是一個破了身的爛婊子。此時能進得了以後的太子府中,那有不願意的?當下喜笑顏開,全沒有被迫的意思,反而立刻便發誓賭咒,說絕不會透露今日之事一字。

歷史上的顧橫波嫁給龔鼎孳,龔鼎孳先是降李自成,後又與崇禎十七年五月降清,他歷事三朝,官至禮部尚書。其正室董氏因受明朝誥命,不願再受清朝誥命。龔鼎孳便請朝廷下旨,封顧橫波爲一品誥命夫人,顧橫波欣然受之。

顧橫波本就有一位私訂終身的才子由於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後來她那仕於明朝、晚節不保的丈夫龔鼎孳每謂人曰“我願欲死,奈小妾不肯何”,更是說明她的名節氣節俱無,天生的婊子。

有侍衛拿刀,董小宛很快便帶着比她大一歲的女孩子回來了。衛初平一見到這個女孩子,登時便是胸口一震,滿腔熱血涌上心頭,心中不由自主的念道:“世上怎麼會有如此美麗的女子,若是再過幾年,長成了身子,那還得了?”

董小宛和顧橫波已經是一等一的美女了,但和這個女孩子相比,簡直是明珠和蠟丸對比一樣。站在她的身邊,董小宛的美麗全都不見了,成了一個普通的女子。

董小宛低聲道:“這是小女子的姐姐,陳圓圓,是個清倌。圓圓,快點見過兩位爺。”衛初平滿臉通紅,連忙道:“不……不用,你見……見過……李爺就是。”他在陳圓圓的美麗面前,連話都說不完整了。

陳圓圓輕輕一禮,環佩叮咚做響,但卻不及她的聲音好聽,她鶯聲嚦嚦說道:“圓圓見過李爺。”

李開國也頗爲震驚陳圓圓的美麗,但聽到她的名字,登時瞭然,能讓崇禎皇帝、李自成、吳三桂神魂顛倒的,非得有如此傾國傾城之貌不可。他雖不好色,但這樣一個天下間絕無僅有的美人要跟着他,他自然也不會往外趕。

李開國淡淡的道:“去僱四頂小轎,咱們這便走吧。”侍衛還刀入鞘,鞘上還有鮮血,想來帶走陳圓圓一定是殺了人的。也是,這樣的女子誰都知道天下難尋,怎肯放手?

侍衛回來得很快,迷樓門口長年便有小轎出租的的,爲了嫖客妓女外出方便。兩頂小轎擡進門來,董小宛和陳圓圓一人一頂。直到陳圓圓上了轎,衛初平這纔出了一口長氣,他剛纔一直不敢看陳圓圓,這時隔了一層轎子,這才自然許多。

李開國也不去管他,他倒也不會因爲衛初平喜歡陳圓圓便將此女賜給衛初平。象陳圓圓這樣的女子,除了他,誰也承受不起。無論是誰得到了陳圓圓,如無實力保護她,定然是慘不堪言的結局,衛初平此時用處還多,李開國還不想他英年早逝。

此時不過未時末(15:00左右),天色還早,而且來南京的目的已經達到,五人四轎便順着街道前往太平門,原路出城想要回去,但來時太平門太平,回去之時太平門卻變了個模樣。(……)

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193章 綁架第38章 全殲第109章 暗算第182章 喇嘛第6章 亂匪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23章 桂花糕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91章 七百萬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87章 激戰第1章 初臨第18章 上船第39章 綠雲第210章 打郡主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61章 韃子來人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54章 再戰準備第36章 誘之以利第169章 圍谷第39章 綠雲第156章 邊門第110章 降神第207章 消失的明軍第103章 王承恩第100章 唐王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79章 夜遇第168章 吡達谷第116章 在雲端裡飛第4章 收買人心第58章 科考第45章 紙上談兵第13章 人間地獄第31章 綿羊第122章 神蹟第75章 後裝子銃第34章 疑點第217章 全軍覆沒第162章 摸城第79章 夜遇第20章 測試第53章 偷營第173章 進發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56章 招賢令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156章 邊門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206章 太真公主第105章 自尋死路第48章 開戰之前第48章 開戰之前第49章 屠雞宰狗第131章 要錢第154章 六年末第95章 妖魔在京城1第36章 誘之以利第31章 綿羊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32章 人頭滾滾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30章 一瞬第197章 狀告山東巡撫第92章 勾心第27章 見血第33章 沒分別第209章 誰是聰明人第193章 綁架第1章 初臨第11章 底牌第159章 招供第3章 用心第37章 刺客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106章 朝鮮使臣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87章 激戰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214章 奸細 重圍 懿安皇后第9章 意料之外第5章 早餐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212章 六百三十六口第86章 兵馬司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78章 盛京第31章 綿羊第53章 偷營第17章 趕盡殺絕第141章 懿安皇后第64章 勒索信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47章 地雷戰第33章 沒分別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
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193章 綁架第38章 全殲第109章 暗算第182章 喇嘛第6章 亂匪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23章 桂花糕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91章 七百萬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87章 激戰第1章 初臨第18章 上船第39章 綠雲第210章 打郡主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61章 韃子來人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54章 再戰準備第36章 誘之以利第169章 圍谷第39章 綠雲第156章 邊門第110章 降神第207章 消失的明軍第103章 王承恩第100章 唐王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79章 夜遇第168章 吡達谷第116章 在雲端裡飛第4章 收買人心第58章 科考第45章 紙上談兵第13章 人間地獄第31章 綿羊第122章 神蹟第75章 後裝子銃第34章 疑點第217章 全軍覆沒第162章 摸城第79章 夜遇第20章 測試第53章 偷營第173章 進發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56章 招賢令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156章 邊門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206章 太真公主第105章 自尋死路第48章 開戰之前第48章 開戰之前第49章 屠雞宰狗第131章 要錢第154章 六年末第95章 妖魔在京城1第36章 誘之以利第31章 綿羊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32章 人頭滾滾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30章 一瞬第197章 狀告山東巡撫第92章 勾心第27章 見血第33章 沒分別第209章 誰是聰明人第193章 綁架第1章 初臨第11章 底牌第159章 招供第3章 用心第37章 刺客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106章 朝鮮使臣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87章 激戰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214章 奸細 重圍 懿安皇后第9章 意料之外第5章 早餐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212章 六百三十六口第86章 兵馬司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78章 盛京第31章 綿羊第53章 偷營第17章 趕盡殺絕第141章 懿安皇后第64章 勒索信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47章 地雷戰第33章 沒分別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