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意料之中 解釋

“如果皇上這樣問,臣妾就只能回答知道了。皇上說的不錯,淑妃娘娘確實說過這件事,當時就我們兩個人,還有蓉兒姑娘。淑妃娘娘隨口說了一句,臣妾以爲是在開玩笑,就沒有當真。沒想到今天早上淑妃娘娘居然說出來了,臣妾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麼辦。”曹若燕回答道,擡起頭看到鄭浩東不相信的眼神,急忙補充道,“皇上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問問蓉兒姑娘,當時她也在場,應該是知道的。”蓉兒現在是自己的人,曹若燕覺得沒什麼擔心的,如果皇上去問,蓉兒一定可以應付。

“這麼說,真的是淑妃的意思?”鄭浩東還是不相信,可現在曹若燕這樣說,自己也不能不相信,李淑敏是個什麼樣的人,鄭浩東非常清楚,皇后之位,李淑敏根本就不願意,要不是自己堅持,恐怕也不會同意。如果是這樣,倒也合情合理,可曹若燕就是個小丫頭,李淑敏怎麼會選擇她呢?鄭浩東非常不理解,難道……鄭浩東突然想到一件事,急忙問道,“淑妃知不知道你的真實身份?”

“恐怕還不知道吧。”曹若燕故意不確定地說道,“臣妾冒充魯月琴的妹妹,本來就是欺君之罪,皇上喜歡臣妾,沒有計較,臣妾感激不盡。臣妾說過,不把那件事情查清楚,就不能恢復身份,不能讓皇上爲難。淑妃娘娘那裡,臣妾本來想說清楚,但仔細一想,還是算了吧;更何況沒有得到皇上的同意,臣妾怎麼可能胡言亂語,請皇上明察。”曹若燕說着,深深地磕了一個頭。

看曹若燕的樣子,鄭浩東不得不相信,這件事和她無關,嘆了一口氣,伸出手,拉她起來,說道:“好了,朕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和你沒關係,是朕想得太多了,杞人憂天了,實在是對不起,你不要緊張。”曹若燕站起來之後,鄭浩東把她拉到身邊,坐了下來,說道,“但朕始終沒有想明白,淑妃爲什麼要把皇后之位拱手讓人呢,難道有什麼目的?哦對了,淑妃第一次和你說這件事的時候,是怎麼說的?”

“臣妾當時也是非常緊張,誠惶誠恐,不敢答應,淑妃娘娘說的話,臣妾也沒有記住,讓臣妾好好想想。”曹若燕擡起頭,故意想了半天,才說道,“淑妃娘娘的意思是自己的年紀大了,有些事情力不從心,怕做不好,驚動了皇上。而且現在身體不好,所以纔想這樣。臣妾勸告她,不要胡思亂想了,淑妃娘娘沒有說什麼,然後就把這件事說出來了。”

“你聽說了這件事是不是非常高興?”鄭浩東故意問道,笑看着曹若燕,好像是看出她的心思。

曹若燕看到鄭浩東的笑容,心中一驚,難道這麼快就看出來了,不可能,曹若燕對自己非常有信心,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露出破綻,定了定神,說道:“皇上這麼說,可就誤會臣妾了,關於這件事,臣妾根本就沒想過。臣妾剛剛入宮,無才無德,皇后之位,不敢妄想,希望皇上明察。”

“無才無德?朕看不是吧。”鄭浩東笑着說道,“如果無才無德,在江落城,怎麼可以得到夜明珠,你現在怎麼可能入宮,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朕不喜歡這樣的人。其實按照你的才能、貢獻,皇后之位,也是可以的,但畢竟還年輕,那些人恐怕你壓不住,所以你還不合適,你明白嗎?”

“臣妾明白,皇上爲了臣妾好,臣妾感恩不盡,謝主隆恩。”曹若燕雖然這樣說着,心裡卻不服氣,壓不住別人,怎麼可能,自己是曹若燕,不是魯月琴,怎麼可能壓不住別人呢,早晚有一天,一定會讓鄭浩東刮目相看的。站起來,走到鄭浩東面前,試探地問道,“皇后之位,皇上打算讓什麼人來做,還是淑妃娘娘嗎?臣妾覺得淑妃娘娘好像並不願意啊,俗話說的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淑妃娘娘不願意,皇上何苦相逼?”

“那你覺得後宮之中除了李淑敏,還有誰可以擔此重任?”鄭浩東反問道,不等曹若燕回答,鄭浩東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了,在朕看來,除了李淑敏,沒有一個人合適。魯月琴雖然是宸妃,四妃之首,可你也看得出來,朕根本就不喜歡她;惠嬪,多嘴多舌,心胸狹窄,這樣的人如果當了皇后,你們可能都要倒黴了,而且朕也不喜歡她,不願意和她說話,所以呢,也是沒有資格的;何雲秀還年輕,沒什麼威信,如果當上了皇后,恐怕壓不住。所以想來想去,除了淑妃,沒有人有資格。當然,還有一個你。”鄭浩東說着,擡起頭看着曹若燕,握着她的手,溫柔地說道,“朕知道你非常能幹,但你和魯月琴、何雲秀一樣,太年輕,沒有威信,管不住其他人的。所以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皇上說的什麼話,關於這件事,臣妾從來沒有想過,自然也不會奢望。”曹若燕趕緊說道,“淑妃娘娘道高望重,皇后之位當之無愧,臣妾非常支持,也沒什麼好說的。皇上放心,以後如果淑妃娘娘有什麼事,臣妾一定會全力支持,盡力幫忙的。”

“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鄭浩東點點頭,說道,“其實這麼多年,淑妃雖然不是皇后,但實際上已經開始管理後宮,朕非常滿意,所以現在把這件事定下來。淑妃爲人謙和,以前說起這件事,就是不同意,現在同意了,朕非常高興。朕知道你非常聰明,如果你們兩個可以團結一心,打理後宮,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你明白嗎?朕不希望出現什麼意外。”

“皇上放心,臣妾一定竭盡所能,輔佐淑妃娘娘,讓後宮嬪妃可以團結友愛,不讓皇上爲之煩惱。”曹若燕回答說道,自信滿滿,擡起頭看到鄭浩東的信任,曹若燕知道自己成功了,非常高興。想了一下,繼續說道,“有件事情發生了好久了,臣妾想問問皇上,不知道可不可以。”

“你怎麼吞吞吐吐的,這可不是你啊。”看到曹若燕欲言又止的樣子,鄭浩東笑了笑,接着道,“這裡沒有外人,有什麼話儘管直言。”

“就是關風的事情,不知道皇上還記不記得,上次關風遇到刺客的事?”曹若燕故意說道,看了看鄭浩東,看到他臉色不對,反而覺得成功了,於是就繼續問道,“這麼多天了,不知道那個刺客抓到了沒有?”

“原來你說的就是這件事啊。”鄭浩東明白了,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道,“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半個月過去了,歐陽元和付瑞海還沒有消息,真是氣死了。難道這個刺客可以在後宮裡面來去自由嗎?每次歐陽元這樣說,朕都想殺了他們。”鄭浩東氣的拍了拍桌子。

“皇上請息怒,臣妾覺得歐陽大人並不是沒有本事,而是根本就找不到那個人。”曹若燕勸道,“想當

初在江落城,如果沒有歐陽大人的幫忙,臣妾也得不到夜明珠。這一次,如果是個普普通通的刺客,歐陽大人絕對是易如反掌;可現在,根本就沒有消息,這說明什麼,不是說明那個人非常厲害,而是說明這個人不一般,在皇宮裡面有人接應,歐陽大人根本就找不到。”

“聽你的話,話裡有話啊。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說這個人在皇宮裡面有人幫忙?”鄭浩東這樣問道,皺了皺眉頭,如果是這樣,事情可就不容易了。

“這是臣妾的猜測,但也不敢肯定,畢竟事關重大,沒有真憑實據,如果貿然說出來,恐怕會引起恐慌。今天皇上問起來,臣妾本能地說了出來,也不知道對不對?”曹若燕說着,跪了下來,看着鄭浩東說道,“臣妾可以把話說出來,但如果說的不對,請皇上見諒。”

“沒事的,這裡就兩個人,不會有人知道的,你就說吧,朕不會計較。”鄭浩東催促道。

“既然皇上同意了,臣妾就說了。”看到鄭浩東心急如焚的樣子,曹若燕更是非常得意,這樣看來,自己有希望,自己說的話絕對可以讓鄭浩東相信,至少會產生懷疑。曹若燕現在最害怕的是付瑞海知道自己的秘密,悄悄地看了看門外,關着門,付瑞海不可能聽見,於是放了心,接着說道,“其實剛開始這件事發生的時候,臣妾就覺得蹊蹺,皇宮大內,刺客大膽進入,如入無人之地,簡直是不可思議,除非有人幫忙,不然怎麼可能成功?還有,關風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夫,雖然相處不多,但也是本本分分,怎麼會有人殺他,而且就在這個皇宮裡;如果真的有人和他有仇,也不可能追到這裡;關大夫告訴臣妾,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所以臣妾覺得那個人一定是另有目的。”

“什麼目的?”鄭浩東急忙問道。

“關風進入皇宮是爲了什麼,爲了給皇上治病,如果關風突然死了,就沒有人給皇上治病了,後果會怎麼樣?”曹若燕故意提醒道。

“你是說這個人不想讓關風給朕治病,所以才下此毒手?”鄭浩東突然明白了曹若燕的意思,嚇了一跳。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人,那他豈不是要置自己於死地?想到這裡,鄭浩東冷汗涔涔,“這個人是誰,朕要殺了他。”說完,握緊了拳頭,咬牙切齒的樣子。

曹若燕看到鄭浩東這個樣子,知道鄭浩東着急了,也知道鄭浩東生氣了,曹若燕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如果鄭浩東知道罪魁禍首是李淑敏,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一定是特別激動,剛開始一定不相信,所以曹若燕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他,需要鄭浩東自己發現。所以曹若燕誠惶誠恐地說道:“皇上,這些只不過是臣妾的猜測,沒有真憑實據,不敢亂說。如果說錯了,冤枉了好人,臣妾難辭其咎。”曹若燕是故意的,她知道越是這樣,鄭浩東一定會越好奇,果然------

“猜測?沒有真憑實據?曹若燕,你以爲朕會相信你說的話嗎?”鄭浩東冷笑地說道,“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朕已經完全瞭解你了,如果什麼都沒有發現,你會說出來麼,恐怕不會。好吧,別賣關子了,有什麼話趕緊說,朕沒多少時間。”鄭浩東催促道。

沒想到鄭浩東居然如此直接,曹若燕始料未及,鄭浩東不好對付,是個厲害角色,曹若燕告訴自己,必須小心應付纔是。微微行禮,說道:“皇上明察,皇上果然是瞭解臣妾的人,臣妾非常佩服。不瞞皇上,臣妾確實發現了一個人,但這個人身份特殊,說出來恐怕皇上不會相信。”

“你說不說是你的事,朕相不相信是朕的事,兩者之間沒什麼關係,所以你還是說出來吧。能不能相信,朕自會判斷,不用你告訴我。”

“如果我說出來的話,皇上根本就不相信,甚至以爲臣妾是誣陷好人,臣妾豈不是百口莫辯?”曹若燕故意非常激動地反駁道。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覺得朕不可能相信你的話?”鄭浩東不解地問道,“朕雖然已經老了,但還不至於分不清利害關係,你先說出來,到底如何,朕會好好想想的。”

“這個人的身份特殊,如果說出來了,沒有真憑實據,皇上肯定不會相信,甚至還會生氣,說臣妾冤枉了好人,臣妾怎麼辦,一心一意爲了皇上,換來這樣的結果,臣妾實在不甘心。”曹若燕說着,輕輕地嘆了口氣,看着鄭浩東的表情,想着接下來該怎麼回答。

鄭浩東看着曹若燕,知道她可能是有苦難言,難道這個人的身份這樣特殊,說出來自己無法相信,是不是自己身邊的人,會是誰呢?鄭浩東這樣想着,非常緊張,看着曹若燕,無可奈何地問道:“那你想怎麼辦?什麼時候纔可以說出來?”

曹若燕故意想了想,才說道:“如果皇上信得過臣妾,就把這件事交給臣妾,臣妾一定會在半個月之內給皇上一個答案。”

“這個……”鄭浩東非常猶豫,想了想,才說道,“朕知道你非常聰明,但你畢竟是後宮中人,是個女人,有些事情恐怕不方便吧。”

“可如果臣妾告訴皇上,這個人和臣妾一樣,都是後宮裡的人,皇上覺得臣妾可不可以擔此重任?”曹若燕故意提醒道,她知道這件事不僅要出其不意,更要循序漸進。該說的話還是要點到爲止,比如說剛纔那句話。

“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說這個人就在朕的身邊?”鄭浩東終於說出了這句話,嚇了一跳,厲聲喝道,“曹若燕,你知不知道朕的身邊是什麼人,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如果無憑無據,朕馬上就可以殺了你。”

“皇上請息怒,臣妾不是這個意思,請皇上見諒。”曹若燕趕快跪下來,磕了個頭,擡起頭,說道,“臣妾也不願意相信,但經過觀察,臣妾不得不相信,在皇上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人,臣妾也基本上可以肯定這個人是誰了,怕只怕皇上不相信。所以請皇上給我一點時間,讓我調查清楚,再把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也是不遲。”

“可如果這個人真的在朕的身邊,朕現在知道了這件事,卻不知道這個人是誰,豈不是要膽戰心驚,如履薄冰?”鄭浩東不安地問道,“看起來,這個人要對朕不利,你說說朕該怎麼辦,防不防?”

刺客是歐陽元,歐陽元是禁仕衛,肯定不會對皇上不利,關於這一點,曹若燕可以肯定,只是不能告訴鄭浩東。略想一下,又說道:“皇上何必那麼擔心,經過上次的事情,皇宮裡加強了守衛,那些人絕不可能輕舉妄動;另外,有歐陽大人和我師兄這樣的人保護皇上,皇上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可那個人畢竟還沒有抓住,朕想到這件事,非常不安。”鄭浩東說着,皺起了眉頭。

“皇上,請你想想臣妾剛纔說的話,有什麼可擔心的;還有,如果那個人真的要對皇上不利,早就下手了,何必等到現在,何必對關風動手?”曹若燕安慰地說道,看到鄭浩東還是不相信的樣子,曹若燕覺得非常無奈,仔細地想了想,突然靈光一閃,接着說道,“皇上,臣妾說過,半個月之內給皇上一個答案,難道皇上這麼着急,連半個月時間都等不了了。皇上,別忘了,這段時間什麼都沒發生。”

“你真的有把握在半個月之內把那個人找出來嗎?”鄭浩東還是不放心。

“臣妾既然已經這樣說了,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不僅如此,臣妾還可以讓那個人心服口服,百口莫辯。”曹若燕信心十足地說道,“不過臣妾有個要求,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任何人,以免打草驚蛇,不知道皇上同不同意?”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不過分,朕當然可以答應,朕也希望如此,如果打草驚蛇,恐怕不好。”鄭浩東點點頭,同意了,“只是這件事事關重大,就你一個人,恐怕勢單力薄,顧此失彼,用不用找人幫忙?”

“皇上,臣妾剛纔不是說過了嗎,這件事知道的人不能太多,如果告訴了別人,就可能打草驚蛇。不過皇上說的也對,若燕是一個女流之輩,自己一個人確實不行,需要有一個人幫忙。臣妾覺得應該找一個知根知底的人,不知道皇上覺得師兄怎麼樣?”曹若燕提議道。

“付瑞海?”鄭浩東細細地想着。

“是啊,師兄瞭解我的情況,而且武功高強,有了他的幫忙,這件事一定可以馬到功成,希望皇上可以好好考慮一下。”曹若燕請求道。曹若燕這樣做不能不說是有私心的,因爲想和付瑞海在一起,付瑞海對自己的拒絕,讓曹若燕非常鬱悶。這件事如果鄭浩東同意了,付瑞海就沒有辦法拒絕自己了,否則就是抗旨不尊,曹若燕覺得付瑞海不敢如此。現在就不知道鄭浩東會不會同意,看着鄭浩東,鄭浩東半天不說一句話,曹若燕非常着急,已經開始考慮如果鄭浩東沒有同意,自己應該怎麼說。就在這個時候,曹若燕終於聽到鄭浩東開了口------

“好吧,就按你說的,讓他幫忙吧。不過曹若燕,朕希望你可以記住自己的身份,千萬不要做出不合規矩的事,否則,朕也救不了你。”鄭浩東雖然已經同意了曹若燕的要求,但還是警告了一下。

曹若燕聽他這麼一說,心裡一緊,爲什麼會這樣說,是不是鄭浩東發現了什麼,急忙撒嬌般地說道:“皇上,你難道信不過臣妾嗎,臣妾是皇上的女人,對皇上一心一意、忠貞不二,怎麼會做不合規矩的事呢?”

鄭浩東不以爲然,一陣冷笑,說道:“曹若燕,你是個什麼樣的女人,你自己心裡最清楚,其實朕也清楚,只不過朕不會說出來,說出來會讓你不好看,朕給你面子,什麼也不說,朕需要你,因爲你非常聰明,所以朕也沒有責怪你,希望你可以好自爲之,不要辜負了朕對你的一片信任。”鄭浩東說着,拍了拍曹若燕的肩膀,笑了笑,這個笑容在曹若燕看來無疑是恐怖的,曹若燕看得出來,鄭浩東好像看出了什麼,比如自己對付瑞海的關係。曹若燕嚇了一跳,一陣心虛,馬上低下了頭。鄭浩東一看如此,笑了,“不要緊張嘛,朕剛纔沒有說什麼,你何必如此。朕既然答應了,這件事就沒問題了,放開手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朕希望到了最後你可以給朕一個完美的答案。”

“多謝皇上的信任,臣妾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希望。”曹若燕堅定地說道。

“那好吧,朕等着你。”鄭浩東說完以後,站了起來,理了理衣服,又說道,“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朕還要去宏芳宮,你早點休息吧,朕過幾天再來看你。”鄭浩東說完,不給曹若燕說話的機會,走到門口,打開門,就出去了。

“皇上……”曹若燕追了出去,想說幾句挽留的話,卻沒機會了,鄭浩東已經離開了,還是去了宏芳宮,看來鄭浩東對李淑敏的一片深情居然是這樣,曹若燕現在非常緊張,如果把那件事說出來,鄭浩東會不會相信,會不會覺得是故意的?有那麼一剎那,曹若燕几乎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了,突然想要放棄,從此以後,安安心心地做魯嬪。

很快,曹若燕就恢復過來了,不能放棄,自己努力了這麼久,好不容易到了今天,如果就這樣放棄,對不起自己,想了想,如果鄭浩東親眼看見兩個人在一起,自己什麼都不用說,鄭浩東自然會相信,想到這裡,曹若燕突然有了新的辦法,禁不住在心裡得意地笑了。今天晚上鄭浩東沒有留在這裡,曹若燕雖然有點失落,但仔細想想,也是一件好事,也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付瑞海見面。

出來的時候,看見了付瑞海,輕輕地使了個眼色,卻沒得到付瑞海的迴應,曹若燕並沒有生氣,每次都是這樣,付瑞海是故意的,曹若燕知道,付瑞海不可能不過來,所以對着付瑞海輕輕地笑了笑。她感覺到付瑞海停了一下,好像是要回頭,心裡面充滿了期待,讓她失望的是,付瑞海並沒有回頭,而是跟着鄭浩東徑自往前走。曹若燕心裡開始擔心,如果付瑞海今天晚上不過來怎麼辦。突然想到鄭浩東說的話,如果鄭浩東開了口,付瑞海就不可能不過來,現在有鄭浩東幫助自己,付瑞海不敢反對了吧,即使反對,也不敢拒絕,除非他想死。

曹若燕剛纔對自己使了眼色,付瑞海看得到,之所以沒有迴應,一來是不願意讓人發現,二來是對曹若燕所作所爲非常生氣。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付瑞海還是明白了,李淑敏把曹若燕的要求提出來了,就和自己想的一樣,鄭浩東沒有同意,但並沒有懲罰曹若燕,反而封她爲嬪。

表面上看起來,這件事已經結束了,剛纔鄭浩東去興師問罪,好像也沒發生什麼,看起來鄭浩東非常高興,那麼現在的問題是,曹若燕說了什麼,打消了鄭浩東的疑問。付瑞海非常想知道,這件事非常重要,關係到以後該怎麼辦。

付瑞海明白曹若燕的意思,今天晚上見面,可付瑞海實在不願意,不僅僅是害怕別人發現,而且是討厭曹若燕,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付瑞海不能接受;再說了,關於這件事曹若燕已經下定決心,必須成功。曹若燕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立場,和她對着幹,曹若燕怎麼會告訴自己呢?想到這裡,付瑞海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再去了,從此以後,和曹若燕分道揚鑣。

(本章完)

第三十八章 身世之謎 指責第七章 拜託故人 跟蹤第二十章 初次奉駕 真相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見父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提議第二章 得悉實情 相救第四十二章 陰毒威脅 要求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 憤怒第九章 狹路相逢 計謀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舊事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實情第五十四章 嫁禍於人 毒害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解釋第三十五章 衆人反應 應對第四十七章 宮內事態 擔心第四十八章 應對之策 擔憂第三十四章 夜晚突襲 刺客第十九章 拉攏人際 梅兒第四章 又見故人 相遇第二十六章 初次應對 理由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解釋第六章 獨見定謀 決定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見父第二十三章 事發處理 發現第二十八章 應允入宮 柔情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毒藥第三十七章 宮外之事 相聚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 準備第六章 獨見定謀 爭執第七章 拜託故人 跟蹤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計劃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憤怒第三十四章 夜晚突襲 夜殺第九章 狹路相逢 巧遇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議論第三十二章 初次面聖 溫情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反目第五十四章 嫁禍於人 毒害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危機第十四章 宸妃接駕 暗鬥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刺殺第四十二章 陰毒威脅 提出第五十六章 後情安排 告別第二十五章 發現隱情 訴情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難捨第二十五章 發現隱情 訴情第二章 得悉實情 告知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實情第四十九章 一網打盡 告知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四十九章 一網打盡 告知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二十三章 事發處理 質問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刺殺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解釋第十章 回到京城 見面第五十章 得知隱情 勸阻第五章 利害關係 分析第四十一章 陰毒威脅 嫵媚第八章 威脅逼迫 祈禱第十九章 拉攏人際 商議第三章 迴歸京城 偶見第三十一章 陰謀誤會 設計第四十八章 應對之策 爭執第十一章 驚知隱情 決心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推脫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四十四章 宮內定局 計劃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轉告第五十三章 計謀得逞 得意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憂心第七章 拜託故人 暫留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中毒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安排第五章 利害關係 告知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威脅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密談【1】第九章 狹路相逢 計謀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四十章 矛盾激發 無奈第二章 得悉實情 遲來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勸告第五章 利害關係 分析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一章 故人來訪 回絕第二十六章 初次應對 重逢第四十三章 策劃謀動 商議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爭鋒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定謀第三十二章 初次面聖 挑唆第五十二章 同意計謀 阻止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議論第四十一章 陰毒威脅 嫵媚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秘密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初鬥第四十二章 意料之中 得意
第三十八章 身世之謎 指責第七章 拜託故人 跟蹤第二十章 初次奉駕 真相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見父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提議第二章 得悉實情 相救第四十二章 陰毒威脅 要求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 憤怒第九章 狹路相逢 計謀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舊事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實情第五十四章 嫁禍於人 毒害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解釋第三十五章 衆人反應 應對第四十七章 宮內事態 擔心第四十八章 應對之策 擔憂第三十四章 夜晚突襲 刺客第十九章 拉攏人際 梅兒第四章 又見故人 相遇第二十六章 初次應對 理由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解釋第六章 獨見定謀 決定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見父第二十三章 事發處理 發現第二十八章 應允入宮 柔情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毒藥第三十七章 宮外之事 相聚第五十一章 香消玉殞 準備第六章 獨見定謀 爭執第七章 拜託故人 跟蹤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計劃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憤怒第三十四章 夜晚突襲 夜殺第九章 狹路相逢 巧遇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議論第三十二章 初次面聖 溫情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反目第五十四章 嫁禍於人 毒害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危機第十四章 宸妃接駕 暗鬥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刺殺第四十二章 陰毒威脅 提出第五十六章 後情安排 告別第二十五章 發現隱情 訴情第四十五章 宮內定局 難捨第二十五章 發現隱情 訴情第二章 得悉實情 告知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人 實情第四十九章 一網打盡 告知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四十九章 一網打盡 告知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二十三章 事發處理 質問第四十六章 宮外殘局 刺殺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解釋第十章 回到京城 見面第五十章 得知隱情 勸阻第五章 利害關係 分析第四十一章 陰毒威脅 嫵媚第八章 威脅逼迫 祈禱第十九章 拉攏人際 商議第三章 迴歸京城 偶見第三十一章 陰謀誤會 設計第四十八章 應對之策 爭執第十一章 驚知隱情 決心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推脫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四十四章 宮內定局 計劃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轉告第五十三章 計謀得逞 得意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憂心第七章 拜託故人 暫留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中毒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口 安排第五章 利害關係 告知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威脅第十八章 首次離宮 密談【1】第九章 狹路相逢 計謀第二十九章 安排入宮 命令第四十章 矛盾激發 無奈第二章 得悉實情 遲來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勸告第五章 利害關係 分析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一章 故人來訪 回絕第二十六章 初次應對 重逢第四十三章 策劃謀動 商議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爭鋒第十三章 入宮之初 初見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四十四章 宮外劫殺 定謀第三十二章 初次面聖 挑唆第五十二章 同意計謀 阻止第十五章 宮外情形 心事第二十七章 陰謀引薦 議論第四十一章 陰毒威脅 嫵媚第三十六章 尋找同盟 秘密第四十一章 聯手合謀 初鬥第四十二章 意料之中 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