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官渡之戰(3)

袁紹見張郃與高覽二將戰徐晃、許褚不幹,便抽出寶劍,高喊道,“鐵騎兵,給我上!”

頃刻間,數十員上將率五千鐵騎兵便衝殺過去,許褚與徐晃見事不妙撥馬便走,張郃、高覽緊追而上。

而曹操的軍隊見袁紹的鐵騎兵鋪天蓋地而來並沒有慌亂,曹操將劍向前一揮,曹軍前排盾牌手後面的一千弓箭手萬箭齊發,袁紹的鐵騎兵紛紛中箭落馬。

而後面擁來的鐵騎兵紛擁而上,馬匹被拌倒者無數,形成相互踐踏的局面,袁紹的鐵騎兵一時陣形大亂。

曹操見此時機又將劍一揮,全軍便掩殺過去,兩軍便混戰在一起。

畢竟袁紹的兵馬強盛,曹軍漸漸被分割包圍,曹操見事不妙指揮軍隊邊戰邊往營壘撤退,袁軍一直追殺到壕溝邊,被曹操營壘上的千名弓箭手給射了回去。

曹軍撤回到營壘內,高拽吊橋、關閉營門,袁紹見營壘前面壕寬水深、營壘上又箭如飛蝗,軍隊近前不得,只得後退三裡按營紮寨。

次日,袁紹便在大帳內聚文

武商議如何攻破曹操的營壘之事。

許攸諫道,“主公,曹操設這官渡營壘憑藉着就是城高牆厚,他們居高臨下以弓箭射擊我們,使我們很難抵達城下,他們既然能修築城壘,難道我們就不能嗎?主公,我們也可以在他的城壘前面就地取沙土修築若干個高壘,每個高壘都要比曹操的營壘還要高,這樣,我們就可以居高臨下用弓箭射擊他們,然後我們再以此爲掩護攻城,曹操的營壘必破矣。”

袁紹大喜,着令在曹操營壘前面用沙土堆築高臺,全軍十幾萬人馬輪番上陣,每人背一包沙土堆築高臺,不幾天的工夫,就在曹操營壘前面築起了上百個高臺,高臺頂部寬有十幾米,能容納幾十名弓箭手,高臺的背後呈斜坡狀,以便兵士來回上下。

就在袁軍堆築高臺的期間,曹操每天都要上營壘觀察情況,曹操見袁軍的高臺越築越高,不免擔心起來。

曹操清楚袁紹的目的,如果袁紹的高臺高於自己的營壘,袁軍居高臨下用弓箭攻擊,那將對自己不利。果不其然,袁軍在築好高臺之後,袁紹便命令兵士們在高臺上向曹操營壘上的兵士用弓箭發起攻擊,一時間,百十座高臺上箭如飛蝗射向曹軍,曹操營壘上的兵將只能用盾牌擋箭弓身前行。

袁紹於高臺之上望着曹兵哈哈大笑,高聲對曹兵道,“爾等回去告訴曹孟德,讓他速速來降,我可免他一死,哈哈哈哈!”

有兵士報於曹操,曹操聽聞後一籌莫展。

袁紹見自己的弓箭手於高臺之上射得曹軍只能以盾牌遮擋而行,便召集衆將準備攻打曹操營壘,謀士田豐諫道,“主公,以我之見,此時不宜攻打曹操營壘。”

袁紹道,“哦,此話怎講?”

田豐道,“此時曹軍糧草貯備豐足,而兵士也是戰鬥力十足之時,當前之計我們可只與他相持,待曹操糧草出現供應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一鼓作氣拿下官渡。”

袁紹思慮了會,覺得也有道理,便問許攸,“子遠意下如何?”

許攸道,“元皓之言也有道理,我們不妨先與曹操相持一段時間,趁此時機我們多多在烏巢貯備糧草,待曹操糧草出現緊張時我們再全力攻打官渡,一戰可平矣。”

“好,就依你們所言。”袁紹命令道,“韓猛聽令!”

韓猛出列拱手回道,“末將在。”

“令你去幷州押運糧草到烏巢,要防火、防水、防蟲蛀,不得有誤!”

“得令!”韓猛領令而去。

韓猛剛走,忽一探馬來報,“報!大將軍,汝南劉闢和龔都舉兵造反曹操,威脅許都,現曹操派關雲長引一軍前去救援。”

衆人一聽聞關雲長三字,目光不由齊齊地投向了劉備,劉備感到如鍼芒相刺,不由低下了頭。

袁紹聽聞後卻喜中帶憂,心中五味雜陳,喜的是,曹操大本營的後方居然有造反曹操的,憂的是關雲長依然在曹操的營中,關雲長可是連斬了自己的兩員上將啊!

袁紹平靜着望着劉備,緩緩地道,“劉備……”

劉備忙轉出身,拱手道,“末將在。”

“劉備,現關雲長已去汝南,你可有何打算?”

劉備道,“主公,汝南劉闢造反曹操,這正是一個好機會啊,我願帶一支兵前去汝南,會合劉闢、龔都,襲擾曹操後方,屆時若關羽見我去了,必定會舍曹操而投我,這樣,關羽不就成了主公的人了麼?”

袁紹聽聞喜道,“玄德此言正合我意,不過要前往汝南,官渡此地是過不得了,這樣吧,我派一員大將隨同你回鄴城調二千精兵,從黎陽過黃河走封丘這路,直到汝南,這一路曹操的佈防薄弱,你到達汝南後可與劉闢協力襲擾許都,這樣我們前後夾擊,曹操必破矣。”

“得令。”劉備暗自竊喜。

袁紹又看了看衆將,道,“哪位將軍願隨劉備回鄴城調兵?”

屯騎司馬何茂應聲道,“末將願往。”

袁紹拿過一支將令,喜道,“好,何茂,你拿這支將令回鄴城調二千兵馬,隨劉備前去汝南會合劉闢襲擾許都,事成之後必當重賞。”

“是,末將遵命。”

何茂拿着將令與劉備一起前往鄴城調兵,他們二人剛走出大帳,郭圖便諫言道,“主公,您讓何茂與劉備帶兵前去汝南,恐何茂壓不住劉備,劉備不復歸矣。”

袁紹笑道,“劉備是衣帶詔上面的簽字者,曹操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劉備怎可棄我而投曹操呢?公則莫要多慮。”

劉備此時正打馬如飛趕奔鄴城。自從自離開袁紹的大營,劉備的心就象一隻飛出鳥籠的小鳥一樣,輕鬆而又快活,他不用再呆在袁紹的帳下每天都提心吊膽地度日了,因爲關羽斬了袁紹的心愛大將顏良、文丑的事,劉備擔心袁紹什麼時候不高興了便會斬了自己。

令劉備更爲高興的是,關羽去汝南了,劉備與關、張二兄弟及二位夫人和糜竺他們失散已有一段時日,劉備無時不在思念着他們,如今關羽已有了消息,相信其他人的消息也會有的。

劉備此時的心情何茂是無法理解的,一路上他都被劉備甩在身後,何茂快馬加鞭趕上劉備,大聲問道,“劉將軍,何故趕的這麼快?”

劉備不回頭地答道,“軍令如山,戰機瞬息萬變,我們要儘快趕到鄴城調兵,前往汝南支援劉闢!”

往前趕了一段路,過了黃河,前面便是一連片的大山了,再往前走,忽見道路分了兩岔,一路鑽進山套,一路綿延往東北而去。

劉備“籲”地一下將馬帶住,看了看眼前的路,不知往哪走好了。

何茂趕了過來,道,“劉將軍,往山裡走的這條是近道,經過輝縣西平羅,可輝縣西平羅地區是黑山軍經常出沒的地方,黑山軍與我們是死對頭,這一條路我們不易走,往東北去的這條路是通往平原地區的大道,這條路較遠,但多是平原路,非常好走。”

劉備思慮了一下,打馬順山道往深山裡奔去,何茂邊追邊喊道,“劉將軍,這一條路我們不能走,有危險!”

劉備只想快一點趕到鄴城,哪裡聽進何茂所言,兩個人便一前一後鑽進了大山。

又趕了一段路,道路變得寬敞起來,而兩邊的大山卻越來越高,峰巒疊障,林木鬱郁蔥蓉,劉備感覺到馬跑累了,便勒住了馬。

放眼這大山,劉備卻突然笑了,“哈哈哈哈……”

這一笑,何茂倒掉進了雲霧裡,怔怔地問,“劉將軍笑什麼?”

劉備看着他,道,“我笑你們啊,是不是被黑山的張燕給打怕了,你看,我們已經進入深山腹地,連個人影都沒踫見,哪來的黑山軍啊,哈哈哈哈。”

劉備正笑着,忽然從左邊的山套裡傳出來一片吶喊之聲,緊跟着有一大隊人馬從山套裡衝出,爲首一員大將立馬橫斧攔住了去路。

但見此將頭戴紫金盔、身披烏金甲,胯下黃膘馬,掌中一口開山大斧。

這員大將衝着劉備二人高聲喝道,“呔,此山是我寨,此路是我開,要把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劉備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強盜,更是頭一次聽聞強盜的術語,下意識地往懷中摸了摸,此去鄴城調兵袁紹也沒給錢呀,這可怎麼辦,看眼前這陣式怕是過不去了。

劉備轉頭去看何茂,何茂倒也沒怕,他和黑山軍打過多次仗了,黑山軍的幾個武功厲害的大將他都認識,但是今天這位,他感到面生,不過看他的盔甲及大斧……何茂還是感到了此人並不一般。

來將既然把路攔住了,何茂還是得過去說句好話,有可能這將會放他們過去。

何茂推馬上前,拱手陪着笑道,“這位將軍,我們是行路人,家有老母病了,要急着趕回家,身上也沒帶錢,您看,是不是放我們一把過去啊?”

“沒錢?不行!沒錢那就把馬匹留下來!”

何茂又陪笑道,“啊,將軍,我認識你們大王張燕,但不知您貴姓啊?”

“告訴你吧,本將軍姓裴名元紹,是張燕手下的大將,今天本將軍見你長的面善,這樣吧,我們倆來比試一下,你若贏了我手中的大斧,我就放你們過去,若不然,留下馬匹你們走人!”

何茂無耐,只得握緊手中鋼槍,道了聲,“好吧,將軍小心了!”說罷,分心便刺。

裴元紹揮斧相迎,兩個人便戰在了一起。

何茂在袁紹的營中那武藝也是不錯的,若不然袁紹怎麼會任他爲屯騎校尉之職,可是今天與裴元紹相鬥,戰不幾合,何茂便感到裴元紹的大斧招招有力,何茂有些心虛了,又戰了幾合,何茂自感不是對手,撥馬想走,卻不料被裴元紹一斧砍中,當時落馬而亡。

劉備見狀撥馬便跑。裴元紹哪裡肯放過他,緊追而上。

劉備打馬如飛拼命地跑着,不時回頭觀看,眼看着裴元紹越追越近,馬頭快接着馬尾了,裴元紹把大斧子高高舉了起來。

就在此時,從前面飛馬衝過來一員大將,白馬銀盔,手持一柄長槍,劉備看似是趙雲趙子龍,忙喊道,“子龍,救我!”

來將果然是趙雲趙子龍,趙雲趙子龍見是劉備,不等搭話,馬已經到了跟前,此時眼看着裴元紹的大斧衝劉備的後背就砍下來,趙雲直接一招“百鳥朝鳳槍”,一聲響亮,裴元紹的大斧即刻被挑飛到空中,裴元紹大驚,還未緩過神來,趙雲一槍便把他刺了個透心涼,將裴元紹挑於馬下。

趙雲撥馬回身,插搶入地翻身下馬,衝劉備單膝跪地拱手道,“劉使君!”

劉備也急忙下馬跑步來到趙雲的身邊,雙手扶起趙雲,上下看着他,激動地道,“子龍,真是你啊,我是不是在做夢啊?”

趙雲抓住劉備的手臂,也激動地道,“劉使君,不是做夢,不是做夢,劉使君,我總算找到你了!”

劉備忽然想起自己漂泊在外,而關、張二位兄弟還未曾相聚,鼻子一酸,不覺流下淚來。

“子龍,你是怎麼到這兒來的?”

趙雲道,“自公孫瓚殺了劉虞之後我便離開了公孫瓚回家照顧生病的兄長,現兄長已故,欲投劉使君,聽聞劉使君在袁紹處,本想去投,可我殺了袁紹的大將麴義恐其怪罪,故在官渡一帶徘徊,今聞劉使君去鄴城調兵,故一路追來,不想在此地相遇。”

劉備喜道,“太好了!自從我們小沛一別已有六七年的時間,這六七年裡我無時不在想念着你,今日一見可足慰平生矣!”

趙雲再拜道,“主公,趙雲願追隨你一生,就是肝腦塗地、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好好,子龍快起,子龍快起。”劉備攙扶道。

劉備看了看裴元紹的士兵都已逃散而去,又看了看不遠處被裴元紹斬殺的何茂,嘆了口氣,道,“何茂一死,我不便再去鄴城調兵了,不去也罷,我們現在就往汝南趕去,我二弟關羽現已到汝南,走,我們去找他。”

說罷,劉備翻身上馬,和趙雲一道撥轉馬頭,往汝南趕去。

走不多遠,便聽身後人喊馬叫,兩人回頭一看,見是一隊騎兵飛馬趕來,其中有一個粗曠的嗓音衝劉備與趙雲喊道:“呔!前面的戰將給我停住!停住!”

趙雲撥回馬頭,不由握緊了手中的鋼槍。

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32章,國舅之難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63章,匡亭之戰(2)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4章,宮庭事變(2)第87章,孫策稱霸(6)第30章,公孫瓚稱霸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32章,國舅之難第121章,破劉勳(1)第4章,宮庭事變(2)第104章,白門樓(2)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21章,破劉勳(1)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22章,破劉勳(2)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43章,銅雀臺(5)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65章,幽州易主(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44章,銅雀臺(6)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146章,銅雀臺(8)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104章,白門樓(2)第146章,銅雀臺(8)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55章,長安事變(4)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63章,匡亭之戰(2)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64章,幽州易主(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95章,袁術稱帝第62章,匡亭之戰(1)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44章,銅雀臺(6)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55章,長安事變(4)第83章,孫策稱霸(2)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64章,幽州易主(1)第82章,孫策稱霸(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77章,獻帝東歸(2)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80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3)第4章,宮庭事變(2)第28章,西涼兵變(2)第108章,定河內(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151章,赤壁之戰(2)
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32章,國舅之難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63章,匡亭之戰(2)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4章,宮庭事變(2)第87章,孫策稱霸(6)第30章,公孫瓚稱霸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32章,國舅之難第121章,破劉勳(1)第4章,宮庭事變(2)第104章,白門樓(2)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21章,破劉勳(1)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22章,破劉勳(2)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43章,銅雀臺(5)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65章,幽州易主(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44章,銅雀臺(6)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146章,銅雀臺(8)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104章,白門樓(2)第146章,銅雀臺(8)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55章,長安事變(4)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63章,匡亭之戰(2)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64章,幽州易主(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95章,袁術稱帝第62章,匡亭之戰(1)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44章,銅雀臺(6)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55章,長安事變(4)第83章,孫策稱霸(2)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64章,幽州易主(1)第82章,孫策稱霸(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77章,獻帝東歸(2)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80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3)第4章,宮庭事變(2)第28章,西涼兵變(2)第108章,定河內(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151章,赤壁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