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1)

公元167年春三月,東漢都城洛陽城西街曹府大院內傳出郎郎的讀書聲,打破了這若大院落清晨的寧靜。

這院落的主人是東漢漢桓帝時的司隸校尉曹嵩。曹嵩本姓夏侯,原名叫夏侯嵩,祖上是毫州人氏,到了夏侯嵩父親這一代,因夏侯嵩的父親在洛陽經商發達了便定居在了洛陽,與大長秋中常侍曹騰關係十分交好,曹騰無子,曹騰便收夏侯嵩爲養子,取名曹嵩,後來曹嵩成家生了曹操,再後來曹嵩通過曹騰在朝中的關係擔任了司隸校尉之職,這一年,曹操十三歲。

曹嵩因常年在朝爲官,少有閒遐教導兒子,於是曹嵩便將兄弟夏侯峻找來,任兒子的老師,夏侯峻覺得單獨教授曹操十分單調,建議將曹操在洛陽城的小夥伴都招來授課,這一方面曹操有了玩伴不會孤獨,另一方面夏侯峻也不再感到單調,同時還有了額外收入,曹嵩欣然同意,這樣,曹操在京城內的好夥伴都來到曹嵩家陪曹操讀書,這其中就有曹洪、袁紹、許攸等人,不過袁紹也是官宦子弟,有專門的老師授課,斷斷續續地來曹府聽課那純粹是爲了和曹操玩耍而已。

夏侯峻原本在毫州生活,很少接觸過曹操,在被兄長曹嵩請到京師洛陽後與曹操接觸了一段時間後,這才發現曹操特別的玩皮,喜歡玩玩鳥、遛遛狗,還動不動找個藉口與小夥伴們逃課,這讓夏侯峻十分頭疼,多次在曹嵩面前訴說,曹嵩都敷衍了事,曹嵩這溺寵的態度讓夏侯峻也感到無語,這真是官宦子弟十有八嬌。

這一天,夏侯峻正教授孩子們讀着《論語》,雕花木格窗外,袁紹又跑來探着頭向屋裡張望,他仰起手衝曹操揮了揮,曹操會意,趁叔父夏侯峻唸書時刻貓腰遛出房門,袁紹拉住曹操的手便跑到花園的一個角落,曹操迫不急待地問,“把我叫出來幹嘛?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袁紹道,“當然有了,我告訴你……”然後壓底了聲音,“城外鎮子上今天有人娶新娘……”曹操有些掃興,“這有什麼好奇的,娶個新娘又算什麼。”袁紹道,“問題是,這新娘我聽人說十分漂亮耶,有沉魚落雁之美、羞花閉月之色,你不想去看看?”曹操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真的麼?”“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你。”

曹操忽然想到了許攸,欲往回走,“我去叫上許攸。”袁紹一把拉住了他,“叫上那個書呆子幹嘛,人多事多,還是我們倆去好。”曹操點點頭,“等我一下,我到房中取劍。”

曹操取了劍掛在腰上,和袁紹出了府門,兩人手拉看手向城外跑去。

袁紹和曹操出了洛陽城走了有五六里路遠來到一個鎮子上,剛到村頭,便看到有一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地從遠處趕來,彩旗飄飄、鑼鼓喧天、花轎悠悠,好不熱鬧,看熱鬧的人們隨隊伍而行,曹操與袁紹也擠在人羣中,擠到花轎的跟前,只可惜,新娘子在花轎裡面,不曾露一面。

曹操和袁紹隨花轎來到主人家的院內,看過新郎與新娘拜過天地拜過堂,看新郎揭開新娘的紅頭巾,哇!曹操不由失聲叫道,“真的好漂亮耶!”曹操看着新郎將新娘抱進了洞房,雙腳不由自主地向前跟去,卻被袁紹給拉了回來,“阿滿,你幹嘛去……”“去……去看新娘啊!”“人家都入洞房了,走,我們走。”袁紹硬拉着曹操走了出去,曹操瞅着袁紹,十分地不高興,“你說你拉我出來看新娘,我這還沒看上兩眼你又拉我走,你搞什麼名堂,真掃興。”

袁紹笑了笑,“阿滿,人家都入洞房了你還怎麼看?難不成你還要當新郎啊!”曹操這才感到自己言行失誤,點點頭道,“本初說的對,哎呀這新娘我還是見過最漂亮的一個,真想再多看上幾眼。”“可惜人家都入洞房了,”袁紹道,“阿滿,我們還是走吧。”

曹操有些不捨,走了幾步便回頭看看,等到了村頭他忽地站住了。”阿滿,走啊,又怎麼了?”

曹操道,“我有辦法了,今晚我們如此這般這般幹,我們定能和新娘能在一起。”曹操便把自己的想法悄聲告訴了袁紹,袁紹喜道,“是個好辦法,阿滿的鬼點子真多,我們就這麼幹。”

於是,當天傍晚,就在人們剛剛吃過晚飯之後,曹操與袁紹又來到新郎的家,新郎的家門虛掩着,袁紹抱了一抱柴草放到新郎的門口,見四下沒人便用火石點着,一時濃煙升起,火光閃亮,曹操趁機衝院內大喊道,“抓賊啊!有賊人進院了!有賊人進院了!”

院內的人聽到曹操的喊聲,又見門口有火光升起,頓時亂了套,從屋裡跑出查看動靜,曹操趁亂跑進新郎的屋,看見油燈下的新娘正錯愕着,不由分說,背起來就往外跑,袁紹則跟在後面,在朦朧的月色中急匆匆地往村外跑去。跑不多遠,就見後面有一夥人舉着火把追來,曹操揹着新娘拼命地跑啊,沒跑多遠便氣喘吁吁了。

曹操和袁紹二人都是官宦子弟,生活無憂,吃的又好,兩人都非常的胖,你別說是跑了,平常就是走個千兒八百米的,兩個人都覺累,不過今天是偷人家新娘,曹操忽爾有了種爆發力,但剛跑出村莊,仍然還是累了,袁紹忙道,“阿滿,讓我來背一會。”“我不累,不用。”“哎呀,人家都快追上了,還是我來背吧!”曹操回頭一看,火把越來越近,喊叫聲陣陣,曹操只好把新娘交給袁紹,袁紹背起來就跑,慌不擇路,一下跑進了一片雜草叢。

雜草高又密,本來袁紹跑不快,雜草又拌腳,沒跑多遠,後面的人便追上來了,曹操急了,大叫袁紹快放下新娘逃跑,可袁紹似乎沒背過癮,仍然揹着新娘堅難地向前跑,火把的光亮已經照到身上了,曹操靈機一動,用手一指袁紹,衝追來的人大喊道,“賊人在這裡,快來抓呀!”袁紹一聽,大驚,忙拋下新娘,跳出雜草叢,曹操拉着他便逃跑了。

兩個人回頭看看沒了追趕的人,也不見了火把,這才停住腳,曹操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吁吁喘着粗氣。袁紹也坐下來,他此刻恨不得打曹操一拳,“你這個臭阿滿,怎麼喊他們來抓我呀!”

曹操看着他,一笑,道,“我若不這麼喊,你能放下新娘,恐怕此刻早被人家捉去了。”袁紹此刻真是後悔帶曹操來看新娘子,雖過足了眼癮,可差點惹出事來,更讓袁紹擔心的是此刻家裡人肯定找翻了天,回去非挨訓斥不可。曹操卻沒有這些擔心,他在思考着該如何迴應父親的訓斥,想着想着,不由抿嘴一笑,笑出了聲……

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36章,董卓進京(4)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04章,白門樓(2)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3章,宮庭事變(1)第130章,劉備投荊州(4)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03章,白門樓(1)第143章,銅雀臺(5)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34章,董卓入京(2)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07章,定河內(1)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77章,獻帝東歸(2)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23章,十常侍第7章,漢靈帝第27章,西涼兵變(1)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87章,孫策稱霸(6)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6章,初露鋒芒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104章,白門樓(2)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40章,銅雀臺(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05章,白門樓(3)第53章,長安事變(2)第26章,斷案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09章,收張繡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104章,白門樓(2)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8章,張飛賣肉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84章,孫策稱霸(3)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62章,匡亭之戰(1)第23章,十常侍第121章,破劉勳(1)第103章,白門樓(1)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35章,董卓入京(3)第105章,白門樓(3)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33章,董卓進京(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86章,孫策稱霸(5)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39章,銅雀臺(1)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22章,較量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08章,定河內(2)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32章,國舅之難第36章,董卓進京(4)第66章,幽州易主(3)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23章,十常侍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04章,白門樓(2)
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36章,董卓進京(4)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04章,白門樓(2)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3章,宮庭事變(1)第130章,劉備投荊州(4)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03章,白門樓(1)第143章,銅雀臺(5)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34章,董卓入京(2)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07章,定河內(1)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77章,獻帝東歸(2)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44章,英雄的初鳴(3)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23章,十常侍第7章,漢靈帝第27章,西涼兵變(1)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87章,孫策稱霸(6)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6章,初露鋒芒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104章,白門樓(2)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40章,銅雀臺(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05章,白門樓(3)第53章,長安事變(2)第26章,斷案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109章,收張繡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104章,白門樓(2)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8章,張飛賣肉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84章,孫策稱霸(3)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62章,匡亭之戰(1)第23章,十常侍第121章,破劉勳(1)第103章,白門樓(1)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35章,董卓入京(3)第105章,白門樓(3)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33章,董卓進京(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58章,馬超叛曹(1)第86章,孫策稱霸(5)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39章,銅雀臺(1)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22章,較量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08章,定河內(2)第119章,官渡之戰(4)第32章,國舅之難第36章,董卓進京(4)第66章,幽州易主(3)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23章,十常侍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04章,白門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