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

“嗯,他們總算是到齊了,朕可是等得久了。”崇禎皇帝看了看天色,頭也不擡的說道:“就宣他們來冬暖閣吧,不必去養心殿了,朕嫌煩。”

要是按往常,皇帝召見什麼人都是有規矩說要在某處宮殿,可崇禎皇帝素來不喜好那個,有心情了就去其它殿,一般來說,都是直接在暖閣議完了事。

聽見崇禎皇帝說出“煩”這個字眼,李春渾身立時一個激靈,連忙點頭退出暖閣宣諭。

不多時,隨着一陣腳步聲,福王朱由菘、瑞王朱常浩、衡王朱常庶,以及清源王、平遙王這五位王爺分先後次序步入冬暖閣,見到趴在御案上的崇禎皇帝,表情自是各不相同。

當仁不讓走在第一位的,正是神宗萬曆皇帝之孫,已經涼了的老福王朱常洵長子,在崇禎十六年襲爵福王的朱由菘。

說起來,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朱由菘是五人之中第一個到京的,他到的時候,甚至錦衣衛還沒趕到瑞王府,不過這些日子他並不好過。

首先,由於不配合錦衣衛辦事,朱由菘被李若鏈強行“鎖拿”入京,這已經使他滿心怒火,要知道,自己可是堂堂福王,如今諸王之中最親近、尊貴的皇親!

區區錦衣衛,不過是朱家的一條狗,竟敢在自己的王府強行將自己帶走,這種讓自己顏面盡失於天下的破事絕對不能就這麼晾過去。

到京之後,滿心怨憤的朱由菘本想直接面見崇禎當面說理,一門心思要廢了那個叫李若鏈的錦衣衛指揮使。

直到現在,朱由菘還是不相信鎖拿自己入京是崇禎皇帝親口所說,按他想的,那次必然是李若鏈自作主張,只要和自己那弟弟朱由檢說上幾句,李若鏈必定吃不了兜着走。

可他接連幾次要求入宮,都被崇禎皇帝直接拒絕。

當時正忙着辦文武科舉改制的崇禎皇帝聽到是自己這個便宜皇親在鬧,壓根連鳥都沒鳥,直接命廠衛把他監禁在一處深宅大院了事。

相比福王,瑞王朱常浩、衡王朱常庶兩人雖然支脈較遠,但起碼人家也是堂堂王爺,那也絕非一般的皇親國戚所能相提並論。

然而他們兩個就聰明得多,到京之後到處打聽,得知就連朱由菘都吃了癟,當時就多長了個心眼,並沒有鬧事,而且極爲配合的錦衣衛工作,安安穩穩在驛館住到今日。

本身瑞王朱常浩和朱由菘的心思一樣,根本不信朱由檢會有那個魄力一次性處置他們五個,這次多半是詢問一下地方事宜,陣仗搞的大,那是朱由檢好面子,不會出甚麼事情。

至於平遙王和清源王,他們兩個絕對是瞎貓碰着死耗子被崇禎一不小心順帶過來的,這次主要還是拿福王開刀試水,這兩個遠親王爺在崇禎皇帝眼裡其實已經是死人。

要不是廠衛報了,崇禎還真不想特意叫他們過來,這兩位皇親不僅後世很多人聞所未聞,就連時下都已經和老朱家嫡脈八竿子打不着兒,離的實在太遠了。

以老朱家對子孫的各種特權而言,就算支脈遠到沒邊兒的王爺,各自在封地也能混的跟土皇帝似的,這樣兩位血脈疏遠到很多皇親都忘了的兩個王爺正是如此。

對於地方官民來說,人家好歹還是個王爺,就算血脈再遠,那也是自己招惹不起的。

“皇上,自臣父被流賊殺害之後,臣就一直在金陵王府,待得好好的,什麼地方上的大事小情可是都沒過問,就等陛下親自手刃李賊爲臣父報仇。”

“可是皇上,爲何你叫那李若鏈鎖臣來京,這是何道理?莫不是這犯上作亂的賊子生了僭越之心?”

朱由菘話說的還是非常中肯,並沒有任何依勢的感覺,只見他義憤填膺的走到李若鏈身前揪住其衣領,怒道:

“皇上,且將這個賊子交給臣,臣必定好好替皇上清理門戶!”

朱由菘的表演不可謂不精彩,朱常浩和朱常庶對視一眼,本來要說話的兩個人當即一聲不吭,清源王和平遙王更是根本沒打算說話,四人就看朱由檢和朱由菘表演。

“福王,你是朕的兄弟,你先坐下說話,論輩分,朕還要叫你一聲皇兄。”崇禎皇帝這話聽得朱由菘很是高興,這才鬆開李若鏈冷哼着坐下,只聽崇禎皇帝又道:

“既是自家人,朕自然會替你主持公道。除福王以外,在座之中也有朕的叔伯,今日朕叫你們來,不是問封地事宜,也不是什麼狗屁的家宴,是朕想要問問諸位近些年乾的那些事兒。”

“什麼叫近些年乾的那些事兒,本王幹什麼了?”瑞王朱常浩一臉懵,此時的他,已然覺察到崇禎皇帝話音微弱的變化,感到一絲危險的臨近。

聽朱常浩第一句話就是急於撇清關係,崇禎皇帝心中冷笑不已,說道:“這些事兒容後再議,李若鏈,掛上吧!”

崇禎皇帝說完,李若鏈整理了下衣襟,這才闊步走到前面,帶着兩名侍殿大漢將軍將一副地圖掛在牆上。

看五王各自不解的神情,崇禎皇帝解釋說道:“這是太祖皇帝分封圖,這些個密密麻麻的藩衛,究竟是何用意?”

“在座都是朕的自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如今朝廷形勢危急至此,朕也就不拐彎抹角了。”

“這大明江山並非是朕一個人在坐,想想歷代亡國的皇親下場吧,朕的皇親們!要是朕完了,你們一個個都跑不掉!”

其實這個問題要是明面上來看,真簡單得很。

朱由菘就算屁事兒不知,自家祖宗如何想法還是明白的,並未多加思考的他當即起身回話,大致意思便是洪武皇帝是仿效周天子分封諸侯。

崇禎皇帝聽到之後點點頭,心道福王這隻蠢豬倒不是完全愚蠢。

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諸藩,爲的就是有朝一日中央朝廷力有不逮,諸藩可以率兵勤王,確實有些類似周天子分封諸侯,只不過這諸侯換成了朱家自己人的藩王。

其實朱元璋的想法多多少少有些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是諸王有兵馬和實權,就算將來天下再亂,爭奪天下的還是他朱家子孫。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然而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他死了沒多久,建文皇帝朱允炆特別心急的搞了一出削藩,被永樂皇帝朱棣從手上奪權。

wWW ✿TTKΛN ✿¢ O 朱棣是從藩王起家,自然明白藩王有兵有將又有權的弊端,當即決定,藩王爭奪皇帝只自己一家,絕不能被其他人仿效。

朱棣的具體做法,就是把藩王們的兵權和在地方的政事全給拿回自己手上,加強中央集權,並且設置廠衛嚴格監視一切臣民和權貴。

明朝的藩王們自此斷了爭奪天下的手段和路子,一天屁事兒沒有,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覺,徹徹底底變成只知道繁衍的種豬。

當然,這些種豬很快就把心思轉移到如何侵佔民田和私吞國庫上去了,快三百年下來,整個大明國庫不剩下什麼,皇帝和老百姓都窮的叮噹響,他們反倒個個富得流油。

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
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