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

6克三診:月餘之後,患者由山西家鄉帶信來雲:第2次方又服10劑,現在每頓飯可吃1個饅頭、1碗麪條,嚥下慢,飲食在入胃時感到滯澀,不易消化,有時吐白沫,背仍常痛,精神覺比前強些。覆信囑其將二診方加3倍量,研極細末分成200小包,每日早、午、晚各服1包,白開水沖服。

【解讀】

食管癌與中醫的“噎膈”類同。臨牀表現:嚥下困難,食後即吐,逐漸加重,胃鏡檢查、鋇劑造影均可確診。施師告雲:癌症餘不會治,若能早期確診,即可手術切除病竈,術後還應施以放療、化療。我輩中醫,尚可配合中藥施治,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是也。

施師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用旋覆花、赭石、牛膝引氣下行,降逆止嘔,瓜蔞、薤白、厚朴(《雷公炮炙論》:“丸使厚朴,要用紫色味辛爲好。”)、綠萼梅寬胸理氣、行氣止痛,茜草、丹蔘活血化瘀,牛蒡子、山慈菇、半夏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塊,桃仁、杏仁行氣活血、潤燥散瘀、消腫止痛。

祝諶予老師在師門治療經驗的基礎上,又加藤梨根、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對癌腫的治療又前進了一步。

桃仁——杏仁(見第66頁)。

旋覆花——代赭石(見第39頁)。

瓜蔞——薤白(見第74頁)。

萊菔子——萊菔纓(見第17頁)。

注:米丹蔘即丹蔘與米同炒是也。蓋丹蔘味苦而微寒,米炒之目的一是去其苦寒傷胃之弊,二是增活血止痛之力。

第六節脘脅脹痛(肝胃不和)

張某男38歲病歷號52、2、305

胸脘脅肋脹滿竄痛已十餘日,甚則掣及後背,食慾不振,噯氣泛酸,有時欲嘔,大便較幹,易發煩躁,夜寐欠安,周身倦怠乏力。

舌苔薄黃,脈沉澀微弦。

【辨證立法】

綜觀脈證,乃因血虛不能養肝,肝氣橫逆,胃失和降,氣機鬱滯所致,擬用疏肝和胃治之。

【處方】

醋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同炒)

旋覆花6克

赭石12克(同布包)

薤白10克

全瓜蔞18克(同搗)

沉香

半夏曲各6克(同布包)

酒川芎5克

炙甘草3克

醋香附10克

丹蔘25克

檀香3克

砂仁5克

廣皮炭6克

炒枳殼6克【解讀】

經雲:“春脈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脊,下則兩脅脹滿,《金匱翼》雲:“肝鬱脅痛者,悲哀惱怒,鬱傷肝氣。”肝胃不和一證多由七情鬱結於中,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發而爲病。方用柴胡疏肝湯以疏肝理氣,丹蔘飲以益血調氣,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陰陽而和胃,加旋覆花、赭石及沉香曲降逆止嘔、止痛,和肝胃、助消化。

半月後患者因感冒來診,謂前治脅痛藥服藥3劑,諸症頓除,至今未再復發。

杭白芍——醋柴胡(見第11頁)。

瓜蔞——薤白(見第74頁)。

旋覆花——赭石(見第39頁)。

丹蔘——檀香(見第85頁)。

半夏曲——沉香曲

半夏曲辛平,和胃止嘔,燥溼化痰,消痞散結,下氣寬中;沉香曲苦溫,疏肝和胃,行氣消脹,化滯止痛。二藥伍用,相互促進,疏肝和胃、健脾燥溼、行氣止痛、化滯消脹益彰。

注:沉香曲由沉香、木香、厚朴、砂仁、豆蔻、鬱金、青皮、枳殼、谷芽、麥芽、白芷、防風、葛根、前胡、桔梗、陳皮、烏藥、檳榔、藿香、檀香、羌活、甘草等藥組成,諸藥共研細末,用麪粉打糊,與藥粉充分攪拌和勻,用模型壓成小塊備用。

第七節消化性潰瘍

一、肝腎兩虛

齊某男42歲病歷號55、9、1

13歲起即患胃酸過多之病,中間曾一度好轉,約有十餘年未發,近幾年來病勢又漸發展,腰痛,胃痛,大便燥結,勞累過度時大便檢查即有隱血,曾經醫院診斷爲消化性潰瘍。

舌淡苔白,脈沉弦而細。

【辨證立法】

經雲:“腎主二便,大便難者,取足少陰。”腰爲腎之府,腎虛則腰痛。泛酸責在肝,腎爲肝之母,標在胃腸而本在腎虛,因證用藥,益肝腎爲法。

【處方】

鹿角膠6克(另烊化兌服)

山茱萸12克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炒枳殼6克

炙甘草10克

陳阿膠10克(另烊化兌服)

火麻仁15克

熟地炭各18克

杭白芍18克

黑升麻

芥穗各5克

酒當歸10克

淡蓯蓉10克

雞血藤15克

二診:服10劑,腰痛好轉,大便正常,食慾漸增,服藥後腹中鳴,其他無變化,仍依前方增加藥力。

【處方】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二仙膠15克(另烊化兌服)

杭白芍10克(土炒)

炒枳殼6克

黑升麻

芥穗各5克

淡蓯蓉15克

山茱萸12克

漂白朮6克

熟地炭各18克

當歸身10克

炙黃芪18克

炙甘草10克

三診:服藥10劑,諸恙均除,時屆深秋,天氣稍涼,只覺腹中時鳴,仍依前方增損藥味爲治,以期鞏固療效。

【處方】

補骨脂10克(炒炭)

胡桃肉30克

炒建曲10克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熟地炭各18克

山茱萸12克

漂白朮6克

甘枸杞15克

當歸身6克

炒枳殼6克

炙黃芪18克

炙甘草10克

二仙膠15克(另烊化兌服)

四診:服藥10劑,已完全恢復正常,期內離京返閩,要求丸藥常服,鞏固療效。

【處方】

按二診處方將藥量加5倍爲蜜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白水送服。

【解讀】

歷診方藥——青蛾丸,治腰痛;二仙膠通督任,甘枸杞補衝督之精血;山茱萸,固陰補精。並化裁養血潤腸丸以通便潤燥,芪、術、炙甘草益氣補中,此案本屬消化性潰瘍病,而施師立法用藥着重於腎,諸症逐漸緩解。胃病治腎而愈,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之特點。

龜甲膠——鹿角膠(二仙膠)

龜甲膠爲龜甲熬製成的膠,鹿角膠爲鹿角熬成的膠塊,二者合用,名曰龜鹿二仙膠。其伍用機制,明·李中梓說:“人有三奇,精、氣、神,生之本也。精傷無以生氣,氣傷無以生神,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善通督脈,足於精者,故能多淫而壽;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具,善通任脈,足於氣者,故能伏息而壽。二物氣血之屬,味最純厚,又得造化之元微,異類有情,竹破竹補之法也。”二藥參合,一陰一陽,陰陽雙補,通調任、督之脈,故能大補腎陰腎陽,療虛扶羸也。用於治療虛損諸症。

杜仲——續斷(見第48頁)。

當歸身——炙黃芪

當歸辛甘溫潤,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陰化陽,養血活血,走脾經而散精微,化生補血;黃芪甘溫,大補脾肺之氣,振奮元陽,升舉清陽,以資生血之源,爲補氣昇陽之要藥,二藥相合,陽生陰長,氣旺血生,共收補氣生血之效。

當歸、黃芪伍用,名曰當歸補血湯,出自《蘭室秘藏》,黃芪一兩,當歸二錢,水煎服。功能爲補氣生血,治療血虛證。本案施師處方,當歸身6克、生黃芪25克,意即益氣補血,緣由潰瘍病出血之故,導致血虛正衰是也,此乃治之妙法矣。

油當歸——肉蓯蓉

油當歸質潤多油,功專養血潤燥、滑腸通便;肉蓯蓉溫而不燥,補而不峻,偏於溫潤,滋腎潤燥,滑腸通便,與油當歸伍用,相互促進,養血潤燥、滑腸通便的力量增強。

肉蓯蓉(見第78頁)。

油當歸、肉蓯蓉伍用之理,即遵《內經》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之義,爲溫熱病後期,津枯腸燥,無力送下大便而設。筆者體會,諸凡老年人、體虛者、婦人產後津液不足,血虛腸燥,大便秘結者均宜使用。筆者曾治一位帕金森綜合徵患者兼見大便困難,每4~5日才排便一次,主取當歸身、肉蓯蓉、火麻仁、郁李仁之類,則腑行通暢,大便轉爲日行1次。

生熟地炭(生地黃炭、熟地黃炭)(見第48頁)。

黑升麻——黑芥穗(荊芥穗)

升麻屬陽,性升上行,既能引清氣上升,又能扶助陽氣,捍禦陰邪;荊芥穗入手太陰、足厥陰氣分,長於祛經絡中之風熱,並能散瘀止血。二藥炒黑入藥,令其入於血分、出於氣分。二藥伍用,升清陽、除敗血、止出血之功增強。

施師治療出血性疾病頗有經驗,若中、下焦出血者,習慣以黑升麻、黑芥穗伍用治之。其治療機制是血見黑則止,還有升清降濁,散瘀止血的作用。另外,二者炒黑入藥,既能入於血分,又可出於氣分,以引邪外出,故善治產褥熱之發熱等症。

注:漂白朮:白朮用米泔水浸漂後撈出,切片,曬乾入藥,其用意是減其燥性,並皆谷氣益脾,增強白朮利溼止瀉之效。目前市場上缺貨,可用土炒白朮代之。

二、寒溼困脾

何某男23歲病歷號53、1、405

胃痛已經年餘,飢時較重,稍進飲食即可緩解,然食慾不振,有時欲吐,身倦,少力,月前曾見黑色便,近又復作胃痛,既往就診於某鐵路醫院,診斷爲消化性潰瘍。

舌苔白垢,脈弦。

【辨證立法】

時屆壯年而身倦少力,是爲脾胃虛弱,不能運化飲食之精微營養身體之故。舌苔白垢,寒溼凝滯,脈弦主痛,當擬化溼開鬱,補中健脾法。

【處方】

赭石15克

旋覆花6克(同布包)

蔻仁各3克(同打)

野於術10克

雲苓塊10克

細丹蔘18克(米炒)

白檀香5克

北柴胡5克

杭白芍12克(同炒)

野黨蔘10克

炙甘草6克二診:服藥3劑,噁心已止,疼痛稍緩,仍用前法加川厚朴、烏藥溫中調氣,雞內金開胃健脾,重用炙甘草,甘以緩之,止痛和中治之。

三診:服藥6劑,痛已減,仍食慾不振,空腹尚隱痛,勉強多食即感泛酸,脘覺灼熱,擬常服方。

【處方】

米黨蔘12克

雲苓塊12克

海螵蛸6克

砂仁殼5克

野於術10克

焙雞內金10克

廣皮炭6克

川厚朴5克

半夏

沉香曲各6克(同布包)

米丹蔘12克

炙甘草10克另:海螵蛸6克,研極細,米紙包,分2次沖服。

【解讀】

本案爲脾胃虛弱健運不力,以致營養不良,初診以四君子湯爲主方,後用參術健脾湯,以檀香、沉香取其降氣、止痛、開胃,海螵蛸粉可以制酸,井促使潰瘍面癒合。

旋覆花——赭石(見第39頁)。

杭白芍——柴胡(見第11頁)。

砂仁——白蔻仁(見第17頁)。

丹蔘——白檀香(見第85頁)。

白朮——茯苓(見第79頁)。

白朮——雞內金(見第89頁)。

半夏曲——沉香曲(見第98頁)。

注:焙雞內金即取淨雞內金置沙鍋內,用文火焙至焦黃色爲度,晾涼,備用。可增強健脾消食之功。

三、中焦鬱結

王某男40歲病歷號54、1、22

胃脘疼痛半年餘,屢愈屢發,斷續不止,痛甚時掣及腰部,進食後稍感舒適,2~3小時後,痛又發作。食不甘味,大便燥結色黑,3~4日1次,腹脹而有矢氣。前曾在某市醫院檢查,診斷爲消化性潰瘍。

舌苔黃垢,脈弦數。

【辨證立法】

結鬱中焦,腑氣不行,逆而作痛,宜潤燥和胃,消導爲治。

【處方】

杭白芍15克

萊菔子

纓各6克

川厚朴5克

火麻仁15克

香附米10克

細丹蔘15克(米炒)

炙甘草6克

炒枳殼6克

杏仁各10克(同搗)二診:服藥6劑,胃脘痛見輕,食慾漸增,大便仍結,1~2日1行,帶有黑色,舌苔仍垢。

【處方】

杭白芍15克

炒枳殼5克

佩蘭葉10克

火麻仁15克(打)

米丹蔘15克

雲茯苓10克

川厚朴5克

炙甘草10克

炒白朮10克

晚蠶沙10克

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2章 雜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8章 糖尿病 (1)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28章 糖尿病 (1)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
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3)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33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4)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8章 消化系統疾病 (7)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39章 婦科疾病 (2)第15章 消化系統疾病 (4)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3章 心血管疾病 (2)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31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2)第20章 消化系統疾病 (9)第35章 風溼性疾病 (1)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27章 泌尿系統疾病 (3)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2章 雜病 (2)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42章 雜病 (2)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9章 呼吸系統疾病 (2)第40章 婦科疾病 (3)第12章 消化系統疾病 (1)第34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5)第22章 心血管疾病 (1)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8章 糖尿病 (1)第32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3)第5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5)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36章 風溼性疾病 (2)第38章 婦科疾病 (1)第28章 糖尿病 (1)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第8章 呼吸系統疾病 (1)第13章 消化系統疾病 (2)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14章 消化系統疾病 (3)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1)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17章 消化系統疾病 (6)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6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6)第16章 消化系統疾病 (5)第21章 消化系統疾病 (10)第37章 出血性疾病第25章 泌尿系統疾病 (1)第11章 呼吸系統疾病 (4)第3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3)第4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4)第26章 泌尿系統疾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