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再回天地

眼前的心兒並非虛幻,有形有神,身心亦存,在這一方天地之中就是真實。只要陸正原因留在這片天地,那就可以永遠跟心兒在一起。不僅如此,就如心兒所說的一樣,在這一片天地之中,一切只會順從陸正的意志之變化。陸正被人稱爲天地之主,如果按照一般修行人或者凡人對於天地之主四個字的想象,只怕更接近這樣一片天地,因爲陸正可以在其中隨心所欲,化現爲實。事實上,這就是自成天地在天地之外展開,也就是修行人進入脫天境界所能達到的諸物不及。

所謂諸物不及,也就是修行人完全能夠獨立天地之間的萬物而存。不管是人間凡人也好,修行人也罷,只要是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必須得萬物之養而存活。凡人之飲食就不必說了,修行人到達一定境界雖然可以辟穀不食,但是卻也需要煉化天地之間的靈氣爲己所用。哪怕修行再進,不再依賴天地靈氣,但其肉身仍舊是萬物之一,想要從萬物之中完全脫離,可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就不是自足與否了,而是肉身本身與萬物的牽絆。

只有到達諸物不及之境,也就意味着修行人可以真正離開,到達天地之外,隨造化之力自賦形神。但是,在天地之間生成的肉身,還是需要留在天地之間,是不可能帶出天地之外的。修行人要想出離天地,必須能夠做到完全的煉化自己的肉身,得形神相合之妙的極致,也就是形即神化,神化即形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出天地而不喪自身之形神。

但是在修行界之中,卻有種種異常之法讓修行人達到出天地的境界。比如有一些修行人並沒有形神之妙的極致境界。肉身難以完全煉化,便乾脆以法術直接燒化了肉身,專修其神,之後反過來修成神之妙化。如此一來,自然也能到達相同的境界,只是當中兇險以及變數字就加大了許多。

不管怎麼說。此種自成天地正是修行人從知道境之中的隨身洞天進一步的成就,始於虛,終於實,脫天之後更可以在天地之外展開,成爲修行人隨心自得之天地。在漫長的歲月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修行人都求證了這樣的境界,進入了在天地之外展開的自成天地之中,度過漫長的生涯。在凡俗之人眼中,可以說這已經是修行所得之極致。

但這種天地是真實的嗎?只能說。不能以真實而言,因爲對於在天地之外展開這等自成天地的修行人而言,這就是真實的。但是對於其他的修行人而言,卻完全就是不存在的。因爲其他的修行人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怎麼理解這種情形?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此展開的自成天地,就好比是凡人的一場美夢,一場自己可以任意做主的美夢,可以在夢中呼風喚雨。無所不爲,但是卻絕不可能讓別人也進入他的夢中。同享這種美夢。其他之人出現在這個夢中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做夢的人以心念化入。只是這樣一來,當然不是真的進入了,不過是做夢之人的心像化顯罷了。

眼前的自成天地可不同做夢那樣虛無,醒來之後便是空幻。這一切可都是真實的,只要陸正繼續展開這片天地。那一切就不會消失,與在天地之間無異。但是這等境界,畢竟只有諸物不及,尚未達到諸法不及。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這展開的自成天地之中並無任何屬於陸正本身自創的天地之道。這一片天地之中的一切都是來自於陸正本身從原來的天地之中的見識和變化。也就是說。這一片天地之中的萬物變化和運轉,就是原來天地的天地運轉之道,並無一絲其他的差別。更有甚者,這一片天地所能生成的萬物,也不可能超出原有天地萬物變化之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自成天地,不過是原本天地的倒影而已。

陸正也知道,自己並非依靠自身之力進入脫天,來到這天地之外,一切都是象帝先那一劍之功。是他的脫天一劍的牽引,才讓自己進入這等境界。他很清楚自己眼前的選擇,要麼可以就此在這天地之外繼續待着,繼續修行,反正在象帝先的幫助下,自成天地已經展開,在這一切隨心可足的天地之中,他可以得非常人想象之樂。

原因很簡單,因爲並沒有意義。修行展開自成洞天,乃是一種境界的求證,並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繼續將這自成天地修煉而接近原本的天地,也並非求證諸法不及的途徑。因爲如果是要獲得這樣求天地,那還不如待在原本的天地就可以了,何必需要煉化自成天地呢?

而且就算自成天地有了自創之道,也有了原來天地不同的變化,在這樣的自成天地之中,身心都將獲得極大的解脫和自由,但卻並非真正的大自在之境界。只要還有因緣牽扯,到了一定時期,修行人還是會被牽扯入因緣之中,自成天地也會有崩壞之憂虞。

佛祖和道祖的功德何在?他們爲什麼要在天地之外開闢極樂佛國和不滅仙界呢?其意義所在恰恰是爲了那些無力達到諸法不及,乃至諸緣不及的修行人。自古至今,據說真正成就諸緣不及境界的只有道祖和佛祖,此後再沒有人成就如此玄妙的境界。據說要想成就這樣的境界,不僅需要修行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天地玄妙之中應運而生的緣法。成就諸緣不及,偏偏也需要緣法,這未免有些沒道理,但事實擺在眼前,除了佛祖和道祖之外,真的沒有任何一人成就諸緣不及之境。

這就是諸物不及已達,卻不能達諸法不及之境,所以這樣展開的自成天地的源頭還是在原來的天地之中。如果真的能夠達到諸法不及之境,那這一片天地纔能有自身運轉之道,纔會有與原本天地所不同的萬物誕生。

除卻兩祖之外,公認的修行最高境界的是聖宗,大家都傳說他有了諸法不及之境,但箇中情形究竟如何,聖宗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境界,只怕是誰也不可能說清楚的。因爲既然只有聖宗到達諸法不及之境,那又是誰能判定並說出聖宗到了這個境界,豈不是隻有佛祖和道祖?

萬物變化如此,同樣的在其中的人也是一樣。以眼前的心兒爲例,她並不是心兒但卻也不能說不是心兒,是心兒留在陸正身心之中的影子。事實上以陸正和心兒的相契,加上在了雷澤之中,兩人一起煉化九霄神雷,之後又在率意山一同煉化天命花。這個心兒和原本天地之間的心兒並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兩人的心意實在太過相通了。

修行境界之中,真正達到諸緣不及能與天地之外成就一天一地,且能讓其他修行人進入的,只有佛祖所成的極樂佛國以及道祖所成的不滅仙界。這是隻有到達諸緣不及之境才能成就的大造化之功。至於其中具體情形如何,極樂佛國和不滅仙界究竟是怎樣一種天地的存在,卻是誰也不能說出。哪怕是佛門弟子或者是道門弟子,也是不知道的。雖然不知,但是他們卻有着佛祖和道祖所傳的修行之道,依法修行便能夠到達極樂佛國和不滅仙界,成就真正的永生不死解脫之境。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這其中有一個悖逆之處,那就是既然陸正本身是出自天地,因天地之道而成就,又如何捨棄天地之道而成就呢?這等於是以我至於非我,那到達非我之後,所成就者又是誰呢?另外一點,很多修行人並沒有在到達這一步的時候繼續讓展開的自成天地再進一步,爲什麼呢?

當然如果是這樣,那就意味着他就不能重回天地,要拋下天地之間正在發生的一切,不管是佛山奔行,還是人妖大戰,甚至是心兒的生死,他都必須放下,不再理睬,從此與天地之間的一切再沒有半點的瓜葛,好好修持,以期望突破更高的境界。

人之一生,出現在天地之間,是爲了什麼呢?可以說所有人的出現,都不過是偶然,因此並不承載任何力量的意志,所以在最初之際並沒有什麼渴望。只有當人漸漸成長,靈智發耀,感應萬物而分別有我之後,便會生出種種追求,這些追求可以說無非是身心之自足而已,但只有一種追求除外,那就是想要長生。長生並非是身之慾,也不是心之求,而是身心相合而生之自我產生的渴望。

唯有自我纔會追求長生!但偏偏自我不真不實,往往是連人自己也不知道何者爲自我,更不知自我何求於長生,何得於長生,自我爲何要求長生?因此之故,也不知如何能夠長生!這樣一來,大部分的人便消磨在了身心自足的欲求之中,審視身心之外,更不知審視自我,所以出身心自得之外,不知自我之得爲何物!

既已身心自得爲足,那修行人是不可能走出這等完全隨心自足的展開在天地之外的自成天地的。因爲他們只能止於此,所求一切已足之際,便是停步依止的開始。陸正也是一樣,假如他之所求僅止於此,那他也會很自然的選擇留在這一片天地,自然得恐怕連自己留下來了都不會發覺,也不會在乎眼前的心兒究竟是怎樣的心兒……

但陸正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心念之中毅然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我要再回天地,去找心兒!”(未完待續。。)

第八十五章 無爲從他化第八章 六識外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九十三章 佛觀衆生皆顛倒第二十九章 當初意第五十二章 萬妖至第二十一章 相思鷂第一百章 當初顯聖功德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六十九章 雷宗之變第六十五章 道天佛尊山下立第六十七章 飲食男女第八十九章 送終人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豈夢中第九十六章 傷未央第七十六章 落荒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四十五章 方圓有度第十三章 誰教領受刻骨寒第三十五章 五葉赤金蓮第四十章 改天換地第三十三章 危機第八十八章 邪修者第七十八章 緣會第二十五章 石中劍第九十五章 輕出重收合機用第九十八章 劫在身中非萬物第七十八章 再入塵寰第一眼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三十六章 己願第七十八章 疾首痛心仍悲憫第八十五章 機鋒應對法王身第四十一章 逐幻喪於真第三十一章 佛爲山第三十五章 當初是何意第四十三章 何所失第五十七章 功德催促大器成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二十七章 雪地冰天育紅蓮第十一章 睹對非懷眼前身第三十章 當初金身曾出血第四十章 改天換地第二章 不如一死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經第二章 人有謀第二十三章 殃雲散第十章 小煉形第二十一章 天欲第七章 天地曾爲我驅馳第七十三章 枯榮一念第一百一十章 往咎何難辭第六十一章 人蔘娃娃第六十四章 驅山爲陣第四十四章 物歸原主第三十章 此時心第六十三章 七絃同奏第六十六章 所念即我身第九十四章 偷天計第一章 前塵第八十六章 萬物有聲第十七章 夢蝶第七十六章 險動乎其中第七十三章 故人千年越茫茫第三十五章 知聚散第七十章 緣滅第八十四章 正行定命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九章 試心嶺第七十九章 聖身殘留唯一念第九章 退於密第五章 放利多怨尤第五十章 棲仙之府名琉璃序章——天地爲陣(上)第六十一章 人蔘娃娃第八十七章 鎮宗獸第九十九章第四章 挑唆第八十九章 送終人寫在地無疆之卷後的感想第七十八章 緣會第六十九 一箭第六十四章 潛移默化中第七十一章 淵深龍潛待時動第四章 酒鄉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願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於天第二章 不如一死第八十五章 無爲從他化第九十六章 縹緲入雲佛影現第八十章 原來愛恨出我心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八十六章 把斷津樑絕人行第五十九章 雷起喚物誰方醒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第二十章 世間何物值我心第四十章 靈木之變第四十五章 黑甲
第八十五章 無爲從他化第八章 六識外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九十三章 佛觀衆生皆顛倒第二十九章 當初意第五十二章 萬妖至第二十一章 相思鷂第一百章 當初顯聖功德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六十九章 雷宗之變第六十五章 道天佛尊山下立第六十七章 飲食男女第八十九章 送終人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豈夢中第九十六章 傷未央第七十六章 落荒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花一世界第四十五章 方圓有度第十三章 誰教領受刻骨寒第三十五章 五葉赤金蓮第四十章 改天換地第三十三章 危機第八十八章 邪修者第七十八章 緣會第二十五章 石中劍第九十五章 輕出重收合機用第九十八章 劫在身中非萬物第七十八章 再入塵寰第一眼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三十六章 己願第七十八章 疾首痛心仍悲憫第八十五章 機鋒應對法王身第四十一章 逐幻喪於真第三十一章 佛爲山第三十五章 當初是何意第四十三章 何所失第五十七章 功德催促大器成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二十七章 雪地冰天育紅蓮第十一章 睹對非懷眼前身第三十章 當初金身曾出血第四十章 改天換地第二章 不如一死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經第二章 人有謀第二十三章 殃雲散第十章 小煉形第二十一章 天欲第七章 天地曾爲我驅馳第七十三章 枯榮一念第一百一十章 往咎何難辭第六十一章 人蔘娃娃第六十四章 驅山爲陣第四十四章 物歸原主第三十章 此時心第六十三章 七絃同奏第六十六章 所念即我身第九十四章 偷天計第一章 前塵第八十六章 萬物有聲第十七章 夢蝶第七十六章 險動乎其中第七十三章 故人千年越茫茫第三十五章 知聚散第七十章 緣滅第八十四章 正行定命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九章 試心嶺第七十九章 聖身殘留唯一念第九章 退於密第五章 放利多怨尤第五十章 棲仙之府名琉璃序章——天地爲陣(上)第六十一章 人蔘娃娃第八十七章 鎮宗獸第九十九章第四章 挑唆第八十九章 送終人寫在地無疆之卷後的感想第七十八章 緣會第六十九 一箭第六十四章 潛移默化中第七十一章 淵深龍潛待時動第四章 酒鄉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願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於天第二章 不如一死第八十五章 無爲從他化第九十六章 縹緲入雲佛影現第八十章 原來愛恨出我心第三十九章 銀角金獅第八十六章 把斷津樑絕人行第五十九章 雷起喚物誰方醒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第二十章 世間何物值我心第四十章 靈木之變第四十五章 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