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旱

諸位看官,這民以食爲天,而食出自於農,但凡歷朝歷代,無不重視農人的本業。不光光是和平時期的大夏神朝,就算是當今的戰國之年的天下諸侯,哪怕是打仗行軍,諸侯王們沒有一個敢於廢怠農事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大災之年,天下震撼。

《戰國書》記載,漢王十一年秋,大夏神朝故太子平定蜀州,抗擊三國聯盟而勝,其後伏夏未出,天降流火,致使交、巴、蜀三州大旱,民不聊生,直至漢王十二年夏。

當漢王夏正平準備休養生息的時候,一場大旱,卻悄然而至。金秋十月,田禾豐收,然而天氣卻是比往常熱的許多。

往常時節,金秋十月,當是涼風習習的日子,可是現在卻不是。一陣不祥的預感,浮現在了夏正平的心頭,但是他又搞不明白,這不祥的預感是什麼。

十一年十月十二日,夏正平感到情況有些嚴重,便是發佈諭令,召集衆多文武大臣,聚集到了蜀州的蜀郡。

他還未曾張開口詢問,便是有司天監的執掌者郭守敬拱手率先奏道:“啓奏主公,本年十月四日西方歲星上行,主大旱;又熒惑在於東,主火;是故旬日之後,當天降流火,旱情益加嚴重,請主上小心提防。”

“我說怪不得這麼熱,原來天象如此,也不得不服從啊!”

“是啊,主公,大旱即將到來,還請快快頒佈措施吧?”

郭守敬的言語一出,一羣文臣武將,便是附和上了自己的言語。

政事堂之中,一時之間,吵鬧聲便是響了起來,諸多官員,皆是出謀劃策,希望夏正平採納自己的建議,來爲即將到來的大旱做準備。

聽着郭守敬的話,夏正平心中的不祥預感,似乎得到了解答一般。原來如此啊,怪不得這幾天熱的出奇,竟是有如此的天象預兆。

不過,他並不是十分的迷信這樣的說法。他雖然前世之中是學習歷史的,但是也是接觸過天文地理的,自然知道,如今的大旱天氣,乃是一種正常不過的現象。

夏正平已經打聽過了,不光光是他所治理的巴州、蜀州等地,就是剛剛退兵而去的劉鎮,所在的荊襄九郡,乃至是燕王掌管的燕州等地,都出現了這種情況。本是金秋十月的天氣,卻是如同伏夏一般的炎熱。

這就很說明一個問題,大旱不是一個地區的事情,而是天下都在經歷。雖然他明白,秋後大旱,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他需要找到方法解決,否則的話將會產生民變。

實際上,這個世界之中的諸多現象,很多人還是喜歡用玄學命理的範疇,去進行解釋的。或者是,根據天象,結合以往的經驗,來進行下一步的推測。雖然說準確率無法知曉,但是至少能夠讓人們依照經驗,來進行一番準備。

夏正平也不再去糾結這個問題,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解決這個大旱帶來的後果:“郭守敬,掌管司天監,負責天文現象,可能夠推算出來,這一場大旱,將會持續多久?”

“稟報主公,臣估算過,大概會在明年的春夏交接之際結束!”郭守敬再一次拱起手,“不過,再往後將不會是炎熱乾旱,而是冷幹。約在今年十二月,到次年的一二月之間,整個冬天無雨。雖然不至於大旱爲災,但依舊需要謹慎對待。”

夏正平聽了之後,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似乎是在思考着對策:“持續的時間,大概是半年。如此一來,明年春季播種下去的稻米,必然會遭遇無水灌溉的問題。”

“的確是如此。前番,征伐蜀州,攻打交州,平定南蠻,再是和三國聯軍作戰,已經將我們的存糧,消耗了九成之多啊!十年積攢下的糧草,近乎用盡了。”百里子明此時走出班列,稟報着有關於錢糧的事情,“大旱之後,春種之下,至於秋天,顆粒無收,必然會導致饑荒啊!主公,這一件事情,卻是極爲危機!”

錢糧乃是立國的根本,沒有足夠的糧草,夏正平是斷然不敢接二連三的發動戰爭的。然而,上天就是給他開了個玩笑,根據百里子明的說法,曾經積攢下來的十年糧草,已經消耗了九而根據郭守敬的信息,可以說明,漢王十二年,將會是一個饑荒之年。如此一來的話,只剩下一成的糧食,壓根就不夠百姓們使用。

糧食的問題,是極爲重要的。夏正平此時此刻,卻是能夠想象得出,到時候饑荒的場面。必然是百姓們易子相食,盡皆逃荒於外地。

一想到這些,夏正平頭就有些大了:“大旱的同時,可不僅僅是饑荒。饑荒期間,百姓們餓死,必然會暴屍荒野,造成瘟疫。如此一來,疫病流行,必然會造成我大漢王朝的國力大損。這一件事情,不知道劉病已先生有什麼想法?”

劉病已聽着夏正平叫他,立刻走出班列,拱手說道:“主公,天災大旱之年,難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即便是平常年代,也會有的。但是如果做好預防工作的話,相信即便是大旱,也不會有太多的疫病流行。而這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爲百姓們提供足夠多的糧食才行。”

夏正平聞言聞言,嘆息了一聲,他明白這個道理。大旱之年,如果朝廷上能夠撥下足夠多的糧食,那就不會形成饑荒了,也就不會出現百姓易子相食的情況了。既然沒有饑荒,也就不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疫病流行了。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現在大漢王朝的存儲的糧食,能否支撐整個管轄境地的百姓們,度過這個這個天災之年?

夏正平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百里子明:“百里老先生,存糧如果用來賑災的話,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

“按照整個大漢王朝,包括南蠻之地的諸多曾經南蠻部族子民,共計兩千三百萬戶人家來計算的話,我們的存糧,只能支持半個月。”百里子明說話的聲音有些顫抖,“只是還有一個問題,近來又是攻伐了吳州的吳南郡等地,那裡的民衆還沒有進行統計。”

“半個月?”夏正平心裡一愣,這個數字,比他想象的還要短上一個月,“如此一來,豈不是說我大漢要亡於此次天災?”

他已經明白,上天不僅僅是給他開了個玩笑,還給他帶了個大麻煩,那就是面臨着糧食不足,而造成的大饑荒。

“諸位臣工,今日一事,務必要解決,若是不解決,我大漢,恐怕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夏正平說的沒錯,一旦糧草不能夠完備,其最終的後果,就是疫病流行,大漢天下從此國力大損。

若是周邊的楚王、周王,藉機來攻伐,必然能夠將夏正平趕回巴州去。到了那個時候,莫說要一統天下了,就是夏正平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未必能夠保得住。

衆人聞聽夏正平的問話,不由得交頭接耳起來,相互探討解決饑荒之年糧草不足的問題。

“啓稟主公,不如這樣子,將屯田的士兵,送往南蠻之地,開闢那裡的荒涼地盤,從而增加糧草。”

“南蠻的荒地,只能種植豆類,難道你讓我大漢子民,天天吃豆?”

“北方的小麥,南方的稻米。若是允許的話,不如趁此機會,種植一季的冬小麥,來年夏季之時,可以收穫。且,冬小麥無需灌溉,大旱之年,常被用來應急的作物。”

“徐大人的這一方法,雖然可以用,但是冬小麥,畢竟需要到來年夏季才能收穫。那個時候已經是大旱結束的日子,如此算來,豈不是趕不上救災的時間?”

衆人想着辦法,唯獨何士元沒有開口。夏正平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便是將目光移向了何士元問道:“先生爲何不開口說一說?”

衆人聽着夏正平這麼一問,方纔發現,自始至終,何士元都未曾開口說話。他們同樣有些不解,爲什麼何士元會選擇沉默。

“稟報主公,臣下在思索南方的事情。”何士元拱手,“主公啊,交州以南的地界,稻米爲三季生產,我們或許能夠從那裡得到一些。”

“哎呀,寡人倒是沒想到暹羅國。”夏正平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來,“軍師之言,可是給寡人提了醒,暹羅國可是稻米生產大國啊!那裡一年可以種植三季稻米,糧食多的都吃不完。”

“更何況,暹羅國前一陣子派遣使者求救,我也答應了。如今看來,正好向他們索要一些報酬,讓暹羅國協助我們度過大旱。”

暹羅國之地,位於南方,那裡一年四季都是高溫炎熱的天氣。但是因爲靠近大海,所以雨水豐富,就算是其他地區出現了大旱,那裡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有着這樣的條件,那裡的稻米豐產程度,可以說是超過荊襄九郡數倍,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的糧倉所在。

第九章 尉遲破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八章 奪權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二章 修法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七章 駁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七章 駁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七章 駁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
第九章 尉遲破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八章 奪權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二章 修法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七章 駁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七章 駁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七章 駁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