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寒衣處處催刀尺

一堆篝火在林間燃起, 兩匹馬臥在地上,長時間的奔襲,縱是大宛良駒, 也再站不起來。

“先生, 趙振, 小飛, 他們, 他們都死了。”木青秋坐在火堆旁,無聲的流淚。

“青秋,不要再難受了, 這條路走下去,註定會有流血, 會有死亡, 還記得我以前說過的話嗎?”

“什麼?”木青秋不知他所指, 失神的問。

“這個世上還有淨土。”魏揚意味深長的說道。

“是嘛?可惜,那時候我相信, 但是不甘心離開,現在,我已經不相信了,連雲狄,連雲狄都在他們的權勢下委曲求全, 這個天下, 再沒有他們魔爪伸不到的地方。”木青秋悵然的望着火焰, 眼中淚水在熱氣燻蒸, 愈發氤氳。

魏揚撥弄着火, 語氣充滿無盡的溫暖,“青秋, 記得以前我跟你說過的那個地方嗎?枇杷谷,我師妹師弟住在那裡,你去那裡吧,江南山水,養好你心裡的傷。”

木青秋恍惚的望着魏揚,“可是,可是我有太多牽掛,我放不下太多,以前有很多,現在比以前更多。”

“忘掉仇恨,這個江湖你一開始就不該踏進來,我一直都很自責,當初不該傳授你武藝。好好生活,快樂的活下去,纔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回報。”魏揚凝重的望着木青秋,其實,他心裡的傷痛,一點都不比她少。

曾經,因爲他,害死了沙中飛的父母,現在,沙中飛也因爲他死去。

在阻止殺伐陰謀的路上,必須有人要死,縱使他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他還是無法看着那個孩子死在他面前,還是爲了救他才死的。

木青秋從魏揚眼中讀出傷痛,可是她什麼都沒說,這樣的情緒是需要發泄的,魏揚此刻需要的不是勸說,因爲他什麼都懂,他需要休息,積蓄力量,短暫的休息,他便可以重新上路。

空曠的長街上,一個身影緩緩的踱着步子,手中捧着一個裝滿骨灰的罐子。

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朱雲狄停下來,坐在了河岸的石階上。

夜色如墨,漆黑籠罩着大地,沒有一絲星光。

朱雲狄把懷裡的罐子放在手邊,緩緩從懷中摸出一個笛子,橫在脣邊,良久,音符才艱澀的迸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鏗鏘雄壯,蘊滿殺伐之意。

無論天水關上,讓他守關也好,給他賜婚也好,裡面都有他的無奈,朱雲狄,相信,他懂得,因爲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兄弟,手足!

一曲終了,朱雲狄打開盛滿骨灰的瓷壇,緩緩捧出趙振的骨灰,撒進了河風中。

一滴淚,恰好落下。

夜色如墨,晚風淒厲!

船逆流而上,兩岸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木青秋立在船頭,聽着魏揚與撐船的老丈聊他幾十年來行船江湖的見聞,一邊欣賞兩岸美景,只覺雙目早已應接不暇。

曾經在幻境中,木青秋曾見過如斯山水,一時想起,心中不免牽掛起那個叫做云溪的女子。

棄舟登岸,一路向山中行去,曲徑通幽,道路雖然難行,景色卻是愈發讓人着迷,兩人且行且走,一路說些魏揚當年投師學藝的往事。

山中的春來的遲些,但見山澗邊,桃花灼灼,爛漫兩岸。溪水中,青魚娓娓,好不自在。

木青秋自幼在京中長大,去沙漠是她第一次離京,見識了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再見識這般山水江南,只覺又是一般動人心魄,不覺心中的煩悶稍解,嘴角也露出了難得的笑意。

“青秋,再往前行,便是枇杷谷了。”魏揚多年行走江湖,再回先前學藝之地,心情也十分激昂。

木青秋攀折了一枝桃花,拿着在手中把玩,“先生,你從前學藝的地方可真是個好去處。”

忽然,溪中閃過一道緋紅的光影,木青秋擡頭望去,只見一條藤蘿從對面崖壁上蕩過來,一個少女攀着綠藤蘿,笑顏如花,“大師兄。”

“小樓。”魏揚也是大吃一驚,再想不到能在此處見着小師妹俞小樓。

俞小樓忽地臉上笑意全無,皺眉道:“師姐的卦象果然越來越準,可是,她到底是怎麼知道師兄你今天回來呢?”一邊說,一邊只管揉着額頭思索。

魏揚哈哈一笑,“還不趕緊下來,仔細摔着了。”

俞小樓丟開藤蘿,身形一閃,便落在了魏揚身旁,直到此時,她才瞧見魏揚身邊還有一個人,“這位姐姐好漂亮,大師兄,她是誰?”俞小樓眼中是明亮的笑意,衝魏揚眨眨眼,俏皮可愛。

木青秋的神色卻早已大變,口中喃喃道:“怎麼會,怎麼會。”

“她叫木青秋,是我朋友。”魏揚轉身向木青秋道:“青秋,這便是我路上與你說的——”魏揚話未說完,發覺木青秋神色怪異,便打住了,“青秋,你怎麼了?”

木青秋強自鎮定,狐疑的盯着俞小樓的面孔,喃喃道:“先生,我有幾句話要與你說。”

魏揚稍稍思忖,想此事必然與小樓有關,遂轉身向俞小樓道:“小樓,既然接到我們了,就先回谷中告訴你師姐去,這位姐姐身子不舒服,我們慢行,隨後就到。”

俞小樓笑眯眯道:“好啊,那你們快點。”說罷,縱身一躍而起,又挽住一條藤蘿,向遠處蕩去,她如此盪來盪去,不多時,緋紅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兩岸的花影樹影間。

“青秋,到底怎麼了?”

木青秋神色恍惚,良久,才道:“先生,你這個,這個小師妹,與長平公主,長的一模一樣。”

魏揚也十分震驚,只是他從未見過長平公主相貌,故而並不知曉,“怎麼會這麼巧。”

“先生,還記得我曾經告訴你的,我在幻境中聽到趙王與劉公公的陰謀嗎?”

魏揚眸子漸漸暗淡下去,“記得。”

木青秋沉默一會,道:“想必劉公公所謂的,那個與長平公主一母同胞的女孩便是你師妹,他們將來,謀逆篡位,這也是他們要用的一顆棋子,先生,殺了她吧。”木青秋的語氣忽然堅定起來,認真的望着魏揚。

魏揚神色大變,“青秋,你說什麼?”

木青秋看着魏揚,重複了一遍,“我說,殺了她,殺了你師妹。”

魏揚一臉不可思議的神色,他詫異的看了木青秋良久,道:“青秋,你知道,她是無辜的。”

“殺一人,可使天下安定,百姓不必遭受戰火荼毒,是值得的,先生一直與奸臣逆賊爲敵,想必更能理解此舉的意義,她雖然是無辜的,可是爲了正義死去的那些人呢,小飛,趙振,還有趙振那三十個弟兄,還有很多很多人,他們何嘗不是無辜的?一邊是一個人,一邊是很多人,先生,你好好想想。”

魏揚面色灰暗,沉吟片刻,道:“還是不行,我們除惡無非就是爲了揚善,與邪惡作戰就是爲了迎來光明與正義,殺伐不是解決殺伐的唯一一條路,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以犧牲她,不管她是我師妹也好,不是我師妹也罷,我都不會殺了她。”

木青秋沉默良久,苦笑道:“是,殺伐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一條出路,可是眼下,卻是最直接有效的一條路。”

木青秋言罷,轉身便走。

魏揚追上去問道:“青秋,你要去哪裡?”

木青秋遂止住腳步,淡淡一笑,道:“先生,我不能留在這裡,因爲我怕,我會忍不住殺了她,我心裡有傷,這裡確實是個養傷的好去處,不過江南大着呢,我想去走走,看看,心裡的傷,或許,慢慢就好了,我就不會再有剛纔那樣的想法了,對不起,謝謝你。”

魏揚慨嘆一聲,也淡然一笑,“我真不是個好師父,只會講道理,卻忘了要讓你自己去實踐,好了,青秋,多保重。”

“先生,你也多保重。”木青秋緩緩跪下,叩了三個頭,魏揚也沒有阻止,只是從身上取下一個荷包遞了給她。

木青秋知道里面是盤纏,沒有說什麼,接過,收好,遂轉身離去。

一襲青衣,在繁花中漸行漸遠。

(本篇完)

《上古五行錄》將會是一個長篇系列文,文的基本的設定如下:

時間:明朝中葉

地點:華夏九州

時代背景:

明朝推崇道教,自朱元璋登基之初,便自稱他曾夢遊天宮,見到"道家三清",又有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和劍。在明中葉以前,道教仍繼續處於興盛時期,到嘉靖年間達到高潮。

本朝天子也不例外,沉迷丹藥仙升之道,偏信內侍,朝政大權皆落於宦官之手,朝堂內外虎視眈眈居心叵測者衆。

主要人物:

男生:魏揚,嚴默,趙晉,朱雲狄,孤星,羽衝等。

女生:範庭,木青秋,水三娘,云溪,俞小樓等。

(文中還會有神秘人物出現,暫時保密,以上給出的人物,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暫時保密。)

人物技能:

魏揚:天地伏魔掌

嚴默:龍陽爲劍,洞庭秋水爲氣,御龍爲術。

趙晉:醫者

朱雲狄:攬月弓,擎天劍

孤星:天河斬

羽衝:沖霄羽,鬼王刀,追風逐浪

範庭:魚形鏢,素蘿環佩,九曲心音,生生不息

木青秋:鳳儀劍

水三娘:醉花吟,胭脂一笑

云溪:雲鶴,流雲斬,弱水三千

俞小樓:火龜,梨花釘,絳藤索,素心掌

(其中某些人物的部分技能是故事中養成的,爲了劇情需要某些人的一些特殊技能並未告知。)

本文共分七卷,分別是:

《江湖路》,《硃砂》,《諸葛神兵》,《黃衫行》,《洞庭驚魂》,《上古》,《歸虛》。

《江湖路》,地點,大漠,京師,主要出場人物:木青秋,魏揚,朱雲狄。

《硃砂》,地點:某邊陲小鎮,主要出場人物:嚴默,朱雲狄,云溪,水三娘。

《諸葛神兵》,地點,葬劍谷,主要出場人物:趙晉,孤星,水三娘,俞小樓。客串人物:若干。

《黃衫行》,地點:少室山,主要出場人物:範庭,嚴默,魏揚,云溪,俞小樓,羽衝,少林僧衆,期間有神秘人物客串。

《洞庭驚魂》,地點,洞庭,主要出場人物:嚴默,云溪,趙晉,俞小樓,羽衝,孤星,少林,武當,峨眉等衆。

《上古》,地點:海上,主要出場人物:神秘人物,趙晉,孤星。

《歸墟》,地點:某想象空間,主要出場人物,上文所列的主要人物都會出場。

以上是本系列基本信息,謝謝!

介於不過分劇透的宗旨,某些設定並未給出,大家可以自行在文中尋找驚喜!

這會是一個很長的故事,現在,第一篇完成。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57.寒衣處處催刀尺45.結根失所纏風霜34.鑾刀縷切空紛綸20.百年世事不勝悲45.結根失所纏風霜23.仙侶同舟晚更移30.萬里風煙接素秋42.清夜沈沈動春酌46.春寒野陰風景暮5.塞上風雲接地陰33.邂逅豈既非良圖43.結根失所纏風霜34.鑾刀縷切空紛綸51.此道今人如棄土50.此道今人如棄土26.東來紫氣滿函關53.寒衣處處催刀尺35.鑾刀縷切空紛綸1.無邊落木蕭蕭下52.寒衣處處催刀尺39.交河幾蹴曾冰裂40.清夜沈沈動春酌24.仙侶同舟晚更移10.落花時節又逢君40.清夜沈沈動春酌23.仙侶同舟晚更移56.寒衣處處催刀尺7.闌風長雨秋紛紛47.春寒野陰風景暮26.東來紫氣滿函關19.百年世事不勝悲55.寒衣處處催刀尺54.寒衣處處催刀尺25.東來紫氣滿函關42.清夜沈沈動春酌51.此道今人如棄土37.交河幾蹴曾冰裂54.寒衣處處催刀尺14.關塞極天唯鳥道35.鑾刀縷切空紛綸33.邂逅豈既非良圖1.無邊落木蕭蕭下5.塞上風雲接地陰3.無邊落木蕭蕭下20.百年世事不勝悲25.東來紫氣滿函關32.邂逅豈既非良圖52.寒衣處處催刀尺10.落花時節又逢君22.仙侶同舟晚更移57.寒衣處處催刀尺9.闌風長雨秋紛紛46.春寒野陰風景暮27.東來紫氣滿函關41.清夜沈沈動春酌4.塞上風雲接地陰1.無邊落木蕭蕭下35.鑾刀縷切空紛綸9.闌風長雨秋紛紛7.闌風長雨秋紛紛48.春寒野陰風景暮6.塞上風雲接地陰54.寒衣處處催刀尺24.仙侶同舟晚更移43.結根失所纏風霜12.落花時節又逢君19.百年世事不勝悲16.夔府孤城落日斜41.清夜沈沈動春酌14.關塞極天唯鳥道25.東來紫氣滿函關49.此道今人如棄土31.邂逅豈既非良圖19.百年世事不勝悲45.結根失所纏風霜25.東來紫氣滿函關10.落花時節又逢君33.邂逅豈既非良圖57.寒衣處處催刀尺41.清夜沈沈動春酌11.落花時節又逢君55.寒衣處處催刀尺55.寒衣處處催刀尺35.鑾刀縷切空紛綸25.東來紫氣滿函關1.無邊落木蕭蕭下2.無邊落木蕭蕭下42.清夜沈沈動春酌20.百年世事不勝悲23.仙侶同舟晚更移44.結根失所纏風霜29.萬里風煙接素秋53.寒衣處處催刀尺51.此道今人如棄土44.結根失所纏風霜14.關塞極天唯鳥道17.夔府孤城落日斜55.寒衣處處催刀尺45.結根失所纏風霜
57.寒衣處處催刀尺45.結根失所纏風霜34.鑾刀縷切空紛綸20.百年世事不勝悲45.結根失所纏風霜23.仙侶同舟晚更移30.萬里風煙接素秋42.清夜沈沈動春酌46.春寒野陰風景暮5.塞上風雲接地陰33.邂逅豈既非良圖43.結根失所纏風霜34.鑾刀縷切空紛綸51.此道今人如棄土50.此道今人如棄土26.東來紫氣滿函關53.寒衣處處催刀尺35.鑾刀縷切空紛綸1.無邊落木蕭蕭下52.寒衣處處催刀尺39.交河幾蹴曾冰裂40.清夜沈沈動春酌24.仙侶同舟晚更移10.落花時節又逢君40.清夜沈沈動春酌23.仙侶同舟晚更移56.寒衣處處催刀尺7.闌風長雨秋紛紛47.春寒野陰風景暮26.東來紫氣滿函關19.百年世事不勝悲55.寒衣處處催刀尺54.寒衣處處催刀尺25.東來紫氣滿函關42.清夜沈沈動春酌51.此道今人如棄土37.交河幾蹴曾冰裂54.寒衣處處催刀尺14.關塞極天唯鳥道35.鑾刀縷切空紛綸33.邂逅豈既非良圖1.無邊落木蕭蕭下5.塞上風雲接地陰3.無邊落木蕭蕭下20.百年世事不勝悲25.東來紫氣滿函關32.邂逅豈既非良圖52.寒衣處處催刀尺10.落花時節又逢君22.仙侶同舟晚更移57.寒衣處處催刀尺9.闌風長雨秋紛紛46.春寒野陰風景暮27.東來紫氣滿函關41.清夜沈沈動春酌4.塞上風雲接地陰1.無邊落木蕭蕭下35.鑾刀縷切空紛綸9.闌風長雨秋紛紛7.闌風長雨秋紛紛48.春寒野陰風景暮6.塞上風雲接地陰54.寒衣處處催刀尺24.仙侶同舟晚更移43.結根失所纏風霜12.落花時節又逢君19.百年世事不勝悲16.夔府孤城落日斜41.清夜沈沈動春酌14.關塞極天唯鳥道25.東來紫氣滿函關49.此道今人如棄土31.邂逅豈既非良圖19.百年世事不勝悲45.結根失所纏風霜25.東來紫氣滿函關10.落花時節又逢君33.邂逅豈既非良圖57.寒衣處處催刀尺41.清夜沈沈動春酌11.落花時節又逢君55.寒衣處處催刀尺55.寒衣處處催刀尺35.鑾刀縷切空紛綸25.東來紫氣滿函關1.無邊落木蕭蕭下2.無邊落木蕭蕭下42.清夜沈沈動春酌20.百年世事不勝悲23.仙侶同舟晚更移44.結根失所纏風霜29.萬里風煙接素秋53.寒衣處處催刀尺51.此道今人如棄土44.結根失所纏風霜14.關塞極天唯鳥道17.夔府孤城落日斜55.寒衣處處催刀尺45.結根失所纏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