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評註

//作者自釋雲:詩詞歌賦刪去其實也無傷大雅,反而能縮減篇幅。

//作者自注雲:“我曾悲觀地說過:開國以後,詩人瘋子無有區別,詞曲散於大衆之間,高風雅俗已經死了。雖然過於片面,但無外乎如此。”

//作者之某位英語老師後來聽聞,謂道:“在現代,該說海子瘋後,有的是廢話,無了真詩人。”

//其上即爲創造竹冊前金三回之主旨,寫異人,寫凡人,都離不開詩詞曲賦。

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

//鈔:一作“抄”,同“炒”,因原文翻譯採納拼音,故有多種寫法。下第四段倒四句同。

詩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登樂遊原》。

前一回談及異人與友朋吃火鍋不亦樂乎,聯對詞章詩句,忽心生計劃,駛往地界。

//或雲該是先“聯對詞章詩句”,再“吃火鍋不亦樂乎”,遺錯譯。

不提其於銀河系內怎麼巧合進了太陽系且入了地星,也不說飛船如何着陸而無事,卻說那之後地星上事物。

//原無。無事一說指地星安然無事,一說指着陸不被發現。

//上爲第一段

地星北半部正值春季,神州南品茶省首府A市城郊夕日欲頹,雲天染上了紅暈,此即常凡最詩時。或佔立山坡、或閒登小樓,望向城區,微風偶襲,衣帶飄揚,豈不美哉?

//皆謂“悠然”詩意之感覺。須知譯文後人集思廣益而得,故優於原文傳覽至今。

真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想到“悠然”,自然引用晉陶淵明之《飲酒(其五)》。

看那候鳥習飛、黑集繞圈;享那微波輕漾、茗茶淡香。//再應“品茶”之省名。

而A市中心內最繁華的區域——那晝夜車水馬龍、總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看似十分喧囂的仁笙路段——星河街道——又將呈怎樣景象?

//仁笙路,諧音雙關“人生路”。其下徐家村,諧音雙關“虛假村”。後文李某、徐氏不書其名,吳真士諧音雙關“無真事”,亦是此意。

與往日無異,一片片大廈高高矗立,玻璃外牆映襯着空雲——那是濱海市首富李嘉柒投資、品茶省第二大家族林氏創辦的夢幻&貓鷹聯合遊戲有限公司A市分司辦公樓區。

//隱含作者與友名。

如何知曉?你瞧那當中最高的一座上裝的五個鍍金銅環,其內嵌着“夢幻&貓鷹“。它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見證着夕日的一切光輝。

//上爲第二段。

落日迅速消失不見,遠天黑鳥也漸隱入夜了。詩言,“夜的沉默,如一個深深的燈盞,銀河便是它燃着的燈光。”

//泰戈爾詩。

但可惜,星河街道沒有沉默之時,夜間亮起的明燈更令銀河自愧不如。在燈火輝煌交映生輝中,商鋪餐廳也迎來了許多顧客。晚高峰很快過去,一些延時下班的員工們或返家休息或沿街散步,自在快活。在那辦公樓中亦有一“燈”,乃是設計師李缺的辦公室,李缺仍於室內辦公。然而,他加班可不是爲了在躲開晚高峰的同時收穫公司福利。//點明公司特殊。

那又有何因由?請聽在下徐緩道來://上爲第三段。

李缺,無字無號,神州荒謬省無稽縣徐家村人,年方27。1989年,缺生。時值夜晚,其父李某送其妻徐氏入院接生。初爲人父,有些緊張,不知予兒何名。踱步窗前,見明月撫雲,忽有所感,思吟葉老先生之詩:“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言畢而娃誕,問其名。如有神助,突發靈感,答名缺。其百日之時,按習俗擺宴,賓客紛至,閒人亦不請自往。所謂閒人,乃神棍吳真士。伊雖然滿頭白髮數不清,但其作爲按同行原話,就是“本事如其名,盡屬瞎掰”。雖有貶低意,但多半屬實,故不怎麼召待見。雖有此語,而真士未嘗措意,笑與人言:“吾之從事此行久已,未嘗認真,此言獲贈自然。”那日真士前來蹭吃蹭喝,然畢竟來者是客,也不好意思往外攆。但真士卻自主提議與缺卜算。本着“寧可信其有”之態度,就同意了。

//此處宜分段。

嘿!看官,這說也蹊蹺,真士看了小孩,倒也不問甚麼,對着衆人嘰裡呱啦一陣,於地書一“巽”字便飄然而去,再也不知所蹤。至於其言,無人知曉。事後便傳開了,但真士究竟有甚本事,到底沒人知道。反而那個巽字,越擦越真,只好留着,當作“仙蹟”,全村都彰仰過,缺也是知得的。

//此處宜分段。

及缺九歲,忽然跌倒,不省人事,只覺一陣過堂風,缺方醒,也是奇怪,那巽字化作了“☱”,又引得村民圍觀,甚至登了報紙。不日便來了個奇怪的雲遊道士,衣冠不整,舉止瘋癲,衆人有恐避之不及。其口胡攪蠻纏:“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意抱琴來。”就如此跌跌撞撞,及至缺宅,忽然停下,念動真訣,變了個模樣。但見: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身穿一領巴山短褐袍,腰繫雜色彩絲絛,背上松紋古銅劍。白肉腳襯着多耳麻鞋,綿囊手拿着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

//由此可知作者或譯者至少一人深諳《水滸》,天罡中唯獨公孫龍無出場詩。此處引用的即是對公孫龍的描寫,因爲特殊所以讀者纔會印象深刻。(另注:劉唐的詩是後來刪去的。)

那道士也不拍門,徑直穿過。缺獨於其家看劇《水滸傳》,忽見此人如此模樣,着實好奇。道人不容分說,搶先開口:“汝日後有仙緣,三七卻有劫,可願從師福廕闢禍?”缺搖頭示意。道人亦不留名,化煙而去,遺下不知甚麼神奇物什,缺藏不提,後也忘卻了。

//此處及上文宜分段。

缺十八,忽然墜水,所幸未沉而浮於岸邊,被人救上,及返家,發覺☱已不見,都說是真士給缺的續命。待父母離世後,缺便賣屋南下,到品茶省打拼。賃了間房,在A市混了一年,最後入了夢幻&貓鷹聯合遊戲有限公司A市分司。

//此處宜分段。

缺初來乍到之,理應多多跑腿辦事,但他的工作效率之低令人難以相信,以致雖無額外工作,亦要吃宿公司。不爲彰顯己勤,只爲加班完事。可以說,他不是在工作的途中,就是在工作。能轉正也權屬缺之運氣,故其室雅號“長明燈”。縱使夢幻&貓鷹聯合遊戲有限公司關心員工,甚至每間辦公室都是員工專屬,但電費難道不要錢嗎?潘同事金錢甚厭其屬,嘗當面嘲之:“切,此等廢物慘遭開除,何需理由?他日升職,定鈔魷魚。”李缺也因此叫他男人婆。這樑子雖然結下,但也實屬無奈。近日缺見辰董事長思熬夜觀察,更發憤圖強不求加班,可惜天意難違。

//其上爲原本第四段。

不覺已至子時,陰氣重孽詭異,光明亦顯晦暗,“明天一定不加班......”他想。忽然,身旁座機響起,在這靜寂的辦公樓中顯得格外刺耳。缺正坐旋椅之上,當下也不害怕,雙腿一蹬,滑動過去接起電話——顯然是熟悉了。

//此處宜分段。

“喂?”他照例應了聲。那端默然,少頃而道:“三七之至,汝已命不久矣,特此告知,當下保重,吾......”其音雖似曾聞,然其言缺甚厭諱,故當下隨手掛斷,自顧琢磨思慮,忽感心力憔悴,遂伏案而歇。//“憔悴”一作“交瘁”。此處宜分段。

迷糊中只覺耳邊窸窸窣窣,一陣陰風颯颯,刮開室門,“乓”的一聲,着實嚇缺一跳!他恍惚間好似於星空下看見那窗外夜景,看見父母墳頭已長了草——有陣子沒掃墓了,快清明瞭。正想着,又忽然看到一條鄉道上一人領物離去。突然耳畔“哎!”的一聲,冰冷透徹而堅決無情,不知從何傳來,將他拉回。

//此處宜分段。

在那一瞬,缺突復憶起自己墜水上岸後感,身體不由自主地瑟瑟發抖。然後四周暗下,黑墨墨得伸手不見五指。他到底是怕了,雖知有備用光源,但還是選擇磕磕絆絆地跑出去,一邊大喊一邊摸索着樓梯下去。“有人嗎?停電了!”他疑惑着,平日公司雖晚,也不至於無人加班吧,何況辰董亦應於內......顧不得辰董,左手摸到扶手,他便順着向下走。奇怪!這樓梯難不成沒有盡頭?

//上爲原本第五段。

靜,死一般的靜。只聽得見不符的腳步聲,他也不顧思想,努力前行。不知何時,忽有一點光明現在前頭,照亮四周。缺眯眼看去,竟是室門。那麼......彷彿爲印證其猜想,他向下看去,其所摸之物——不,應說屍左所觸之物——正爲椅把。

//此處宜分段

“李缺!”那聲音再次響起,除了冷酷無情外還有些強硬。“欸。”他不由自主地迴應了一聲。接着,他聽到了一個令他難以置信之聞。“你、死、了。”那聲音空靈而緩慢、無助而強硬、一字一停頓地說。不!他的大腦飛速運轉,試圖辯駁——但他現在確實感受不到周邊了,沒有呼吸——種種跡象表明他已經成了鬼魂。突然,他想到了一個問題。如同落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般,他快速地提出:“你說我死了,那麼你是誰?”“取汝命之魂。”短暫煙霧已後,門口顯出一魂。正是:過往黃塵,腳步搖擺履舊皮;勾人魂魄,手持懷錶鏈泛光。//黃塵即黃泉,據說作者不知而仿紅塵造之。

身着素制服,頸系黑領帶,臉上一對淡色紅暈襯白頰,眼前一副方形金絲鑲邊鏡。有些許正經人模樣,無甚麼僞君子勾幹。作爲當代勾死人,不是舊時鬼無常。

//上爲原本第六段。

“無常?!”“上路吧。“勾司人沒有辯解名稱,只是仍舊冷冷地答到。他——喔,已經是它——只得跟着勾司走出門到了樓梯。那樓梯卻不是平常樣子,眼見走過一段似隧道般景象,前頭一點熒光鬼火,綠瑩瑩的。剛到盡頭,只覺場景一變,四周復暗,兩魂已到了一條路上。

//此處宜分段。

這路好似田埂小路,彎彎曲曲而起起伏伏,旁生淨竹,偶有颯風襲過。缺與勾司行少時,鞋底亦是沾染了黃土,聞有水聲潺潺,不自覺的發聲:“嗯......”勾司發問道:“怎麼?”“此乃何處,如何有水?”“此乃封門黃塵路,”到此,勾司忽然頗有興趣,自顧自講,“沿着黃塵之路,可抵陰曹地府,雖然通貨膨脹,亦非毫無是處。有賦可查:

//此處宜分段。

周遭隱晦暗無邊,荒郊草野路難尋。//“隱晦”一作“陰悔”。

外有城門鎏金、‘幽冥地府鬼門關’,紅塵渡往、亡人陰靈隨吏來;內見魂影穿行、黑心街市藏鬼蜮,森羅殿後、數米道路通無處。店鋪公司仿今式,天地銀行業務忙。水泥新道連街衢,高樓聳立接碧霄。西洋奇淫無可取,閻羅寶殿不更新。遙望萬迭彩霞飄,強勝霓虹照;近瞧千條紅霧繞,似有祥聖品洮。門釘赤金作,廊檻白玉裹;簾幌珍惜物,窗牖人界無。獸鼎香雲襲青面,絳紗燈火伴明扇。宮外往來無常鬼,太尉將陰兵;檐下靜侍牛馬面,勾司押亡人。透鏡高懸鑑過失,冊簿幾承載生死。判官前獨斷,十王后偕坐。”

//此處宜分段。

缺一愣一愣,只想着身後去處該是如何,不由發問:“那之後呢?”勾司答道:“也有一賦:

//此處宜分段。

有來無去路,離城抵陰山。荊林叢叢藏魑魅,石崖磷磷隱魍魎。//“磷磷”一作“嶙嶙”。

鬼崇猖邪魔,歪道黑霧滅馬燈;怪力亂神魂,崒嵂崎嶇隨颯風。山陰崢嶺無景色,十八地獄容惡孽。

吊筋、幽枉、竈亢、酆都、拔舌、剝皮、磨推、碓搗、車崩、寒冰、脫殼、抽腸、油鍋、黑暗、刀山、血池、阿鼻、秤桿。//朗讀節奏六字一頓。

鐵索連環牢牢栓,細繩捆綁緊緊纏。皮開肉綻無處找,結髮藏頭縮頸慌。折骨斷筋身迸-⑫裂,脫皮流血絕人寰。//“迸”一作“崩”。”

//此處宜分段。

缺聽了,瑟瑟發抖,但感覺未完,便又續問了一句:“那......之後......”勾司答道:“有詩題《奈何枉死》,單表後面景象:

//此處宜分段

山陰出來現三橋,金貴銀良常奈河。河上不見擺渡人,橋頭未販孟婆湯。椏杈樹、壁鬥崖,作業魂怪孽重深。

//“壁鬥崖”一作“批鬥涯”,疑誤。“重深”一作“終身”。

過往前路冤怨鬼,缺衣無食窮光蛋。”

//“冤怨鬼”一作“怨冤鬼”。“無食”又作“物食”、“無事”、“物事”。

//此處宜分段。

缺已心驚膽戰——但無可奈何,便復發問:“路至盡頭又如何?”勾司答:“不知君可曾聞‘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道是:過惡水,離枉死,是輪迴;源后土,駐地藏,有六道。

//“是”,一說“至”。“源”,一作“原”。

世說曩者,崔判朱某還王魂;今日他時,普天衆生入此門。”

//世說曩者,崔判朱某還王魂:《西遊記》情節。入:一作“來”。

//此處宜分段。

缺魂只聽得兩股戰戰,重心不穩——我就要這麼死了嗎?不,我不能死!與其死去,不如活着!當下他飛快思想,忽然心生一計,也不知行不行得通,但時候緊急——說話間兩人已到了鬼門關,它看裡面黑不隆咚可怕至極,各色人等被押送進去——只得“死馬當活馬醫”罷了。

//此處宜分段。

於是它指着一處問道:“欸,那人怎麼坐轎的呢?”勾司看去,答道:“別小瞧那些手藝人,汽車都有哩。”“這就對了,”缺接過話頭,“您要不就放我一馬,我回去一定燒些珍貴物件給您。”“哎,不對,‘有來無去路’,沒人接你回去你回不得的。何況這是徇私枉法,要不得的。”“那進了鬼門關不就更回不去了!”缺當下也是心生勇氣,掙脫勾司人就跑,哪裡還見得到路?立刻被逮了回來。這下慘了,勾司不再閒聊,不由分說就押着它入城一直走。

//上爲原本第七段。

如此到了森羅殿,勾司交付了手續,督缺領號排隊進去。缺本徘徊在外,但見勾司嚴格,無可奈何,到底進去了。

//此處宜分段。

問那上頭坐的是誰?乃是名不見經傳的原副判官作無。說來也是個倒黴人,出國學法數年,聞神州成立回國,後死於那場批鬥,成了史判官手下的副判。

//史判官:一說“史“應爲“崔”,一說作者不願與實事相同,蓋與原作無一般屬於自造,一說爲民國某位著名法學家。作者自己曾公開承認第二種說法,自謂“史”即“死”意。

地府這麼多年,倒也真的沒有革新。反正也是如此,當下史判突發奇想,告假一日,令原代理審判。

//此處宜分段。

噫,真是缺之運氣!原來原判當下翻開簿書,叫到這人部魂字第貳拾陸億〇貳佰捌拾捌萬壹仟玖佰柒拾壹號李缺,李缺緩緩步入,無師自通的做了個大喏便要下跪。原判點了點頭,然後說:“不必跪,站起來罷,禮節依辛亥後的。”李缺只得立着,不知所措。

//此處宜分段。

原判定睛一看那簿書,也不知怎麼回事,竟能將“黃帝紀年肆柒壹叄-22”看作“黃帝紀年肆柒貳伍”,蓋掌管冊簿的小吏猜拳醉酒時誤染的?

//“黃帝紀年肆柒壹叄”,即西/公元2016年,因年代久遠,黃帝紀年誤差有一年左右,故一說這一年爲黃帝紀年4714年。作者寫這段時據說是2011年,一說是2009年。“小吏”則又作“蕭吏”、“小李”、“蕭李”。“誤”一作“污”。

真是李缺命不該絕,逢凶化吉,平添了一紀壽命。當下原判將簿冊翻來倒去仔細研究琢磨也不知其所然,也感罕見,只得如實道:“咦,逮錯了,汝安心還陽,還有一紀,望常燒紙幣感謝。”又自忖:“一紀幾載反正無人知之,何不當個機緣相贈?好多個賬外收錄。”乃提筆掭墨修改,贈了十八年以資彌補。李缺就如此被吏使挾起,望後一扔,出了地府。

//上爲原本第八段,後有人於此賦詩一首,今被選爲漫畫版第一話結束語,見下

讀書有感

吳真士非賈雨村,紅樓夢盡甄士隱。

李缺中彩巧還魂,徐真假實皆機緣。

(徐一作虛)

............

//或評賞曰:匠心獨運與衆不同,先死而後生,否極泰來也。

//或誇讚曰:故事飽滿豐富,讀來自覺不厭,生動有趣。

//或解其暗語道:單此一回,就有四大名著於其內。初不解意,而後自知,常讀常新,痛快!

//李空心言:此回無什可道者,非隱無真事,實全臆造巧合而已。幼兒豈知人事?看似暢快淋漓,實際一無所言,皆空。死人復活,就是說這些之後的事完全不可能發生。同時劇情縱馳得當,合理反差,荒誕離奇,引人入勝。

//林李和說:此之引出文之第一條脈絡,“人情”故事也。作者原先定未想什麼,因而有如此單純文字。只可惜虛構之荒誕竟落入日後現實,全文之不諷而譏由此誕生。

//鄭元駁斥林李和說:文何有譏諷?腦抽多想纔有。文對何有描寫了?腦抽多想纔有!你能做到寫出來人說人話鬼說鬼話?你做不到吧?那麼瞎評論作甚?依我看,本文語言靈巧多變,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短短几句就能介紹或造就一位人物,不管是否重要,仍然面面俱到,所以你們才總是多慮。

//李嘉瑤說:好傢伙,真長。難怪有人背地裡講此文不善分段。(於是改劃段落)我倒看不出來這文好在哪裡,不是大家都說跟《紅樓夢》差不多爛嗎?不對,應當比它更爛,對話都不知分段。小學生都比他寫的強。

//林李和遺言道:鄭兄所言極是,深得作者意旨,在下自愧不如。但瑤說倒是本真,《紅樓夢》也是人說人話神說神話,又都有傳統糟粕,的確很爛,不值一提,難怪無人評說。什麼痛快,都是苦楚,想想“荒唐言”、想想“辛酸淚”吧。這文應是譯者作,譯者偉大。只是深奧不好,我想了一輩子也不知道爲什麼有外文保留,是驗證人物嗎?可《紅樓夢》中外文是直接音譯成中文的。如此看來,因爲譯者沒有文化自信,倒還遜了一籌。果然,古今多少小說都超不過半部《紅樓夢》,可謂文學之巔峰了。翻譯《紅樓夢》給外國人看的譯者同此人一般偉大,應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於是引發後人對譯者的搜尋。

//有志異錄,譯者爲蒼梧書道,作法搜神竊錄此書,盜版翻抄成文,後以暇掩真,乃成本文。李空心聞之,道:果然好文大家評,公道自在人心。哪管他真與假?哪管他產權版權?哪管他背德違法?嗚呼!不知該慟還是該嬉。作者曾說:“假作真來真作假,無爲有時有還無。”果然如此!

//李樂笑道:看來大家都忽略了詩詞。本回詩詞由化用到自作,不是體現了循序漸進的道理麼?何必苛求他。反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讀到最好文。什麼真假知識,又不是論文,讀得高興就行。我的文章如能被人抄走,冒名頂替,那還是替我文字揚名。現在太急功近利。窮困窘迫潦倒?我清者自清通達開透自知道就好。

//鄙人愚見:上面二人都是錯的。現在既然強調,就是時代大勢,豈能違背?你瞧高鶚引流蹭熱度蹭進歷史書,也沒人願意介紹他。保護知識產權是必須進行的!過往可不計,但來日必須究!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
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一回評說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一回 異人與朋吃火鍋 閒談因此啓樂事第二回 李缺還魂得仙緣 胡餘肆意鈔魷魚第三回 李缺失意領函新,徐賓震驚買兔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