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到槐裡聚太守府

果然是不出所料,在半路上,馬超就碰到了同樣是以不慢的速度趕路的杜畿一行人。不過他們是從槐裡來,要到斜谷去的,馬超他們呢,卻是從斜谷來,而要到槐裡的。

路遇之後,馬超也沒太過廢話,直接是帶着杜畿他們,一起回了槐裡。確實還沒等杜畿讓自己主公一起去,馬超便主動提出來了。杜畿一聽,這怎麼和自己所預想的不太一樣兒呢,難道說自己主公不着急回長安了?不過他轉念一想,就都明白了,敢情這自己主公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這封地從來都是路過而沒待過,這確實也說不過去啊。

這都趕上大禹治水了,三過家門而不入啊。說實話,有那麼忙嗎,雖說杜畿不認爲自己主公沒有事兒做,但是說起來,相對來說,肯定比自己這些來的要死的人,要強多了。當然了,雖說沒那麼忙,但是也挺忙的。至少自己主公回來之後,不可能是什麼都不做,所以這……

正好半路遇到了,所以杜畿也不含糊,直接和馬超衆人,是一起回了槐裡。

-----------------------------------------------------

一路上馬超也和杜畿聊了不少,都是問這問那的,畢竟這扶風可是馬超的祖籍,他小時候更是在這兒長大的。別說是他了。崔安也是。

結果說到這兒,杜畿確實是問了一句,“不知道主公有沒有回茂陵的打算?”

馬超一聽。便是一笑,“伯侯啊,這個自然是要回去的,等從槐裡離開,我便帶着衆人先回茂陵一趟,然後再回長安不遲!”

杜畿一聽,心說果然如此啊。這茂陵有自己主公不得不回去的理由。別說如今他還再世的那些親人,當然了。是他母親那邊兒的親人,外祖母還有舅舅他們。然後就是馬超父親、祖父的墳塋,可都在茂陵,並且連帶着自己主公的啓蒙恩師。也就是崔安崔福達的父親崔鴻崔儒鴻,也一樣兒在茂陵。

確實,和杜畿所想一樣,因爲茂陵的特殊性,使得馬超不可能不回去看看。

-----------------------------------------------------

先到槐裡,然後槐裡距離茂陵可以說很緊,然後從那出來後,再北上茂陵,最後再回長安。這就是馬超的打算。

雖說他早已經受不了崔先生的嘮叨了,畢竟崔鴻總牽掛着自己兒子的終身大事,所以馬超這個當主公的。也是責任重大。但是這崔安不給力,自己有什麼辦法。直到今日,自己也沒有見過其人對女子有什麼興趣。有時候馬超也想了,這崔安是不是練什麼童子功了,所以不能破身啊。貌似他那老師,好像就是一個人。直到他身死。

不過馬超想了想,估計這個不太可能。如果這樣兒的話,崔鴻崔先生當年也不可能讓崔安去學武,那斷子絕孫的事兒能做嗎?因爲到崔鴻這兒,不知道都幾代單傳了,所以崔安沒兒子,那麼崔家香火也就斷了,這對於一個比較迂腐的崔鴻來說,絕對是不能接受的事兒。

而如今自己這個崔先生,因爲當年劉宏的聖旨,他是再也沒有離開過茂陵半步。馬超有時候確實是想了,這早知道這樣兒,在劉宏臨死前,怎麼也得整一道赦免崔先生的聖旨啊。

-----------------------------------------------------

可如今呢,再也沒有什麼機會了,自己這崔先生,就認定這事兒了,不走了,不動了。馬超雖說是天下一個強勢諸侯,但是對於自己這個先生,他也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啊。至於說崔安,那就更不用說,只有他怕他老子,沒可能他老子怕他,那不玩笑嗎。是,別看崔安在外面是如何如何,但是在崔鴻面前,直接就變成綿羊了,變成了乖寶寶。

馬超也不得不說,這確實是挺有意思,要知道,崔安可算是名震大漢和異族的這麼一個漢人將領,但是被稱作殺神的其人,卻是怕他父親崔鴻,一介書生。

衆人終於是到了扶風的槐裡,也是馬超的封地,是啊,食邑好幾百戶呢,這每年的稅賦可都是由杜畿派人給送到長安,因爲這可是自己主公的,誰也不敢動啊。所以也確實,真要算起來的話,哪怕馬超什麼都不是,但是就憑這幾百戶的食邑,他多少也能在亂世混下去,這是事實。

-----------------------------------------------------

不過這在亂世之中,你沒點兒本事,那麼就算你是家財萬貫,最後也可能被人給奪走了。因此歸根結底,其實還得是自身本事行,那麼就能保住一些東西,甚至是所有。那麼本事不到家的話,那麼就什麼都別說了。

杜畿是親自給馬超衆人請到了扶風的太守府中,等進了會客廳後,馬超先是給衆人彼此介紹了一下,先是介紹了一下杜畿一方的幾個人,除了他杜伯侯之外,還有幾個是在扶風這兒做事兒的,同樣也是馬超的屬下,所以他當然認識。

然後是給杜畿他們幾個極少了崔安他們,雖說對於崔安,杜畿他們可早都認識了,但是其他人,尤其是陸遜還有從南蠻來的木馬,那杜畿上哪兒認識去,因此,在自己主公的介紹之下,是彼此見禮,最後這纔算完。

這見禮過後,馬超便簡單給杜畿他們講了一下,自己在禺同山和三江城的戰事。

-----------------------------------------------------

畢竟這事兒他自己也清楚,就算自己不去說,可杜畿他們也肯定會問。所以到時候與其讓他們問自己,倒是還不如這時候就說了,如此,他們就沒有什麼問的了。

杜畿幾人一聽,是不住點頭,心說還真是,這自己主公帶着己方的人馬,哪怕己方士卒確實是比銀坑洞士卒的戰力強,可是真正交上手後,這對方如何,其實也不是己方能夠小覷的。而且聽着自己主公又講到木鹿大王的猛獸攻擊,還有烏戈國兀突骨的藤甲兵,可以說杜畿他們也算是開了眼界了,畢竟以前都沒怎麼聽說過這些。

他們在司隸待着,自然是不知道南蠻那地方那麼些事兒。他們也就知道個孟獲,還有楊鋒他們幾個洞主罷了,再多的信息,杜畿他們確實是不太瞭解。

不過如今一聽自己主公說,他們倒是瞭解了不少,至少對於南蠻那地方的主要人物,他們可都記在了心裡。

-----------------------------------------------------

杜畿也問了自己主公幾個他不太明白的問題,馬超聞言,是一一給他解答了出來。之後杜畿看向陸遜的眼光,確實是有了些許變化。

要說之前在馬超介紹陸遜是新加入己方的謀士的時候,杜畿確實是沒有太過在意。他看陸遜也就是個二十歲左右,確實也沒覺得其人到底是有多大的本事。而對此,馬超他們也沒多說什麼。

但是馬超所講到南蠻那些戰事的時候,經常是提到陸遜陸伯言,這就不得不讓杜畿注意了。因爲他聽了之後,就知道,敢情這陸遜雖說年紀不是那麼太大,但是做出來的這些事兒,那可真是,不小,也不一般啊!所以他這個時候,就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兒,有些不重視其人了,這個時候的杜畿,可以說是很看重陸遜。

畢竟其人以弱冠之齡,便深得自己主公的器重,這一共也沒有幾個人有這個待遇。

-----------------------------------------------------

但是他最想說的還是,這陸遜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就看自己主公對其人的器重,還有其人所說的那些,出得那些計策,就看得出,這如此年紀,便是天下頂級的謀士,這前途,真可謂是不可限量啊!

因此在杜畿的心裡,他其實是有意交好陸遜的,畢竟要是能和這樣兒的人物關係不錯的話,那麼對自己來說,只能是好處更多。而且杜畿也相信,自己雖說不會吹牛說自己有多大多大的本事,但是一般般的人,確實,自己認爲他們不如自己。

因此,杜畿就想了,這陸遜就算是和己方將領有接觸交往的話,那麼他和自己多接觸接觸,肯定不會掉價,不會跌份兒就是了。

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一五〇 廣宗城疑似熟人來第四二五章 馬孟起兵臨梓潼第三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九三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三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八)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五一四章 楊奉差人請白波第二三〇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七)第七四三章 吳子遠再臨關頭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四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第二三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五)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一七七章 南蠻再戰禺同山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五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〇)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三二八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完)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一百零三章 黃巾亂京師震動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二九四章 爲說飛將贈赤兔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三〇五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二十五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續)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五〇六章 郭汜使者來議和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八)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二)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一九八章 馬超楊鋒促合作(續)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四〇九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續)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五)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九四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七)
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一五〇 廣宗城疑似熟人來第四二五章 馬孟起兵臨梓潼第三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九三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三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八)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五一四章 楊奉差人請白波第二三〇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七)第七四三章 吳子遠再臨關頭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四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第二三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五)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一七七章 南蠻再戰禺同山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五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〇)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三二八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完)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一百零三章 黃巾亂京師震動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二九四章 爲說飛將贈赤兔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三〇五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二十五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續)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五〇六章 郭汜使者來議和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八)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二)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一九八章 馬超楊鋒促合作(續)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四〇九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續)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五)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八十六章 孟起翻山會盜匪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九四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