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袁紹嗎?

王芬荀和陳逸幾個黨人大佬思索了一會兒。

從內心深處來說,荀和是沒意見。

因爲他和袁紹關係不錯,袁紹不僅早期與他們一直有來往,交情深厚。

後來清君側,也是荀和與袁紹一起策劃的,有革命友誼。

陳逸的話,屬於那種沒有什麼主見的人。如果大家覺得沒問題,那就沒問題。

所以真正拿主意的,還是王芬。

畢竟現在冀州需要的是一個能夠主持大局的人,陳逸不願意,是因爲他缺乏主見,隨波逐流。荀和不願意,是因爲他覺得自己沒有那種雄才大略。

就好像荀彧與曹操的關係,假如曹操死了,荀彧威望再高,也難以取代曹操的位置是一個道理。

不同的人,定位就不一樣。有些人天生適合做君主,有些人只適合做臣子。個人威望、能力、決斷,都能從性格當中體現出來。

所以當韓馥舉薦袁紹來繼承冀州牧的時候,荀和與陳逸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因爲在他們看來,袁紹也是黨人中的一員。而且袁紹不管是從威望、能力以及魄力上,都適合承擔起這個責任。不像他們一樣,遇到大事的時候,有時候會瞻前顧後,難以做出決定。

當然。

荀和陳逸等人一定不會想到,其實袁紹也有優柔寡斷的一面,只不過目前還沒顯現出來而已。暫時讓世人看到的,僅僅只是他英明神武的地方,等多年以後纔會暴露出來。

不過就當所有人都在考慮韓馥的推薦是否合理的時候,唯有王芬皺起眉頭,默然說道:“袁本初雖世出名門,可卻不知他對當今天子怎麼看。”

當今天子?

荀和頓時驚醒過來。

這個天子當然不是指洛陽的劉虞,而是指冀州的小皇帝劉陔。

因爲王芬立皇帝這事,鬧得天下沸沸揚揚。

很多世家和門閥其實是不認可這個皇帝,

包括青州旁邊劉備曹操公孫瓚等人,也都是打着侍奉洛陽朝廷,呵斥冀州朝廷的旨意來反對王芬。

袁紹的能力和家世威望毋庸置疑,唯獨這一點讓王芬擔憂。

那就是如果袁紹接替了王芬成爲冀州牧,會不會人亡政熄,不再繼續侍奉冀州的天子。

萬一袁紹迫於四周壓力,在執掌大權之後,選擇廢掉冀州的皇帝,改爲向洛陽朝廷效忠,那麼王芬一番心血,就會打了水漂。

對於一個敢於廢立皇帝的主,王芬的膽子肯定有。

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違,重新立一個天子,就是想着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讓黨人的光芒再一次重現數十年前的模樣,出現衆正盈朝,黨人盛世的局面。

若袁紹另有異心,有了別的想法,豈不是讓王芬最初的願望,付之東流?

荀和遲疑片刻,說道:“本初也是我們多年好友,當初我等落難,本初亦是願意收留我們,與我們結交。他之志向,我們也是清楚的,應當不會懷有異心。”

“文祖公,若想知道袁本初是否會侍奉天子,不如一試便知。”

人羣之中,許攸也站了出來進言。

許攸其實也是黨人,歷史上他曾經與王芬周旌襄楷陳逸一起謀劃廢掉漢靈帝,幾人交情深厚,所以今年年初,王芬就把許攸調來鄴城,擔任侍御史。

聽到他的話,王芬問道:“如何試探?”

許攸笑道:“公可召袁本初入鄴都,擔任侍中一類閒散官職,終日陪伴天子左右。若他拒不奉詔,則說明他有異心。若他欣然接受,願意侍奉天子,則說明他心誠於陛下,則可託付大任。”

漢朝有不少散職,統稱爲皇帝的顧問,近臣等,沒有實質的權力和管轄部門。

比如議郎、大夫、郎中、侍郎、中郎,侍中等,別看這裡面有大夫和郎中,以爲這是太醫院,實際上這都是漢朝正統的官職,統稱爲郎官。

其中品秩最高的就是侍中,秩比兩千石。袁紹現在是渤海太守,兩千石官員,如果將他調任回鄴城,擔任侍中,看似變成了京官,可權力小了不止一點半點,從封疆大吏,直接變成閒散官員,普通人根本受不了。

王芬聽了之後,若有所思,點點頭道:“嗯,子遠之言,確實有道理。本初雖然與我等也是多年老友,布衣之交。無奈人心似水勢無常,只希望他莫要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說罷,便吩咐下去,按照許攸提出來的意見,令人去鄴城皇宮之中,以天子名義寫了詔書,蓋上印章,召袁紹進宮,擔任侍中。

而且這道命令下達以後,王芬也不許在場的人離開,這兩日就待在太尉府,怕他們給袁紹告密。

但實際上當王芬下達命令之後,許攸荀諶辛評等人便不着痕跡地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這些計策就是他們提出來並且實施的,哪用得着去告密?

袁紹那邊只需要按照計劃去做就行。

出題人都是他的人,王芬憑什麼會覺得這道題目能考驗得了袁紹?

只是那邊詔令還沒下達到渤海,此時的渤海,卻開戰了。

青州,平原國。

劉備以王芬擅立僞帝,大逆不道,且無故派呂布攻佔兗州爲由,正式宣戰。

八月初,烈日炎炎,劉備親自來到前線,率領大軍進攻渤海、清河二郡,攻佔了修縣、繹幕,兵進東武城,一路往廣宗打去。

值得一提的是,廣宗東面,就是界橋。

整個冀州是一塊平原,幾乎無險可守,青州軍忽然進攻,打得東面清河國的守軍措手不及,都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劉備軍連破數城,攻入清河國腹地。

在這種情況下,王芬不得不緊急調遣軍隊前來攔截,雙方主力於東武城、清淵、甘陵等縣對峙,兩邊加起來,大軍足有十多萬。

同時幽州的公孫瓚也進兵河間國,率領步卒三萬,騎兵兩萬,總計五萬人馬,猛攻渤海、河間、安平三郡。

袁紹只有一郡之地,滿打滿算不過三萬人,不能抵擋,只能放棄領土,退守鉅鹿一帶。

而洛陽方面,也大軍雲集,做出要進攻鄴城的姿態。

一時間,就跟陳暮當初設想的一樣,洛陽幽州青州,三面將冀州包圍了起來,大軍在肆意在冀州腹地馳騁,一路進逼魏郡,像是隨時能將王芬覆滅一樣。

東武城,夜幕將至,劉備正伏在桌案上寫書信。陳暮與沮授田豐來到廳中,燭光影動,臨近九月初秋,秋風徐來,油燈火苗亂竄。

“大哥。”

“嗯。”

見到他們過來,劉備將信紙包好,對一旁的親衛道:“送去給公孫伯圭。”

等親衛走了,陳暮才問道:“大哥是邀伯圭兄一起合兵進攻?”

劉備搖搖頭:“不是,我是在信中叮囑他,莫要肆意抄掠百姓,切不可再造多餘殺戮。”

“這樣啊。”

陳暮想了想,公孫瓚確實曾經幹過這事。

由於劉備在冀州有好名聲,此次進軍,也曾經下過嚴令,對百姓秋毫無犯,若有人違令者斬。

所以現在兵進冀州之後,青州輿論機器全面啓動,潛伏於各地的軍情司探子利用印刷出來的宣傳冊,大肆宣傳劉備的仁義與王芬的大逆不道,在輿論高地上佔領優勢。

以至於地方百姓對待劉備來犯的態度並不是那麼牴觸,甚至這東武城,在城中守軍逃走後,還是城中官吏親自爲劉備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因此像這樣收買人心的機會其實還是很不錯,比如以後他們可以搞一份報紙,把這事寫進去,多多宣傳不是件壞事。

“四弟、公與、元皓先坐下吧,此時過來,是有何事?”

劉備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們。

軍事行動方面白天已經商量過,他們是準備從東武南下攻打甘陵,破了貝丘,然後直取魏郡的清淵陶館,配合北面安平國的公孫瓚以及河內郡的關羽一起三面進攻鄴城。

冀州這地形就是這樣,想打出去不容易,被人家攻進來,廣袤的華北平原,除了城池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防守。

所以王芬的軍隊大部分都集中在鄃縣、靈縣、甘陵等地,疏於了北面修縣、繹幕。

因此接下來的戰鬥,就是要準備開始打硬仗。

被三面圍攻,位置縱深太大,在冷兵器時期反而是件壞事,到處都被攻打,首尾不能相顧。王芬就只能收縮兵力,將主力部隊聚攏在魏郡周邊,力圖決戰。

就跟歷史上公孫瓚打袁紹一樣,長驅直入,都快達到魏郡,最終纔在廣宗縣的界橋一帶被袁紹擊敗。

所以別看此時青州和幽州的進軍十分順利,但後面就沒那麼好打。王芬的實力比袁術還強,再算上袁紹的三萬部衆,總兵力達到二十多萬。

而青州出兵六萬,幽州五萬,洛陽三萬,總兵力只有十四五萬左右,在兵力上有一些差距。

像這樣雙方加起來達三四十萬兵力的大規模軍團級別的作戰,牽一髮而動全身,可不是那種幾萬人規模的小打小鬧,因此即便是陳暮,也十分地慎重,找了沮授田豐,商量接下里的對敵策略。

三人坐下,陳暮開口說道:“大哥,之前商議了軍事之後,我又想了一會兒,覺得此戰應該儘快解決,不宜拖延,因爲在實力上,我們與冀州還是有些差距。”

“哦?”

劉備想了想說道:“四弟爲何這麼說?”

陳暮道:“冀州兵強馬壯,又有呂布騎兵在外,一旦回防,固守魏郡,則我軍必然難以攻克。所以必須速戰速決,一者趁王芬病危,冀州混亂之時儘快進兵。二者是解決兗州燃眉之急,若運氣好,一戰平定冀州,也猶未可知。”

“嗯......”

劉備思索道:“四弟之言,確實有理。只是兵者,大事也。甘陵貝丘一帶城高兵多,恐怕難以儘快攻克,需要圍住城池,等他們糧盡之後,才能做決議吧。”

陳暮笑道:“所以我們要改變策略,不能再打甘陵。”

“不打甘陵?”

劉備納悶不已,問道:“若是不打甘陵,我們如何能進攻魏郡?”

冀州雖然是平原地區,無險可守,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戰略縱深。魏郡、趙國、鉅鹿等地縱橫交錯的幾十條河流,就是最好的阻礙物。

陳暮跟劉備當初討黃巾時在冀州打了那麼久仗,對於這裡的地理位置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從清河國進攻之後,劉備只能選擇從清河國南下進入魏郡,再渡過清河,直取鄴城。雖然也有別的道路,可要繞一個大圈子,耗時耗力,實在沒有必要。

沮授說道:“我們之前商議過,若想進攻鄴城,從清河國南下是其中一條道,還可以從界橋進入鉅鹿境,再從廣宗南下平恩、斥丘,打鄴城。用此策的話,我們就可以繞開清河南面的守軍,直插魏郡腹地。”

劉備沉吟道:“只是若不能攻克甘陵,我們後續的糧草,恐怕要受到甘陵一帶守軍襲擾,一旦糧草不能維繫,前線怕是難以與敵人相持。”

聽到他的擔憂,陳暮沮授田豐互相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見他們笑而不語,劉備納悶道:“怎麼,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田豐撫須道:“明公說的對。”

“所以我們繞道界橋,直取鄴城,也是假的。”

沮授補充了一句。

陳暮最後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兵者,詭道也。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們兵進界橋,入廣宗,南下取平恩,姿態做足,實際上,卻是要將甘陵包圍起來,不給王芬收縮兵力的機會。”

劉備被他們的話繞暈了,一會兒說要打鄴城,一會兒又說打甘陵,到底打哪啊,一頭霧水地問道:“所以,四弟公與元皓,你們到底想說什麼?”

陳暮取出了隨身帶了冀州輿圖,上面雖然標註簡陋,但主要的城市還是存在,指着甘陵周邊方向道:“大哥,從青州攻鄴城,唯有從清河國南下這一條路選擇。可甘陵屯有重兵,短時間內難以攻克,所以我們應當兵分三路,一路主力過界橋取平恩,斷甘陵糧道。一路從兗州進軍發乾陶館,斷甘陵後路,最後一路則取鄃縣靈縣,如此四面包夾,甘陵與貝丘二地必然難以長久。此時我們再佯裝不管他們,南下攻打鄴城,甘陵貝丘被困,東面和北面都是敵人,所以只有南下一條道路,配合魏郡軍隊,偷襲我們後方。但陶館在我們手中,一旦甘陵守軍出城襲擾我們後路,此時我們南北夾擊,必可破甘陵敵軍,則清河便成了我們進攻冀州的前哨站!”

劉備湊過來,就看到在地圖上,甘陵其實離平原並不遙遠,王芬的主要兵力是佈置在甘陵與貝丘二地。至於與平原國治所平原縣近在咫尺的鄃縣和靈縣,反倒不敢派那麼多人,因爲一來二地是座小縣城,城池不高,難以抵擋大軍圍攻。二來離平原太近,一旦被攻打,援軍難以儘快抵達。

所以甘陵這個清河國的治所,城池高,且城中屯糧比較多的地方,就成爲了冀州防禦青州的橋頭堡。但清河國畢竟是一塊平原地區,鄃縣、靈縣、繹幕、東武城在它的東面與北面,將它團團包圍住。

唯一的屏障就是身後的清河,過了界橋就到了廣宗。而南下貝丘清淵就是陶館,可以說是一片很容易被困住的地方。

陳暮沮授田豐認爲,先取廣宗,再繞道兗州取陶館,那麼甘陵守軍南下逃跑與糧道就會被斷掉。他們的出路要麼是東面跑到鄃縣與靈縣去,然後打到平原國,進攻青州老家,要麼北上東武城,往安平國方向逃跑。

可問題是公孫瓚已經抵達安平國,往安平國逃跑就是死路一條。而東面的鄃縣靈縣又被攻破,即便將鄃縣靈縣奪回來,平原國境內還有一條黃河天險可以阻攔他們的道路,讓他們無處可去。

所以在這樣的境地下,甘陵守軍在糧盡之後,要麼出城去想辦法斷青州糧道,搶糧食。要麼只能聯絡魏郡那邊,與魏郡一起前後夾擊劉備南去的主力軍。

但不管怎麼選擇,都會掉入青州謀士團的陷阱裡,被劉備軍主力,加上安平國的公孫瓚以及兗州方向來的第三股青州軍一起配合圍殲。

可以說,只要他們出城,就是死路一條,被陳暮他們算得死死的。

等到甘陵被拿下,那麼整個清河國就會落入青州的手裡,成爲青州進攻冀州的橋頭堡。隨時可以南下,從清河兩岸進兵攻打魏郡,而這沿途一路上,冀州則無險可守,除了固守城池以外,再也不能利用河流進行狙擊了。

聽到陳暮的話,再看着地圖上的地形,劉備深以爲然地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四弟這一招以進爲退,倒是妙得很,假裝進攻,實際卻是防守。”

陳暮笑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其實也是趁王芬生病,要他命而已。若不是現在冀州指揮混亂,恐怕我們想這麼打也沒那麼容易。”

根據軍情司密報,王芬已經病了半個月了,這段時間沒有上朝,也沒有出過門,想來已經是病入膏肓。

作爲冀州的靈魂人物,王芬一旦倒下,對於冀州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

到時候政令混亂,軍隊難以統一指揮,就是青州軍渾水摸魚的時候。不然的話,以冀州現在完全能以一敵三的實力,腦子抽了才一定要和他硬碰硬。

畢竟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偶然而非必然,世界上大部分的戰鬥,都是以兵多欺負兵少,勢力大主動去打勢力小的。任何以弱勝強的典範,往往都是大規模敵人進攻的時候出現錯誤,被人抓住了機會而已。

否則的話,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經典以弱勝強的戰例。

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九章 陌上桑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九章 羅市賊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
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九章 陌上桑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九章 羅市賊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