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帝崩

“咳咳!”

病牀上,漢靈帝臉色蒼白,面無人色。

董太后已經哭暈過去三次,正在後宮修養。

何皇后與諸多常侍服侍左右。

“陛下,服藥。”

張讓侍弄湯藥,給漢靈帝服下。

纔剛喝了一口,就全都吐了出來,不斷咳嗽。

他的身體本就不好,又常年縱慾享樂,已經到了極限。

“朕,愧對祖宗。”

漢靈帝這個時候,想起陳暮的逆耳忠言,在臨終之前,居然有點幡然醒悟的味道。

他如果聽陳暮一句勸,不那麼貪婪,知足常樂就好,也不至於落到這般田地。

然而一切都已經晚了,他的身體不好,天下又大亂,再也拯救不了。

“陛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陛下,把藥喝了吧。”

張讓老淚縱橫,跪在地上,小心翼翼服侍。

“唉。”

漢靈帝嘆了一口氣,正要說點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蹇碩居然進來,喜形於色道:“陛下,大捷,大捷呀。”

“什麼大捷?”

張讓一愣。

漢靈帝的目光也看過去。

蹇碩連滾帶爬來到龍牀前,跪下磕頭道:“陛下,劉玄德於野王城外大破冀州叛軍,洛陽危機解決一半了。”

“玄德!”

漢靈帝瞪着眼睛,臉上陡然充滿了血色,一下子彷彿病體痊癒,高興地道:“不愧是我劉家子孫,玄德族弟沒有辜負朕的期望。傳詔,遷劉備爲司隸校尉,升縣侯。”

之前說過,漢朝封侯有幾個階段,一是都亭侯、都鄉侯這類虛職。然後纔是亭侯、鄉侯以及縣侯這類實職。

其中縣侯是大臣能夠封爵的頂點,光封地食邑就有數萬畝地。比如陳暮祖先陳平的蒲陰侯,屬於侯國,一般會置千石國相,再進一步就是封王。

有意思的是,劉備是宗室弟子,是可以封王的。

後世很多人說劉備虛僞的地方,就在於他在219年稱漢中王,於是紛紛說他有僭越之心。

只能說這種話的不是傻子就是腦殘。

因爲劉備是正兒八經的宗室,稱王沒有任何問題。

劉邦曾作白馬之盟,“非劉氏不得稱王”,劉備是劉邦的後代,姓劉,稱王合情合理。

所以真正有問題的是給自己封魏王的曹操,而非劉備。

當然,如果你非要說劉備只是偏遠宗室,不是皇室一脈也無可厚非。

但問題是,劉秀也是偏遠宗室,跟劉備的起點差不多。

除非你不承認劉秀光武帝的皇位,說他違背了白馬之盟的約定,才能指責與劉秀同樣是偏遠身份稱王的劉備。

不然在程序上,劉備稱王挑不出任何毛病。

“司隸校尉?”

張讓猶豫道:“劉玄德今年也不過28歲,

擔任此重職會不會......”

司隸校尉其實就是司州牧。

大漢十一州,經常沒有把京畿地區的司州算進去。

但不可否認的是,司州也有七郡國,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亦或者政治地位,都十分重要。

劉備28歲擔任一地太守還沒有問題,因爲漢朝歷史上,不乏20多歲就擔任大官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去病,23擔任大司馬,位列三公。

除此之外,還有賈誼,21歲位列太中大夫,23歲本來有機會位列九卿,被羣臣嫉妒,外放去擔任長沙王太傅,相當於現在的國相。

從這一點上來看,在唐宋之前,只要你有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年紀輕輕一躍成爲高官,並不是問題,不需要熬資歷。

問題在於,現在的司隸校尉樊陵是宦官們前段時間幫忙推舉上去的,屬於宦官派系。

劉備來洛陽那麼久,拒不與宦官們聯繫,也不參與朝政,宦官拿捏不清楚他的態度,也不知道他是哪邊的人。

因此在這個重要職務的人選上,張讓不希望非自己派系的人拿。

漢靈帝又咳嗽了兩聲,說道:“先讓玄德擔任着,等他統兵擊退了叛亂,再讓他去擔任九卿即可。”

張讓心頭一喜,明白天子還是向着宦官們,只是暫時把劉備當個工具人,於是磕頭道謝:“多謝陛下,婢這就去宣詔。”

.......

.......

這邊皇帝打算讓劉備做工具人平叛,那邊荀和差點沒氣死。

現在天下大亂,唯有冀州和豫州叛軍,是他策劃的,結果莫名其妙鑽出個劉備,將他的東路大軍給擊潰了。

原本定下的兩路大軍合圍洛陽,等天子兩腿一蹬翹辮子,就立即率領大軍殺入皇宮,誅殺宦官,再擁護劉辯登基爲帝,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半軍隊,這讓荀和怎麼忍得住。

大將軍府邸之中,後院,荀和強忍着憤怒的臉色,與劉表王匡胡母班李度荀彧等人坐在一起。

“前院在吵些什麼?”

劉表納悶地問。

李度輕笑道:“也就是在吵是先平叛,還是先誅殺宦官的問題吧。”

“一羣無能之輩而已。”

荀和冷哼一聲。

隨着天子病倒,何進麾下瞬間變得人才濟濟。

文有鄭泰、陳琳、盧植、蒯越、張津、何顒、逢紀、鮑信、王允等二十餘人作爲幕僚,武將當中也有孫堅、吳匡、董旻、張璋、許涼、伍宕等人。

一羣人在前廳吵得很兇,在談是先平叛還是先誅殺宦官的事情。

以原交州刺史張津爲首的衆人是希望何進先將外敵平定之後,再考慮誅殺宦官的事情。

而以荊州豪強代表蒯越爲首的一些人,則希望何進能夠當機立斷,趁着天子病重,南軍四散守衛,洛陽空虛之際,發兵殺入皇宮,先除掉諸多常侍。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今朝廷也沒有兵馬,北軍在長安和涼州叛軍打仗,南軍在防守豫州冀州叛軍,就連劉備也在野王縣,洛陽現在無比空虛,何進手裡哪裡來的兵馬?

要知道,皇宮禁軍還有數千人掌握在宦官手裡,沒有兵馬靠他們幾個人衝入皇宮嗎?

何進手裡確實沒有兵,不過不要忘記,諸多豪強們手裡有私兵,還有董卓屯兵於河東,兗州刺史橋瑁,幷州刺史丁原,也都率領勤王軍隊向洛陽方向移動。

所以如果何進真的下定決心,手裡頭至少有上萬兵馬。

但荀和知道,何進肯定下不了決心。

一來何進優柔寡斷,他與宦官集團藕斷絲連,肯定沒那麼快決定下手。

二來天子可還活着,現在進宮,那就是要背上謀逆的罪名。

所以何進絕對沒那個膽子。

真要動手,還得看我。

荀和心裡想着。

“那陳子歸,真不當人子!”

荀和忍不住說道:“居然跑得無影無蹤,還留下個禍害劉玄德。”

作爲黨人的核心圈子,這幾人自然已經知道荀和的謀劃。

李度苦笑道:“劉玄德應該是不知內情的吧。我聽聞劉玄德爲人頗講義氣,又忠心仁義,恐怕陳子歸也不敢對他以實相告。”

“陳子歸要是聰明,就應該阻止劉玄德才是,怎麼能讓他率兵在野王縣阻撓我等大軍進洛陽誅殺閹宦呢?”

荀和還是有些惱怒。

劉表遲疑道:“倒是聽說在陳子歸請辭之後,劉玄德就上交了辭呈,可能是陳子歸勸過,但陛下不允。”

荀和:“.......”

仔細一想,劉備如今名望在外,以忠君仁義名傳天下,他們要做的事情,說得好聽點是誅殺宦官,難聽點就是犯上作亂,在謀逆。

劉備要是知道了,沒準會上書給皇帝,把這件事情捅出去,陳暮沒有告訴他的結拜兄長劉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情還真不能怪陳暮。

不過無所謂。

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又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說法,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很正常。

好在冀州軍不是主力,豫州軍纔是主力。

袁本初還在大谷關,到時候與豫州軍合二爲一,大軍殺入洛陽,何進就是再猶豫不決,也得硬着頭皮上了。

想到這裡,荀和看向王匡道:“呂公有消息傳來嗎?”

王匡說道:“昨日天子咳血不止。”

荀和大喜:“好,只待陛下殯天之日,便是大軍入洛陽之時,到時候我們再把此事告訴大將軍,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將軍只能率兵進宮了。”

這在宋代,就叫黃袍加身。

雖然不是何進篡位謀逆,但其實也是一個意思,都表示到了這個地步,就沒有退路可言。

......

......

幾日之後,也許是劉備大勝的消息讓漢靈帝心情好了許多,到了四月中旬,他居然可以下地走動幾步。

諸多常侍無比興奮,以爲天子病情好轉,於是立馬攛掇他去西園。

漢靈帝到了西園,此時已是傍晚,夏日涼風習習,西園景色美如畫卷,他環顧左右,詢問道:“子歸什麼時候回來?”

張讓忙道:“信使已經回來了,到蒲陰之後,聽說陳子歸早在三月下旬聽聞陛下病重,就已經在往洛陽趕,只是畢竟洛陽與蒲陰相聚兩千裡,冀州又鬧兵災,也許在路上有什麼事情耽擱了。”

“哦。”

漢靈帝點點頭,擔憂道:“但願子歸不要碰上兵匪,出什麼事情纔好。”

張讓笑道:“陳子歸狡猾聰穎,應當會小心避開。”

“還是儘早讓他回來吧。”

漢靈帝嘆氣道:“悔不該當初不聽他言啊。”

張讓趙忠勸道:“這些都是豪強世家門作亂,怎麼能是陛下的錯呢。”

“子歸早有警示,認爲朕不該如此激進,應當徐徐圖之,可惜朕枉顧了他的話。”

漢靈帝苦笑道:“如今朕的身體大不如前,如果朕真的死去了的話,朕想要爾等與子歸輔佐董侯登基爲敵,正如文帝不用有才幹的賈太傅一樣,朕不能放棄這樣的國士遺於野外,必要給子孫留下中興之臣才行。”

張讓趙忠忙不迭磕頭:“陛下洪福齊天,病情必然會好轉,大漢萬代之昌盛,還要等陛下修養之後,再平定天下,功過高祖世祖啊。”

漢靈帝對於幾名常侍的吹捧早就置若罔聞,擡頭看向遠方,沉沉暮靄遮蔽着天地,傍晚夕陽斜照,晚霞熠熠生輝。

天邊迴旋的暮鴉成羣結隊,大雁北飛,忽而排成人字,忽而排成一字。

頭一次這麼靜下心來觀察着天地,漢靈帝發現,悠悠蒼天,世間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

才三十多歲的皇帝癡癡地看着,就這麼看着。

可惜這江山美景。

也許看不了多久了吧。

天子心裡想着。

不知何時,天已經黑了。

帝不肯回宮。

他坐在西園涼亭內的長椅上,呆呆地看着晚霞逝去,月亮與羣星爬上夜空。

那羣星耀眼,像是銀華般璀璨。

其中最大的那一顆,光芒像是在於皓月爭輝,閃爍着熾烈的星光。

漢靈帝望着那顆星星出神。

過了一會兒,天子忽然腦袋一歪,沉沉睡去。

不知道爲什麼,在他睡去後,最大的那顆星,像是將已經自己的全部星光釋放,變得無比黯淡,再也生不出光輝來。

發現天子睡着了,常侍們去喊,卻怎麼喊也叫不醒。

張讓顫抖地試探了鼻息。

片刻之後,所有人都尖叫了起來。

當天夜裡。

帝崩於西園宮殿。

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章 得兗州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 壽誕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章 得兗州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 壽誕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