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考校

鮮于輔現在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地位了,因爲他發現公子在信都“犯二”時用安平國換回來的這個名叫趙雲的年輕人,絕對不簡單。

這個年輕人目光銳利,馬上動作標準規範,身手矯健靈活,話語雖然不多,卻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當他不聲不響地跟隨在公子身側時,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自然和貼切,彷佛公子的身邊天生就該有這麼一個強力的守護者存在。

而在趙雲到來之前,公子身側右後方的那個位置,是屬於鮮于輔的……

現在,公子騎馬走在當中,李嚴和趙雲一左一右伴隨兩側,倆人似乎有意的讓出了一個馬頭的距離,這樣既能顯出公子尊貴的身份,又不會讓公子覺得距離疏遠。

李嚴剛纔開玩笑說公子怎麼也要給趙雲一個校尉的職務,以現在的情形看來,還真有可能。

鮮于輔是騎兵都尉,職位並不低,可若是劉和將趙雲一步到位地提拔成爲校尉,只怕劉虞麾下將領沒有一個會服氣的。

只因爲這校尉和都尉,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可其中的區別實在有點大。

漢代的校尉,跟後世軍隊中的校官、尉官兩類軍銜級別完全不同。後世軍中的尉官一般有三階,分爲少尉、中尉和上尉,對應的職位分別是排長、連長和副營長;校官一般有三到四階,分爲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西方軍中稱准將),對應的職位分別是營長、團長、旅長和師長,也有極少數軍銜爲大校的軍官,擔任了副軍級別的職務。

在古代,所謂的“校”,指的是軍事編制單位,而“尉”,則指的是軍官。“校”、“尉”兩字合在一起,便是部隊長的意思。戰國末期出現校尉這個軍職,在秦朝時爲中級軍官,到了漢朝時則越提越高,其地位僅次於各將軍。

武帝爲了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護,設置了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八校尉”的官秩皆爲比二千石,其下還有屬官丞和司馬。

八校尉統領的軍隊皆是從地方或少數民族中選募來的常備兵。

其中,中壘校尉本爲中尉的屬官,武帝時從中尉下分出而升爲校尉,掌管北軍壘門內外;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專掌位於長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門屯兵;長水校尉掌長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騎;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

到了東漢時期,將中壘校尉省去,又將胡騎營併入長水營,虎賁營併入射聲營,於是只剩下五校尉。所謂的“五營”、“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屬的軍隊。

靈帝時期,曾經特設西園八校尉,取代之前的五軍校尉,掌管京師附近的兵權。

其中,上軍校尉由小黃門蹇碩擔任,中軍校尉由虎賁中郎將袁紹擔任,下軍校尉由原來五校尉當中的屯騎校尉鮑鴻擔任,典軍校尉由當時的議郎曹操擔任,助軍左校尉由趙融擔任,助軍右校尉由馮芳擔任,左校尉由諫議大夫夏牟擔任,右校尉由淳于瓊擔任。

由上看見,此時的校尉,從權力和職務上而言,是與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同級的,屬於軍隊中的高級將領。

說完了校尉,再來看都尉。

都尉也是秦漢時期重要的中高級武官。都尉一職最早出現在戰國後期,到了秦楚、楚漢之際,都尉一職則開始頻繁出現。《史記》中曾有所記載:“陳涉自立爲將軍,吳廣爲都尉。”、“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有漢以來,都尉一職的含義不斷擴大,景帝時將郡尉更名爲都尉,之後又先後出現了部都尉,農都尉,屬國都尉,水衡都尉,奉車都尉,駙馬都尉等等,逐步擴大成爲一個都尉體系。

都尉當中,官階品秩最高的可比二千石,而其他如部都尉、關都尉等,品秩只是在二百石到六百石之間。

到了東漢之後,都尉的地位不斷下降,中興建武六年取消了內地各郡(國)的都試,裁撤了都尉一職,由本郡太守兼掌兵權,而只在邊郡繼續保持都尉及屬國都尉。

黃巾亂起之後,因爲情況極端,所以各郡相繼恢復了都尉之職,然後便是各地諸侯混戰,有的繼續沿用都尉的官職,有的則取消都尉的官職,用其他職務掌握兵權。

比如,曹操現在立足於東郡,忙着向外擴張,頭上頂着的便是驍騎校尉的官職,郡中的太守和都尉都被他取消。

劉虞擔任幽州牧以來,麾下兵馬的編制和序列十分混亂,其中直接隸屬於他的只有騎兵都尉和步兵都尉兩部兵馬,所以鮮于輔相當於是部都尉的級別。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李嚴口中提到的校尉,相當於是後世中央警衛團副團長這個級別,而鮮于輔的這個都尉則類似於後世地級市警備區副司令員。

中央警衛團團長可以晉升上將軍銜,平時至少也得是中將擔任,所以警衛團副團長怎麼也得是個少將。

地級警備區司令員軍銜爲大校,級別正師,所以副司令員也就是個大校副師的級別。

趙雲在公孫瓚軍中的職務不過是個軍侯,充其量也就相當於一個副營長,結果李嚴一張口就要幫他在劉和這邊弄個少將的職務,你讓勤勤懇懇爲劉虞打工多年,目前還是副師級別的鮮于輔同志心裡怎麼想?

而且,還有一層比較隱晦,不便於明說的原因,也讓鮮于輔對校尉這個說法十分敏感。

校尉是護衛天子的高級武官統領,都尉是屬於地方的軍事統領,若是某一天趙雲受封爲屯騎校尉或者越騎校尉這樣的職務,那麼他守衛的天子是誰?

雖然年初劉虞嚴詞拒絕了袁紹和韓馥的提議,並沒有真的登基稱帝,可劉虞帳下的這些文武官員心裡未嘗就沒有擁立劉虞的念頭。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萬一豬油蒙心的董卓哪天不開心,一刀下去,把那位被他囚禁在長安的小皇帝“咔嚓”了,這當皇帝的重任還不得落到劉虞的頭上?

董胖子可是真能幹出來這種事,小皇帝劉協的哥哥,也就是太子劉辯,在靈帝死後登基,沒出幾個月,不就被董卓一杯毒酒下去弄死了麼?

真到了那一天,劉虞接手皇帝這個充滿危險的職業,作爲嫡長子的劉和,豈不是未來的皇帝?

李嚴說這話時是真的在開玩笑,還是有所暗示?若是公子心裡真有這個想法,他讓趙雲來做校尉,似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前面開路的鮮于輔,有些心情複雜地轉頭看看身後不遠處的那三個年輕人,心裡已經徹底凌亂了。

鮮于輔在前方心事重重的領路,劉和卻是全然不知,此時他正在跟趙雲談論着關於騎兵方面的一些話題。

“我個人覺得騎兵還是應該走精兵路線,不應該一味的貪多求大。比如吾父這次南下,雖然帶了五萬騎兵,看上去聲勢極爲駭人,可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不僅相互之間無法有效的協同,而且因爲戰馬對於草料方面要求很高,所以對於整支部隊的後勤供應壓力很大,很難在一個地方久呆下去。”

劉和的前世只是一個二流大學的師範生,不是科班出身的軍事專家,他此時只能按照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提出一些對於騎兵建設方面的看法。

趙雲聽了之後,沒有馬上接話,而是認真的思考起來。

雖然公子看似在和自己閒聊,可趙雲可不敢這麼認爲,他把見面之後的這第一次談話,當成了劉和對自己的考校。

經過一番認真思考,趙雲開口說道:“公子,卑職覺得太傅大人也有他的道理。塞外的鮮卑人、烏桓人不分老幼,人人皆能騎馬射箭,對付這些遊牧部落,只憑少量的精銳騎兵,雖然可以取得速度和力量方面的優勢,但卻無法全面防禦和遏制他們的襲擾侵掠。”

“公孫將軍麾下白馬義從便是一支十分精銳的輕騎部隊,鮮卑人和烏桓人只要見到白馬義從的旗幟,便會逃得遠遠的,可是這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旦白馬義從離開,他們還會聚攏起來,繼續進犯我們。”

“當然,我對於公子走精兵路線的想法完全贊同。在邊疆地帶,騎兵需要保持一定數量上的優勢,但也不是一味的就要擴大人數,而是應該有所取捨和選擇。”

“哦,如何取捨和選擇?”劉和流露出很感興趣的表情。

“卑職以爲,幽州的騎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人數保持在五千人左右,全部由漢家士兵組成,配備最優良的戰馬和最上等的兵器皮甲,作爲核心力量,直接聽令於太傅大人。”

“第二部分的騎兵數保持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分爲左中右三部,依次駐守於代郡、上谷郡和涿郡。這一萬五千人要以漢人爲主,同時吸納部分擁護和支持官府的烏桓人、南匈奴人和少量鮮卑人加入進來。他們的糧草軍餉由各郡承擔,戰事危急時,可以集結起來成爲一支大軍,戰事平穩時,則駐守各郡維持本郡安定。”

“第三部分的騎兵人數不限,主要由靠近長城外側的烏桓人和鮮卑人組成,他們不可進入長城以內,只能在長城以外活動。對於這個部分,可以每年向他們支付一些鹽鐵和糧食作爲報酬,要求他們一起對抗更北面鮮卑大部族的來犯。”

“嗯,子龍的這個設想很有見地,可以嘗試。不過我覺得還可以再細化一下,比如將第一層次的五千人馬分爲輕騎兵和具裝甲騎兩營,其中輕騎人數保持在三千,重騎人數保持在兩千,遇到戰事時,輕重配合,效果更佳。”

“公子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組建重騎兵的代價十分高昂,一名重騎兵的花銷大概可抵三到五名輕騎兵,而一名輕騎兵的花銷又可抵八到十名步兵,這麼算下來,養一名重騎兵的代價,可以養二十五到五十名步兵。重騎兵的花費如此高昂,實際作戰中作用發揮卻是有限,若是組建重騎兵,是否划算?”

原本腦子裡面還在想象着重騎兵橫掃一切戰場兵種的劉和,被趙雲這麼一盆冷水澆下來,頓時清醒了不少,意識到自己實在是有些想當然了。

漢族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重騎兵輝煌的時代,其中尤以隋朝的具裝甲騎爲最。當時羅藝統率着五千具裝甲騎,人馬皆披重甲,再輔以輕騎兵,其勢銳不可擋,簡直是戰場之上的“推土機”。

然而,這五千具裝甲騎卻是大隋傾全國之力,用時許多年才積攢出來,而具裝甲騎所需要的明光鎧、馬槊、騎士、馬匹、重甲等等,都是非常耗費時日和錢糧,說白了就是用金山銀山往坑裡面填,一點一點堆出來的!

劉虞目前只佔據了幽州的三分之一,能養活現在這麼多的騎兵,已經是個奇蹟,哪裡還有餘力再弄什麼重騎兵?

養一名重騎兵相當於養五十名步兵,養兩千重騎兵的代價等同十萬步兵,劉和這是想要逆天麼?

PS:忽然忘記了一件大事!今天居然沒想起來打滾求推薦票……

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81章 借糧第445章 振勇營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章 猛人出現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6章 組團忽悠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52章 老爹來了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378章 入谷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83章 強忍血淚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322章 攻!守!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196章 大胸懷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19章 見財眼開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8章 相遇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2章 老爹來了第284章 放風箏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章 夜幕殺機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06章 後患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370章 離間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
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481章 借糧第445章 振勇營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章 猛人出現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6章 組團忽悠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52章 老爹來了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378章 入谷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83章 強忍血淚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322章 攻!守!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196章 大胸懷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19章 見財眼開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8章 相遇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52章 老爹來了第284章 放風箏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章 夜幕殺機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106章 後患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370章 離間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