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關中

定下離間之計後,衆人又補充和細節,再安排人手去施行。接着將軍府幕僚各自就四州的治理提出看法,特別是陳羣、鍾繇、崔琰幾人就發令跟生產提出許多意見。

等商議得差不多了,田豐建議道:“應當將此次征討烏桓上報朝廷,一來爲將士請功,二來打壓曹操在朝中的聲勢。”

“曹操會同意給咱們封賞麼?”郭圖懷疑道。

“朝廷衰微,政令傳不過百里,但不表示現在曹操能獨自決定朝議。征討異族大勝而歸,皇帝封賞有功將士,這種事曹操也不能反對。最好能讓少將軍進階爲大將軍,如此就表示有徵伐大權,將來征討曹操也就名正言順。”田豐說道,他習慣以戰略大局眼光看問題。

袁尚想了想,吩咐道“文和、文舉,奏表的事交與你們了。”

賈詡、陳琳兩人立即出列領命。

“天色不早了,諸位都回去歇息吧。逢先生和正南先生留下。”袁尚說道。

衆人都紛紛退去,只留下逢紀、審配兩人,賈詡離去時則神色複雜地看了袁尚一眼。

自從車騎將軍開府後,州牧府就劃出前面院落處理軍政要務政。後院書房變成袁尚和妻妾讀書習字的地方,前院另外開闢一間前書房,用來給輪值的文官辦公。袁尚就帶着逢紀、審配還有許褚典韋兩個近衛到前書房。

幾人到前書房時,輪值的劉曄向他們點頭致意,並說道:“二公子在裡間等候多時。”

說完劉曄讓兩個舍人隨他一同出去,並將房門關上。

幾人坐下後。審配笑問道:“這麼大冷天地少將軍叫我等來。莫不是有什麼機密要事。”

“確實有件機要。”袁尚看了看幾人。吩咐道:“仲康你去將爐火弄大些。”

許褚應和一聲。立即上前撥弄爐火。

袁尚再看向袁熙。“二哥似乎消瘦了許多。難道是軍務繁重?”

“啊!我只任個閒散地校尉職銜。也沒有什麼可忙活地。只是搬到這裡後。都不習慣河北地冬天而已。”袁熙笑着答道。

“是啊。老家沒有待過多久。三兄弟中我們倆都是在洛陽長大地吧。這一晃啊。就是二十多年。”袁尚感慨道。

“可嘆父親英年早逝,如今就只有咱們兩兄弟了。”袁熙的聲音有些哽咽。

“大哥的事。我是不是做得太絕了?”袁尚問道。

逢紀、審配、袁熙三人一時答不上話,這個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敏感。

“是大哥太利慾薰心了,爭了那麼多年他怎麼會甘心。”袁熙也不住搖頭嘆息道。

“利慾薰心,說地好啊!”袁尚取出了一塊布帛,“並非我想趕盡殺絕,而是我的呀!這權利當真會引誘人迷失本性,父子兄弟間的爭權奪利自古就有,想不到咱們袁家也會上演這一出。”

典韋會意,結果布帛遞給逢紀三人看。這不看不打緊。一看之下三人都是惶恐驚懼。

“這,這是誰做的,竟敢如此……”逢紀氣得全身顫抖不已。

“少將軍是從何處得來的?”審配驚問道。

“在大哥的遺體上。”袁尚轉過身去背對着三人。

“想不到冀州內部竟然會出現內奸。這一定要徹查清楚。”審配厲聲道,可是說着說着他地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你們說說看,會是誰做的。”袁尚淡淡地問道。

逢紀突然緊緊盯住審配袁熙兩人,但一會後他答道:“不能妄加猜測,但要徹查清楚,不能縱容如此惡劣行徑。”

“二哥,你說呢?”袁尚轉過身問道。

袁熙稍稍低下頭,沉聲道:“一定要徹查清楚!”

袁尚坐下去,嘆道:“利慾薰心啊。難道是人都逃脫不掉麼?如果那人能站出來承擔,我或許還能從輕處理。見沒有人答話,袁尚又取出一張紙,說道:“能知曉大軍行軍路線的不過少數人,但知道大軍出征的怕有一些。密信上沒有說大軍的行軍路線,就是說不是將軍府幾個臣屬。”

見還是沒有人答話,袁尚淡淡地說道:“大軍出征前一日,有個叫李理的僕役告假回鄉,鄴城南營也有兩個百人將告假回鄉。”

聽到這。三人都明白袁尚早就查的一清二楚,對袁尚手中秘密力量歎服同時,心中又生出一股寒意。

“不錯,通風報信的人就是我!”袁熙突然大聲道。

典韋許褚兩人立即戒備起來,他們雙目怒視袁熙,只要袁尚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立即上去,結果了這個謀害幾萬將士的兇犯。

“利慾薰心!”袁尚冷冷道。他跟賈詡早就有過這樣地猜測,因爲袁尚戰死。而又沒有留下子嗣。那麼冀州的繼承人就只剩下一個。

“我利慾薰心?”袁熙不住冷笑,“我們三兄弟哪個不是。只不過你笑到了最後而已。”

“若不是鞠義從海路登岸遼東偷襲,此戰勝負難料,而你的舉動無疑是謀害了數萬將士!”袁尚冷聲道。

“那又怎麼樣,你不是連親大哥都能下手麼?我怎麼下不了手!”袁熙臉色猙獰,“我在這個家中本就是多餘地,大哥是長子,身份尊貴。而你自小就得到所有人的寵溺,當然不知道我的苦楚。”

審配逢紀都驚懼袁熙的發狂,他們哪想到袁熙還有這一面。

袁熙指着袁尚,眼中充滿恨意,“母親死時我尚未懂事,劉鈺何曾給過我好臉色,父親也是往往兩月都不過問我的事!就連婢女僕役對我也沒有你那麼尊敬。哪像你,所有人都寵溺你巴結你。大哥的身份在前,你又跟着在後,我只有忍耐,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天。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還是你贏了。”

袁尚想不到袁家將袁熙壓抑得那麼畸形,而袁熙的隱忍實在太可怕了,讓他感到不寒而慄,這比袁譚的威脅還大。若不是機運好,說不定他還真地栽在袁熙手上。

“少將軍啊,此事我當真不知曉啊。不然也不會讓他犯那麼大的錯。”審配哭訴道。

“還好你沒有直接參與進去,否則審家就會從此滅族!”袁尚冷冷道。

審配是不想讓這個女婿死,但一來實在違揹他的本性,二來實在難以向袁尚求情,於是他跪在一旁默不作聲。

“逢先生,通敵之罪如何?”袁尚問道。

“全家處斬!”逢紀強作鎮定道,剛說出口他就發覺不妥,立即補充道:“還可酌情處決首犯。”

袁熙一下癱軟下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容地面對死。

袁尚心中一陣難受。他看過密信後立即猜出是袁熙,那時他對所謂兄弟情誼徹底絕望,連帶地也遷怒到袁譚地家小。袁譚這個自小到大的對頭不說。袁熙跟他的關係向來很好,至少是表面上。所以他對袁熙的背叛格外痛心。

“父親匆匆下葬,是該爲他修個好些的墓了,三年的守孝之期未過,你就去守墓吧。”袁尚背過身去。

不是他不想殺袁熙,而是袁譚剛死,這會又殺了袁熙,那樣會對袁尚地聲望造成很大影響。

袁熙不敢置信地擡起頭,審配則不住叩首。

“下去吧。我不想再見到你!”袁尚冷冷道。

最後審配帶着袁熙離開,逢紀交代些事情後也隨之離去。

劉曄進到書房裡,他看着收起帛書的袁尚,問道:“在這個時候少將軍不殺他是對的,但不可不提防啊!”

“利慾薰心,要怪只怪出生在這豪門之家吧!想不到二哥竟然如此能忍,有些人爲了權利而活,哪怕還有一點希望他也會隱忍下去,二哥恐怕也是如此吧。”袁尚幽幽道。

“既然少將軍認定他賊心不死。爲何不趁機除去以絕後患?”劉曄不解道。

“算是給他一個機會吧,而且控制得好未嘗不是招妙棋。”袁尚淡淡道。

劉曄心中一驚,猜測着袁尚的用意。

“子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後用兵謀策需要依仗探知敵情,承影跟那些探子尤爲重要,就辛苦你跟文和兩人了。”袁尚吩咐道。

“喏!”劉曄恭敬地答道。

短短半年間冀州高層接連劇變,繼辛家、郭家垮臺後,審配請辭法曹長吏之職。袁尚允諾。令崔琰接替法曹長吏。審配出任法曹從事。一時間審家舉家閉門少出,行事極爲低調。

歲末匆匆。新的一年很快到來,時間來到建安三年(公圓一九七年)春季。雖然戰禍使不少地方民生凋零,但豪強們依舊不肯停歇下來。春播一過,拿下丹陽大部城縣的孫堅就派遣孫策、周瑜率精兵進擊九江歷陽,袁術則從壽春出兵與孫家軍對恃與歷陽。

曹操討得詔令後,徵發兗州東部三郡的四萬精兵進攻徐州,跟劉備對恃於彭城。一切都如袁尚等人推算的那樣進行,但事情的發展卻將大大出乎袁尚地預料。

連綿不斷地春雨過後,關中大地一片盎然生機,陣陣蔥綠修復着這片飽經戰禍的土地。經過曹操和陳宮一些列政令地下達,流亡各地的關中百姓漸漸回到故里。曹操聽從荀的意見,陸續頒佈法令,恢復正常租調製度,防止豪強兼併小農。如此他們從兗州也遷徙一批無地農戶到了關中屯田安置。陳宮不負所望,用了一年時間就使關中恢復了許些生氣。

弘農華陰,這裡是兗州軍在控制最西的一個據點,再往西就是西涼軍閥馬騰韓遂的勢力範圍。

農地上,鄉民百姓在官吏的組織下不斷修繕水渠,一些屯田戶的壯丁也被編練成行伍,在田間地頭操練刀兵。

“咚!咚!咚!”遠處一陣急促的銅鑼聲傳來,官吏鄉民齊齊看去,只見兩騎兵卒打馬飛奔而來,而他們敲響的信號再明顯不過——敵襲!

田間地兵勇被組織起來。幾個百人將也將兵器分發下去。

“老賀,是西涼兵吧?”一個百人將焦慮道,“咱們沒有帶弓箭出來啊,快撤回城中再說!”

叫老賀的牙門將是負責這處的頭目,他抓緊了長槍,喝道:“讓鄉民先走。有兵刃地都悠着點,不要給西涼兵追着都不曉得!”

那些兵卒得到命令後,都排成隊列慢慢朝華陰城撤退,鄉民百姓抄起農具跑得更快。

“嘀嗒!嘀嗒!”未等兗州兵從容撤退,幾百騎西涼兵已經疾馳到跟前。

“嗖!嗖!”一陣羽箭射出,沒有帶來盾牌的兗州兵頓時傷亡慘重。

西涼騎兵收起弓換了長槍和環首刀,他們嫺熟地操縱着戰馬,從兗州兵身旁衝過,並揮出無情的刀槍。

叫老賀的牙門將也是老兵了。他叫喊着讓部下跑到險地去。

老賀稍稍蹲下身子,長槍捅出刺中了一個西涼兵的戰馬。下一刻,身旁的兗州兵快速地補上一槍。結果了那名墜馬地西涼兵。

“嗤!”一道冷冽的銀光閃過,前面兩個兗州兵頓時倒地斃命。老賀下意識側身擡起長槍格擋,這是他在多場死戰中練就的報名本能。

“嗤!”虎頭吞刃的大鐵槍彈開老賀的兵器,徑直刺向他的咽喉。

老賀一雙眼睛瞪圓,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如此喪命,在他腦海裡最後一個影像,是個騎在白馬上的偉岸男子,那個男子手持虎頭大鐵槍,眼神狂暴而桀驁。

馬超收回虎頭鑽金槍。他遙遙指向遠處的城郭,“殺!”

五百多西涼騎兵各自吆喝一聲,縱馬跟隨馬超殺向華陰城郭。

看着遠處奔襲而來的西涼騎兵,華陰地城門尉下令關閉城門。但是不斷涌來地兵卒和百姓使城門根本無法關閉,守城的兗州兵只能圍在城門後戒備。

“射!”城門尉大喝一聲,隨後城牆上地兗州兵紛紛射出羽箭。

但是這五百多西涼騎兵都是百戰精銳,他們一手持刀槍一手持盾牌,硬是將大部分羽箭都擋了下來。

馬超縱馬踐踏着兗州兵,他率先衝進城門內。幾個利落的突刺將城門後的一圈兗州兵逼開。

“嘿啊”馬超吆喝一聲。徑直衝向兵卒中間的城門尉。長槍劃出幾道光華,冷冽的殺氣包圍住城門尉的全身。

“咕咚!”一聲,城門尉的屍首倒在地上。

隨後跟來的西涼騎兵紛紛吆喝衝殺向兗州兵。

這幾百西涼騎兵的進攻實在迅猛凌厲,兗州兵猝不及防下,不到兩刻鐘華陰就被攻陷。兗州兵死傷過半,其餘兵卒也都降了西涼軍。

俊朗狂傲地馬超挺立在城門後,一會後一隊騎兵開進城,爲首的一員將領正是馬騰。

馬騰滿意地點點頭,“孟起你做得好!”

馬超牽過馬騰的戰馬。說道:“共殺死了兗州兵一千多。還有一千多降了。”

馬騰回過身去,問道:“李先生。你說我軍接下來怎麼辦,是不是馬上奔襲聞鄉和弘農?”

“自然是馬上出兵,少將軍當立即率部攻下湖縣,好爲進攻弘農做準備。”馬騰身後的一箇中年文士說道。

那個中年文士一臉白淨,但是眉目間又帶有幾分不易察覺的陰狠,正是洛陽之戰後消失蹤跡的李儒!

洛陽之戰時郭汜李被袁尚軍射殺,隨軍的賈詡也被袁尚俘獲,那時李儒在亂軍中躲過一劫。隨後李儒向西想逃回涼州,但到還沒逃出扶風就累倒在路上,幸好馬超率軍路過,救了李儒一條性命。李儒見馬騰也是西涼軍閥,算是同鄉,自己又走投無路,於是出於報恩和某出路的考慮,投靠了馬騰。年初接到劉協的密詔後,李儒極力勸說馬騰父子趁機佔據關中之地,於是纔有了這奔襲戰。

“可是聽聞陳宮趙儼於聞鄉附近險要築起關隘。輕騎恐怕難以通過。”馬騰擔憂道。

李儒點點頭,“兗州軍廢棄了函谷,在聞鄉附近營建了關隘,取名爲潼關。在下讓少將軍前去突襲,也並非一定要攻下潼關。能攻下是好,攻不下也不打緊。”

“攻不下地話給陳宮趙儼有了防備。那可不好辦了,我軍並不擅長攻堅。”馬超說道。

李儒笑了笑,“雖然其他路途偏遠艱險,但通往洛陽又不只有一條路,能將大量兗州軍拖在此處再好不過!”

“嗯,先生這招叫避實擊虛。”馬超說道。

李儒點點頭,“不錯,將兗州軍調來後再攻擊他的薄弱處。如此能達到我軍速戰速決的目的,否則戰事拖久變故就大了。”

“徐州道途何其遠。我看曹操一時半會也不能回師,先生爲何說變故大了?”馬騰問道。

李儒用手指了指北面,“先不說韓遂會否趁機分羹。冀州方面可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冀州軍又如何,他們剛剛經歷兩場大戰,在買唄白馬又慘敗與兗州軍,我就不相信袁尚還能抽調大軍進犯關中。”馬超搖頭道。

“少將軍,冀州調兵過來是路途遠了些,但是袁尚在幷州還屯駐有不少兵馬,若是趁着我等跟兗州軍拼個兩敗俱傷,他們不就有機可乘?”李儒提醒道。

“李先生認爲袁尚會打關中的主意?”馬騰問道。

李儒肯定道:“袁尚是個野心勃勃之輩,才略更勝乃父。年初又被朝廷冊封爲大將軍,可見其志不在小。在下仔細研究過袁尚的用兵之法,從關東聯軍作亂,到青州徐州之戰,再有曹袁白馬之戰、奔襲烏桓之戰,他每每喜歡兵行險招、出奇制勝,這一點與曹操有幾分相似。只要我軍挑起關中亂局,他不來摻和纔是怪事。”

“如此我等豈不是要抗拒曹袁兩家?”馬騰擔憂道。

“袁尚來摻和又如何,只要我家地西涼鐵騎在。區區袁軍不足掛齒!”馬超傲然道。

“並非如此。”李儒搖頭道,“曹操袁尚乃死敵,而我軍跟袁尚並非死敵。少將軍何不想想聯合袁軍抗拒曹操?”

“是這麼個理,我要佔據關中之地非跟曹操翻臉不可,但只要處理得當,未必不能跟袁尚聯盟。”馬騰會意道。

“如此就要趁幷州軍疲於應付北方異族和黑山賊時,一舉拿下關中。到時將軍佔據關中,袁尚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李儒說道。

“聯結袁家抗拒曹家,可是將來袁軍擊敗曹操後一家獨大。始終是咱們的大敵。”馬超說道。

“少將軍豈不聞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李儒陰測測道。“我軍其實是穩據關中兩不想幫,等曹袁交戰時趁機西進漢中南取巴蜀。形成強秦之勢。或是攻取南陽富庶肥沃之地,取得糧草財貨再出兵關東與豪傑爭雄。”

馬騰被說得心動,他嘆道:“若真如此大事可成,只是我爭雄並非像董卓等人爲了私利,扶持漢室社稷,建立霍光那樣地功績纔是我地願望。”不管是爭霸也好,扶持漢室社稷也罷,將軍都要穩據關中,再將中原戰局攪亂,等我軍積蓄足夠實力後,再東進威懾於天下!”李儒說道,雖然知道關中疲弱,大業不是那麼容易成就,但是李儒相信在自己的謀劃下,要達成這個宏圖並非夢想。

弘農府衙。

洛陽被陳宮下令重建,但是那裡已是破敗不堪,如今只是個小城,所以陳宮將司隸地駐所選在弘農,以便更好控制河東、弘農兩郡。

陳宮焦急地整理文書,他寫了一份急報交給了親信,並吩咐道:“黃機,快馬送往許縣親自交給荀文若,讓他增派兵馬軍械馳援關中。”

“大人,曹司空已經發兵徐州,荀大人也不會有多少兵馬調撥地呀。”那個叫黃機的親信擔憂道。

“顧不得了,你將關中的局勢跟荀文若說清楚,說西涼馬騰已經東掠叩關,趙儼將軍苦苦守住潼關,但袁尚新增一支軍隊進入幷州,恐怕是要對關中不利。”陳宮吩咐道。

“大人,你可同監軍講過?”黃機問道。

陳宮皺了皺眉,“車胃此人志大才疏,好虛誇浮談,他十分自信能擊敗馬騰,跟他多說無益。”

“大人,莫怪在下說,曹司空已經不像從前那樣信任您了,這監軍本該是監查趙儼將軍的,可是他……我聽說曹司空有讓他接替您,做司隸校尉。”黃機搖頭道。

“得了!”陳宮喝止了他,“此話給車將軍聽到又要多生事端了。”

陳宮自然聽到了一些風聲,但他還是傾向於輔佐曹操的,因爲他相信曹操是個能平定天下的明主,雖然曹操這些年有些做法令他不滿。而曹操對於那些風言風語是將信將疑,陳宮是迎接他入兗州的功臣,這些年來也兢兢業業爲兗州辦事。可以說曹操是個雄才大略之人,但並非沒有缺點,除了多疑外,曹操還很記仇。攻佔徐州和謀害董承的事陳宮清楚,那時他憤而反對,曹操雖然多做安撫,心中卻有不滿。於是出征前就派車胃這個親信來監軍。

“大人,北面來的使者又求見您。”黃機說道。

陳宮揮揮手,“有公事地話去許縣,否則就將他當細作抓起來!”

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十八章 局定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五二章 戰始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一七二章 遭遇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五章 情動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七三章 激戰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九十七章 勾心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十章 潛逃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四十章 借兵第十二章 會盟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章 洛陽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九章 逆施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六一章 失利
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十八章 局定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五二章 戰始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一七二章 遭遇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五章 情動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七三章 激戰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九十七章 勾心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十章 潛逃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四十章 借兵第十二章 會盟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章 洛陽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九章 逆施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六一章 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