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

史渙年少時已是遊俠,有雄氣,曹操起兵後就以門客身份加入。

此後,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史渙侍奉左右,每次戰鬥,奮勇爭先,不落人後,得曹操信任,任中軍校尉。

此次前來汝陰轉運糧草,史渙不敢有絲毫大意,唯恐有負曹操重託。

陳翎、許褚埋伏城外,史渙早在箭樓覷見,仔細觀察之後,發現乃是袁術部從。史渙心中冷笑不已,暗忖去年一場大戰,袁公路爲君上曹公所敗,其麾下諸將,有幾個值得重視的?紀靈或許可以算上一個,張勳用兵老道,也可算上一個,其他的呢?呵呵…

更何況,除去數人有兵器之外,其他都是手執木刀竹槍,更有仰天大笑的衝動!

史渙知袁術部從軍紀一向糜爛,想不到達到如此駭人聽聞的程度!

是想趁着主公北伐青州,來汝陰撈上一筆?

打的好一手算盤!

有我史渙在此,爾等有死無生!

許褚並不知道史渙打的主意是先行離城,然後埋伏其後,等待自己與陳翎準備搶掠汝陰之時,突然現身,前後夾攻剿滅自己一夥。

而史渙則根本沒有想到許褚竟然會先行一步,埋伏道路兩旁,準備打他個措手不及!

許褚攜三百士卒埋伏道路兩旁,眼見史渙騎高頭大馬一路旁如無人,稀溜溜一頓一揚着前行。史渙軍雖然配備齊全,各個都有武器在手,許褚心中卻無畏懼之意,手無寸鐵咋的了?看那史渙瘦弱相,不夠自己一頓捶打的。當下蒲扇一般的大手一揮,率先蹬地衝出去,根本就無視了此刻麾下部從眼中的膽怯。

不管如何,主將下令,不敢不從。更何況相識雖然不久,但許褚的勇武,衆士卒各個體會很深,校場橫衝直撞的許褚,就是隻怪獸,在大夥心底留下極大的陰影!看着主將如同瘋魔狂熊般的踏地,似乎感覺到戰鼓一樣的震擊,“嘭…嘭”敲打着自己的心臟,臉色發紅,雙眼如赤,渾身上下鼓着勇氣,不由自主般得跟隨許褚發起決死衝鋒!

秋風蕭瑟,掃起枯枝殘葉,“史”字旗幟,獵獵作響。

史渙還在暗忖中,忽然就發覺,數百的士卒從道路兩旁現出身來,在一個大漢的指揮下,迅馳衝向自己的護糧隊伍。史渙望着撲過來的衆士卒,一時間不知道該大笑還是該憋悶氣憤!

誰給你們的膽子,竟然不去搶汝陰,卻來打自己的主意!

史渙是措手不及了,一時間,竟然沒有立即發號施令。衆護糧士卒只得防備着,心底焦急的看向史渙,等待其下令。

史渙醒悟過來,此時不是思考的時候,令旗揮動,結陣!

主帥終於有所動作,麾下衆人不由放鬆了很多,馬上行動,集聚起來,就近的靠攏帥旗,遠一點的各自對敵。

然則已經來不及了!

首當其衝,一個想阻擋許褚的士卒,剛剛大戟揮斬,想把許褚砍爲兩瓣。

許褚既不停留,也不避讓,直接伸手抓取大戟,身體猛撞過去,那士卒彷如被烈馬揚蹄蹬踏,先是胸口塌陷,然後整個人飛起,悽慘的

叫聲響起,“啊!”劃了一道弧線,遠遠墜落地面,揚起塵土,口吐鮮血,頭一頓一頓的,眼見不活!

許褚麾下士卒氣勢大振,喊殺之聲四起!

史渙一方,挫動銳氣,各個臉露驚慌之色。史渙見之,也是駭然,此人實力當在自己之上!

許褚一戟在手,再無遲疑,眼前幾個護糧兵卒,不堪一擊。橫掃,躺下兩個;直刺,串殺三人!

五人瞬間被殺,史渙臉上也顯動搖之情,更別提他人。

身後的部從已經跟了上來,呈兩翼向着史渙軍勢壓制過去。

護糧職責所在,由不得護糧兵卒不拼命,各個奮勇上前,使戟、使刀,不一論處,與衝擊到面前的許褚麾下士卒拼殺。

許褚麾下的士卒很是吃虧,他們沒有鐵製兵刃,往往相爭,便給對方砍斷了木製兵器,嘶喊之聲震耳欲聾,倒地者大都是許褚麾下的士卒。

陳翎終於隨後跟了上來,見到此處,廝殺聲驚天動地,伏屍遍野,慶幸嘆了聲,來之未晚,仲康!

揮手示意,令身後士卒加入戰鬥。

許褚殺了五人之後,史渙以親隨在內,護糧兵卒持戟對外,完成結陣,組成一個方形陣來,這一小小的兵勢有三十人左右。

許褚握戟橫視,策走幾步。

折返,怒而執戟橫掃!

這一次,情況有些微妙,並不像剛纔那般,對方抵擋不住,被許褚擊翻倒地。而是瞠目圓瞪,口中接連大喝,“啊啊!”憋足了氣,漲紅了眼,努力着協同往外推去。

許褚呵呵一笑,從容收戟,退步回到剛纔被擊倒在地兵卒處,跨過死屍,彎腰揀起一把長戟,一手一戟,掄舞了幾下。

看着許褚旁如無人之境,史渙心底怒意上升,竟敢小覷自己!不過,此人的確是勇將!

史渙挽繮喝問道:“來人通名,沛國史渙史公劉在此!”

許褚哈哈大笑,回答道:“無名之將,某許褚必斬你於戟下!”

史渙大怒!

催陣上前,親隨策馬揚鞭,沒頭沒腦的驅趕着步卒挺進。

步卒面露恐懼,實在不敢上前,許褚之猛,剛纔一戟已經嚇破衆人膽,其中一些不僅不向前,反而停步退縮。

史渙陣勢有分解之憂,許褚見之,心中便知,此時正是極好的機會!

腳下使勁,左手戟衝前,右手戟猛力揮動,氣貫長虹,殺進陣內。

首先遭殃的是前排兵卒,許褚左手戟一蕩,三、四個兵卒站立不穩;許褚右手戟猛然發力,直襲其中,對面士卒不能擋,慘叫聲接連不斷,熱血拋灑,有人被挑起,有人被橫摜凌空跌落。許褚一番砍殺之後,五、六個兵卒倒地再也起不來了。

眼見許褚兇惡如虎,史渙心知此時不出,整個陣型即將不保,頓時大喝一聲道:“許褚!看槍!”

主將出馬,雜兵退散。

兵卒含着感激之情避讓開來,親隨們卻不能就此一樣。史渙親隨也是歷經考驗的精兵,護佑着史渙出生入死,其中並有弱者,個個都是老兵,沒有一個

是初次出戰的。

史渙長槍疾刺,許褚以戟擋之。

兩件兵刃相交,“滄滄”聲不斷,火星四濺。

史渙不知許褚力大無窮,自忖自己驍勇,想以長槍壓之。

許褚左手戟輪番舞動,前旋、後轉,史渙親隨不能擋;右手戟反手舉起,擎天一柱般的將史渙長槍彈壓回去。

史渙羞怒收回長槍;許褚無視史渙,砸翻兩親隨,餘者駭然,齊齊而退。

史渙出槍,許褚回擊,左手戟一掄,右手戟搶攻;長槍偏過,縱身徑取史渙。史渙大驚!此時已經來不及撤回長槍,眼見許褚長戟急襲自己胸膛,立刻棄槍滾落下馬,不敢再上前比拼。

許褚回首側望,自己麾下士卒死傷慘重,若不是此時陳翎已至,正指揮着士卒以多打少,還不知道結局如何。

許褚回過頭,史渙已經爬起身來,在親隨的護衛之下,且行且退。

許褚大怒!

竟敢逃跑!

拼死拼活的,不能將你斬殺,怎能消我心頭之恨!

許褚拔腿就追,眼見許褚追擊,史渙奮起餘勇喝道:“許褚兇殘,衆軍齊上,給我斬殺此賊!”說着同時,抽出佩劍,不顧左右阻攔就想合身撲向許褚。

剛纔一番爭鬥,親隨們已盡知許褚勢不可擋,史渙如此上前,沒有其他結局,只有一死而矣。

其中有年長者邊拉住史渙,邊諫言道:“許褚勇猛,非一人可敵,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隨着此人進諫,其他人紛紛贊和道:“將軍,此時衆軍氣喪,隨時都有潰敗的可能,不宜久留啊!”

在此時,許褚又斬了身前幾個親隨,已經快要逼近史渙。史渙見數十親隨,現在僅剩下四人,眼中噴火,目露兇光,厲聲道:“此仇不報,枉爲人也!”說着就翻身上了馬,接着又撂下一句狠話,喝道:“許褚!你給我記住!我史渙誓報此仇!”同時打馬加鞭,想一路疾馳離開。

主將敗退,史渙麾下兵卒都看在眼裡,自然是兵敗如山倒,紛紛作鳥獸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主將還在的話,自己不能跑,一跑的話,吃不了兜着走,隨時會被砍腦袋。但主將都跑了,那就沒事了,責任不在自己,而在上頭。自然是大夥趕緊得,快跑吧!

許褚怎會讓史渙如此輕易逃得性命去?

先是仰天一陣大笑,回罵道:“史渙!腌臢之輩,憑你也想報仇!”許褚說完又剁翻兩人,身旁再無他人。右手戟高高揚起,作勢就欲一戟飛射史渙,將史渙穿個通透!

不等許褚振臂射出長戟,身後傳來陳翎一聲高呼,喝道:“仲康,戟下留人!”

許褚一怔,手中的長戟已經脫掌而出,正對史渙背心而去!

陳翎至戰場之後,便一直在留心許褚與史渙的爭鬥。尤其是最後關頭,如果許褚發力將史渙給殺了,少了一個俘虜不要緊,要緊的是少了一個可以快捷拿下汝陰城的辦法。因此當許褚準備將長戟當做是暗器飛出去,穿殺史渙的時候,陳翎不得不站出來喊上一句:“戟下留人!”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回 薊縣攻城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
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回 薊縣攻城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