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司馬懿橫空出世

李儒毫不猶豫的答道:“主公,現在我們唯一可以調動的兵卒就是甘寧將軍的水軍,不如將水軍調到陳留或虎牢,進一步壓制曹操。”

還沒等李重回答,周瑜就搖頭道:“文優,這個辦法不妥,甘寧將軍手下只有萬餘水軍,就算調動到陳留或者虎牢,但時間內也不會對戰局產生太大的影響,而且甘寧將軍還要控制大河的行道。”

李儒思索了一下,點頭道:“不錯,甘寧還要保護運糧的船隻,確實不宜裡大河過遠。不過這樣一來李儒倒有個想法,只是對於興霸來說,有點困難。”

“哦……”李重奇道:“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李儒指了指地圖,說道:“洛陽距離虎牢不足百里,如果甘寧將軍在洛陽和虎牢之間紮下一座營盤,立即就可以切斷虎牢的糧道,到那時,就該曹操急了。”

周瑜點頭道:“文優所說確實不錯,用兵之毒莫過於斷糧,但問題是甘寧如果在虎牢和洛陽之間紮下大營,必定會遭致曹操的猛攻啊!”

李重聞言笑道:“既然而爲都這麼說,那就讓甘寧辛苦一些吧,按照甘寧的能力,守住大營不成問題。”

定下計策來,李重立即派人甘寧下令,命令甘寧在洛陽和虎牢之間選擇一合適地點登錄,掐斷虎牢的糧道。

不提李重的毒計,曹操這裡也聚集一衆文武商討對策。

和李重不同,曹營衆人都有些無奈的感覺,曹操問話之後,衆人盡數默然,過了好一會,荀彧才皺眉道:“主公,如今我軍兵力不如李重,想要擊敗李重太難了,除非叫夏侯淵將軍收兵纔有希望。”

“絕對不行!”曹操毫不猶豫的說道:“夏侯淵收兵一事莫要再提,此戰無論勝負,陳留、許昌一帶都再無寧日,必然會陷入本公與李重、劉備的反覆爭奪之中,所以我們必須要佔據益州,佔據一個能提供糧草兵源的富庶之地。”

賈詡也隨之附和道:“主公所言不假,蜀中道路崎嶇,我們必須趁着這次難得的機會一舉攻破成都,迫降劉璋。如果讓夏侯淵將軍撤兵,留守涪縣的兵卒必然遭致蜀軍的瘋狂反覆,一旦涪縣失守,再想入蜀難如登天。”

荀彧只能苦笑一聲,他又如何不知攻打益州的機會難得,無奈的說道:“李重現在派張遼駐守徐州,甘寧控制河道,郝昭駐守晉陽,趙雲駐守陳縣,各條戰線都兵力充足,毫無破綻可循。”

曹操長嘆一聲道:“就算找不到李子悔的破綻也要找啊!據我猜測,李子悔一定會派甘寧掐斷虎牢的糧道,如之奈何?”

李重:曹老大,你真高,這都猜得到。

就在這時,處在衆文武最末端忽然有人說道:“主公,屬下認爲,李子悔還是有破綻可循的。”

曹操聽得此人語音還略顯稚嫩,不由得注目觀看,去發現出言的正是主薄司馬朗的弟弟司馬懿。不由得心中一動,笑道:“原來是司馬懿啊!說說,李子悔哪裡有破綻可循?”

司馬懿此時才十五歲(179—251),正是少年時光,長得一表人才,只是一雙眼睛略顯狹長,平添了一絲陰騖之氣。

司馬懿躬身道:“啓稟主公,司馬懿認爲,李子悔的破綻在於任城!”

“任城!”曹操搖了搖頭,笑道:“陳縣的趙子龍勇猛無敵……嗯……手下又有徐庶這樣的人才協助,如何又能稱得上破綻呢?如果讓曹仁攻打任城,不但路途遙遠,而且勝少負多啊!”

曹操此言一出,衆人皆點頭應是,只有賈詡略微皺了一下眉頭,低頭不語。

司馬懿朗聲道:“曹仁將軍長途奔襲,確實不是趙雲的敵手,但是爲了配合李子悔的攻勢,趙雲被迫將戰線從任城前移至陳縣,足足推進了五百里,新攻克的各縣也不會立即依附趙雲,所以趙雲軍勢不穩。”

說到這裡,司馬懿停了一下,給衆人留下思考的時間,這才接着說道:“當然,就算這樣,趙雲只守不攻,守住陳縣還是綽綽有餘的,單靠曹仁將軍的力量並不足以擊敗趙雲,但如果我們找一個幫手呢?”

荀彧沉聲道:“司馬懿……你說的幫手不會是劉玄德吧?”

司馬懿毫不猶豫的答道:“我所說的幫手正是劉備劉玄德。”

荀攸聞言搖頭道:“這不可能,劉備剛剛攻克江東,哪有餘力再和李重開戰呢,更何況,劉備也信不過主公。”

“不一定!”曹操忽然搖頭說道:“如果我們將許昌讓給劉玄德,你們說劉備會不會出兵陳縣?”

司馬懿恭聲道:“主公英明,屬下想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想要取信劉玄德,必先與之許昌。而且我們也不怕劉備吞了許昌卻不出兵攻打趙雲,劉備是個聰明人,他不會不知道,李子悔在佔據陳留之後,必定揮兵南下攻取許昌的。”

說到這裡,帳中衆將頓時議論紛紛,他們明顯感到司馬懿說的確實有些道理。衆人沒有出言附和,只是有點捨不得許昌而已。

“司馬懿,如果劉備不與主公聯盟又將如何?”說話的是徐晃。

司馬懿毫不猶豫地答道:“如果主公捨得許昌一地,劉備必然會與主公結盟。”

頓了頓,司馬懿接着補充道:“恕司馬懿直言,按現在的形勢看,李子悔對劉備的威脅要比主公大得多。”

司馬懿話說得有些不順耳,但卻毫無虛假之處,李重和劉備的邊境線更長,還有水軍,還有周瑜等東吳殘部呼應。更何況李重現在的勢力也確實比曹操打,劉備自然要更重視李重一些。

曹操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你此言不假,要是能用許昌一地,削弱李重的實力,我也是願意的……相信劉備也是願意的。”

曹操定下計來,自然有人前去實施,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簡單。劉備很快就給曹操回信,聲稱願意和曹操結盟,共討不義。曹操也是妙人,當即表劉備爲楚公,領荊州牧一職。

說實話,到現在劉備佔據荊州纔算名正言順。

當然,就算劉備和曹操都絕世梟雄,雷厲風行,但大軍出征這麼的的事總歸需要準備一段時間的。

而在這一段時間,註定是曹操非常難熬的時期。

甘寧是屬於膽大包天類型的,接到李重的軍令之後,立即帶領八千兵卒棄舟登岸,在虎牢西三十里處安營紮寨。不但如此,甘寧還在穩下營寨之後帶兵突襲洛陽,甘寧的運氣真心不錯,居然還遇見了曹操的運糧隊,結果可想而知。

曹操登時大怒,甘寧敢切斷他的糧道也就算了,這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但甘寧居然還敢主動出擊,挑撥曹操的虎鬚,真是氣煞了曹操。

於是曹操立即派徐晃帶兵前去攻打甘寧的營寨,這真不是一個好選擇,甘寧最願意的就是和曹操2死拼了,哪怕是吃點虧,甘寧也是願意的。不然的話,甘寧的水軍就真幹吃飯、不幹活了。

甘寧和徐晃大戰了一場,甘寧倒也沒佔到便宜,水軍就是水軍,就算守着營寨也沒打過徐晃,雙方的傷亡人數相差無幾。

最後甘寧還和徐晃廝殺了一場,二愣子甘寧大獲全勝,一刀削斷了徐晃的盔纓。

當然別的地方也沒閒着,李重趁着徐晃和大戰甘寧之時,猛攻虎牢關,曹操的兵卒不夠,被李重打的幾乎擡不起頭來,着實狼狽了一陣子。

這兩地都不是主要戰場,主要戰場還是在陳留。陳留戰場要比虎牢慘烈的多,太史慈帶着四萬大軍圍住陳留的東北南三面城牆,只留下西門給夏侯惇出入。這倒不是太史慈想要圍三缺一,實在是兵力不夠。

兵力不夠的原因是太史慈晝夜不停的攻打陳留,兵卒需要輪換休息。太史慈的兵卒不需要廝殺,他們的任務是保護攻城器械。

對付陳留這樣的堅城,最有效的進攻手段就是投石機了,所以太史慈命令賈逵趕製了上百座投石機,安放在陳留城牆二百步開外。

這些投石機所投擲的重物更是五花八門,有石塊,有點燃的木頭,還有燒製的磚頭,曬硬的粘土。每時每刻,各式各樣的重物都轟擊着陳留城,發出咚咚的響聲,一到夜裡,在城外都能看見陳留城中煙火繚繞。

儘量減少人員傷亡,破壞陳留的防禦,就是太史慈的主導思想。

太史慈真不着急,自古以來,沒有反擊的城池註定是不可久守的,單靠投石機的殺傷能力,都夠夏侯惇喝一壺的了。

陳留城中一共有二萬多兵卒,而投石機一天就能砸死上百兵卒,太史慈的設想是先大三個月再說,這樣一來夏侯惇就要損失掉近萬兵卒,注意,這些兵卒是毫無價值的死掉,消耗不到太史慈的有生力量。

而太史慈這邊倒真沒什麼損失,沒有石頭就投擲泥土,泥土這東西到處都是,就是把陳留附近的土地掘地三尺太史慈也不在乎。而操作投石機的都是民夫,這些民夫雖然不能上戰場,但出苦力還是沒有問題的。

太史慈有三萬民夫呢!

而夏侯惇出城搗毀投石機太史慈也不怕,河北別的不多,就是騎兵多,夏侯惇不服你就出來。

就算偶爾失敗一次太史慈也不怕,造投石機嘛!花點時間就可以了。

…………

哈哈哈,蜘蛛忽然發現一個問題,二月十二十八天,湊夠十萬字不容易啊,蜘蛛就墨跡幾句啊!放心,絕對不超過四千字。

青龍偃月刀

因刀背如鋸齒,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一種刀刃部分爲半月形,刀上鑄刻有龍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現於唐宋時代,用於操練,以示威武雄壯,並非實戰所用。《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爲第一。”

丈八點鋼矛

又名丈八蛇矛,長一丈八(約4.14米)的長矛,名爲蛇矛並不是矛頭象蛇形,而是指其長度似蛇不要以爲象金蛇劍那樣)。歷史上張飛所使矛沒有名稱,而東晉的陳安曾用過丈八蛇矛。

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

鐵脊蛇矛

程普用的長矛,其矛杆爲鐵鑄,曾用它於汜水關刺死董卓的部下胡軫。

而在現實中的鐵脊蛇矛應是矛頭爲鐵鑄:

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長,二爲刃、一爲。刃之脊隆起,脊之兩旁微陷,以通空氣,取其刃而易拔也。(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

第329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3第27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23章 主動出擊第460章 最後的決戰1第21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1章 烏合之衆第180章 暗流洶涌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460章 古來英雄今何在第75章 冤假錯案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36章 爲了陳琳而翻臉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26章 人中呂布4第359章 媚眼拋給瞎子看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188章 計劃破產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364章 魏延的神級演技第220章 終得一勝第270章 曹魏英才今早逝二百二十二章 中原中原第179章 雄心壯志第456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2第406章 馬超槍挑關雲長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466章 攻守之間多變換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321章 真到假時假亦真第393章 月色下江邊鏖戰第216章 一針見血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78章 到底幫誰?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192章 實力對比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278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1第135章 一統幷州第19章 酸棗會盟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314章 曹孟德困龍入海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89章 將計就計困曹休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489章 將計就計困曹休第87章 損失慘重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308章 我的眼裡只有你第430章 劉備兵敗退江陵第435章 風雪滿天的戰場第11章 烏合之衆第15章 數典忘祖第370章 玩死倭國的理想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159章 陷陣營殺第366章 李重語話天下雄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351章 野心勃勃的李重第219章 反戈一擊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332章 鳳雛分兵襲千里第459章 曹操的強勢反撲第233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218章 袁譚投降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253章 太過完美的伏擊地點第412章 真正的大發明家第366章 李重語話天下雄第21章 張遼斬將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392章 陸伯言出謀劃策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197章 殺機暗伏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324章 百發百中的計策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398章 李重渡江迫劉備第449章 馬超的嘲諷技能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29章 悲催的夏侯惇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38章 水淹下邳2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411章 諸葛連弩射雄兵第458章 燕趙鐵騎百零八第272章 諸葛亮的心思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376章 徹底打殘大耳賊第344章 小人物扭轉乾坤
第329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3第27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23章 主動出擊第460章 最後的決戰1第21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1章 烏合之衆第180章 暗流洶涌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460章 古來英雄今何在第75章 冤假錯案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36章 爲了陳琳而翻臉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26章 人中呂布4第359章 媚眼拋給瞎子看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188章 計劃破產第145章 將星隕落6第364章 魏延的神級演技第220章 終得一勝第270章 曹魏英才今早逝二百二十二章 中原中原第179章 雄心壯志第456章 再斬武聖關雲長2第406章 馬超槍挑關雲長第238章 用空間換時間第466章 攻守之間多變換第353章 李儒暗夜說劉封第321章 真到假時假亦真第393章 月色下江邊鏖戰第216章 一針見血第374章 周瑜會出暈招嗎?第78章 到底幫誰?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337章 禍起蕭牆肘腋生第192章 實力對比第383章 芙蓉暖帳暗生香第427章 周倉原來不讀書第278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1第135章 一統幷州第19章 酸棗會盟第174章 人心不足第314章 曹孟德困龍入海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89章 將計就計困曹休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489章 將計就計困曹休第87章 損失慘重第271章 張飛VS張頜第308章 我的眼裡只有你第430章 劉備兵敗退江陵第435章 風雪滿天的戰場第11章 烏合之衆第15章 數典忘祖第370章 玩死倭國的理想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159章 陷陣營殺第366章 李重語話天下雄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351章 野心勃勃的李重第219章 反戈一擊第240章 毒士VS毒士第332章 鳳雛分兵襲千里第459章 曹操的強勢反撲第233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218章 袁譚投降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253章 太過完美的伏擊地點第412章 真正的大發明家第366章 李重語話天下雄第21章 張遼斬將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392章 陸伯言出謀劃策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197章 殺機暗伏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324章 百發百中的計策第7章 太史老夫人第246章 亡命之徒1第398章 李重渡江迫劉備第449章 馬超的嘲諷技能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29章 悲催的夏侯惇第405章 奪帥印二虎相爭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38章 水淹下邳2第418章 烽煙再起採石磯第411章 諸葛連弩射雄兵第458章 燕趙鐵騎百零八第272章 諸葛亮的心思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376章 徹底打殘大耳賊第344章 小人物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