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陰平道

漢中乃益州之屏障,但也不盡然。因爲漢中只爲益州抵擋雍州三路,中原入漢中,除卻雍州以外,還可以由涼州武都,至下辯,略陽,陽平關,一直到劍閣。

但這一路因爲山道艱險,大軍難入,難出。所以歷史上不管是孔明兵出中原,還是中原伐蜀,都是從漢中道入。

劉正據有漢中,是本着老巢來經營的,兩三日內,在姚興的輔佐下,漢中各個城池的官員,不升卻賞。

又有劉正安撫漢中人心的前提下,漢中各地,迅速的安定下來。各個城池也算配合。全力從各地調撥糧草往漢中城運送。

因爲劉正征討,各個城池的糧倉大多付之一炬,這些城池的糧草都只能從民間徵調,劉正又下令高價收購不得強徵強搶。以銅錢換取糧食。

如此一來,不僅官員安定,百姓也漸漸從被入侵者統治的恐慌中安定了下來,不說有多麼擁戴,至少正常的生活勉強恢復了。

一邊劉正又放手讓魏延等人大肆從漢中降卒中挑選士卒,以增大軍。四五萬人,整整縮成了三萬。其他被剔除下來的士卒,則遣散給了各地,幫助各個城池修繕。

三萬降卒,加上劉正固有的兵馬,漢中只剩下了五萬五的騎步兵。再加上霞萌關的一萬守卒,整整六萬。

其中魏延領着一萬全部由鎮南部統領的大軍領兵先去了北方山脈間,佈置防務。派遣大量的探子,從小道出發,監視斜谷關的一舉一動。

鄧艾與滿寵各自在自己原有的兵力上,也是擴充到了一萬。劉盾比之以上的人在才能上要遜色太多了,但在勇猛上卻是有可取之處的,劉正考慮了一些時日,決定讓劉盾作爲自己的本部人馬共計兩萬士卒,以後的日子他會鎮守漢中城。

惡來還是領着重新擴充了的一千楚矛營的士卒,跟在劉正身邊。

分兵可以把各個天才將領的才能做到最大的放大,這裡邊還有劉正爲將來做考慮的心思,分兵等於分權。劉正自己的路早已經規劃好,他的將來在於楚國,而不是漢中。但漢中也需要有人來接守。

這個人選中,一定會從龐統,蔣琬二人中取一個。一人爲漢中太守,一人輔佐。這些人都忠心耿耿,但作爲這個小團體的領袖,劉正也委婉的考慮了下,將來他如果常年不在漢中的窘迫,會不會有人滋生野心。

因此,分兵是最好的選擇。各爲體系,常時互不節制,戰爭時,這些天才將軍們也能各自應負,漢中太守的權利,只是調節矛盾,統合戰術。

這些劉正幾乎是糾結了三日才考慮出來的,不要說他是杞人憂天,這絕對是防患於未來。

這些軍隊,除了魏延的一萬精銳以爲,其他的都是從原有的鎮南部士卒爲主,降兵爲輔構架出來的。

這些天,鄧艾,滿寵劉盾幾個一心的撲在了軍營上,改編是快速的,立威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起碼得一兩月以上。

因此,劉正一邊祈禱夏侯淵走路摔死,吃飯噎死,禁慾而亡。一邊又督促鄧艾等人快速的成軍。

好面對大變。

六日後,龐統,蔣琬等人也進駐了漢中,順便還帶回了個閻圃和兩個幾乎沒用的拖油瓶。

自己人畢竟是順手,還讓人安心。姚興再有能力,也不是嫡系。這親疏有別,劉正的心中是有杆尺子的。

因此,龐統兩個人的到來,劉正自然是大喜。其中閻圃也算是日夜盼着,此人對漢中的熟悉程度,威望,都可以使得蔣琬二人快速的融入其中。還可以像姚興說的,可以把漢中這塊地盤給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潛力。

這樣的人,不用豈不是可惜?

因此在當日,劉正在龐統等人初到的時候,就召集了他們。

正廳內,劉正在與三人寒暄了片刻之後,笑着對閻圃道:“漢中乃閻先生一生心血所在,如今孤雖然佔有了漢中,但少不了先生的輔佐,孤爲先生留了漢中丞一職,不知先生可中意?”

閻圃在龐統的書信中,表明閻圃在張魯投降後,已經放棄了抵抗。選擇了順從劉正。但這是私下裡的書信聯絡。

此時算是劉正發出了正式的邀請。

經歷了霞萌關被困,張魯投降的連番打擊,閻圃的臉色無比憔悴,眼中還帶着一股死寂的味道。

劉正的話,也只是漢中乃是他一生心血這個詞,讓他的眼神亮了亮。隨即,就舉拳道:“但憑將軍做主。”

閻圃給劉正的感覺不好,是一種心已死的感覺。劉正的眉頭深鎖,心下暗歎莫不是良臣都是如此?應該不該啊,歷史上可就是閻圃面對曹操數十萬大軍的時候,而出言投降的。

可能是被老子以數萬大軍給奪下了他輔佐張魯經營的固若金湯的漢中,被打擊的嚴重了吧。劉正心中暗道。

不管了,反正只要他能投降就好,不用管他的忠誠,只要他能盡心盡力就行了。天下這麼多人才,劉正也不可能在他的身上廢太多精力。

“那就有勞先生了。”劉正不動聲色道,隨即又看了看閻圃的臉色,道:“看先生一臉的風塵,可休息些許時日再上任。”

“謝將軍體諒。”閻圃淡淡的回禮道。

這淡然的態度,讓劉正本來還算熱情的心,也冷卻了下來。嫡系,與非嫡系,就是不同啊,就算是勉強收降了,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閻圃心緒不高,劉正也沒什麼好多說的,勉勵了幾句後,就讓親兵給帶了下去。

閻圃走後。廳內的氣氛就活絡了很多,龐統笑着對劉正道:“恭喜主公,下得漢中。”

龐統有着些許感染力的笑容,讓劉正的心情一好,哈哈一笑道:“士元是不是在自得呢?這漢中可是全憑士元與諸位謀劃,纔得到的。”

“謀從臣中出,臣自然得自得一番。”龐統不以爲意,反而露出了誇張的驕傲,笑道。

“好一個居功自傲的龐士元啊。”劉正樂了。

蔣琬性子嚴謹,但也不迂腐,淡定的坐着,笑看着君臣兩個的互相調侃。見兩人有些盡心之後,纔開口道:“主公,如今漢中的各項事務已經迅速的安定了下來。主公漢中太守的位置,也還算坐的安穩。但北方之變,還有南方楚與蜀中大戰,卻也不能小視啊。”

龐統聽完後,收起了不羈的笑容,也跟着對劉正肅然道:“公琰所言有理啊,主公切不可驕傲自滿。”

龐統二人趕來這裡的路上,劉正通過書信詳細的介紹過漢中的情況,是以兩人都曉得北方之變。

同樣意思的話,但從兩人口中說出,卻是帶着不同的味道。驕傲自滿?劉正白了眼龐統。

“北方那邊還算好,魏延已經提前派遣了快馬去探查消息,至少目前在出口處沒有發現夏侯淵的蹤跡,估計不是在斜谷關休整,就是在山道上修建棧道。”劉正把前線的情況說了一下,隨即反問龐統道:“那個叫鄧方的,士元真認爲能鎮守霞萌關?”

“主公不信臣的眼光?”龐統以已經哀怨的目光看着劉正。讓劉正渾身涼颼颼的,忙不住的點頭道:“信。信。”

龐統這才化哀怨爲滿意。

劉正說的鄧方,是龐統臨走時,挑選的霞萌關守將。原先是司馬的職位,是當初從荊州募集來的軍士。跟了劉正兩年半了。算是嫡系。能力不算突出,但勝在穩當。

直接忽視了兩人的小動作,蔣琬道:“既然如此,文長只要搶先佈置防務,就可以防範夏侯淵一二。等漢中各部的軍隊構架完畢,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前方。佔了地域之險,任憑曹操大軍如雲,也可防守。只是卻騰不出手應付南方之變。較爲可惜啊。”

蔣琬嘆息的原因是當初他們幾個制定好了先奪漢中,再下益州的計謀。現在漢中已是囊中之物。而益州卻是休想了、對謀臣來說,這難免是缺憾。

“劍閣守軍有五六萬,沒準劉璋還會增兵,如果主公盡起原大軍兩萬,降卒三萬或許可以攻破之。但現在卻難。”龐統跟着搖頭嘆息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沙場上又瞬息萬變,曹操南下,卻是沒在他們幾人的考慮之中。

曹操的事情,已經朝着最好的方向發展了。最多是損失一些兵馬,擋住曹操罷了。漢中的艱險可不是說說而已的。

想當初,魏延豪強蓋天,對劉備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據之。若偏將十萬而來,請爲大王吞之。”雖然其中有些水分,但卻足以證明漢中還是固若金湯的。

而且,劉正也不相信那個時候的蜀國,有實力在漢中擺放上五六萬兵馬、現在劉正比魏延之強不弱,只要快速的收編漢中兵,稍加訓練。漢中還是穩弱泰山的。

因此,現在劉正還有心情與龐統開開玩笑。

至於益州的事情,劉正還曉得一個這個世界上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本來劉正是打算在以後如果成都有變,才準備用的。

但現在,取益州的功勞,就放在眼前。而且這個功勞,對他將來的地位也可能很重要。要做權臣,但現在卻偏偏受劉備忌憚,雖然他在明面上有荊州士族的勢力做敵對。又樹立了馬超這個敵人。

但總歸還是受到劉備忌憚的,搞不好會稀裡糊塗的沒命了。但如果在入蜀的過程中,獨享功勞。再加上佔領襄陽,聯合東吳,北拒曹操,攻入漢中等等在世人眼中的蓋世奇功。只要低調些,劉備想要動一動他,那也得看看天下人怎麼說。

這功勞要還是不要,劉正自己難以取捨。

“南下益州,孤到是有一個法子。”劉正看了眼二人,吞吞吐吐猶猶豫豫道。

“主公有何計策?”龐統二人眼神一亮,急問道。這入益州可是大事,那是可以徹底的鞏固劉正楚國第一人的身份啊。只要沒人能幫着劉備一統天下,就沒人能威脅到劉正。

不過一統天下沒個幾十年是不成了。這不在龐統二人的考慮之中。

“從陰平出發,有一條古時候的小棧道,這個地方孤派兵探查過,有些地方雖然棧道毀壞,但卻可以直通江油,現在劉璋除去防備從楊松那邊得知的伏兵要用到的兵力以外,應該把全部的大軍都集合在了劍閣與巴郡。三五千精兵,再加上那邊還有個孟達的千餘兵馬。成都………。”看着兩人亮晶晶的眼神,劉正慢吞吞的道。

“三千兵馬,只霞萌關就可以出啊。不影響抵抗曹操所要的兵力。”龐統皺着眉頭道。蔣琬則接下了下一個問題:“如此,主公爲何猶豫?”

他們都是人精,劉正又沒掩飾。那點猶豫,他們非常不解。對於劉正所說的陰平道卻是沒有懷疑。

“那陰平道是孤預留的後路,如果成都有變,孤被下獄抄斬,則漢中太守可直接兵出陰平,至江油,救孤於水火。”兩人是嫡系,劉正也沒好隱瞞的,說出了心中的思量。

欲做權臣,劉正的舞臺就一定不會是漢中,而是在益州,在成都,在楚國。但不管劉正有什麼自信。都有可能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到了那個時候,陰平道就是劉正的後路,直達天庭的後路。作爲老巢,在漢中劉正會留下鄧艾,留下魏延,留下蔣琬,龐統,滿寵等等人物,或許還會留一兩個兒子作爲預防萬一。

做權臣歷來不是死,就是再進一步。本來按照龐統等人的想法,劉正應該是據有漢中,然後進兵益州,與劉備分開的。

但劉正又有自己的考量,他需要的是整個楚國,而不是益州。因爲劉正知道,單憑益州想要與曹操針鋒是如何的困難,歷史上的蜀國就是前車之鑑啊。

因此,聽到劉正這個解釋,兩人都是一陣沉默。雖然說大丈夫應當勇猛精進,不計後果。但劉正給自己留後路,作爲臣下,他們也不能指責。

兩人的沉默,讓劉正大是欣慰。這是表明,兩人是默認了他這條後路啊。

“現在曹操自北來,漢中的一杆兵馬不能動,唯有霞萌關一萬,可以出兵前往廣元,威脅劍閣,至少能牽制劍閣的守軍。其他就只能交給楚王了。”龐統嘆道。

與劉正的想法相同,這以後,益州與荊州是一家,戰爭如果不能迅速結束。損失的還是楚國啊。

“嗯,不管劉璋與楚王如何折騰,與孤的關係都不大了。”劉正點頭道。

蔣琬也跟着點頭,他也沒辦法。

這沉重的話題,讓廳內一陣沉默。半響後,劉正笑道:“不想這些事了,如今漢中已在孤手,應當大喜。而且你們二人中,還有一個可貴爲一郡之首啊。”劉正這話一半是帶動氣氛,一半也是有些深意。

果然,龐統聽完後,就笑道:“確實大喜,臣再次恭喜主公奪下漢中。”說着,也給正打算開口說話的蔣琬擠了擠眼睛,舉拳道:“恭喜公琰成爲未來的漢中太守。”

“士元,主公。”蔣琬有些懵了,這不管是年紀,還是才學,這太守之位,也輪不到他啊。

“不要推脫,孤與士元是你行就行。”劉正趕緊道。其實他心中也是中意蔣琬的,龐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但施政卻不是所長。這一方面,將來歸爲蜀國四相之一的蔣琬要出類拔萃許多。

兩票對一票。蔣琬完敗。

“願爲主公鎮守漢中。”蔣琬無奈道。

“哈哈,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這樣爽快。”劉正哈哈大笑,隨即又看了眼天色,對着二人道:“你們一路也辛苦了,今天就到這裡爲止吧。現在這太守府中安頓一天,明日再給你們則選府邸。”

“也只能將就了。”龐統嘆氣道。頓時,劉正有種掐死這個長的賊眉鼠耳傢伙的心。

“對了,兩位主母該如何是好?”生性嚴謹,難得調侃一次的蔣琬出口了。頓時讓劉正歇菜。

白了眼二人,劉正道:“都滾吧,自己的後院,孤自己解決。”

劉正王八之氣一放,兩人頓時落荒而逃。

有些得意的笑了笑,但看着空落的大廳,半響後,劉正嘆了口氣。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啊。高氏這個帶着異族風情的美人是不可能還給馬超了。該如何處置?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直接給了還經常帶出去炫耀一番,讓馬超恨之入骨。那效果絕對強悍。

嗯嗯。這個想法不錯。但解決了一個,另一個該怎麼辦?劉正想起了遠在襄陽,他還有一個別人送來的人妻,樊氏。

頓時一陣泄氣。

算了,還是先去看看姓吳的那個傻妞吧,這傻妞在自己與益州決裂的時候,毅然沒有返回成都。一顆小心肝簡直是催人心啊。

劉正即使是在怎麼畏懼她穆皇后的身份,也得給個交代啊。

這女人,讓給劉備那是要天打雷劈的。唯一可慮的是她的身份敏感啊,吳家可是大族,在歷史上劉備都不惜取個寡婦都要聯合吳家,要是自己再取了那傻妞,這不更招人嫉恨嗎。

可能是要天打雷劈的啊。

皺着眉頭,劉正想着。得,到頭來還是兩難。先去安慰安慰那傻妞再說吧。想了半天,劉正才起身走出了大廳。

第25章 登堂入室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290章 橫野出第111章 話武第201章 震懾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20章 帶兵生涯第286章 鼓聲陣陣,殺氣滾滾(一)第201章 震懾第137章 定計第132章 軍師將軍劉(一)第163章 路在走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5章 劉備的尷尬第341章 色變第197章 府請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327章 先鋒,先鋒,又見先鋒第131章 怕死的人啊第238章 涪第216章 一封書信引發的血戰第338章 進逼綿竹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340章 氣焰強硬第353章 密謀第98章 女子與小人第355章 返回成都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360章 夏侯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42章 老子與你這廝拼了第200章 楚之矛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84章 定海針第346章 啓往成都第298章 更加暗潮洶涌的襄陽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338章 進逼綿竹第201章 震懾第104章 無恥啊第204章 不用侯爺動手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370章 徐晃疑兵第172章 爲大王計第180章 狀告劉正第166章 勸進第108章 自謀遠去第169章 昌邑侯第253章 計算錯誤第285章 大戰將起第116章 散心第65章 戰亂第158章 真想要?第284章 勾引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360章 夏侯第78章 人心所慮第311章 急功好利是張鬆第131章 怕死的人啊第340章 氣焰強硬第368章 大火聯營第一百九十八 掌再現美人計第183章 俺是武夫第353章 密謀第192章 對策第347章 見吳懿第58章 父子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61章 這是到女兒國了第66章 決斷第65章 戰亂第130章 射殺第222章 傲氣第182章 人才啊第333章 甘後薨第309章 妖孽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355章 返回成都第272章 坐穩霞萌關第351章 動刀第89章 大將軍們的事兒第29章 初生陰謀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295章 許靖的仇恨第199章 君與臣第170章 話國事第163章 路在走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239章 籠絡第194章 寵臣之名第316章 全家被殺第239章 籠絡第260章 風波第366章 曹操議遷都第12章 接手裁軍第332章 震懾第353章 密謀第260章 風波第274章 架空高阮,緩收兵權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
第25章 登堂入室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290章 橫野出第111章 話武第201章 震懾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20章 帶兵生涯第286章 鼓聲陣陣,殺氣滾滾(一)第201章 震懾第137章 定計第132章 軍師將軍劉(一)第163章 路在走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5章 劉備的尷尬第341章 色變第197章 府請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327章 先鋒,先鋒,又見先鋒第131章 怕死的人啊第238章 涪第216章 一封書信引發的血戰第338章 進逼綿竹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340章 氣焰強硬第353章 密謀第98章 女子與小人第355章 返回成都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360章 夏侯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42章 老子與你這廝拼了第200章 楚之矛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84章 定海針第346章 啓往成都第298章 更加暗潮洶涌的襄陽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338章 進逼綿竹第201章 震懾第104章 無恥啊第204章 不用侯爺動手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370章 徐晃疑兵第172章 爲大王計第180章 狀告劉正第166章 勸進第108章 自謀遠去第169章 昌邑侯第253章 計算錯誤第285章 大戰將起第116章 散心第65章 戰亂第158章 真想要?第284章 勾引第320章 摧枯拉朽第360章 夏侯第78章 人心所慮第311章 急功好利是張鬆第131章 怕死的人啊第340章 氣焰強硬第368章 大火聯營第一百九十八 掌再現美人計第183章 俺是武夫第353章 密謀第192章 對策第347章 見吳懿第58章 父子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61章 這是到女兒國了第66章 決斷第65章 戰亂第130章 射殺第222章 傲氣第182章 人才啊第333章 甘後薨第309章 妖孽第147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五)第355章 返回成都第272章 坐穩霞萌關第351章 動刀第89章 大將軍們的事兒第29章 初生陰謀第143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第295章 許靖的仇恨第199章 君與臣第170章 話國事第163章 路在走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239章 籠絡第194章 寵臣之名第316章 全家被殺第239章 籠絡第260章 風波第366章 曹操議遷都第12章 接手裁軍第332章 震懾第353章 密謀第260章 風波第274章 架空高阮,緩收兵權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