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儒之計

“正是這劉堯大婚之日。”李儒點了點頭說道。

董卓皺着眉頭問道“賢婿你的意思使我們要派人去給那劉堯恭賀送禮?”

“不錯”李儒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正是要去給那劉堯送禮,而且不僅僅要去,還要大張旗鼓的去送上一份大禮。”

董卓聽了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李儒,不知道他此舉有何意義,冷笑道“賢婿,那劉堯本身就和我們勢不兩立,恐怕就算是送禮了也會被他趕出來吧,到時候豈不是白白的丟了面子。”

“我也知道這劉堯不會收我們的禮物,不過我要的也不過就是一個形式罷了,讓他以爲我們怕了他了,想要向他示好,到時候他劉堯必定會對我們放鬆警惕,屆時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時間發展自身了。”

“而且我們大張旗鼓的去給劉堯送禮,那些個諸侯必定會知道,就算那劉堯將我等的人趕走了,以那些個諸侯的疑心,必定會認爲我們和劉堯之間有些關係。”李儒奸笑着說道。

“妙妙妙啊,此乃離間計,到時候等那些個諸侯和劉堯對上了,我們在左右逢源,慢慢消磨他們的實力。”董卓聽了拍着手大笑着說道。

李儒聽了有些自得的笑了笑,沒有多說些什麼。

“現在距離那十一月初八還有着兩個多月,倒也不急着準備,不過賢婿可有什麼好人選,讓誰去那幽州呢?”董卓問道。

李儒略微思考了一番,說道“就讓那虎賁中郎將李肅前去吧。”

“李肅!?”董卓口中念道着這個名字。便想起來了當初李肅勸說呂布投降於自己的事情,其口才確實不錯。雖然現在呂布又背叛了,但是這也怪不得他李肅。當即點頭道“好,就讓李肅前去吧。”

隨即董卓也來了興致。繼續問到“賢婿,接着呢,接着我們應該怎麼做?”

“接下來有兩件事情,一件對外。一件對內。要是這兩件事情做好了,我等將來必定能有這足夠的實力了。”李儒自信的說道。

“那兩件事情?”董卓有些急迫的問到。

“第一。對外。現在中原腹地已經完全亂了起來,這兗州,曹操已經趁着那兗州刺史劉岱還沒有回來的時候,擴兵三萬。已經拿下了小半個兗州,現在正在和劉岱對峙了起來。那劉岱不過是個草包罷了,如何是哪曹操的對手。”

“現在停手也不過是因爲曹操根基不穩的問題。還有那冀州的袁紹,四世三公,回到渤海之後,不斷的擴軍,現在已經有着二十萬兵馬之衆了。很明顯是想要對那冀州刺史韓馥動手了。還有那南陽太守袁術。早就想要對揚州動手了。”

“岳父大人完全可以請動陛下發聖旨,封那曹操爲兗州牧,袁紹爲冀州牧。給他們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到時候曹操和袁紹兩人自然便會動手了。不怕那中原亂不起來。”

“還有我們現在跟馬騰也就是劉堯兩人分別佔領了半個涼州。這涼州牧也是一個大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涼州一分爲二,劉堯的那一半涼州依然是涼州,就封給馬騰一個涼州吧,也算是和劉堯交好。至於我們這一版涼州,岳父大人可以劃分出新的一州歷來,名爲雍州。這雍州牧就由岳父大人來擔當,這樣子豈不是一舉兩得。”

董卓聽了臉色一黑,這些人那可都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死對頭,現在卻還要封賞他們,他董卓心中也是一陣的不舒服。但是他也知道李儒說的對,那中原腹地越亂,那麼他董卓的機會也就越大。至於這雍州的事情他董卓倒也是十分贊成的,這樣子完全可以避免很多的問題。

“好!!賢婿。就按照你說的辦。至於那聖旨的,你隨意寫上就行了。”董卓毫不在意的說道。他可沒什麼必要去請動什麼陛下的。自己去寫就可以了。再說了現在傳國玉璽也不知道在何處,那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李儒聽了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第二點,那就是關於我們自身的實力問題了。我們現在掌控着半個涼州以及司隸的河東河內兩郡。這地盤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雖然洛陽的那三十多萬人口被那劉堯給截獲了。但是也有着兩百餘萬的人口。因此我們現在最先要做的那就是擴軍,兩戶徵一丁,最起碼有着五六十萬的大軍,日後纔有着足夠的實力與那劉堯對抗。”

要說這李儒也真是有夠毒辣的,他就屬於劉堯所說的那種視百姓爲螻蟻的存在,董卓所掌控的地盤總共也就兩百五十萬人左右,但是他卻想要拉起一隻五六十萬人的大軍,也就是說百姓和大軍的比例是五比一。

這些年來戰亂不斷,自然是有着大量的男性死去。這兩百五十萬的百姓之中的男性能夠有着一百萬那就已經算是不錯了的。那也就是說這五十萬大軍之中那年齡無疑是參差不齊的,上到五十歲,下到十五歲恐怕都有。

這種情況下百姓能有什麼生活,無非就是被那董卓壓榨,完全變成了董卓贍養大軍的工具罷了。要知道像其他的地方,一般來說這比例大概是在十五比一或者二十比一已經是極限了。這樣子才能夠在不勞民傷財的情況下供養大軍,再多他們也養不起了。

就算是歷史上袁術瘋狂稱帝的那個時候,大軍的比例也不過就是十比一罷了。可見李儒的這個想法是有多麼的瘋狂了。

至於劉堯麾下的幽州這些年來廣納難民,人數達到了近八百萬,但這樣子其麾下的大軍也不過是二十五萬左右,還沒有董卓的一半多。只不顧、過在拿下了幷州和半個涼州之後,才慢慢的繼續開始了擴軍而已。

董卓聽了眼中爆出一道精光,這大軍意味着什麼,那就意味着實力啊,這實力那自然是越強大越好,自然而然的這大軍也是越多越好。至於百姓,他董卓的爲人又怎麼回去在乎,民不聊生又如何,死了那就死了,反正這些賤民多了去了。

然而那董卓剛想答應,但是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無奈的嘆了一口去睡到“賢婿,這大軍那自然是越多越好,最好是能有個百萬大軍,到時候百萬大軍齊下,看那劉堯如何能夠地抵擋。但是我們哪來的那麼對多的錢財可以養活那麼多大軍的。”

此時的董卓想到哪那從洛陽帶出來的那些個糧草財寶那還是心痛不已。那可是全洛陽的財產啊,數千車的財寶都被那劉堯給奪走了,要是這些東西還在,別說五十萬大軍了,就算再來五十萬,那董卓也能養的起。但是現在可就要麻煩了。

這養活大軍無非就是兩樣東西,錢財和糧草。這沒有糧草,誰願意跟着董卓,爲他效命啊,餓都餓死了,更不用說打仗了。

這錢財那同樣是一個大問題了。這大軍的兵器盔甲馬匹那一樣不用錢。當然董卓也完全可以學習黃巾,布衣農具便直接上戰場了。然而這樣的大軍又有什麼用,這幽州軍的裝備那可是天底下最精良的,對上他們,完全就是被虐菜的份。

而且這贍養大軍總要餉銀吧。這年頭參軍一是爲了不餓死,二是爲了能有些錢財養活家中之人,否則誰願意去做這種出生入死的事情啊。要是沒有餉銀,這願意當這個兵啊。恐怕到時候就直接鬧出什麼譁變來了。

然而現在的董卓是要錢沒錢,要糧食沒糧食,一窮二白,別說五十萬大軍了,就算是原來的三十萬大軍他就算當了褲子恐怕都快養不起了,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想辦法裁軍來緩解壓力了。

李儒聽了笑着說道“岳父大人勿憂,小婿既然說出來了,那自然是有着辦法去解決了。”

董卓聽了大喜,連忙問道“賢婿有何辦法,快快與我道來。”

第117章 火燒糧草第103章 一合之敵第136章 木鳶出世第453章 大戟士降第401章 以彼之道第323章 片刻寧靜第443章 壺關危也第286章 蔡琰有喜第32章 土法煉鋼第88章 竟是貂蟬第63章 郭嘉戲忠第412章 想要羌族第7章 詩助酒興第159章 董卓到來第263章 一見如故一百五十三章 離開盟軍第84章 張寶突圍第172章 百官迴歸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565章 佔據漢中第312章 陣前對峙第99章 墨家傳人第53章 訓斥張飛第98章 打壓張讓第363章 給你理由第457章 袁紹絕望第50章 波才敗退第35章 張趙之戰第565章 佔據漢中第51章 長社解圍第528章 如何處置第78章 拆穿身份第524章 將計就計第373章 夜談孔林第566章 諸侯會盟第15章 小勝烏丸第121章 裡應外合第449章 亡命奔襲第259章 醍醐灌頂第76章 不像張角第56章 時機已到第519章 魏延甘寧第95章 張讓之侄第547章 三日爲限第74章 暗殺失敗第157章 極品李蒙第396章 好大個球第458章 劉袁再見第35章 張趙之戰第133章 書院成立第142章 再見劉備第349章 有大動作第150章 人中呂布第111章 羌族敗退第537章 孫策周瑜第410章 曹嵩之死第16章 心態變化第511章 世家心思第104章 泰山內亂第259章 醍醐灌頂第164章 呂布伏擊第249章 狠狠打臉第109章 陣前鬥將第136章 木鳶出世第270章 陳宮之謀第248章 糜竺驚愕第10章 父子密談第131章 大儒到來第105章 平定內亂第44章 週年禮包第299章 請君入甕第327章 集體忽悠第238章 水軍構想第132章 紙質書籍第53章 訓斥張飛第227章 糜竺到來第317章 千鈞一髮第240章 算計袁紹第336章 劉拓之名第541章 好好考慮第535章 最終結果第21章 烏丸來襲第124章 趙雲收徒第226章 火雲居內第544章 三個條件第446章 許攸遺言第81章 廣宗城內第296章 麴義投袁第118章 金城缺糧第543章 孫權到來第156章 函谷關內第276章 全殲袁軍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300章 甕中之甕第197章 勸說烏延第556章 賈詡之計第316章 陣前之戰第502章 淮水決堤第34章 常山趙雲第184章 田豫初計
第117章 火燒糧草第103章 一合之敵第136章 木鳶出世第453章 大戟士降第401章 以彼之道第323章 片刻寧靜第443章 壺關危也第286章 蔡琰有喜第32章 土法煉鋼第88章 竟是貂蟬第63章 郭嘉戲忠第412章 想要羌族第7章 詩助酒興第159章 董卓到來第263章 一見如故一百五十三章 離開盟軍第84章 張寶突圍第172章 百官迴歸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565章 佔據漢中第312章 陣前對峙第99章 墨家傳人第53章 訓斥張飛第98章 打壓張讓第363章 給你理由第457章 袁紹絕望第50章 波才敗退第35章 張趙之戰第565章 佔據漢中第51章 長社解圍第528章 如何處置第78章 拆穿身份第524章 將計就計第373章 夜談孔林第566章 諸侯會盟第15章 小勝烏丸第121章 裡應外合第449章 亡命奔襲第259章 醍醐灌頂第76章 不像張角第56章 時機已到第519章 魏延甘寧第95章 張讓之侄第547章 三日爲限第74章 暗殺失敗第157章 極品李蒙第396章 好大個球第458章 劉袁再見第35章 張趙之戰第133章 書院成立第142章 再見劉備第349章 有大動作第150章 人中呂布第111章 羌族敗退第537章 孫策周瑜第410章 曹嵩之死第16章 心態變化第511章 世家心思第104章 泰山內亂第259章 醍醐灌頂第164章 呂布伏擊第249章 狠狠打臉第109章 陣前鬥將第136章 木鳶出世第270章 陳宮之謀第248章 糜竺驚愕第10章 父子密談第131章 大儒到來第105章 平定內亂第44章 週年禮包第299章 請君入甕第327章 集體忽悠第238章 水軍構想第132章 紙質書籍第53章 訓斥張飛第227章 糜竺到來第317章 千鈞一髮第240章 算計袁紹第336章 劉拓之名第541章 好好考慮第535章 最終結果第21章 烏丸來襲第124章 趙雲收徒第226章 火雲居內第544章 三個條件第446章 許攸遺言第81章 廣宗城內第296章 麴義投袁第118章 金城缺糧第543章 孫權到來第156章 函谷關內第276章 全殲袁軍第570章 火燒糧草第300章 甕中之甕第197章 勸說烏延第556章 賈詡之計第316章 陣前之戰第502章 淮水決堤第34章 常山趙雲第184章 田豫初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