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朱紫國行醫(上)

正值炎炎夏日,在一座城郭之下來了一行四個和尚,這四人形容確實是十分古怪。居中那一個僧人,端坐在一匹一塵不染的白馬身上,一身乾乾淨淨的陳舊袈裟,頭皮颳得發青,白麪如玉,脣紅齒白,只是左邊大袖隨風飄飄,竟然是缺了一臂。而在這一行四人的最前面走着的一個,身長四尺上下,尖嘴猴腮,一身直裰,腰繫虎皮裙,渾身是毛;牽馬的是個長嘴大耳的,腆着大肚子,大耳如扇,一手牽馬,一手拿着一柄九齒釘耙;後面跟着一個挑擔子的,身高過丈,面色黝黑,長相十分猙獰。這四人來到城關之下,那獨臂僧人問道:“悟空,這裡是個什麼地界?”“師傅,原來你是個不識字的!”那尖嘴猴腮的人嬉笑道。那獨臂僧人笑道:“你這猴兒,又討打不是?”

這一行四人自然就是玄奘師徒四人了,他們師徒在駝羅莊擊殺了那條大蛇之後,受到了駝羅莊百姓的膜拜,東請西邀,各各酬謝。師徒四人被留住五七日,苦辭無奈,方肯放行。各家見他不要錢物,都辦些乾糧果品,騎騾壓馬,花紅彩旗,盡來餞行。這駝羅莊一共五百人家,倒是有七八百人相送。只是到了那七絕山稀柿衢,那惡臭撲鼻,險些把玄奘給薰暈過去。爲了過這稀柿衢,也算是給駝羅莊百姓打開一條通途,悟空攛掇着悟能變作一頭巨大黑豬,一路拱了兩天,這才把稀柿衢給拱開,那般滋味就不說了,不過,那駝羅莊百姓一路供應悟能飯食,他倒是也十分開心。通了稀柿衢之後,玄奘師徒四人繼續西進,如今便來到了這一座城關。

“你這猴兒,爲何說爲師不識字?”玄奘笑道,“我自幼爲僧,千經萬典皆通,怎麼說我不識字?”悟空抱着膀子來到馬前,笑道:“既識字,怎麼那城頭上杏黃旗,明書三個大字,就不認得,卻問是甚去處?”玄奘忍不住掄起馬繮在悟空頭上敲了一下,喝道:“這潑猴胡說!那旗被風吹得亂擺,縱有字也看不明白!”悟空也不覺得疼,嬉皮笑臉道:“老孫偏怎看見?”悟能忍不住笑道:“師傅,莫聽師兄搗鬼。這般遙望,城池尚不明白,如何就見是甚字號?”悟空嗤笑一聲,道:“卻不是朱紫國三字?”玄奘點頭道:“朱紫國,恩,必是西邦王位,卻要倒換關文。”悟空笑道:“原來只聽聞西賀兩大國邦,一曰金池,一曰寶林。這一路行來,才知道原來這西牛賀州還有不少小國邦。”“好了,閒話少講,我們進城吧。”玄奘說着,一催白龍馬,率三徒弟進了這朱紫國城。

進了城中,玄奘師徒沿大道而行,忽見一座門牆,上有“會同館”三字。玄奘笑道:“徒弟,我們進這衙門。”悟空不解道:“爲何進這裡?”玄奘解釋道:“會同館乃天下通會通同之所,我們也打攪得,且到裡面歇下。待我見駕,倒換了關文,再趕出城走路。”三個弟子自然,沒有意義,服侍玄奘下了馬,直往會同館中而去。

卻說那館中有兩個館使,乃是一正一副,都在廳上查點名冊,看看都是哪裡來的,要往哪裡接洽,忽見玄奘師徒來到,嚇得面無人色,顫顫巍巍道:“你,你,你們站住!你們是甚麼人?是甚麼人?往那裡走?”玄奘施禮道:“貧僧乃東土大秦始皇帝駕下,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寶方,不敢私過,有關文欲倒驗放行,權借高衙暫歇。”那兩個館使聞言,才知是上方大國來人,心中安定,屏退左右,一個個整冠束帶,下廳迎上相見,即命打掃客房安歇,教辦清素支應,玄奘自是十分感謝。兩個館使還有公事,寒暄一通之後,出廳忙碌去了。有那手下人請玄奘師徒客房安歇,玄奘正要跟去,悟空卻是恨道:“這廝憊懶!怎麼不讓老孫在正廳?”玄奘笑道:“他這裡不服我大唐管屬,又不與我國相連,況不時又有上司過客往來,所以不好留此相待。”悟空嗤笑一聲,卻不說話。

玄奘師徒在客房住下了,有管事的送飯食來,乃是一盤白米、一盤白麪、兩把青菜、四塊豆腐、兩個麪筋、一盤幹筍、一盤木耳。玄奘忙教徒弟收了,謝了管事的,管事的道:“西房裡有乾淨鍋竈,柴火方便,請自去做飯。”玄奘上前道:“勞駕打聽,國王可在殿上麼?”管事的道:“我萬歲爺爺久不上朝,今日乃黃道良辰,正與文武多官議出黃榜。你若要倒換關文,趁此急去還趕上。到明日,就不能彀了,不知還有多少時伺候呢。”玄奘聞言,急急道:“悟空,你們在此安排齋飯,等我急急去驗了關文回來,吃了走路。”悟能趕忙取出袈裟關文。玄奘收拾了一下,換了一身素錦袈裟,就要上朝,臨走時吩咐道:“爾等就在館內帶着,萬不可出去生事。”“師傅放心。”悟能三人自然應承了。

玄奘進了宮城,不一時來到五鳳樓前,說不盡那殿閣崢嶸,樓臺壯麗。直至端門外,煩奏事官轉達天廷,欲倒驗關文。那黃門官至玉階前啓奏道:“朝門外有東土大秦欽差一員僧,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經,欲倒換通關文牒,聽宣。”國王聞言喜道:“寡人久病,不曾登基,今上殿出榜招醫,就有高僧來國!”即傳旨宣至階下,玄奘聞召,即禮拜俯伏。國王又宣上金殿賜坐,命光祿寺辦齋,玄奘謝了恩,將關文獻上。那國王看畢,十分歡喜道:“法師,你那大秦,幾朝君正?幾輩臣賢?至於那秦皇,因何着你遠涉山川求經?”玄奘欠身施禮道:“阿彌陀佛,貧僧那裡三皇治世,五帝分倫。堯舜正位,禹湯安民。成周子衆,各立乾坤。倚強欺弱,分國稱君。邦君十八,分野邊塵。後成十二,宇宙安淳。因無車馬,卻又相吞。七雄爭勝,六國歸秦。我大秦始皇帝乃是天庭冊封之真命天子,感念蒼生苦難,特命貧僧前來求取真經。”朱紫國王這才注意到玄奘缺了一臂,驚奇問道:“法師這隻手是因何所斷?”玄奘聞言,淡淡一笑,道:“一言難盡,乃是路上所造劫難。”那國王輕咳了兩聲,道:“寡人久病不愈,今日難得有了精神,又有上國大賢前來,不勝歡喜。來人,披香殿擺宴,正要宴請玄奘法師,與他暢談一番。”玄奘自然謝恩不止。

披香殿中,朱紫國王正與玄奘吃齋清談,忽然就見四個太監並六個侍衛闖了進來,喜形於色道:“恭賀我主萬千之喜!”朱紫國王倒是個溫順性子,也不問罪,問道:“喜自何來?”太監奏道:“奴婢等早領出招醫皇榜,鼓樓下張掛,有東土大秦遠來取經的一個聖僧孫長老揭了,現在會同館內,要王親自去請他,他有手到病除之功,故此特來啓奏。”國王聞言滿心歡喜,就問玄奘道:“法師有幾位高徒?”玄奘聞聽,心道又是悟空主意,卻不得不答,道:“貧僧有三個頑徒。”國王問:“哪一位高徒善醫?”玄奘苦笑道:“實不瞞陛下說,我那頑徒俱是山野庸才,只會挑包背馬,轉澗尋波,帶領貧僧登山涉嶺,或者到峻險之處,可以伏魔擒怪,捉虎降龍而已,更無一個能知藥性者。”國王道:“法師何必太謙?朕當今日登殿,幸遇法師來朝,誠天緣也。高徒既不知醫,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親迎?斷然有醫國之能也。”吩咐道:“文武衆卿,寡人身虛力怯,不敢乘輦;汝等可替寡人,俱到朝外,敦請孫長老看朕之病。汝等見他,切不可輕慢,稱他做神僧孫長老,皆以君臣之禮相見。”衆臣領命而去,朱紫國王便和玄奘一起在這披香殿等候。

不多時,悟空被那御輦請來了披香殿,朱紫國王命高卷珠簾,閃龍睛鳳目,開金口御言便問:“哪一位是神僧孫長老?”悟空進前一步,厲聲道:“老孫便是。”那國王聽得聲音兇狠,又見相貌刁鑽,唬得戰兢兢,跌在龍牀之上。慌得那女官內宦,急扶入宮中,道:“唬殺寡人也!”衆官一見,頓時大怒,呵斥悟空道:“這和尚怎麼這等粗魯村疏!怎敢就擅揭榜!”悟空聞言哈哈大笑道:“列位錯怪了我也。若象這等慢人,你國王之病,就是一千年也不得好。”衆臣更是大怒,道:“和一個危言聳聽之徒,人生能有幾多陽壽?就一千年也還不好?”悟空冷笑道:“他如今是個病君,死了是個病鬼,再轉世也還是個病人,卻不是一千年也還不好?”衆臣怒道:“你這和尚,甚不知禮!怎麼敢這等滿口胡說!”悟空嘿嘿笑道:“這可不是胡說,你都聽我道來:醫門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轉旋。望聞問切四般事,缺一之時不備全:第一望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第二聞聲清與濁,聽他真語及狂言;三問病原經幾日,如何飲食怎生便;四才切脈明經絡,浮沉表裡是何般。我不望聞並問切,今生莫想得安然。”那兩班文武叢中有太醫院官,一聞此言,都是點了點頭,道:“這和尚也說得有理。就是神仙看病,也須望聞問切,謹合着神聖功巧也。”衆官依此言,着近侍傳奏道:“長老要用望聞問切之理,方可認病用藥。”那國王睡在龍牀上,聲聲喚道:“叫他去罷!寡人見不得生人面了!”有回神對跟進來的玄奘道:“聖僧,你這弟子好生嚇人!”玄奘嘆道:“貧僧的三個弟子,一個比一個嚇人呢!陛下寬心,雖是長相醜陋,其實良善。”這國王這才心情安慰少許。

近侍的出宮來道:“那和尚,我王旨意,教你去罷,見不得生人面哩。”悟空嘿嘿直笑,道:“若見不得生人面啊,我會懸絲診脈。”衆官暗喜道:“懸絲診脈,我等耳聞,不曾眼見。再奏去來。”那近侍的又入宮奏道:“主公,那孫長老不見主公之面,他會懸絲診脈。”一旁的玄奘一聽,心中暗歎:“你這猴子,這般不知輕重,這些年來,都未曾聽說你會醫術,如今又說會什麼懸絲診脈,真是胡說八道!”朱紫國王聞言,點頭道:“既如此,宣他進來。”正是這一宣,惹得齊天聖大戰金毛犼,平天老牛再惡觀世音!

(今天收藏達到了520,我很喜歡這個數字。謝謝大家支持!)

第133章 戟挑大鵬第91章 獨角兕大王第56章 須菩提挖牆腳第29章 河川亂周第34章 黃風嶺遇剝皮虎第37章 定黃風,流沙遇水怪第113章 大鬧碧波潭(三)第2章 黑蛟渡劫,激戰羽蛇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10章 神農腸斷歸逍遙第145章 收徒丟寶,獅子進城第68章 大聖鬥天兵第17章 交友雲中,妖狐作孽第11章 女媧誕,姬考伴駕第43章 水簾洞密談第14章 大戰起,殺戮滿人間第105章 真假美猴王(三)第111章 大鬧碧波潭(一)第80章 三清門下會誅仙第148章 貪油犀兕,救命貴人第9章 誅瘟獸,神農重傷;救情郎,赤練;第68章 聖嬰擄聖僧(下)第14章 武王崩第68章 哪吒娶妻,九公歸周(下)第112章 大鬧碧波潭(二)第150章 布金禪寺第7章 兩教爭辯,殺劫起紅塵第113章 大鬧碧波潭(三)第27章 南天門,哪吒打龍通知第16章 西行人第73章 三大士彙集,七大聖聚首第6章 兇狠大妖第70章 鯤鵬定計鬧天宮第4章 巫道邪修第20章 修行女媧宮第13章 三年後第109章 牛魔王移情(二)第55章 蓮花洞鬥魔(上)第99章 女兒心,倒馬毒(下)第17章 反擊第11章 巫人村落第37章 見三妖第16章 西行人第3章 巫妖大戰的端倪第90章 白黿送渡第4章 平定水患,禹登大位第7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第79章 界牌關,會誅仙第29章 河川亂周第47章 秦興第1章 大禹出世,奉命治水第4章 鳳子斬大巫,五聖齊立教第5章 山中妖影第110章 牛魔王移情(三)第6章 后羿射九日,姮娥奔月去第69章 火燒孫大聖抱歉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33章 烏巢傳心經第32章 佛門出手第109章 牛魔王移情(二)第37章 妖王戰護法(下)第30章 倉頡造字,伶倫制律第44章 花果山六王第2章 塗山娶妻,劍指鼎湖第48章 悟空歸家,真君來訪第86章 通天河會妖(上)第51章 碧遊宮中訪通天第108章 牛魔王移情(一)第62章 井下救國王(上)第33章 孔鯉滅僧第53章 銀角使手段第59章 猴王歸故鄉第70章 鯤鵬定計鬧天宮第78章 車遲三妖仙(上)第14章 冀州戰,西伯文書止刀兵第20章 斬滅六賊第5章 動盪時局第103章 真假美猴王(一)第22章 顯手段,姬考定岐山(上)第11章 應追風第28章 守山大神(下)第66章 文殊降獅猁第54章 大聖戲小妖第65章 土行孫陣前被斬第54章 大聖戲小妖第21章 女媧行宮論殺劫第10章 力服四靈,神馬浮雲第1章 人類的發展第29章 九龍煉石磯,哪吒還骨肉第19章 大聖拜師第31章 姬考,身死第1章 大玄有變第10章 巫妖戰不周,乾坤終崩碎;六聖煉第35章 惡戰黃風怪欠更第67章 聖嬰擄聖僧(上)第135章 比丘城
第133章 戟挑大鵬第91章 獨角兕大王第56章 須菩提挖牆腳第29章 河川亂周第34章 黃風嶺遇剝皮虎第37章 定黃風,流沙遇水怪第113章 大鬧碧波潭(三)第2章 黑蛟渡劫,激戰羽蛇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10章 神農腸斷歸逍遙第145章 收徒丟寶,獅子進城第68章 大聖鬥天兵第17章 交友雲中,妖狐作孽第11章 女媧誕,姬考伴駕第43章 水簾洞密談第14章 大戰起,殺戮滿人間第105章 真假美猴王(三)第111章 大鬧碧波潭(一)第80章 三清門下會誅仙第148章 貪油犀兕,救命貴人第9章 誅瘟獸,神農重傷;救情郎,赤練;第68章 聖嬰擄聖僧(下)第14章 武王崩第68章 哪吒娶妻,九公歸周(下)第112章 大鬧碧波潭(二)第150章 布金禪寺第7章 兩教爭辯,殺劫起紅塵第113章 大鬧碧波潭(三)第27章 南天門,哪吒打龍通知第16章 西行人第73章 三大士彙集,七大聖聚首第6章 兇狠大妖第70章 鯤鵬定計鬧天宮第4章 巫道邪修第20章 修行女媧宮第13章 三年後第109章 牛魔王移情(二)第55章 蓮花洞鬥魔(上)第99章 女兒心,倒馬毒(下)第17章 反擊第11章 巫人村落第37章 見三妖第16章 西行人第3章 巫妖大戰的端倪第90章 白黿送渡第4章 平定水患,禹登大位第7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第79章 界牌關,會誅仙第29章 河川亂周第47章 秦興第1章 大禹出世,奉命治水第4章 鳳子斬大巫,五聖齊立教第5章 山中妖影第110章 牛魔王移情(三)第6章 后羿射九日,姮娥奔月去第69章 火燒孫大聖抱歉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33章 烏巢傳心經第32章 佛門出手第109章 牛魔王移情(二)第37章 妖王戰護法(下)第30章 倉頡造字,伶倫制律第44章 花果山六王第2章 塗山娶妻,劍指鼎湖第48章 悟空歸家,真君來訪第86章 通天河會妖(上)第51章 碧遊宮中訪通天第108章 牛魔王移情(一)第62章 井下救國王(上)第33章 孔鯉滅僧第53章 銀角使手段第59章 猴王歸故鄉第70章 鯤鵬定計鬧天宮第78章 車遲三妖仙(上)第14章 冀州戰,西伯文書止刀兵第20章 斬滅六賊第5章 動盪時局第103章 真假美猴王(一)第22章 顯手段,姬考定岐山(上)第11章 應追風第28章 守山大神(下)第66章 文殊降獅猁第54章 大聖戲小妖第65章 土行孫陣前被斬第54章 大聖戲小妖第21章 女媧行宮論殺劫第10章 力服四靈,神馬浮雲第1章 人類的發展第29章 九龍煉石磯,哪吒還骨肉第19章 大聖拜師第31章 姬考,身死第1章 大玄有變第10章 巫妖戰不周,乾坤終崩碎;六聖煉第35章 惡戰黃風怪欠更第67章 聖嬰擄聖僧(上)第135章 比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