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禁運效果

二零三五年六月二十八日,菲律賓海,“黃河”號航母戰鬥羣。

飛行甲板上,艦隊官兵與航空官兵正在進行籃球比賽。兩個半月的海上航行,讓官兵疲憊不堪。爲了提高士氣、振奮軍心,牧浩洋特意安排了一些體育賽事,讓官兵能在繁忙之餘放鬆一下。

在單調的海上生活中,適當娛樂必不可少。

要知道,在這艘有近三千名官兵的航母上,只有三十八名女性軍人。如果沒有適當的娛樂活動,兩千多名青壯年軍人肯定會鬧出事來。通過體育比賽,讓過剩的雄性荷爾蒙得到恰當的發揮與利用,對維護紀律有很大的幫助。

看到一名年輕士兵投了一個漂亮的三分球后,牧浩洋眺目向北面看去。

大約十公里外,“重慶”號巡洋艦正在進行戰術轉向。後方不遠處,跟着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看樣子,“重慶”號將進行燃油補給作業。因爲是核動力巡洋艦,所以補充的是航空燃油。

更遠處,在牧浩洋的目視範圍之外,“長江”號已經轉到迎風方向上。

在“黃河”號進行友誼籃球賽的時候,“長江”號負責所有航空作業,比如出動防空巡邏戰鬥機。

再往北大約二百五十公里,第一艦隊正在相同的航線上巡邏。

進入西太平洋兩個多月,兩支艦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執行戰略禁運任務,即攔截與檢查所有前往日本的可疑船隻。

事實上,在這兩個多月裡,只攔截了五艘貨輪。

都是第一艦隊的功勞,第二艦隊作爲支援艦隊,一直呆在巡邏海域外面,沒有參與攔截行動。

這五次攔截中,四次只是走走過場,只有一次是玩真的。

那是六月初的事情,牧浩洋接到了二部發來的情報,一艘從舊金山起航的美國籍貨輪很有可能運載了可以用於核項目的設備。

攔截行動一帆風順,在戰艦到達之前,貨輪就在直升機的威脅下停了下來。

隨後進行的,自然是登船檢查。

二部提供的情報非常準確,這艘貨輪上有一批可以用於核原料提煉的工業設備,而且船上有一名軍火走私商。

只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中國艦隊公然在國際海域攔截美國船隻,顯然沒給美國面子。

事發後,美國聯邦政府立即採取行動,要求中國立即歸還船隻與船上的貨物,釋放扣留的船員。隨後,部署在關島的第七艦隊出港,前往事發海域,與第一艦隊對峙,其間還差點發生衝突。

問題是,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美國聯邦政府根本硬不起來。

要知道,船上的敏感設備,不但違返了中國的戰略禁運政策,也違背了美國承認的“華盛頓條約”。如果美國公然幫助日本製造核武器,“華盛頓條約”將成爲一紙空文,由此建立的國際秩序也將分崩離析。

更重要的是,這並非美國的國家行爲。

說得直接一點,這是一艘運送走私貨物的船隻,而美國法律並不保護走私行爲,也就沒有理由爲此與中國交惡。

只是,當時的局面,讓很多人相信,中美即將開戰。

要知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美國船隻自由航行在各大洋上,即便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沒有一個國家的艦隊在公海上攔截過美國船隻,更別說派遣軍人,登上船隻進行檢查了。

三天之後,事情得到解決。

船上的貨物全部轉移到了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上,船隻歸還給航運公司,釋放了除軍火走私商之外的其他船員。

也正是如此,這件事情纔沒有鬧大。

按照中美雙方公佈的消息,中國海軍只是例行檢查了這艘貨輪,並且在完成檢查之後歸還了貨輪,沒有提到船上的敏感設備,也沒有提到美國籍軍火走私商的事情,似乎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

最終,這艘貨輪沒有去日本,而是改道前往菲律賓。

二十天之後,也就是三天前,這艘貨輪纔到達日本,送去了五萬噸作爲畜牧飼料的玉米等糧食作物。有趣的是,根據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這五萬噸飼料沒有拿去餵養牲畜,而是成了日本人的口糧。

必須承認,戰略禁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已經遭到重創。根據日本政府在六月上旬公佈的統計數據,日本在五月份的同比經濟增長率爲負的百分之四點三,環比則爲百分之一點六,負增長已經持續三個月。照這個樣子持續下去,最多到年底,日本經濟就將崩潰,失業率將超過百分之三十。

對一個發達國家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已經導致了國內動盪,僅在六月上半月,日本各地就發生了上千起遊行示威活動。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日本的國內犯罪率肯定增加了好幾倍。

同樣得承認,日本人的忍耐力絕對不亞於中國人。

六月一日,日本開始實施“必須生活物資管制法”,以配給方式爲國民分配食物、藥品等生活物資。按照該行政法,成年人的月均糧食供應爲二十五公斤,十二歲以上未成年人爲二十公斤,十二歲以下未成年人爲十五公斤。即便如此,也只是緩解了糧食危機,因爲日本根本生產不出足夠的糧食。

當然,這與禁運沒有直接關係,因爲糧食不屬於禁運物資。

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還是物價因素,即過高的失業率,拖垮了日本經濟,導致糧食等生活必須物資價格飛漲。如果日本政府不加以管制,控制物價上漲速度,那麼在戰爭爆發前就會爆發內亂。

嚴格說來,這也與禁運有關。

雖然中國沒有把生活必須物資列入禁運清單,但是禁運對貿易產生了附帶影響,導致日本的進口貿易急劇萎縮。說得直接一點,在戰爭威脅之下,任何國家在與日本進行貿易的時候都會有所顧慮。別說保持中立的國家,就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較爲同情日本的國家都在貿易上留了一手,要求日本支付硬通貨,而且是在啓運之前支付,而不是按照國際慣例在到岸後支付。

日本有多少硬通貨?

根據日本當局公佈的數據,到二零三四年底,日本的外匯儲備量爲三萬七千億美元,爲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只是在貨幣大幅度貶值之後,這點外匯儲備僅相當於日本在正常時期時三個月的貿易量。

除了外匯,日本只有大約一千二百億美元的黃金。

說得直接一點,日本手裡根本沒有多少硬通貨。

比如,在二零三四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不到一萬億美元,但是人民幣已經得到五十八個國家接收,成爲繼美元與歐元之後,第三大貿易結算貨幣,而接收日元的國家僅僅只有八個,因此中國的實際購買力遠遠超過日本。此外,中國的戰略黃金儲備量已經超過了八千六百噸,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黃金儲備國,而歐盟所有成員國的黃金儲備量也僅僅只有六千多噸。

綜合這些因素,日本的進口貿易在禁運開始後就遭到重創。

沒有了進口貿易,日本經濟不出問題纔怪。

仍然拿糧食來說,如果日本政府不實施管制措施,最多到二零三六年中期,就將耗光所有戰略儲備。通過限制糧食消耗,日本至少能夠堅持到二零三七年。如果在對外貿易上採取側重措施,即加大糧食進口量,還有望堅持到二零三八年。

整體來說,禁運行動已經取得了預定成果。

只是日本不但沒有妥協,反而變本加厲的加快了備戰步伐。

根據二部提供的情報,到五月底,日本能把社會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十八以內,主要就是擴大了軍工生產規模。雖然數字不是很準確,但是跟二零三四年同期相比,日本的軍工行業從業工人至少增加了三百五十萬。

直接結果就是,日本的軍火生產規模急劇膨脹。

日本沒有打算向戰略禁運投降,自然會考慮通過戰爭解決問題。

六月初,日本進行了第一次戰爭動員,而且主要爲海軍與空軍,動員範圍包括所有年紀在四十歲以內的退役軍人。

僅此一項,日本就動員了大約三十萬官兵。

對海軍與空軍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按照二部提供的情報,日本至少動員了三千五百名飛行員,其中五百名是海軍的退役飛行員,而這些人在接受爲期兩個月的培訓之後,基本上能夠達到服役標準,成爲航空部隊的有力補充。此外,動員的海軍退役軍人,足以滿足正在組建的四支航母戰鬥羣,爲數十艘大型戰艦提供足夠的高素質兵員。

當然,關鍵仍然是核問題。

牧浩洋已從馬明濤那裡知道,四月份的那次爆炸正是二部的功勞,爆炸地點就是日本的核原料濃縮工廠。只是這次爆炸沒有徹底摧毀日本的核能力,只是延遲了日本獲得核武器的時間。

假以時日,日本仍然有能力製造出核武器。

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也表明日本不會在覈問題上做出讓步,更不可能按照中國的要求放棄核計劃。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就是怎麼打的問題了。

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7章 決戰之前第9章 新冷戰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4章 變數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75章 真真假假第270章 投降第73章 捆綁政策第46章 登島第2章 鬥爭第21章 突如其來第138章 警鐘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15章 遭遇第45章 補欠賬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5章 宣戰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7章 爭論第15章 千慮一失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4章 反擊第5章 來晚了第15章 千慮一失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章 大決戰第82章 巴軍出擊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3章 毀滅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2章 預料成真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0章 站隊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81章 前沿科技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章 拉力賽第50章 大無畏第65章 門檻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2章 封鎖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41章 標杆第9章 做徹底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49章 放棄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35章 支柱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5章 科技戰爭第28章 裁軍大會第46章 全速北上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轟炸任務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79章 救星第88章 各讓一步第80章 情況有變第50章 重創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58章 戰爭餘燼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2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章 怎麼打第72章 傾其所有第83章 一錯再錯第65章 再次見面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20章 餘波
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7章 決戰之前第9章 新冷戰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4章 變數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75章 真真假假第270章 投降第73章 捆綁政策第46章 登島第2章 鬥爭第21章 突如其來第138章 警鐘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15章 遭遇第45章 補欠賬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5章 宣戰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7章 爭論第15章 千慮一失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4章 反擊第5章 來晚了第15章 千慮一失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章 大決戰第82章 巴軍出擊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63章 毀滅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2章 預料成真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0章 站隊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81章 前沿科技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章 拉力賽第50章 大無畏第65章 門檻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2章 封鎖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41章 標杆第9章 做徹底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49章 放棄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35章 支柱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5章 科技戰爭第28章 裁軍大會第46章 全速北上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轟炸任務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79章 救星第88章 各讓一步第80章 情況有變第50章 重創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60章 空中打擊第58章 戰爭餘燼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2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章 怎麼打第72章 傾其所有第83章 一錯再錯第65章 再次見面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20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