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注

120級噸的K120試車成功後,簡化縮小版的K30就更簡單了。

相比目前各國的火箭發動機,K120的最大特點就是簡單。

它的身上沒有密密麻麻的管線,全部儘可能集中,體積也儘可能縮小,技術標準還比同類型低一些,天生就是爲了大批量生產準備的。

而按照傳統路線,大多是在製造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幾年後開始成熟的3D增材打印技術。

不能說誰好誰壞,但簡單的結構容易提高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因爲有從南機院及其附屬工廠調來的高級技師和教授,火箭各部件的製造速度陡然加快。

由於是第一枚實驗性質,較少的零件可以直接手工製作,造出來的產品反而會比批量生產更精良。

至於一般而言難度較大的殼體和燃料貯箱,因爲火箭直徑只有2.5米,完全沒有任何技術難點,多的是廠家能製作。

聲稱自己來開會的唐偉天也賴在了拖拉機廠,以參觀和協助指導的名義整天東摸西摸。

郭申發現這個老頭不簡單,雖然穿着看起來像學術敗類,但有極其深厚的航天知識,一問才知道人家的專業是宇航動力學。

林炬知道後眼睛都紅了,一位宇航動力學的院士,要是能給他打工那該有多好,可惜差距太大沒可能。

這邊林炬在琢磨以自己的小身板怎麼嘗試撬科學院的大牛,另一邊輿論卻開始起來了。

隨着南機院全力投入到火箭和衛星項目中,慢慢有一些細節開始流傳了出來。

南機院主要負責衛星,火箭則是與民企聯合研製的內容也被人知道。

好事者順着線索順藤摸瓜,最後居然發現合作協議裡寫的名字是新遠鎮拖拉機廠?

要不是文件是從某位教授郵箱中意外流出,真實性毋庸置疑,但這個結果也太離譜了。

這事很快出現在南機院的學校論壇上,然後就向社會傳播。

幾天後,一篇標題爲“引領民營航天先鋒,高校與拖拉機廠合作造火箭”的文章出現在媒體上,迅速吸引了大量目光。

剛好林炬這段時間也在水南機院論壇,立刻看到了有關這條新聞的帖子。

原本不怎麼活躍的南機院論壇最近關注量暴漲,這條帖子熱度直接達到了最高,很多都不是南機院學生,單純跑過來看熱鬧。

“這又是哪個自媒體編的沙雕新聞?南機院怎麼說也是老工科學校了,咋可能和拖拉機廠合作?”

“開玩笑好吧,學校的附屬工廠都至少比拖拉機廠強吧?”

“我覺得好像是真的,我師兄跟他導師好像去拖拉機廠做技術支援了,合作單位確實叫新遠鎮拖拉機廠。”

“樓上細說”

“細說+1”

“細說+1”

“不是,你們自己去學校官網看啊,都發了三四篇稿子了。”

“什麼,正經人誰看學校官網啊。”

……

林炬默默關掉手機,他對這種事其實有一點預料。

當時籤協議的時候拖拉機廠還沒更名,又因爲時間很緊,所以就用了新遠鎮拖拉機廠的名字。

至於新名字他還沒想好,畢竟作爲有系統加持註定不凡的拖拉機廠,名字不能太草率。

但此舉確實給了吃瓜羣衆們極大震撼,就連南機院自己的師生每次看到都得捂臉。

然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

這事居然還引起了航天局的注意。

這天蔣校長正難得勤政,親自跑到實驗室查看衛星研發進度,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

一看號碼,平時做什麼都不緊不慢的蔣校長噌地一下竄到了安靜的地方連忙接通電話。

“喂?領導,我是南機院的蔣玉圭啊。”

“哦,最近我聽說你們南機院可是做了個大項目啊,不但要搞衛星,還要用自己的火箭發射上天?”

“是有這麼回事,不過我們那是小衛星弄着玩的,火箭是跟民營航天一起研發的。”

聽到民營航天,電話對面長長地嗯了一聲,明顯這纔是電話的真正目的。

“那個民營航天,是怎麼回事啊?”

蔣玉圭連忙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也難爲他每個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說,雖然這個……拖拉機廠成立比較短,但是人員和設備上確實有造火箭的技術實力?”

“領導,嚴格來說只是他們的前身是拖拉機廠,現在已經不沾邊了。不過我們也肯定經過了詳細考察,絕對不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爲。我們的項目也是半公開的,媒體和業內人士只要向我們報備,都是可以參觀的。”

這麼一番解釋,電話另一端的人已經相信了此事的真實性,也聽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要妄自菲薄, 南機院這些年的努力我是知道的,國家剛剛開放航天市場,民營企業這麼積極也是好事。

而且四百公斤的衛星也不小啦,我們第一顆衛星也才300公斤,你們的起步很高。

只要你們確實是在認真做事,航天局可以給予一些支持。”

聽到老領導最後的鼓勵蔣玉圭瞪大了眼睛,隔着電話就鞠躬道謝。

航天局給予支持可不是客套話,而是確實有可能。

華國航天由於起步較晚,運載火箭譜系豐富度和生產能力並不強,而發射需求卻是年年攀升。

而且現在航天局在推進大火箭和深空探測項目壓力很大,扶持一點民營企業並不算侵害他們的利益。

得到大領導默許支持的蔣校長思考半天,然後指示學校官微發了條博客。

內容是一張幾個教授圍在半成品衛星面前的照片,配文則模糊地暗示要探索航天。

本來南機院的博客流量不多,結果沒多久航天局官方號和幾個航天科學院的官微一起組團過來點贊幫忙轉發,瞬間就帶起了熱度。

雖然整個過程都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但這恰好是官方的一貫行爲,除非出了結果,否則都不肯給出明確信息。

這下反而引起了網友的興趣,現在下2014年,大火箭長征五號還有兩年首飛,幾家未來的民營航天還在襁褓中。

大學研製衛星說實話新聞不少,但自己搞火箭把衛星射上天就是蠍子粑粑獨一份了。

然後就隨着各種小道消息,拖拉機廠開造火箭的事就越傳越廣了。

第309章 威龍B第180章 反應第246章 機場第356章 GSLV MK3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第348章 擴建第189章 激光第174章 新遠三號,出廠!第381章 血脈相連第214章 賬單第18章 牆角第110章 安-1250第280章 天問第258章 閃電第79章 線性代數第351章 原型機第162章 運35第319章 通過第234章 包機第202章 拆分第49章 南方汽車第183章 經緯第43章 合作第89章 競賽第377章 休斯敦,我們……第306章 繼續第203章 黃河!第335章 贈送月壤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218章 一定要飛起來啊第245章 勇敢第22章 驚訝第360章 JFT在等待第18章 牆角第115章 殊途同歸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245章 勇敢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78章 分數線第367章 解讀第312章 氣象局預警第185章 這是人性的扭曲第63章 氣動飛行第72章 太空發佈會第200章 突破第50章 新計劃第254章 機器第298章 報道第87章 太空救援第216章 參議第2章 系統援助第127章 WC9試飛第118章 進駐空間站第233章 S2100第19章 抉擇第218章 一定要飛起來啊第163章 節點第64章 S700第215章 長征十號轉運第383章 歌聲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118章 進駐空間站第179章 發佈會第285章 技術儲備第125章 空間站參觀第3章 阿美施工隊第330章 的盧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17章 長征一十五號第141章 翱翔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27章 提升第95章 搶票第199章 意外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271章 聯名第207章 邀請第362章 前夕第31章 立字據第155章 新飛船第330章 的盧第39章 表演第49章 南方汽車第285章 技術儲備第112章 神龍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130章 C832第93章 搬起石頭第190章 任性第314章 太空沒有冒險第212章 奮進號第243章 試飛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303章 人造月亮第289章 預告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194章 出征第238章 問題
第309章 威龍B第180章 反應第246章 機場第356章 GSLV MK3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第348章 擴建第189章 激光第174章 新遠三號,出廠!第381章 血脈相連第214章 賬單第18章 牆角第110章 安-1250第280章 天問第258章 閃電第79章 線性代數第351章 原型機第162章 運35第319章 通過第234章 包機第202章 拆分第49章 南方汽車第183章 經緯第43章 合作第89章 競賽第377章 休斯敦,我們……第306章 繼續第203章 黃河!第335章 贈送月壤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218章 一定要飛起來啊第245章 勇敢第22章 驚訝第360章 JFT在等待第18章 牆角第115章 殊途同歸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245章 勇敢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78章 分數線第367章 解讀第312章 氣象局預警第185章 這是人性的扭曲第63章 氣動飛行第72章 太空發佈會第200章 突破第50章 新計劃第254章 機器第298章 報道第87章 太空救援第216章 參議第2章 系統援助第127章 WC9試飛第118章 進駐空間站第233章 S2100第19章 抉擇第218章 一定要飛起來啊第163章 節點第64章 S700第215章 長征十號轉運第383章 歌聲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118章 進駐空間站第179章 發佈會第285章 技術儲備第125章 空間站參觀第3章 阿美施工隊第330章 的盧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17章 長征一十五號第141章 翱翔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27章 提升第95章 搶票第199章 意外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271章 聯名第207章 邀請第362章 前夕第31章 立字據第155章 新飛船第330章 的盧第39章 表演第49章 南方汽車第285章 技術儲備第112章 神龍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130章 C832第93章 搬起石頭第190章 任性第314章 太空沒有冒險第212章 奮進號第243章 試飛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303章 人造月亮第289章 預告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194章 出征第238章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