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

海枯石爛,滄海桑田!六百多年後,在王千軍之前的那個時代,整部永樂大典流傳下來的,只有大約四百冊,八百餘卷!而且還是散落在七個國家的三十多個單位和個人手中,不足永樂大典原的百分之四——

終整個明朝,《永樂大典》只在嘉靖年抄過一部副本,正本更在明亡後下落不明,極有可能毀於大火兵亂之中。而留下來的全部都是副本的部分,還不足原的百分之四,後世人更是隻聞其名,不知其具體內容。

爲了不讓這部驚世大典就這麼消失在歷史之中,王千軍大着膽子站了出來,只求說幾句話。看到王千軍突然站出來,道衍有些驚訝,但很快就恢復了常態,淡淡地點了點頭。看到道衍這個老朋點頭了,永樂帝也想聽聽王千軍想說什麼。

“朕準你開口說話。不過,如果說得不好,朕可就要懲罰你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子。狠狠地打你的屁股!”

永樂帝可不是在說笑。從洪武皇帝開始,明朝皇帝就有打文官屁股的習慣。即便這裡不是朝堂,永樂帝也可以命令保護他的錦衣衛把王千軍拉出去,脫去褲子打一頓板子。

面對永樂帝的威脅,王千軍看了看道衍,和尚依舊很鎮定。王千軍可是心裡沒什麼底,永樂帝這主可不是那麼好忽悠的。王千軍不得不讓自己靜下心來,深呼吸幾口氣後纔開口說道:“謝皇。小子膽子不大,現在還很害怕。但還是要問皇,皇知道呂不韋與《呂氏春秋》嗎?!”

到王千軍所說的人名與著作,永樂帝重重地哼了一聲。歷朝歷代,可沒有什麼皇者喜歡呂不韋這個人。關鍵不是呂不韋的出身,也不是他的政績,重要的是呂不韋這傢伙開了個壞頭,移花接木的壞頭。身爲皇者,豈能不注重子孫血脈的純正。

但永樂帝還是回答道:“呂不韋,朕不得不佩服他的投資有道,也不得不佩服他才幹,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他也是功不可沒。可是,朕依舊厭惡這個亂臣賊子,更不希望再有這麼一個人出現。至於《呂氏春秋》,朕也讀過,算是一部好,雜家的大作。但所謂的一字千金,不過是呂不韋炫耀自己權勢的做法罷了。千軍,呂不韋此人,可是深得商人的追捧,你該不會也想做一個商人?!”

永樂帝這是在警告王千軍,不要走錯路了。在皇帝的眼中,國家需要商人,可商人也只是繳賦稅的工具罷了。而且商人重利,往往在一些大事跟朝廷作對,就比如大災之年,朝廷想要賑災,可商人卻在囤積居奇,擡高米價!

“提起呂不韋,只是欣賞他宣揚《呂氏春秋》的做法。錯一字,賞千金!的確是在誇耀自身的實力,令七國諸侯、遊士、賓客無言。可是,一本著作,刻印成,會腐爛;刻在石,石會風化;刻在金,金會熔鑄;要讓一本永遠流傳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天下人口口相傳,即便被燒,石被腐,只要還有人會背,還有人在講,那麼這部著作就會永遠流傳下去,《尚》也是這樣保存下來的。因此小子認爲,要讓《永樂大典》如此鉅作流傳下去,永存世間,光是一本還遠遠不夠!”

一部耗費前人無數心血的鉅著,就這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實在是太可惜了。後人有權力看到前人的心血結晶。只是,王千軍還是沒說出解決的辦法,只是讓永樂帝更頭疼。

王千軍所說的,不無道理。《永樂大典》只有正本一套,實在可惜。可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永樂帝又看了道衍一眼,道衍突然來了句:“萬歲,花會謝,月會缺。能永存於世的,只有!”

道衍的話,永樂帝不喜歡聽。花會謝,月會缺,皇朝也有起落!可是,道衍說的又是真話,別人不敢說的真話。的確只有千古著作可以永遠流傳,就比如那四五經,比如那《呂氏春秋》一般。

“小子,你說得很有道理。可是,你會算賬嗎?!朕說了,朝廷要用銀子,爲了這部,朝廷所費頗多。光是抄寫一套副本,就要多少人力、物力?!難道朕要因爲這部而讓天下人罵朕是橫徵暴斂的暴君嗎?!”

永樂帝的憤怒,王千軍感受到了。可王千軍內心那個鬱悶啊,永樂帝氣的明明是道衍剛纔說的那句話,結果王千軍卻成了出氣筒,他冤啊!

可王千軍必須要冷靜地說下去,不然事情可就真的糟糕了。王千軍向永樂帝九十度彎腰,用力一拜後才說道:“萬歲,既然《永樂大典》用時三年多才完成,那又何必急於一時。成用了三年,那印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百年又有何不可?!除了副本依舊用手寫抄襲外,其他版本都可以用活字印刷來完成。一本一本地印,一冊一冊地印,從開頭一直印到結尾,不需要在乎時間,只需要關注質量。每印成十冊,便發給各省,由各省布政司自行保存。當達到一定數量,便可命布政司自行尋找地方的商進行印刷,達到每州府都有保留,並開始向民間出售。相信《永樂大典》這樣的鉅著,地方的文人士紳一定無比喜愛,即便無錢購買也會想辦法自己抄錄。朝廷不急於一次印刷,也給了民間收集全套《永樂大典》的時間。如此一來,《永樂大典》必可世代相傳,永留於世!”

這就是王千軍的辦法。其實這個時代的人經常有一種誤區,就是喜歡一次把一件事在最快的時間內全部完成,再艱難再龐大的工程也是一樣。而且用錢也是一次投下去,很少人想到按計劃分撥資金,這才惹出那麼多的麻煩。

可就算王千軍這麼說了,永樂帝還要說道:“向民間出售,那不是與民爭利了嗎?怎麼聽來聽去,還是爲商之道!”

永樂帝的脾氣還沒消,王千軍也無奈,難道要跳腳大聲反駁永樂帝,說永樂帝有氣向道衍發去,不要找他的麻煩。如果真是這樣,那王千軍這個不忠不孝之徒馬就會被拉出去打死。

“皇,小子的父親一直教育小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得到就要付出。即便是天下間的讀人,也應該爲了《永樂大典》這部驚世之作付出一點小小的代價。天下的讀人,不能寵!”

王千軍說到這,永樂帝終於是笑了,一旁的道衍也是微笑不語。天下的讀人,的確是不能寵,這句話是大實話。也是爲者最頭疼的事情。永樂帝之所以笑,正是因爲王千軍將這句絕大多數人不敢說出口的大實話給說了出來,所以永樂帝很開心。

“那好,就這樣,一步一步來。即便朕看不到那一天,朕的兒子,朕的孫子也會爲朕繼續印下去的。只是,朕現在還有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該怎麼賞你呢?王千軍,你可替朕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徐皇后死後,永樂帝似乎對生死更加的看透了。不過王千軍更關心的是,永樂帝要怎麼賞他。有賞不要,這種違心的話王千軍可說不出來,永樂帝也不相信王千軍會不動心,永樂帝可不喜歡這種虛僞的人。王千軍與道衍不一樣,他的路還很長。

可不虛僞,也不能太貪心,貪心者在皇者的眼中,也是成不了大事的。即便要用貪心來保護自己,也要到了一定的地位纔可以這麼做。

永樂帝在等待王千軍自己說出想要的賞賜,王千軍只是思考了一小會,便跪了下來,說道:“謝皇。謝皇繞過我父一命,也繞了小娘一命,王家下永記皇之恩。只是,我王家也因爲這場變故失去靖難三年所建立的一切功勳,但我王家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王家下一心想拿回原本應該屬於王家的。既然皇要賞,那小子大膽,請皇恩賞我父即可!父親的榮耀,也是兒子的榮耀。”

永樂帝沒想到,沒想到王千軍會爲他的父親王叢雲求賞。這個小小的意外讓永樂帝沉默了一會,最終淡淡地說道:“有的時候,朕真的很羨慕你們平淡的生活。沒有那麼多煩惱,沒有那麼多爲難之處,一家人其樂融融。好!叢雲生了個好兒子。朕就答應你,朕明日就下詔,錦衣衛百戶王叢雲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升任錦衣衛千戶,依舊任職錦衣衛南鎮撫司,爲南鎮撫副手!”

錦衣衛千戶依舊是虛職,錦衣衛雖然有十四個所,可千戶卻有很多人。可南鎮撫司卻是專門管理錦衣衛內部事宜的部門,作爲南鎮撫的副手,王叢雲將擁有不小的權勢。而且錦衣衛這個組織,本身就是極特殊的部門,遠超京城其他各衛。

“謝皇隆恩!”雖然還沒有奪回一切,但也算是迴歸正途,踏了王家原本應該走的路!王千軍的表現也得到了道衍的讚賞,可道衍依舊一句不說,只是微笑點頭。

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
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