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談判重啓

林哲在這個時代是特殊的,他和那些被洋人嚇破膽的官員以及百姓不一樣,他對洋人並沒有什麼懼怕之類的心理,但是他又和那些天天認爲當代中國還和漢唐時期一樣是天下霸主,對洋人充滿鄙視的迂腐之人不一樣,他對洋人尤其是英法等國的實力之強有着充分的認知。,

對待洋人,對待英法等國林哲始終是抱着理智而平靜的心態,他沒有狂妄到認爲自家編練不過數年的中華軍能夠輕鬆擊敗英法聯軍,但是同樣不認爲英法聯軍能夠和打清軍一樣把自家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

在他看來,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是可以擋住英法聯軍進攻,從而在談判桌上獲得自己想要利益的。

對此林哲是有着心理準備付出一定代價的!

現在吳淞之戰的萬人傷亡,就是在林哲的代價預算之內,付出萬人的傷亡就能夠殺傷五六千人的英法聯軍,同時還俘虜高達兩千多人的俘虜,這對於林哲裡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經過這一戰也是給予了他更多的信心,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並非是不可能的。

至於說萬人的傷亡會讓人心痛,這個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惋惜,但是兩軍交戰有所死傷是正常的,而萬人的傷亡也是在中華軍的承受範圍之內。

早在年初林哲就指示軍方大規模招募士兵,到目前爲止已經累計招募了超過六萬人的新兵,這些士兵除了補充到現有部隊以及編練了第八師、第九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四個新部隊外。剩下的新兵還待在新兵訓練營裡,留待補充戰鬥損失呢。

也就是說。在戰爭爆發之前林哲就已經考慮都了超過萬人甚至兩三萬人的傷亡,併爲此提前做好了準備。

“讓軍訓部以及軍械部還有軍需部等用盡全力補充吳淞方面的戰鬥損失。兵員以及武器還有彈藥等消耗物資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補充完畢,朕不希望敵軍發起第二輪進攻的時候,吳淞那邊依舊沒能恢復過來!”

戰爭嘛,死傷是正常的,而對於一個帝國的戰爭機器而言,只要能夠及時補充兵員以及武器還有各種物資,那麼就能夠持續的把戰爭給持續下去,並最終取得勝利。

跟隨在林哲身邊的幾個軍方高級將領連忙點頭稱是,儘管這是一次緊急召開的會議。但是林哲並沒有把會議持續太久,而是三言兩語就把統帥部的將領們給打發了,現在可不是坐着開會的時候,還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這些軍方的高級將領們去忙碌呢。

出了平仁堂後,哪怕是頭頂上是陰沉沉的天空,但是林哲依舊覺得今天的天色不錯,有些許春風,同時還有薄薄的細雨,這是一副典型的江南雨季景象。

對吳淞之戰感到滿意的林哲已經是有了獲得戰爭勝利的信心。腳步輕快的他回了後宮後,難得特地抽出了時間來配合着走路尚不穩,奶聲奶氣喊着父皇的小公主淑純玩。

一旁挺着大肚子的陳靜面帶着微笑看着林哲和女兒玩鬧,女兒時不時傳來的咯咯笑聲讓她頗感欣聞。儘管林哲大多時候都是非常標準的事業型男人,陪家人的時間少,平日裡也很少失態。但是他對待這個長女卻是極爲寵愛,對女兒露出的笑容比對陳靜露出的笑容都要多的多。

看着這父女玩鬧的場面。陳靜不禁想着等上幾個月自己第二胎出生後,如果是生出來個皇子的話。那麼一切都完美了。

只是方德嬪還是李惠嬪的預產期要比她早一些,如果她們兩人有人能夠生出兒子的話,這長子的位子就有些懸了。

林哲的兒子關乎國本重任,朝野上下一大羣人都眼睜睜盯着這三個女人的肚子呢,就等着這幾個人什麼時候能夠爲帝國生出一個繼承人來,而到時候如果生出來的兒子有兩個,估計還會引起一番風波,畢竟帝國儲君只有一個,到時候選誰都是麻煩事。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了,陳靜心中雖然有時候會擔心這些,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安心的。

陳靜雖然是個一輩子都在後宅的傳統女人,但是不代表着她是一個愚昧女子,能夠把偌大一後宮管理的妥妥當當,絲毫沒讓林哲操心這就是普通女人很難辦到的事情,書香門第出身的大家閨秀,在這方面總是有着先天優勢的。

而陳靜也知道在歷朝歷代中,漢家王朝絕大部分都是奉行立嫡立長不立賢的儲君政策,這是幾千年來的古老傳統,除了少數蠻夷王朝和極少數特殊時代外,數千年來中國的儲君政策基本都是如此。

所以只要她陳靜能夠生出兒子來,那麼子憑母貴,她陳靜是皇后,那麼她的兒子就是妥妥的嫡子。

只是現在林哲一直沒明確立儲的相關條例,而那些大臣們雖然一個個叫嚷着國本多麼重要,但是怎麼立儲,立誰這些問題還是沒膽子提出來的,因爲現在林哲還年輕,更重要的是他現在一個兒子都沒有,現在你們就敢叫嚷着立儲問題,估計林哲第二天就把你腦袋砍了。

因此後續到底是用什麼政策,現在是除了林哲自己外,誰都不知道。

實際上現在連林哲自己也不知道,他還沒考慮過這一方面的事務呢。

目前有着太多的事務讓林哲煩心,那裡有心思去考慮十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的事情了,現在的他一門心思想着該如何統一中國,打敗英法聯軍,可沒精力和時間去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務。

就在林哲難得在後宮扮演慈父的角色時,軍方的各部門也是迅速行動了起來,設立在浙北以及蘇南各地的諸多新兵營中的那些經過了初步三個月訓練的新兵被成批調往上海。然後補充進入第二軍以及第七軍各部隊,吳淞之戰前後持續多天。總傷亡人數超過萬人,這就代表着僅僅要把部隊恢復到之前的局面。就需要補充萬人新兵,此外第十一師步兵師本來就是不滿編的,如果要補充到滿編的話,還得再需要幾千名新兵。

這一萬多新兵的補充對於中華軍的軍訓部工作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不僅僅新兵的補充麻煩,實際上此戰中造成將近百名軍官的陣亡以及不少軍官的受傷,也是讓吳淞方面的部隊軍官嚴重緊缺,畢竟這部隊要恢復的話光是補充新兵可不行,還得補充相當數量的軍官,要不然的話只有士兵沒有軍官。這軍隊就根本沒有戰鬥力。

爲此,軍訓部一方面是從其他部隊抽調儘管,同時提前了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生的畢業時間。還大膽改革,把部分表現優秀的士兵直接晉升爲少尉級別的軍官,以補充基層尉官的嚴重短缺。

相對於軍官和士兵的補充比較困難,武器方面倒是沒有太大問題,這是因爲此戰中中華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武器的損失並不算大,後續的戰場打掃也是中華軍方面進行。

不僅僅己方死傷士兵的武器得到了回收。同時還繳獲了英法聯軍的四千多支米尼步槍,以及少量火炮。

只是戰鬥中也有大量的步槍被損耗掉,比如膛線被打光或者乾脆是出現其他問題。

這一進一出,這步槍上還能多出一千多支來。

火炮方面的話。陸軍方面的火炮損失不大,倒是海軍那邊的重炮損失不小,目前已經累計被摧毀了十餘門重炮。這些損失的火炮都需要林德機器廠加班加點生產進行補充的。

彈藥尤其是炮彈方面的缺口比較大,英法聯軍和中華軍的交戰過程中。實際上只有炮兵部隊從頭打到尾,雙方的步兵決戰階段持續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如此也就代表着相對於步槍以及子彈方面的消耗,炮彈的消耗纔是大頭。

數百門火炮持續進行戰鬥,這消耗的炮彈可不是幾百幾千發,而是幾萬發之多,這些都是需要林德機器廠方面一一生產並補充的。

諸多武器和彈藥的補充都需要依賴林德機器廠,這也好在是吳淞之戰擋住了英法聯軍,如此軍方纔能夠對皇室產業的負責人信誓旦旦的保障,上海絕對不會陷落,你們的上海造船廠,林德機器廠以及其他企業可以安心正常生產云云。

英法聯軍打不進上海來,那麼搬遷一事自然不用再提,如此林德機器廠等企業也就能夠繼續保持高強度的生產,持續不斷的給中華軍提供各種軍械彈藥。

中華軍方面補充彈藥武器兵員的時候,額爾金伯爵率領的英法聯軍也是躲在艦炮的掩護下,構築堡壘同時等待補給的抵達,他們的損失也不小,而且身在異國他鄉作戰,各方面的補給都非常麻煩,糧食以及生活物資還好說,帶的算是比較充足,但是炮彈等作戰物資被消耗了後就很難得到補充,他們需要用艦隊從香港甚至從南亞地區運輸過來,這來一趟少說也得十天上下。

雙方都忙着舔傷口,一時間戰爭彷佛停止了一樣。

吳淞之戰後第三天,包令也是帶着幾個外交人員重返商貿區,和宋關前等帝國外務部的官員進行第二輪的談判。

這一次談判的核心內容卻不是雙方之前的爭執內容了,而是英法聯軍的那兩千多俘虜!

“請貴國能夠對我軍被俘將士給予充分人生安全保障,並給予被俘軍官和他們相符合的待遇!”包令說這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戰敗者的覺悟,說的話彷佛不是請求,而是要求一樣。

“哦,俘虜這事嘛,我軍征戰多年已經俘虜過不計其數的戰俘,對於怎麼處理俘虜已經有着一套成熟的體系,貴使不用擔心!”宋關前呵呵說着,他其實也是瞎說,中華軍雖然抓過數以十萬計的俘虜,但是那些都是清軍或太平軍,而這次抓的卻是洋人俘虜,這兩者的差別可不能用同一種方式處理。

這倒不是說中外有別,或者洋人比國人更高貴之類的,而是因爲之前中華軍抓到俘虜後一般是直接整編爲協防軍部隊,可沒有修戰俘營白白養着戰俘的習慣。

而很顯然,那些英法聯軍的俘虜不可能會被收編,因此怎麼處理這些戰俘就成爲了一個問題。對此軍方也是懶得自己麻煩,直接把這些戰俘的處理工作轉交給內閣方面,自己只是充當看押者的角色。

但是不管現階段怎麼處理這些戰俘,但是外務部方面很明顯是想要把這些俘虜當成談判籌碼,爲後續的談判爭取更多的利益。

只是這些洋人會在乎他們的俘虜生死嗎?

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50章 勸進表第636章 風波起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5章 南撤湖州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7章 募兵買槍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43章 侯客室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32章 奏摺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91章 進城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8章 營制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43章 侯客室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25章 提親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43章 慘勝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316章 國宴第337章 繼承人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438章 電報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98章 都是瘋子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7章 長興初戰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
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50章 勸進表第636章 風波起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5章 南撤湖州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7章 募兵買槍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43章 侯客室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32章 奏摺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91章 進城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8章 營制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43章 侯客室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25章 提親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43章 慘勝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316章 國宴第337章 繼承人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438章 電報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98章 都是瘋子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7章 長興初戰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