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攻克宿遷

早先施清瑄和沈馳雲商定的蘇北戰略乃是,先由第一軍攻克桃源縣,然後掉頭南下淮安,和第五軍一起圍攻淮安,屆時第一軍和第五軍一起合兵的話,將會擁有三個皇家陸軍步兵師,兩個騎兵團以及五個協防師的龐大兵力,圍攻一個淮安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這個戰略構想是建立在清軍不會傾巢而出救援桃源的情況下!

如果說清軍大規模救援桃源縣的話,那麼第一軍就是擇機而動,行圍點打援之事,以求在野戰中擊潰來源的清軍主力部隊,然後再進攻桃源縣。

但是就連施清瑄也沒有想到,僧格林沁竟然會這麼大的魄力,直接傾巢而出率領六萬人和他在平原野地裡進行正面的對決!

他是乘勢而爲,通過正面決戰直接擊潰了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只剩下萬人清軍逃回宿遷。

在這種情況下,施清瑄也不着急着打桃源縣了,反而是直奔宿遷而去,一方面是因爲根據情報顯示,桃源縣那邊已經得到了沐陽萬餘清軍、淮安八千江淮新軍的增援,使得桃源縣彙集了清軍將近三萬人,而這三萬人裡頭也有着上萬新軍,如果他們固守不出的話也很難短時間攻克桃源,必須有長時間的準備,包括炮擊準備,挖地道炸燬城牆,打造攻城器具等,就算一切順利,估計也得七八天以上的時間。

相對而言,宿遷那邊只有萬人殘兵,而且裡頭大多數都是綠營舊軍。如果中華軍緊隨而攻的話,拿下宿遷也用不了幾天時間。

而更關鍵的一點就是。拿下了宿遷就等於斷掉了北方清軍和淮安、桃源方向清軍的聯繫,並可以切斷運河。斷掉清軍的補給。

到時候清軍固然可以從陸路上由沐陽方向繼續運送糧草等補給,但效率肯定是要大大降低的!

拿下宿遷的話,從戰略層面而言就等於是半包圍了桃源縣、淮安兩地之敵,如果桃源和淮安兩地清軍無動於衷,那麼中華軍就可以徐徐圖之,徹底把這兩地的清軍給吞下去,如果清軍害怕被圍殲,那麼就得主動放棄淮安以及桃源縣,如此也就等於了中華軍不戰而下攻克上述兩地。

而且清軍如果要撤退的話。第一軍完全可以追擊或者攔截,從而逼他們和中華軍進行野戰,而打野戰的話對於中華軍而言有利多了!

本着這些戰略構想,施清瑄沒有去管桃源縣之敵,而是直奔宿遷而去!

十月二十七號,時隔一天後,施清瑄帶着第一軍主力部隊追擊清軍順利抵達宿遷!

爲了取得突然性,施清瑄沒有等待多久,而是讓部隊簡單打造了一些登城長梯後就是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如今城內的清軍頂多也就萬人出頭。而且是潰兵之師,士氣全無,正是趁機一鼓作氣拿下宿遷的時候,如果多拖幾天。讓城內的清軍緩過氣來,又或者是收攏了更多的潰兵,又或者是得到了北面清軍的增援。到時候可就不太好打了。

本着一切從速的想法,施清瑄在二十七號上午就是派出了大量兵力進攻!

最先上陣的還是那些協防軍士兵。第二十協防師全體上陣,僅僅兩個小時後就是填平了宿遷城下的護城河。然後在後方皇家陸軍的火力支援天,直接和第九協防師一起發動登城作戰。

現在施清瑄用的這種戰術是中華軍用慣的了,皇家陸軍提供火力支援,協防軍負責登城肉搏。

如果不是敵人太過棘手的話,一般都是這種戰術,只有城內敵軍擁有大量新式軍隊或者兵力實在太多的情況下,中華軍纔會動用皇家陸軍參與直接登城作戰,要不然的話都是現在這種老套路。

由於中華軍打的太急,準備的不算太過充分,所以進攻工程中遭到一定的傷亡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施清瑄看着不斷倒下的協防軍士兵,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如果這會死傷的是皇家陸軍的士兵,也許會讓施清瑄很心痛,但死傷的只是協防軍士兵,施清瑄可沒有什麼心痛的感覺。

爲將者,如果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覺悟,無法漠視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士兵在衝鋒中死去的話,那麼就絕對無法成爲一個合格的將領。

一個接着一個協防軍的士兵在衝鋒路上倒下,而在登城的時候不可避免又是受到了城頭清軍的反擊,以至於不斷有人從長梯上或者城頭上掉下來。

但是些許傷亡並沒有影響到中華軍對宿遷的攻勢,僅僅是首次進攻,施清瑄就是投入了第九協防師和第二十協防師,總兵力超過八千人登城作戰,而城內的清軍一共也就萬人出頭而已,就算還有着城內緊急發動起來的民壯數千人,但是也很難抵擋中華軍潮水一般的進攻。

更加不要說城內的清軍都是昨日一戰的潰兵,本來軍心士氣就已經跌倒了谷底,中華軍的協防軍士兵還沒攻上城頭的時候,他們還能勉強進行反擊作戰,但是等協防軍裡的刀盾兵們爬上城牆後,他們很快就是四處潰散,根本就沒有反抗的勇氣。

此時城外,施清瑄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面露微笑道:“這些刀盾兵倒還算可以,日後協防軍這邊還是要加大對刀盾兵的投入力度啊!”

一旁的邴曲松也是呵呵笑道:“不錯,協防軍裡也就這些刀盾兵勉強過得去,後續對他們加大投入力度也是應該的!”

依照協防軍的編練體制,大部分士兵都是當炮灰的命,不過各個協防師裡的刀盾兵卻是不在此列,這些每個協防師只有兩三百人的協防師雖然用着只是長刀、盾牌,棉甲,並沒有說裝備什麼先進武器。但是這些刀盾兵卻是中華軍登城作戰的主力,在登上城頭後的肉搏戰裡他們的作用不可小窺。

而這些少量的刀盾兵基本也是從協防師中擇優挑選。身體素質以及武藝都是比較優良的人,而且對他們的伙食供應也比較好。此外他們雖然說還是沒有軍餉,但是如果打仗立功的話還是能夠比較豐厚的賞銀。

比如說順利登上城頭並穩固城頭陣地的話,那麼參戰的刀盾兵一般都會獲得五圓到十圓不等的賞銀,此外在戰鬥中擊殺敵軍的話一律是重賞,基本標準就是殺敵一人賞銀十圓!

有些彪悍之士一場登場作戰下來,殺敵一二人都是尋常的,極少數也能夠殺敵三五人以上,如此一場戰鬥下來,獲得的賞銀少說也有幾十圓。這賺的比皇家陸軍士兵要多多了,要知道皇家陸軍的士兵是按照集體論功,不會按照殺敵多少論功,同時集體論功也不是說直接發放賞銀。

因爲皇家陸軍的士兵和協防軍的士兵不同,皇家陸軍的士兵乃是職業兵,打仗殺敵是本份,不會說你殺了多少個敵人就給你賞幾十兩銀子的,通常他們的獎賞一般是晉升軍銜,從二等兵晉升爲一等兵。再晉升爲下士、中士、下士等,軍銜提高一級,這軍餉也會相應提高。

同樣是善戰之士,協防軍裡的刀盾兵的收入其實是要超過普通協防軍士兵的。不過這些刀盾兵雖然拿的不少,但是風險也是極高的。

皇家陸軍打仗以線列對射爲主,看上去是排着密集隊形給人家當靶子打。但實戰中危險性算一般,除了敵軍的火炮以及少數新軍外。很少有能威脅到他們生命的東西。加上中華軍的將領們一般也不會讓皇家陸軍去冒險,所以整體傷亡率而言是要遠遠低於協防軍的。

而協防軍呢。別都不說,只說第九協防師的話,這個協防師歷盡揚州之戰、皖北一系列戰事,再到昨天的桃源縣西北之戰以及現在的宿遷之戰,累積傷亡人數早就超過了五千人,而滿編狀態的第九協防師一共纔多少人,也就五千人不到。

也就是說,過去半年不到的戰鬥裡,第九協防師還是那個第九協防師,但是裡頭的士兵基本已經換了一遍。

尋常炮灰不說,這些刀盾兵的傷亡率也是相當高的,一場戰鬥下來死傷百分二三十是正常的,遇到運氣不好,比如說登上了城頭又被人反攻打下城頭的話,那麼登城的刀盾兵全軍覆滅也是可能的。

這些刀盾兵是拿着生命去搏高額賞銀,正所謂刀口上舔血說的就是他們!

今天的戰鬥同樣如此,爲了高額的賞銀,同時也因爲嚴苛的軍法,這些刀盾兵再一次走在了全軍的前頭,通過長梯攀爬上了城頭,好多人是剛上去就是被清軍城頭兵力用長槍捅死,但是更多的人卻是憑藉着個人的勇武保住了性命,然後揮刀砍向了這些清軍士兵。

這些清軍士兵在中華軍還沒攻上城頭的時候,還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是等大量的中華軍的刀盾兵登上城頭並大殺四方的時候,他們毫無懸念的潰散了!

和以往一樣,佔據了城頭的這些刀盾兵沒有第一時間擴大佔領區或者是下了城牆殺向城區,而是掩護着更多的士兵登上城頭。

隨着肉搏兵之後,是衆多的協防軍中的火槍團士兵,他們可沒有那些刀盾兵那麼彪悍,整體素質上要遜於這些刀盾兵,他們一個個端着燧發槍或者火繩槍,小心翼翼的成羣結隊向城牆的兩端清理清軍的殘餘之敵。

然後更多的士兵開始走下城牆,向城牆內側的城區延伸,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又免不了被清軍打一些小反擊,有一個火槍連剛下城牆,準備向前進軍的時候,就是遭到了數百名清軍的抵近反撲,這些手持刀劍長槍的清軍衝向了這些火槍兵,然後雙方就是展開了混戰。

這種小規模戰鬥還頻繁的發生在宿遷各處!

等到傍晚時分,入城的協防軍回報,已經肅清城內之敵!

而激戰一日,第一軍的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第一師和第三師連城都還沒進呢,今日一戰完全是靠着兩個協防師打的!

肅清宿遷城內之敵後,施清瑄當晚也沒有進城,而是繼續在城外紮營,同時派遣了人馬配合軍需部、軍械部等部隊的官員清點戰利品。

次日,他都沒有等待城內的人報告繳獲了多少戰利品,就是匆匆帶着第一師和第三師南返桃源!。

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289章 慘勝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73章 設卡收稅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37章 繼承人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1章 謹慎東進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632章 帝大系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438章 電報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647章 皇子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25章 廣德激戰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343章 侯客室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78章 各方利弊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5章 縣令相邀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章 縣令相邀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
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289章 慘勝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73章 設卡收稅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37章 繼承人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1章 謹慎東進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632章 帝大系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438章 電報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647章 皇子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25章 廣德激戰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343章 侯客室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78章 各方利弊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5章 縣令相邀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章 縣令相邀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