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升官’

皇后順利產下嫡子,大唐帝國有了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確實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喜事。

饒現在是國喪,後宮、前朝因老聖人崩逝而低迷的氣氛也不禁爲之改變,就連皇太后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國喪期不能大肆慶賀,但小範圍的一起吃頓膳食,圍觀一下新任皇太子的百日宴,那也是允許的嘛。畢竟,這是老聖人亡故後,天朝第一件有着極大影響的喜事嘛。

作爲主角之一的皇后,今日分外的精神,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透着歡愉。雖不是很誇張的大笑、或是很張揚的狂喜(老聖人的孝期未過,哪個兒媳婦敢狂喜,也不怕被皇太后拍?),但在場的賓客都能感受到她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輕鬆、喜悅。

其實吧,大家也能理解,這幾個月來,人家皇后的喜事也確實不少。

第一,她的老公成了皇帝,她也跟着晉位;

第二,她的父親被封爲國公,母親爲國夫人,兄弟也各有封賜;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她終於生了兒子。

有了嫡子,她的皇后位子算是徹底穩當了,只要皇帝不犯二,只要皇后不做什麼天怒人怨的缺德事兒,她便能順順當當的熬到自己兒子做皇帝,自己也能像現在的皇太后一樣尊榮。

什麼,你說聖人還沒有正式冊封皇太子,皇后的兒子就一定能做下一任聖人?

聽到這個問題後,皇后笑了,她與聖人成親二十多年,她算是這個世上最瞭解聖人的人之一。

對於聖人而言,他心目中一直有個榜樣,那就是他親爹老聖人,且他跟在親爹身邊這麼多年,潛移默化的,他的言談、思想都受到了親爹的影響。

老聖人喜歡節儉,他即位後就極力推行節儉、壓制京中日益盛行的奢靡之風。

老聖人重感情,他就放下身段跟朝臣、宗室和兄弟們拉近關係。

老聖人……

不經意間,聖人一點點的模仿着他的父親,唯恐有哪裡做得不好,被人指責‘不肖其父’‘難堪大任’之類的話。

而在老聖人的諸多習慣中,還有一個皇后非常喜歡的習慣,那就是老聖人重視宗法、推崇嫡長。

過去的嫡長是太子,所以,如今他是新聖人了。

現如今的嫡是她的兒子,雖然這個小傢伙纔剛剛百日,可他的血統註定了他的地位——將來的太子,下一任的聖人!

另外,皇后心裡明白,聖人也是非常渴望有嫡子的,因爲他的死對頭四郎有嫡子,且這個嫡子還是個加分項,雖然聖人已經坐穩了龍椅,可心裡始終有根刺,總覺得在兒子這一項上輸給了四郎。

皇后還記得清楚,那日她生產完畢,累極昏睡前,半夢半醒間,她似是聽到了聖人狂喜的喊叫:“……阿耶,阿耶,您看到了嗎,兒、兒也有嫡子了……我的兒子,當朝太子呀……”

沒錯,皇帝沒有正式冊封皇太子(小肉球還太小呀,這年頭孩童的夭折率這麼高,萬一——),但因着他的這句話,宮裡的人已經很狗腿的稱呼三郎爲‘小太子’了。

皇帝曾當面聽到過一回,並沒有出言訓斥,反而很高興的繼續逗着兒子玩兒,是以,宮裡的內侍、宮女便明白了,聖人已經默許了,也就是當面認可了‘太子’的身份呢。

於是,大家彷彿得到了鼓勵,愈加起勁兒的喚着‘小太子’,這個稱呼,很快就從後宮傳到了前朝,大臣們雖沒有說什麼,但也都認可了小肉球的身份。

沒說的呀,皇后生的兒子,皇帝的唯一嫡子,不是太子是什麼?!

蕭南聽了卻有些擔心,趁着彌月進宮賀喜的當兒,偷偷提醒了皇后:“現在聖人在興頭上,所以沒有說什麼……然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日倘或有人藉此生事,攻訐殿下和小皇子,那、那——”

皇后也不是個沒有政治頭腦的人,當下便聽懂了蕭南的意思。

是呀,過去聖人還是太子的時候,她與他是夫婦,兩個人心意相通、利益相同,在更大的矛盾(諸皇子之爭)面前,家裡的小摩擦也就被無視了。

但現在不同了呀,聖人已經是天下萬民之主,不再是她一個人的夫君,那個最大的問題已經順利解決,那麼他們之間,或者說是家庭內部之間的種種問題也將顯現出來。

而且皇后心裡很清楚,聖人對她只是禮法上的敬重,沒有情愛。偏偏皇宮是最不講究禮法的地方,萬一哪天皇帝被某個美人兒迷住了,一時頭腦發脹,再來個廢嫡立庶,那麼如今宮人喚三郎‘小太子’之事,便是現成的把柄。

還是那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

皇后心裡一驚,她真是太大意了,當了皇后、有了嫡子便以爲大局已定,她險些忘了後宮爭鬥的殘酷,別說旁人了,韋淑妃和她的兒子們就虎視眈眈的盯着他們母子呢。

蕭南能這般推心置腹的跟她談,皇后很是感激,不過面上不顯,淡淡的點頭,表示知道了。

蕭南挑起眉梢,立時便明白了皇后的意思,微微一笑,不再糾纏這個話題,而是換了個話題,說起了積微學院裡的趣事兒。

皇后見蕭南這般知趣、懂分寸,愈加滿意,心裡暗道,蕭氏果然伶俐,倒可攏到身邊做個臂膀。

另外,那日生產的時候,蕭氏也是有功的,有功就該酬謝,看來,她要適時的表示一二了。

與蕭南談完的當日,皇后便斥責了承慶殿的宮女和內侍,勒令他們不許亂喊,稱呼小皇子的時候,只需叫‘小皇子’或是‘三郎君’,‘小太子’幾個字決不許出現。

當夜,皇后就換了朝服,行大禮向聖人告罪。

聖人見皇后這般鄭重,嚇了一跳,迭聲詢問發生了何事。

待聽完皇后的話後,他哈哈笑着伸手扶起皇后,直說‘小太子’是他親口說的,與皇后並無干係。

再說了,他的嫡子是太子,乃天經地義的,宮人喚三郎一聲小太子又怎麼了,皇后不必如此小心。

皇后卻堅持,還特意點出,老聖人和皇太后都是重規矩的人,不能爲了小皇子,就亂了宮裡的規矩。

聖人聽皇后這麼一說,也猶豫了,想了想,道:“皇后說得有理,這樣吧,待咱們三郎過了週歲,我再與朝臣商議正式冊封太子。在這之前,呃,就按照皇后的意思,喚三郎爲‘小皇子’吧!”

皇后忙行禮,直說聖人英明。

聖人見狀,不知怎的就想起了當年他母親身着大禮服向父親進諫的事情來,再看看一身禮服、神情肅穆的皇后,他覺得,皇后雖不及母親,卻也有幾分國母的胸襟和氣度了。

不錯,真不錯!

於是,剛剛因皇后固執而升起的一絲不滿瞬間化作烏有,夫妻兩個開開心心的去看兒子了。

而不知不覺間,帝后的感情也因爲這個小肉球加深了些許,至少,聖人看向皇后的時候,不再是那種公式化的笑容了,那笑容漸漸的開始向眼底延伸。

帝后和睦,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皇太后和蘇家諸人。

憂愁的則是後宮諸嬪妃,比如今日也來圍觀三皇子百日的韋淑妃,臉上揚着笑,掩在袖子裡的手卻已經將帕子擰成了麻花,看向那個白胖滾圓的小肉球時,目光更是帶着絲絲寒意。

如果眼刀可以殺人,相信此刻小肉球已經變成屍體了。

不過,韋淑妃的表情轉化速度極快,還不等人察覺,她又恢復了一派溫柔和善的模樣。

坐在一旁的長樂長公主並沒有忽略掉韋淑妃的表情,她脣角勾出一抹冷笑,心說話,看來,新一輪的皇子之爭開始了,回去後她要好好想想。

長公主沒有想到的是,她以爲結束的‘太子與魏王’之爭,並沒有真正的結束。

這不,三皇子的百日宴剛剛過完,從皇宮到京城還處在一片祥和氣氛中,某日朝會,皇帝便當着重朝臣宣佈了一個不怎麼祥和的決定。

“封魏王李泰爲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監察治下州、縣的官員……”

其實,這個決定已經比皇太后的提議厚道多了,而且聖人爲了表示他這是看重弟弟,並不是打擊報復,專門爲李泰童鞋量身打造了一個‘按察處置使’。

這個所謂的‘按察處置使’,根據皇帝的解釋,就是一道的最高督查人員。按察使不直接負責州縣的具體政務,只負責督查各級官吏。

皇帝爲了進一步表明他是真心對弟弟好,還給按察使賦予極高的權限——可以直接罷免刺史,除變革舊制須提前向上稟報外,其它事務皆可自行處理。

換句話說,在一道之內,按察使就是老大,他的話在治下就是‘聖旨’。

表面上,皇帝確實很慷慨,竟然將一道之地分給了魏王。要知道,整個大唐的疆域纔不過分作了十道,他一下子就給出了一道,不可謂不厚道了。

但事實上呢,皇帝分給魏王的是隴右道,治下十八個州,全都在西部,荒漠、草原、高坡,不能說是荒蠻之地吧,但絕對不能與關內相比。

另外,隴右道治下的百姓胡漢雜居,且胡人居多,還有歸唐的突厥人……異族統治異族,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兒。

所以這麼個地方,就是去做皇帝,也做得不安穩呀。

而且隴右是大唐的西部邊境,如果有敵人入侵,第一個遭受攻擊的就是那裡。

可以說,皇帝的這個安排絕對稱得上表面光鮮無比、實則腐爛到底。

別說魏王了,就是李欣聽了,也有些皺眉頭,他只是想讓父親遠離京城這個是非窩,並不是讓他去西邊吃沙子呀。

這時李榮的密報還沒有發出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隴右可能有戰事。

若是知道了,李欣肯定會後悔的想一刀劈死自己!

皇帝的話還沒說完,接着,他又丟出了一記重磅炸彈,“……皇太后年邁,永安郡王、平原郡公等留在京中侍奉皇太后,代魏王盡孝……”

說罷,皇帝還假惺惺的問了魏王一句,“四郎素來孝順,想必你離京後,最放不下的就是皇太后吧。”

魏王一口老血險些噴出來,皇帝已經把他逼到這步田地,偏他還不能說出拒絕的話——

不去隴右?

那怎麼行,朝廷有明令,親王成年後必須就藩。而所謂‘就藩’,不是去藩地做老大,而是去領個刺史的頭銜做清閒王爺去。

如今他的好皇帝哥,爲了‘照顧’他,不讓他做一州的刺史,而是做十八個刺史的頭兒,十足的‘厚道’,他就是氣得要吐血,也不能不去呀。

不留下唯二的嫡子?

那怎麼行,孝字大如天,他敢當着百官的面,說他不讓兒子留下來代父盡孝?

可若是答應了,那、那他也太窩囊了,而且再無翻身的可能,未來也將會一直留着西邊放羊、餵馬、吃沙子。

而他的親信、心腹,也將一一被皇帝剪除。

到那時,他就是生不如死了!

那樣的場景,他想都不願想,魏王的身子微微搖晃着,臉色變得煞白,此時,他真是左右爲難,恨不得一頭栽倒在地上,就此昏死過去。

高居上位的皇帝見狀,心裡暗爽不已,卻還做出一副親切的樣子,用‘哥倆好’的親暱口吻說道:“如何?四郎可有什麼爲難之處?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只要不違反大唐律、不違背道德規矩,朕都會准許!”

魏王聞言,有些混沌的大腦閃過一道亮光,他終於有了辦法,道:“聖人既這般說了,臣弟還真有個要求,希望聖人應允。”

皇帝怔了下,剛纔他那麼說,不過是想‘火上澆油’,並不是真心的,這會兒聽魏王還真有要求,他的心不由得提了起來,問道:“哦?何事?但說無妨!”

魏王呲牙一笑,涼涼的說道:“方纔聖人說的那個什麼按察處置使,臣弟只記住了一條……隴右治下十八個州的刺史,我說了算?”

皇帝被魏王笑得心裡有些發毛,不過他還是緩緩點頭。

魏王笑得愈發燦爛了,直接給出答案:“那好,隴右那邊的官我也不熟,不熟悉的人呢用着不順手,這樣吧,我直接從京裡選個刺史,跟我一起去赴任吧?”

朝堂上的某些官員,尤其是夠品級做刺史的官員,尤其是前太子心腹、現皇帝親信的夠品級做刺史的官員,臉色齊齊一變。

不會是他們想的那樣吧?

不要呀,雖然很想做刺史,很想做封疆大吏、執掌地方,可、可隴右那地方,真心不是什麼好地方呀!

心裡想着,目光已經悄悄的瞄上皇帝,滿是乞求。

皇帝也反應過來了,心裡暗自懊悔:該死的,又讓四郎算計了,這個臭小子,真是什麼時候都不忘噁心自己。

魏王的目光劃過那十幾個臉色慘白的‘新貴’,輕蔑一笑,暗道:你們怕什麼?沒用的草包,似你們這要的人,本王還懶得搭理呢。

良久,魏王幾乎要把那些人看得昏死過去了,纔開口道:“中書舍人崔幼伯很是能幹,且還是自家親戚,我就帶他吧。”

皇帝的眼睛瞪得溜圓,什麼,這小子竟然看中了肅純,這怎麼行?

肅純可是他的心腹之臣,這幾個月雖在丁憂,卻沒少給他出主意。還有,肅純再有兩個月就要出孝了,自己已經給他預留了一個極好的位置,怎麼能讓他去隴右?

可剛纔他已經把話說死了,這會兒忽然……

等等,皇帝想起一事,緊繃的神經一鬆,略帶訓斥的說道:“……文忠公(指崔守仁)先去尚不足一年,崔舍人還在守孝,怎麼能跟你去隴右?這樣吧,你再選一個。”

魏王撇撇嘴,道:“臣弟就信得過崔家小子……他的孝期還有兩個月,臣弟便等等他唄,反正隴右那邊也不是沒人!”

拖過一天是一天,魏王覺得,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他想出反擊的法子了。

靠,原來這小子打得是這個主意。皇帝心裡的小人又開始跳腳了,想借故拖延,門兒都沒有!

皇帝板住面孔,有些不悅的說道:“此乃朝政大事,豈可玩笑?李泰,朕命你十日內啓程趕往鄯州,不得有誤。”

說罷,皇帝又覺得語氣有些生硬,刻意和緩的勸着:“四郎,我是信任你,才讓你去隴右做按察處置使,你不要讓爲兄失望纔是呀。當然,你若是覺得隴右那邊的官吏不熟悉,不利於政務,我許你帶二三得力的‘助手’過去。”

我已經准許你自己的心腹了,你不要得寸進尺哦!皇帝心裡暗暗嘀咕着。

結果,沒想到,魏王還真就死磕上了,非要崔幼伯去跟他做刺史。當然,爲了不讓皇帝哥‘爲難’,他大方的表示,自己可以先去隴右,崔幼伯孝期滿了就立即啓程跟過去。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這對兄弟終於協商一致。魏王去隴右道做大唐第一任按察處置使,而崔幼伯童鞋,兩個月後,孝期一滿立刻升官做刺史。

得到消息的崔幼伯夫婦,相視無語,心中苦笑連連:這官兒升得也太兒戲、太離奇了吧……

ps:當卡文遇到大姨媽,怎是一個**了得呀!

令,謝謝夢裡霧凇、快樂無罪288、邀月青旋、淼21406、小居師等親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訂閱,o(∩_∩)o謝謝~~rs

第192章 一戰成名(二)第121章 賞賜(二)番外02章 蕭家有喜第032章 破曉鼓聲第027章 過繼(一)第177章 太子做媒第269章 靈氣第219章 還是宿命?第443章 峰迴路轉第185章 麻煩第250章 接二連三第376章 傷逝(三)第129章 珍貴的遺產(一)第194章 一戰成名(四)第110章 重傷(一更求訂閱)第025章 奸商小七(二)第170章 偶遇第049章 這就開始了?!第082章 苦逼的崔大(二)第092章 原來是閨蜜呀第084章 醒悟(一)第027章 處罰第156章 麻煩來第241章 默契第200章 名士效應(二)第164章 姑母駕到第103章 妄想第160章 喜事來(四)第076章 買個坊吧(一)第393章 詭異第051章 秘辛第432章 開唱第071章 無視第110章 又見小七(一)第017章 仇人相見(二)第049章 七日(三)第052章 落定第312章 空襲第078章 賜姓(一)第046章 遊俠兒(三)第074章 家生奴(二)第246章 霸氣的小子(二)第154章 考試去(一)第422站 忤逆第038章 小丫鬟(二)第116章 包子來啦(三)第049章 這就開始了?!第439章 對決(二)第023章 餕餡和餛飩(一)第113章 葫蘆(三)第320章 又一年第284章 新刺史(三)第284章 新刺史(三)第012章 果然是他(一)第140章 土匪呀你第228章 大殺器(三)第065章 狠第071章 無視第402章 結善緣第101章 惡客臨門(二)第034章 馴夫之道第149章 所謂良計第033章 牛乳第082章 郡主發飆(五)第183章 繼續彪悍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097章 老夫人的謀劃(四)第127章 表弟,你好!第367章 交易第317章 公主之威第011章 好戲開鑼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第037章 崔八當官(四)第026章 奸商小七(三)第057章 賢妻(二)第150章 刺第323章 流言第342章 抽薪第162章 回京第292章 示弱第334章 你方唱罷第344章 打蛇第402章 結善緣第042章 都沒閒着第324章 最後一次第010章 賢惠?!第169章 蕭卉的秘密第354章 再戰立威(四)第062章 蕭皇后(求訂閱)第131章 埋下一粒種第067章 假賢德!第015章 果然是他(四)第427章 殺第025章 餕餡和餛飩(三)第121章 賠禮第446章 前因後果第007章 返京封推了,說幾句心裡話!第286章 以牙還牙
第192章 一戰成名(二)第121章 賞賜(二)番外02章 蕭家有喜第032章 破曉鼓聲第027章 過繼(一)第177章 太子做媒第269章 靈氣第219章 還是宿命?第443章 峰迴路轉第185章 麻煩第250章 接二連三第376章 傷逝(三)第129章 珍貴的遺產(一)第194章 一戰成名(四)第110章 重傷(一更求訂閱)第025章 奸商小七(二)第170章 偶遇第049章 這就開始了?!第082章 苦逼的崔大(二)第092章 原來是閨蜜呀第084章 醒悟(一)第027章 處罰第156章 麻煩來第241章 默契第200章 名士效應(二)第164章 姑母駕到第103章 妄想第160章 喜事來(四)第076章 買個坊吧(一)第393章 詭異第051章 秘辛第432章 開唱第071章 無視第110章 又見小七(一)第017章 仇人相見(二)第049章 七日(三)第052章 落定第312章 空襲第078章 賜姓(一)第046章 遊俠兒(三)第074章 家生奴(二)第246章 霸氣的小子(二)第154章 考試去(一)第422站 忤逆第038章 小丫鬟(二)第116章 包子來啦(三)第049章 這就開始了?!第439章 對決(二)第023章 餕餡和餛飩(一)第113章 葫蘆(三)第320章 又一年第284章 新刺史(三)第284章 新刺史(三)第012章 果然是他(一)第140章 土匪呀你第228章 大殺器(三)第065章 狠第071章 無視第402章 結善緣第101章 惡客臨門(二)第034章 馴夫之道第149章 所謂良計第033章 牛乳第082章 郡主發飆(五)第183章 繼續彪悍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097章 老夫人的謀劃(四)第127章 表弟,你好!第367章 交易第317章 公主之威第011章 好戲開鑼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第037章 崔八當官(四)第026章 奸商小七(三)第057章 賢妻(二)第150章 刺第323章 流言第342章 抽薪第162章 回京第292章 示弱第334章 你方唱罷第344章 打蛇第402章 結善緣第042章 都沒閒着第324章 最後一次第010章 賢惠?!第169章 蕭卉的秘密第354章 再戰立威(四)第062章 蕭皇后(求訂閱)第131章 埋下一粒種第067章 假賢德!第015章 果然是他(四)第427章 殺第025章 餕餡和餛飩(三)第121章 賠禮第446章 前因後果第007章 返京封推了,說幾句心裡話!第286章 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