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有人得意

費章節(24點)

洗三後,公主府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但京城卻並不平靜。

初二朝集,李氏宗親女婦及留京的諸王女入宮給皇后請安。

據聞,皇后受禮後,便屏退了宮女內侍,留魏王、吳王等藩王女眷問話。

除了當事人,外人並不皇后對衆人說了,只是有留心的內侍,這幾位王妃、王孫或者郡主出宮的時候,都臉色有些灰敗,根本不復進宮時的神采飛揚。

更快的,京中又有流言,說聖人下了諭旨,特許幾位王爺留在京中過年,待上元節後,便可返回受封的官署。

還不等京城的人反應,皇后又有了決定,將留在宮中教養的魏王長子李欣送回魏王在京城的別業芙蓉園,直言不忍與孫子分離,明令魏王返回封地時將妻子兒女悉數帶。

魏王失寵了?

京中的權貴們紛紛猜測。

可、可又不像呀,聖人對這個胖依然寵愛,時常有賞賜下來。

緊接着,聖人又給剛剛分府的晉王選好了王妃,竟然是老牌士族太原王氏的貴女。

難道聖人屬意晉王?

被李二夫婦弄得昏頭昏腦的衆人繼續猜測。

但想着都不對,晉王年幼,脾氣柔弱,當個逍遙王爺還成,若是做儲君……

衆人連連搖頭……還不如太子呢。

李二陛下緊接着又發出詔書,封前太子少師之子李少值爲吳王長史。

接着又是長孫氏,她趕在年底前發出最後一道懿旨,將太子長子李象養在了身邊。

……

一連串的旨意砸下來,宗親、國戚以及權貴們統統都愣住了,京城也徹底安靜下來。

蕭南卻在諸多消息中抓住了一條,也就是最不引人注目的那一條——李少值被送到了李恪身邊。

提起李少值,或許的人並不多,但他的父親和,卻是很厲害的人物,堪稱太子剋星。

尤其是李少值的父親,前太子少師李綱,歷經三朝,給三個太子當過老師,更詭異的是,這三個太子都是有名的廢太子:楊勇、李建民以及李承乾。 Wшw★ttκΛ n★¢ o

李少值之子則是永徽朝的太子左庶子,很不幸的,這個太子也被廢了。

曾經聽聞過這段歷史的蕭南,忍不住猜測,這家子人是不是都跟太子犯衝呀。

如果她是李二夫婦,肯定不會再讓李綱做李承乾的老師。

如今猛然聽聞聖人將李綱的指給了吳王,又在奪嫡風雲涌起的關鍵時刻,這其中是不是有深意?

“又想呢?連窗子都不關?”

崔幼伯抱着胖閨女,樂顛顛的跟岳父炫耀完,想跟娘子分享愉悅的心情,卻看到蕭南坐在南窗邊的火炕上,窗子開了一半,刺骨的寒風颼颼的往屋裡鑽。

“哦,沒,”蕭南迴過神兒來,忙探身關上窗子,起身迎向崔幼伯帶着阿沅去哪兒了?乳母呢?可不跟着?”

小包子的名字已經確定下來,但包子的阿耶卻不幹了,雖不敢明着跟崔澤唱反調,私下裡卻不停的跟蕭南抱怨。

被崔八絮叨的不行,蕭南只得舉起雙手,妥協着商量:小包子大號崔靈犀,小字阿沅。

這才讓崔幼伯住了口。

但崔家的人卻還熱鬧着,哦不,更確切的說,是新歸來的崔清一家子很活躍,折騰得闔府都不安寧。

尤其是跟合浦院毗鄰的辰光院,更是重災區,天天都能清楚的聽到隔壁的笑罵吵鬧。

崔幼伯不堪其擾,加之蕭南母女都不在,他看着空蕩蕩、不成個家的院子,倍感淒涼。

於是,稟告了老並大後,崔幼伯便包袱款款的跑到公主府陪閨女,哦不,是陪娘子了。

好吧,崔八承認,他來公主府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爲老岳父經常在他跟前炫耀白胖小外孫女多麼可愛、多麼貼心。明明是他的女兒好不好,明明這隻小包子姓崔好不好,卻跟外家如此親暱,這讓崔八心口的羨慕嫉妒恨上升到了頂點。

隨後,經過蕭南的安撫,崔八更加確定了的猜測:不是女兒不親他,實在是耐不住岳父天天守在女兒身邊呀。

不行不行,他決不能讓女兒眼中只有外祖父和舅舅,決不能讓幾個月的心血白費——他足足給女兒讀了六七個月的書呀,女兒不跟他親都沒天理呢。

接下來,公主府每天都要上演一場岳父和的搶奪大戰,只是搶奪的對象不是嬌美娘子,而是白胖滾圓的粉團兒一枚。

看崔八高興的樣子,今天定是他佔了上風。

果然,聽到蕭南的問題後,崔幼伯笑着說帶着阿沅去書房了,我給阿沅讀了詩經哦,岳父還誇阿沅聰明呢。”

說着,乳母方氏和兩個小丫鬟氣喘吁吁的跟了進來,也就省下崔八回答了。

蕭南抱過女兒,見她睜着一雙黑漆漆、圓滾滾的大眼看着,心底頓時柔軟一片,親暱的用鼻尖蹭蹭小丫頭的臉蛋兒,輕聲問阿沅想不想阿孃呀?”

方氏見狀,忙帶着丫鬟又悄悄退到了外間兒。

蕭南抱着女兒逗弄了一會兒,小丫頭許是跟外祖父和阿耶玩兒得累了,眯着眼睛、攥着小拳頭打了個哈欠,便搖搖晃晃的要睡覺。

蕭南輕輕搖着,哄着她入睡。

很快的,小丫頭偏着頭,小拳頭放在嘴邊,呼呼的進入了夢鄉。

蕭南將她放在炕上,蓋好小被子,手繼續輕拍着她,壓低聲音說阿耶也在書房?大兄呢?”

京中風雲多變,前來拜會阿孃的便宜舅舅們也絡繹不絕,公主府着實熱鬧了幾天。

蕭鏡沒有實職,但公主卻能時時進宮,還分外有面子的給女兒請了個郡主的封號,讓京城的不少皇親貴胄眼熱不已,紛紛打起了小算盤,試圖從長姐這裡打開缺口。

大公主卻故作不知,每次有弟弟或者弟媳來拜會,她也不拒絕,和顏悅色的跟他們談家常,絕口不提前廷政事。

如此幾番,某些懷有心事的親王們也就明白了大公主的立場,間接的明白了宮裡的意思,紛紛消停下來。

那些日子裡,蕭氏父子根本不敢出門,生怕被人揪住打聽消息,幸好也快過年了,外頭又是大雪紛紛,即便窩在家裡讀書,別人了也不會誤會。

這樣一來,倒是便宜了蕭南夫婦。

崔幼伯搬來公主府的第一天,蕭南還沒出月子,只能命玉簪帶話給蕭博,請他多指教崔八點兒經書功課。

蕭博是蕭鏡親自啓蒙的,隨後又延請名師教授,詩詞**自不必說,各種世家子擅長的吃喝玩樂等項目也色色精通,至少忽悠崔八一個毛頭小子絕對木有問題。

緊接着,劉晗也被蕭博請到了公主府,繼續‘陪’崔八一起討論功課。

有了氣味相投的夥伴,又有大舅兄時褒時貶的‘鞭策’,崔八在公主府反比在崔家還要努力上進。

因蕭博領了太子府的差事,有時會偶遇當差的崔七郎,每每遇到,蕭博後必告訴崔八。

直言崔七如何如何有出息,崔七又被誰誰稱讚了,崔七得了哪位軍功封爵的老國公的青眼……不把崔八說得‘化悲憤爲力量’、誓死科舉出仕,就絕對不會住口。

每天崔八都重複着這樣的生活:清晨,與二舅弟‘切磋’弓馬騎射,三舅弟偶爾客串;,與岳父搶奪小包子所有權,獲勝的話,得與女兒共敘天倫之樂;,與世兄劉晗、大舅兄在書房研討功課,在打擊中繼續努力。

除了忙這些,崔八也沒有忽視了自家娘子。

蕭南沒出月子的時候,崔八會在外間兒和她說上幾句,大多是彙報今天的行程,以及抱怨岳父不通人情、跟他搶女兒。

後來出了彌月,崔八便每日三餐陪蕭南進食,餐後再說點兒閒話。

說實話,崔八頭一次過這樣單調的生活,起初的時候,他有些不適應,身邊沒有那羣狐朋狗友相伴,眼前沒有妖嬈美婢勾搭……多少讓他有些乏味。

不過,很快的,崔八便適應了這種生活。

說呢,這樣的日子確實很單調,但卻又很溫馨,讓他覺得很踏實。睡前閉上眼睛,都會無比期待新的一天的到來。

不似,雖然每天都騎馬、遊玩、喝酒、嬉戲,但笑過鬧過之後,他總有種失落、空虛的感覺。

崔幼伯的變化,蕭家人都看在眼裡,蕭南更是親手做了羊皮手套,給蕭鏡、蕭博、蕭協等人送去,藉以表達謝意。

當然,最大功臣劉晗童鞋,蕭南也沒有忽略。

聽聞他冬日喜飲酒,便將蒸騰純度酒的法子,借‘古籍’的名頭交給王佑安,命他找穩妥的酒坊做實驗。

經過半個月的反覆試驗,王佑安終於送來了清澄、濃郁的高度白酒,只喝得劉晗詩興大發,揮毫潑墨的將暫居的院牆全都寫滿了狂放、飄逸的詩文。

頭一次見到這樣的狂士,蕭南不免咋舌,話說這廝也、也太復古了吧。

若不是時下正處嚴冬,保不齊這傢伙就散發敞衣的吟歌問天了。

驚愕之後,蕭南只能安慰,劉晗這是在用行動表明他對新酒的喜愛。

歡喜的人還有王佑安。

他是個生意人,更是個有野心、有謀算的生意人。

雖然成功跟蕭南合作了一把,但朝廷還沒有公佈開發新市的消息,是以收購安善坊的計劃還只處於支出階段,尚未獲得利潤。

只投資、卻沒有盈餘,這讓王佑安多少有些忐忑和肉痛。

幸好還有兩個藥房,因天寒地凍,得風寒的人比較多,還算掙錢,好歹安慰了些拿出全部身家投資的王大郎君。

蕭南給的酒方,更讓王佑安看到了新的巨大的商機。

送酒的當天,王佑安委婉的透過接見他的玉竹,向蕭南表達想做白酒生意的意思。

蕭南寫酒方的時候,並沒有想着用它來做生意,不過,既然王佑安提到了,她也沒有拒絕,當下便跟王佑安簽訂了合夥開酒坊的協議。

恰巧,王佑安阿孃的名下有一個陳舊酒坊,因沒有打招牌的好酒,早就處於半荒廢狀態。

王佑安簽了協議,拿到酒方,便風風火火的重新修繕酒坊,爭取趕在年前將新酒上市。

新酒的名字,蕭南並沒有剽竊後世的名酒,而是請狂士劉晗給取了個名字,並親筆提了匾額——王記燒春(唐時稱酒爲‘春’)。

因新酒蒸騰而出,‘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又名滴露春。

劉晗出身名門,在京城又混了一段,本人又頗有幾分真才實學,要文能文、要武能武,人長得又俊美,走出去極有回頭率,讓他還真闖出了幾分名氣。

晴日裡,劉晗拿着滴露春特製的酒葫蘆,往北三曲、兩市好一通溜達,又是吟詩又是揮毫又是狂飲,既出了風頭,又給滴露春做足了廣告。

畢竟那時的酒大多都是米酒,酒的度數不高,且純淨度也不夠,遠沒有滴露春的酒味大、口味烈。

蕭南又命崔八將新制的酒送回崔家,崔守仁、崔守義哥兒倆,一個喜歡滴露春的清澈如水,一個喜歡王記燒春的其烈如刀,一文一武都幫着滴露春宣傳。

一,王記出品的新酒迅速風靡京城,成爲寒冷冬日餐桌上必備的酒水,也讓王佑安掙了個盆滿鉢滿。

蕭南的荷包也鼓了不少。

不過,蕭南並沒有將這些錢存下來,而是繼續按照老規矩——買房置地。

將所有的現錢換成不動產,手頭上絕對不超過一百貫,家中銀櫃裡的儲存也不超過百金。

對此,崔八並不在意,他只王記出品的新酒是自家娘子想出來的酒方,這就足夠了。

那時,賣酒的是商人,低賤;造酒的是工匠,卑賤;而改良酒方的則是高人,既風雅又有才。

世家出身的崔幼伯,有個頗有才能的是驕傲。

只可惜,崔家的人並不如是想。

至少崔清一家子對輕視他們的崔家人,以及躲出去的辰光院一夥人很是不滿。

“都說崔家是世家,清貴無比,我看也不過如此而已,”

姚氏坐在一張胡牀上,手上抱着個嶄新的手爐,絮絮叨叨的跟崔清父子說想那崔八,好歹也是世家子呀,整天在娘子跟前伏低做小就夠丟人了,現在更好,居然跑到蕭家去住,這、這不是倒插門嘛。”

在古代,上門絕對是最讓人瞧不起的,罵一個人是倒插門,更是最惡毒的咒罵,不啻於暗指他不是個男人。

崔清夫婦唯一的女兒崔萱也附和道都說八郎君是堂堂崔家玉郎,照我看卻不像,竟連的娘子都管不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的廢物,就算是滿腹經綸,又能做?”

“可不是,也就是他命好,託生在了鄭氏的肚子裡,這才讓他一生順遂無憂。”

姚氏想起鄭氏那端莊大度的樣子,就忍不住直咬牙,哼,都是崔家的郎君,憑崔澤就能華服美食、呼奴喚婢的過一輩子,而她家郎君就只能靠巴結討好過日子?

如果不是出色,如果不是當年婆婆留了一手,她們現在還只能在鄉下從土裡刨食呢。

以前沒見識過崔家的豪富,也沒見過京城的繁華,姚氏只覺得有百畝田,買上幾個崑崙奴,不用下田幹粗活,這樣的日子就足夠了。

但自打被三戟崔家接進京城,自從見識了世家豪門的富貴生活,姚氏心底滿是恨意——這些原本也屬於她們的,都是那個死子作祟,平白讓他們吃了這麼多年的苦。

姚氏卻忘了,如果崔清是崔家的四郎君,以她一介農戶女的身份,可能嫁給他做娘子?

姚氏只記住一件事,雙相崔家虧待了他們,崔澤等人更是搶了屬於她郎君的富貴。

“阿孃說的沒,”

崔萱日日被阿孃灌輸‘崔家虧待了他們’的思想,現在也滿心裡都是對崔家的怨恨,對於隔壁住着的崔幼伯,她更看不上眼,“……根本就比不上大兄。”

和姚氏一樣,崔萱初入崔家的時候,也被眼前的亭臺樓閣驚呆了。

隨後搬進合浦院之後,崔萱更是興奮不已,她終於有的房間了,她也有服侍丫鬟了,她也有金銀簪環、錦帛衣服了……

興奮了沒有兩天,某日回家路過辰光院的時候,崔萱一時好奇,便悄悄溜進去瞧了瞧。

不瞧不,這一瞧,崔萱才,跟隔壁相比,她們這合浦院根本就不堪一提。不管是庭院的面積、還是格局,以及擺設,合浦院連辰光院的一個小偏院都不如。

用姚氏的話說,堂堂崔家嫡四子,竟然連崔八的姬妾都不如。

欺人太甚

於是,姚氏和崔萱整天抱怨房舍不夠華美,地龍不熱、火牆不通,每日送來的吃食也都是冷的,三不五時的喊肚子疼要看大夫。

而崔清呢,雖然明白娘子和女兒都是在無理取鬧,但他對崔家也是滿心的怨恨,幼時的突變,阿孃的慘死,阿耶的無情,老虔婆的殘酷……都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腦海裡。

在崔清看來,崔家補償他都不爲過,娘子和女兒吵鬧的也不過是些瑣事,根本不值一提。

反倒是的前途,崔家必須給個說法。

可惜前些日子三戟崔家逼雙相崔家太狠,有些話說得太絕,惹急了崔三娘和崔守仁,也使得崔清並不敢急着逼崔守仁給推薦差事。

不過,他是一家之主,不能明着力逼。娘子和女兒都是婦人,見識淺薄,爲了些針頭線腦的事兒吵鬧幾句,卻不是大事。

沒準兒,這話若是傳出去,外頭的人還會說崔家主母剋扣家主幼弟,欺軟怕硬,氣度狹小,不堪擔任宗婦呢。

所以,姚氏和崔萱吵得越兇,崔清越高興。有時,他還會說一些含糊的話,故意誤導娘子女兒,讓她們更加怨恨崔家,加大吵鬧的力度呢。

在崔清的縱容和誤導下,姚氏母女有事要吵,沒事找事也要吵,最後吵得崔幼伯終於忍不住,直接搬了出去。

見辰光院空了,姚氏又突發奇想,崔八兩口子都不在,院子又空着,不如讓他們一家子搬進去的好。

姚氏是個行動派,想到做到,崔八前腳走了,她後腳就跑到榮壽堂跟老‘商量’。

老被氣得怒極反笑,故意說着反話,“辰光院是襄城縣主住的院子,你若是也能有個縣主兒,也可有這樣的院子住。”

這話已經不能算是暗諷了,而是指着姚氏的鼻子罵:你們也不看看是身份,也敢要辰光院?

姚氏的腦電波顯然跟老不在一個波段上,聽了老的笑罵,反而誤以爲是老變相的應允了,當先便歡歡喜喜的跑找。

“阿孃,您放心,我定能給您找個身份高貴的兒。”

崔嗣伯聽了姚氏的話,驚得差點兒一口茶噴出來。

不過,他畢竟是姚氏養大的,對於自家老孃的脾性,他非常瞭解。

稍稍思索片刻,崔嗣伯便溫文爾雅的笑道慢說是縣主了,若是事兒成了,公主都娶得。您呀,就等着享福吧。”

崔嗣伯好歹是讀書人,比姚氏又進京早,且有崔洋在一旁教導,對官場、對世家,都有很深的認知。

更因從赤貧到豪富,崔嗣伯比任何人都感覺到了權勢帶來的好處。

早在崔洋說出‘過繼’計劃的那一刻,崔嗣伯就暗暗發誓,他再也不要回那個小山村苦哈哈的過日子,他一定要成爲世人敬仰的人上人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崔嗣伯無比刻苦的學習着,並不放過一絲往上爬的機會。

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也得到了巨大的進步。

並且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聽母親說要找個好兒媳,崔嗣伯腦海中禁不住浮現出一張溫柔美麗的容顏,以及小美人背後那高不可攀的靠山

沒,就是她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網()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009章 蜀王妃(一)第359章 這小子真壞第214章 身後事第113章 葫蘆(三)第445章 計中有計第002章 桃花朵朵開(二)第174章 陌生第248章 鐵腕第034章 南平過門(四)第038章 崔八當官(五)第333章 真相第116章 包子來啦(三)第057章 如意算盤(二)第267章 拍馬屁第195章 宿命(一)第294章 第二把火第262章 有客來第020章 捧殺(二)第145章 關門,放二喜(三)第093章 遲來的懲罰第429章 混亂(二)第444章 塵埃落定第018章 改變第392章 不甘第128章 家有惡鄰(一)第051章 喜事(二)第330章 魑魅第017章 曾經第017章 釘子第129章 家有惡鄰(二)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179章 得意第156章 考試去(三)第418章 無恥伎倆第050章 小小反擊一下第102章 惡客臨門(三)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番外04章 我是……第398章 要挾第376章 傷逝(二)第251章 心病難醫第430章 混亂(三)第135章 機會第081章 郡主發飆(四)第090章 彪悍的女人(二)第005章 桃花朵朵開(五)第091章 和離(三)第199章 名士效應(一)第136章 除夕(三)第074章 拒絕(一更)第018章 改變第184章 求第074章 家生奴(二)第135章 機會第425章 匕現第362章 婚書第030章 過繼(四)第117章 玉露(一)第030章 母女談心(二)第047章 七日(一)第129章 解圍第191章 一戰成名(四)第233章 選擇第122章 送禮弟246章 霸氣的小子(三)第435章 徹底釋然第156章 考試去(三)第423章 殺意第084章 醒悟(一)第124章 在路上(二)第289章 反擊第312章 空襲第169章 蕭卉的秘密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173章 蛻變(三)第175章 敘敘舊第136章 除夕(三)第003章 三年(三)第090章 受寵若驚(三)第042章 亂起(四)第016章 崔涵第119章 玉露(三)第232章 消息第039章 小丫鬟(三)第003章 忠僕要發威第063章 禮尚往來(一)第320章 又一年第142章 是門蔭還是門蔭(三)第148章 問計第110章 重傷(一更求訂閱)第113章 提點第050章 喜事(一)第361章 改變第110章 不客氣第118章 玉露(二)第252章 意外第004章 桃源第228章 大殺器(三)第273章 另有妙用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
第009章 蜀王妃(一)第359章 這小子真壞第214章 身後事第113章 葫蘆(三)第445章 計中有計第002章 桃花朵朵開(二)第174章 陌生第248章 鐵腕第034章 南平過門(四)第038章 崔八當官(五)第333章 真相第116章 包子來啦(三)第057章 如意算盤(二)第267章 拍馬屁第195章 宿命(一)第294章 第二把火第262章 有客來第020章 捧殺(二)第145章 關門,放二喜(三)第093章 遲來的懲罰第429章 混亂(二)第444章 塵埃落定第018章 改變第392章 不甘第128章 家有惡鄰(一)第051章 喜事(二)第330章 魑魅第017章 曾經第017章 釘子第129章 家有惡鄰(二)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179章 得意第156章 考試去(三)第418章 無恥伎倆第050章 小小反擊一下第102章 惡客臨門(三)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番外04章 我是……第398章 要挾第376章 傷逝(二)第251章 心病難醫第430章 混亂(三)第135章 機會第081章 郡主發飆(四)第090章 彪悍的女人(二)第005章 桃花朵朵開(五)第091章 和離(三)第199章 名士效應(一)第136章 除夕(三)第074章 拒絕(一更)第018章 改變第184章 求第074章 家生奴(二)第135章 機會第425章 匕現第362章 婚書第030章 過繼(四)第117章 玉露(一)第030章 母女談心(二)第047章 七日(一)第129章 解圍第191章 一戰成名(四)第233章 選擇第122章 送禮弟246章 霸氣的小子(三)第435章 徹底釋然第156章 考試去(三)第423章 殺意第084章 醒悟(一)第124章 在路上(二)第289章 反擊第312章 空襲第169章 蕭卉的秘密第053章 妾(二)求訂閱啦第173章 蛻變(三)第175章 敘敘舊第136章 除夕(三)第003章 三年(三)第090章 受寵若驚(三)第042章 亂起(四)第016章 崔涵第119章 玉露(三)第232章 消息第039章 小丫鬟(三)第003章 忠僕要發威第063章 禮尚往來(一)第320章 又一年第142章 是門蔭還是門蔭(三)第148章 問計第110章 重傷(一更求訂閱)第113章 提點第050章 喜事(一)第361章 改變第110章 不客氣第118章 玉露(二)第252章 意外第004章 桃源第228章 大殺器(三)第273章 另有妙用第357章 再戰立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