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

馬林把兩大黃金國度的資料作了整理後,派人送往羅馬,給自己的岳父尤利烏斯二世,並附了一封信,建議岳父在重新確定《託德西拉斯條約》時,把這兩個黃金國度,當做談判條件加進去,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

這一次,馬林打算請自己的岳父,明面上偏幫西班牙,實際上坑西班牙。當然,明面上幫西班牙,就是赤果果地坑葡萄牙了。但葡萄牙也不是軟柿子,還是需要藉口的。

所以,馬林已經幫尤利烏斯二世想好藉口了……

找個藉口,就是西班牙對天主教世界做出的貢獻。比如,1492年西班牙消滅格拉納達王國,把綠教勢力驅逐出了伊比利亞半島。嚴格來說,這對天主教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功勞。

因此,教廷完全可以以西班牙對天主教的發展有功勞爲藉口,偏幫西班牙。至於葡萄牙人,雖然大航海搞得熱熱鬧鬧,但確實對宗教事業沒啥貢獻。

基本上,葡萄牙就是一個亦商亦海盜的國家,舉國上下搞大航海可不是爲了傳播天主教,而是爲了利益。

而西班牙雙王不同,這對夫妻就是最虔誠的天主教徒。雖然說,攻佔格拉納達王國,是屬於領土擴張,而不是純粹的宗教行爲。但是,這對夫妻都是狂熱的天主教徒倒是真的。1478年的時候,伊莎貝拉女王就設立了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異教徒,維護天主教的正統性。

所以,從教廷的角度來比較的話,西班牙對天主教的貢獻比葡萄牙大多了,偏幫西班牙也算合情合理。

當然,葡萄牙人也不能說對天主教的傳播毫無貢獻。比如,非洲剛果王國,就受到了天主教傳教士的影響。

在1506年,剛果王國新繼位的國王阿方索一世,就是一名天主教徒。從此,剛果王國也將天主教定爲了國教。

但可惜的是,阿方索一世要到1506年纔會繼位。現在,阿方索一世還只是一個王子,對剛果王國的影響還很有限。

所以,葡萄牙目前也不能把剛果王國皈依天主教作爲自己的功勞。因爲,它還沒實現……

在剛果王國皈依天主教之前,葡萄牙王國在宗教上的貢獻,的確是給西班牙提鞋都不配。因此,教廷偏袒西班牙,也不算過分。

總之,這次葡萄牙只能吃虧了。當然,馬林放出兩個黃金國度作爲誘餌,要是吞下其中一個,也不算虧本。

只是,想要吞下非洲內陸的黃金國度,每個十幾二十年是辦不到的。畢竟,非洲氣候太過惡劣了。而且,兩個黃金國度也不是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在酷熱的氣候和敵人的抵抗之下,想要佔據其中一個黃金帝國,也很不容易呢。西非的馬裡帝國和桑海帝國,雖然不算太強,但也不是泥捏的。當地土著雖然裝備和戰鬥力上比不上歐洲軍隊,但坐擁主場之利,還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不是沒有反抗的能力。

而對於西班牙和葡萄牙而言,在炎熱的非洲大陸,翻越千山萬水,把數千或上萬兵馬以及大量的輜重補給送到內陸,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更何況,想要控制西非黃金產地,需要滅掉馬裡帝國和桑海帝國兩個大帝國。想要控制大津巴布韋,則必須先要滅掉莫桑比克沿海的斯瓦希里人(阿拉伯人和黑人的混血)建立的沿海小國,然後再深入內陸,攻擊大津巴布韋城。同時,把軍隊從本土運到莫桑比克沿海,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畢竟,相隔千山萬水的。用船運輸軍隊,是很受限制的。

只要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掉進這兩個大坑,那麼,馬林就可以偷偷地在美洲擴張勢力呢。同時,順便從巴拿馬開拓去大明的航線。

雖然說,從巴拿馬去大明,距離上可能遠一點,沒有走好望角那條路近。但是,這條航線,因爲是東西向的,可以充分利用季風,一路順風順水,所花時間要比走好望角還少。不像走好望角路線,老是換風向,一會兒順風,一會兒逆風的。

……

把信寄出去以後,馬林開始處理公務。

首相傑弗裡來到馬林的辦公室,問馬林那一船紙張該如何處理。畢竟,那一船紙,數量是很大的。

因爲成本低,造船廠的工匠們追求厚實。於是,紙張造得比較厚實。普通的1平方米一張的大白紙,單張重60克,一刀(100張)的重量有6千克。

這次布雷頓角島送來的紙張有點多,光是大白紙,就有1萬刀。另外,還有1千刀鯨油紙。

鯨油紙的重量還要大點,一刀一平米每張的優質鯨油紙重達7.5千克。也就是說,1萬刀厚白紙和1千刀鯨油紙的總重,達到了67.5噸。

傑弗裡有些發愁,不知道該怎麼用這些紙,於是就來請馬林決斷。

馬林想了想,決定先買一臺鉛活字印刷機(1450年左右就由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出來了),印刷一百部聖經。然後,給貴族學校印刷一批教材。

至於平民上的工匠學校,馬林暫時並不打算給他們印刷教材。因爲,那太扎眼了。要知道,此時的歐洲,紙張還是很貴的,屬於奢侈品。要是給平民學校的孩子們也每人弄一本教材,就太惹眼了。所以,馬林決定,給平民孩子,每個班印一本教材。其餘的,暫時還是用沙盤寫字吧,那個最省錢……

另外,根據傑弗裡之前提到過的一份報告,馬林決定——在東弗里斯蘭伯國和奧爾登堡伯國,以及石勒蘇益格公國,推行紙質發票。

所謂的發票,就是收款的憑證。至於馬林爲什麼要推廣紙質發票,那是因爲,之前傑弗裡的一份報告稱——部分不法稅吏,利用現有的徵稅無憑證的特點,對一些商人,多次徵稅,勒索敲詐。

問題的關鍵在於,除非是大商人,貨物量和納稅數額較大,稅務官纔會給開具羊皮紙做的發票。而那些小商人,本來就是小本買賣,納稅額也低,自然是用不上昂貴的羊皮紙憑證。

所以,一些黑心的稅吏,就利用小商人納稅,不用開具發票憑據的特點,否認那些可憐的小商人繳納過稅款,重複徵稅。

偏偏,那些個小商人還拿不出交過稅的證據來。因爲,他們手裡沒有發票證明……

所以,不少小商販,只能被一些不法稅吏敲詐勒索。而多交的稅,自然落入了那些不法稅吏的腰包。

這種情況,對於國內商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只是,之前馬林也沒有辦法。那些小商人說自己交過稅了,但偏偏又拿不出票據憑證來。打起官司來,都是必輸無疑的。

而若是給那些小商販開具羊皮紙或者之前那種昂貴紙張做的憑證,成本也太高了。因此,這個問題一直難以得到解決。

但現在不同了,布雷頓角島的造紙廠,可以大量生產廉價紙張了。這時候,退出紙質發票,時機成熟了。

因爲紙張成本低,馬林完全可以給每個稅務官都發放大量的發票本,讓他們在每一次徵稅後,都開具發票。雖然沒有複寫紙,但馬林可以讓稅務官開具兩份,一份留檔,一份給商人作爲收據。這樣,在覈對財務的時候,就很方便了,免得被一些貪婪的稅吏鑽了空子。而且,普通商人也避免了被稅吏欺壓的局面,這有利於市場的繁榮。

同時,用廉價紙張的發票,取代少量使用的羊皮紙票據憑證,也能節省不少成本。

不過,發票紙顯然用不着60克每平米的標準書寫紙,只要45克每平米的c等紙(a等紙是75克每平米;b等紙是60克每平米;c等紙是45克每平米)就足夠了。

馬林決定,通知布雷頓角島造紙廠,下次多生產些c等紙送過來,然後,剪裁和裝訂成發票本,推廣到各個城鎮的稅務官那裡,強化稅務管理,使得其治下的國家,市場秩序井然,讓經濟健康發展……

第1586章 逃跑和裹挾第1703章 瘤牛和黃銅幣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1793章 美洲主教敘任權第1437章 搶劫之後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324章 南下羅馬第493章 強攻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1346章 瘋狂的衝撞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827章 兒子還是缺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267章 發動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591章 黑麥二鍋頭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86章 大軍北上第1826章 幫明朝修炮臺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19章 重返哥本哈根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48章 戰後第301章 蠻荒恐怖日記第1497章 西蒙的婚禮第468章 黑衫騎士入場第1967章 汞中毒解決辦法第291章 “一萬個英國女朋友”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1189章 祭祀太廟,大赦天下第937章 第一場拍賣第1902章 漂亮表妹沒了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097章 哥薩克換人口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341章 大棒之後的甜棗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597章 酒精燈火鍋第880章 馬耕也很重要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935章 出兵換加冕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1878章 呂秀才獻計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051章 打援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778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南下羅馬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39章 失手被擒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441章 截殺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184章 死人了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772章 “聖愛因斯坦”和“聖騎士”馬林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398章 英格蘭的訪問邀請第1381章 烏克蘭伯爵第471章 我們勝利了!第1321章 疲敵戰術失效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871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上)第973章 駱駝也能耕地?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1164章 馬公爺?馬工頭!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
第1586章 逃跑和裹挾第1703章 瘤牛和黃銅幣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1793章 美洲主教敘任權第1437章 搶劫之後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324章 南下羅馬第493章 強攻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第1346章 瘋狂的衝撞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827章 兒子還是缺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267章 發動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591章 黑麥二鍋頭第781章 槍炮建功(下)第86章 大軍北上第1826章 幫明朝修炮臺第981章 混合油和煤油燈第119章 重返哥本哈根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48章 戰後第301章 蠻荒恐怖日記第1497章 西蒙的婚禮第468章 黑衫騎士入場第1967章 汞中毒解決辦法第291章 “一萬個英國女朋友”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1900章 甜蜜的狠毒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1189章 祭祀太廟,大赦天下第937章 第一場拍賣第1902章 漂亮表妹沒了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097章 哥薩克換人口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1466章 二硫化碳和普魯士藍第1086章 勝利果實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341章 大棒之後的甜棗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597章 酒精燈火鍋第880章 馬耕也很重要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935章 出兵換加冕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1878章 呂秀才獻計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180章 愛爾蘭局勢第1051章 打援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778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南下羅馬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39章 失手被擒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441章 截殺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184章 死人了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772章 “聖愛因斯坦”和“聖騎士”馬林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398章 英格蘭的訪問邀請第1381章 烏克蘭伯爵第471章 我們勝利了!第1321章 疲敵戰術失效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871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上)第973章 駱駝也能耕地?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1164章 馬公爺?馬工頭!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