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

新年過後,馬林一邊忙着戰後重建,一邊向歐洲各國的貴族廣發邀請函,邀請他們參加拍賣會。至於拍賣什麼,自然是從大明運回來的絲綢和瓷器了。

這次戰爭,馬林雖然成功奪得了8個諸侯國的領土,可是損失也很驚人。特別是奧爾登堡伯國幾萬尤格拉姆的黑麥地在成熟後被燒燬,簡直損失驚人。此外,因爲戰爭,奧爾登堡省和南北明斯特兩個省份,加上魯爾省,被戰爭破壞的經濟損失也非常驚人。

因此,馬林繼續大筆資金,來搞重建。同時,用於安定新徵服的地區。所以,馬林自然要將絲綢和瓷器的拍賣提上日程了。

另外,除了絲綢和瓷器,馬林還推出了紙張的銷售。因爲採用了現代化學制漿技術,加上加拿大地區無盡的森林資源,北海國在布雷頓角島的造紙業非常發達,紙張成本也非常便宜。甚至,要比明朝的造紙成本要便宜很多。

但此前馬林無法解釋紙張來源問題,他總不能告訴別人他掌握了新的造紙技術吧?所以,就算手裡紙張積壓嚴重,馬林也無法在歐洲傾銷白紙。

但現在不同了,他去過一趟明朝。有了明朝這個藉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紙張拿出來了……

眼下的明朝,紙張價格不貴,大約每百張紙0.1兩白銀的樣子。也就是3.73克白銀的樣子,差不多價值4.5個芬尼的樣子。這是普通的竹紙,屬於中檔紙張。

但在眼下的歐洲,紙張還是用的幾百年前華夏的技術,用的是麻皮、破布和漁網製造的,成本高昂,而且稀少。眼下,歐洲紙張價格,差不多能達到每張紙1個芬尼的地步。100張紙,就是100芬尼,相當於1.66個金幣。其價格,比明朝竹紙貴了22倍,但質量卻還不如竹紙。

而馬林在加拿大的造紙成本,那就低得可怕了。因爲加拿大的樹木不要錢,隨便砍。而煤炭也成本很低,所以,在布雷頓角島造紙廠,造紙成本每百張居然只有0.5個芬尼不到……

這還是因爲歐洲人工成本較高的緣故,若是使用廉價的明朝工匠,成本估計還要低一倍……

也就是說,布雷頓角島造紙廠每百張紙的成本,只有明朝竹紙市價的九分之一。即使明朝竹紙的成本只有市價的一半,那布雷頓角島造紙成本,也是隻有明朝造紙的4.5分之1。

但布雷頓角島的紙張,質量卻是超過了明朝的竹紙。因爲,馬林讓工匠們使用了現代造紙技術,添加了一些現在造紙的添加劑,比如螢石粉、高嶺土等,加上原本燒鹼或硫酸鈉就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使得布雷頓角島的造紙廠造出來的紙張,不但比一般的紙張白,而且更平滑,利於書寫和印刷。當然,因爲沒有後世霸道的氯化物漂白劑,紙張沒有後世的白紙那麼白。但是,和這個年代普遍發黃的紙張相比,已經夠白的了。關鍵是,成本還低。

比如現在的歐洲,一張紙要1芬尼。一本1725頁的《聖經》,要耗費上百張大紙。單是紙張成本,就要一個多金幣。外加印刷和裝訂的成本,要好幾個金幣一本。

所以,現在的歐洲,普通人根本買不起書。耗紙很多的《聖經》,也只有貴族和傳教士才用得起。因爲紙張的昂貴,眼下的歐洲知識不可能普及。

歐洲真正科技文化起飛,是基於兩個事件——一個是乾隆年間,混入乾隆宮廷的法國傳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用圖畫形式畫下來寄回巴黎。

法國人愛偷竊技術可是出名的,之前,威尼斯的玻璃鏡子製造技術,就是法國人偷走的。後來,他們故伎重施,從華夏偷走了造紙技術。除了偷竊玻璃鏡技術和造紙技術,法國人還在1698年派出傳教士殷弘緒混入景德鎮,偷取了瓷器製造技術。後來,到了18世紀,歐洲纔有了自己的瓷器生產……

另一個,則是基於蔣友仁帶回去的華夏造紙技術,19世紀歐洲人發明了機器製漿和化學制漿的方法,大大地降低了紙張成本,讓書籍和報紙成了普通人也能買得起的東西。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英國的報紙,在現代造紙技術發明前,每份價格高達1先令,也就是12便士。但造紙成本降下來後,報紙價格降到了每份一個便士,降幅高達12倍……

……

當然,馬林可沒那麼好心,讓歐洲各國用上廉價紙。他這次賣紙,目的只不過是爲了掩蓋加拿大的造紙廠。

以後,馬林打算在全國推行使用書本和紙張發票。現在,已經在中樞機構進行推廣了。下一步,就是推廣到民間。

但是,貿然在全國鋪開紙張的使用,會讓別的國家懷疑。因此,馬林乾脆這次拿出一批紙張,跟着大明買來的絲綢和瓷器一起賣。他要藉助這次拍賣告訴別的國家——我在明朝買了很多紙張,價格不高喲……

這樣一來,以後北海國普遍應用紙張,就沒人懷疑了。畢竟,從大明買紙,合情合理……

至於紙張的價格,馬林也沒客氣。雖然他百張紙的成本只有0.5芬尼不到,但是,這次拍賣,他打算按照每張0.3芬尼的價格出售,也就是每百張30芬尼,相當於半個金幣……

這個價格,比大明的竹紙貴6倍多,但卻是歐洲市價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紙張質量更好。這樣便宜的價格,加上質量過硬,不愁賣不出去。而且,馬林還能賺翻了。畢竟,布雷頓角島造紙廠每張紙成本只有0.005芬尼,按照0.3芬尼每張的價格賣出去,價格翻了60倍……

……

和上次拍賣一樣,馬林依然不打算只在一地拍賣,而是分爲幾個場所拍賣。

而且,這次本土的拍賣場所,馬林不打算放在埃姆登或奧裡希,而是打算放在易北河口的拉斯維加斯城。

之所以選擇在拉斯維加斯舉行拍賣會,是因爲馬林打算把拉斯維加斯這個賭城推銷給各國。畢竟,馬林建立拉斯維加斯不是爲了自己人玩耍,而是爲了賺錢。如果沒客人來,還怎麼賺錢呢?

因此,馬林這次把本土的拍賣場設立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參加拍賣會的人到了拉斯維加斯,感受到了那邊發達的賭業,肯定流連忘返。然後,下次這些人就可能還回來。就算不來,口碑擴散開去,也能帶動別人過來消費……

除了拉斯維加斯,馬林還打算在巴黎、倫敦、羅馬、巴塞羅那和里斯本舉行拍賣會,以照顧到各國的消費者。至於德意志本土,則會在南部的紐倫堡開設南方專場,以方便德意志南部地區的客戶……

第391章 國王和王后吃撐了!第800章 圍城受挫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427章 四方震動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64章 假裝同意了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76章 同時宣戰第486章 陛下,去打瑞士吧!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11章 買馬第1063章 發大財了!第1719章 皇帝的嫉妒心第1705章 鑄幣的好處第741章 巴黎來信第242章 馬口鐵第1611章 農耕奇蹟?第1948章 “疲敵戰術”第1464章 入侵準備第851章 《擲彈兵進行曲》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1300章 馬佐維亞公國陷落第357章 大軍壓境第489章 兩種選擇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485章 “四面楚歌”合唱團第188章 羅馬榮譽騎士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097章 哥薩克換人口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565章 使勁釀酒,使勁養豬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1008章 倫敦亂(續)第922章 少年火槍禁衛團貨幣換算問題第714章 必沉的船第59章 好吧,我認慫!第92章 丹麥人的對策第1011章 雙刀瓊斯第1312章 孤注一擲第622章 航海要喝二鍋頭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598章 火鍋白酒連鎖店第1874章 烤只大猩猩第626章 西班牙人在東非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728章 幫助波蘭組建翼騎兵(中)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1778章 制桶廠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562章 弗萊貝格銀礦第1025章 荷蘭人要搞大航海?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1820章 備戰設防第267章 發動第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1925章 蝦夷島第534章 激怒第1476章 兜售贖罪券的藉口第1546章 雅各布的請教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810章 戰而勝之(上)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1273章 繼續慫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1327章 迅速全殲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1349章 諸侯八缺一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1241章 去大明求救第262章 我保證不出兵第1980章 黑人僕從軍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253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下)第1681章 信長進宮第701章 殺妻證“道”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1518章 缺錢第1417章 奴才要逆襲?第184章 死人了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522章 亞馬遜探險隊
第391章 國王和王后吃撐了!第800章 圍城受挫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427章 四方震動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64章 假裝同意了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76章 同時宣戰第486章 陛下,去打瑞士吧!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1313章 奧爾登堡城破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11章 買馬第1063章 發大財了!第1719章 皇帝的嫉妒心第1705章 鑄幣的好處第741章 巴黎來信第242章 馬口鐵第1611章 農耕奇蹟?第1948章 “疲敵戰術”第1464章 入侵準備第851章 《擲彈兵進行曲》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426章 進軍意大利第1300章 馬佐維亞公國陷落第357章 大軍壓境第489章 兩種選擇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485章 “四面楚歌”合唱團第188章 羅馬榮譽騎士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1097章 哥薩克換人口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565章 使勁釀酒,使勁養豬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1008章 倫敦亂(續)第922章 少年火槍禁衛團貨幣換算問題第714章 必沉的船第59章 好吧,我認慫!第92章 丹麥人的對策第1011章 雙刀瓊斯第1312章 孤注一擲第622章 航海要喝二鍋頭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598章 火鍋白酒連鎖店第1874章 烤只大猩猩第626章 西班牙人在東非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728章 幫助波蘭組建翼騎兵(中)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1778章 制桶廠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562章 弗萊貝格銀礦第1025章 荷蘭人要搞大航海?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1820章 備戰設防第267章 發動第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1925章 蝦夷島第534章 激怒第1476章 兜售贖罪券的藉口第1546章 雅各布的請教第1958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下)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810章 戰而勝之(上)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1273章 繼續慫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1327章 迅速全殲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1349章 諸侯八缺一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1241章 去大明求救第262章 我保證不出兵第1980章 黑人僕從軍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253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下)第1681章 信長進宮第701章 殺妻證“道”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1518章 缺錢第1417章 奴才要逆襲?第184章 死人了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522章 亞馬遜探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