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國家籓籬

十二月上旬,各方使臣齊聚蔡州。

初七日,由淮北經略陳景彥主持的會議中,首次透露了新機構‘天策上將府’。

此官署既非大齊下屬,亦和大周無關,乃王府直屬機構、歸楚王直接領導。

下屬除了兼任長史的陳景彥和軍諮祭酒折彥文外,四國五朝皆需派常駐官員入府,以協調各朝共同出兵爲金帝剿滅關外逆臣完顏亮。

此消息一出,各方反應不一。

齊國兵部尚書張純孝、安豐朝樞密副使張叔夜第一時間響應,當即滿口應下。

西夏宰相斡道衝迎着陳景彥的注視,沒有當場表態.他一個敗軍之臣,當然不敢獨自硬抗,他是想先撐一會看看張浩和羅汝楫的態度。

後兩者,可以算作一定程度上倒向了楚王,卻又並未徹底拋棄原本效忠的朝廷,自是要考慮答應下楚王這個要求後,本方朝廷的反應。

陳景彥這提議,表面上是共同助金帝剿賊,實際上卻事關軍事指揮權的問題.命各國派官員常駐天策府,豈不是昭示了楚王已凌駕於各國之上。

再有派兵歸天策府統一指揮,便是默認了將本國軍事指揮權交於楚王。

這兩樁事都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見三人不表態,陳景彥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那本官便等諸位十五日,臘月二十二日之前,務必給與答覆。”

十五天,足夠羅汝楫將此事去信報與臨安了。

張浩更方便.如今留在南京的韓嘗以及駐在大淩河前線的郭安,早已徹底倒向了楚王,他需商量的只有太子和垂簾聽政的皇后。

而今太子和皇后就在蔡州。

只有斡道衝.此去西夏興慶府千里不止,便是加急傳遞,半個月內也難以來回。

“好叫陳大人知曉,外臣與我大夏皇帝相隔萬山,半個月時間恐怕不夠.”

斡道衝十分小心的說出了自己面臨的難處,可就這麼一句話,卻登時惹的陳景彥大怒。

只見這位平日裡溫文爾雅的儒臣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斡大人,莫非欺我楚王心善麼!你朝爲虎作倀跟隨金逆擾我東京的帳,我大齊尚未與你清算!如今給你等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卻還推三阻四!說了十五日便十五日,屆時若不能給我大齊滿意答覆,後果自負!”

桌上茶盞的杯蓋,被震的叮噹作響。

斡道衝噤若寒蟬,喃喃不敢言便是羅汝楫和張浩也有些不自在,陳景彥這話是在罵斡道衝,又何嘗不是在說給他二人聽。

當日,散會後張浩便去往了城南萬國館。

此處是一片蔡州專門用來接待使臣外賓的建築羣,皇后和太子抵達後便住在了此間。

得悉張浩到來,卻是皇后出面接見,一番見禮後,張浩問起了太子狀況。

柴圓儀卻輕輕一嘆,道:“前日之事,於太子打擊不小,回來後已閉門兩日未出。”

“勞皇后勸導太子。”

張浩也跟着一嘆,隨後說起了今日之事,柴圓儀卻僅僅用了幾息便替完顏安做了決定,“如今陛下病重,內有完顏亮作亂,本宮與太子能依仗的除了張大人等忠良,便是楚王這等英豪了。既然楚王已做下定計,張大人便全力配合楚王吧”

張浩原是降金遼臣,對金帝的忠臣全部建立在金國軍隊悍勇之上,如今眼看淮北已成氣候,他自然沒有和大金社稷共存亡的覺悟。

只不過,張浩想着交出軍隊指揮權這事必遭金國皇室反對,卻沒想到皇后竟答應的這般爽利。

不由想起某些宮闈辛密的傳聞,卻也因此徹底去除了最後一點心理包袱.既然皇后都不在乎,那他還有甚好堅持的。

至於太子若脾性不改,日後能不能活到成年都需兩說。

翌日,張浩陪同柴圓儀攜禮拜訪楚王府。

陳初在前宅接待了張浩,後者開門見山表明了態度,“願奉上虎符印綬,由楚王調度南京、中京路諸軍,平滅逆賊完顏亮.”

臨了,還特意提了一嘴此事由皇后親定。

事實上,金國南京、中京諸軍如今大多數已在大淩河前線,歸周良節制。

昨日,陳景彥又當場發飆,逼了幾人一回,張浩將只剩下象徵意義的兩京虎符印綬交給陳初並不算意外。

陳初只是意外對方竟這麼快便選擇了妥協。

不過,淮北樂見此事,陳初自是溫言勉勵一番。

後宅,柴圓儀攜了重禮,擺了低姿態專程拜訪王府家眷,爲前幾日完顏安與陳家兒女的衝突表示歉意。

今日會面,少了初五那日的政治意味,貓兒便帶上了所有家眷。

柴圓儀今日帶了不少禮物,有北地特產的紫貂皮、白狐尾、東珠、老參,自然也有送給孩子們的美玉、金銀飾物。

貓兒對柴圓儀的觀感很複雜,一來,對方眼下是官人控制金國南京、中京的抓手,二來,官人卻又和她有過風流事。

在見她以前,貓兒已將柴圓儀想象成了類似蔡嫿那般的模版,風騷卻極有手段。

可見面以後,貓兒又推翻了自己的猜測.說起來,這柴圓儀不過是一名生在亂世、得不到家人庇護只能隨波逐流的可憐人,她勾搭官人,大約也只是想以身子做籌碼,保住性命罷了。

反正,以她的身份絕不可能進王府,貓兒對她也厭惡不起來。

一番藉着道歉之名的對話後,柴圓儀起身辭別,貓兒帶着一大家相送。

走出涵春堂,柴圓儀回頭看了一眼王府各有千秋的美眷,只道:“王妃一家鳳協鸞和,其樂融融,頗令圓儀豔羨.”

聽到她自稱圓儀,貓兒以爲她在暗示什麼,便沒接話,隨後柴圓儀卻又道:“王妃,前幾日我託您之事,求王妃務必施以援手。若圓儀能得償所願,日後回了南京必盡心助楚王成就大事,待事了,圓儀便在安豐城外尋一處道觀清修,只求隔三差五能與母妃見上一面,稍進孝心,再無他求.”

這已是她第二次求貓兒幫她向楚王求情,允她回安豐省親了。

柴圓儀身世可憐,又說了日後進道觀清修以表示自己沒有別的野心,終於讓貓兒心軟了。

可就在她即將答應下來時,落後兩人半步的蔡嫿卻忽然開口道:“皇后娘娘,此事最終還是要王爺應允,你爲何廢這般事拐彎抹角來找王妃?你乾脆去找王爺不得了,反正皇后和我家王爺.又不是沒有私通過,呃,呸、呸,說錯了,反正皇后又不是沒有和我家王爺私下溝通過”

家裡並不是所有人都知曉這件事,至少跟在後頭的玉儂迷惑的擡頭看了過來,暗道:咦!蔡姐姐平日嘴巴那般利索,今日是怎了,竟能將‘私下溝通’說成‘私通’!

少了兩個字,意思可就天差地別了。

可貓兒聽了蔡嫿的話,原本動搖的心思又堅定了起來.有些事刻意不去想還好,但有人當面提起來,還是讓貓兒心裡不舒服!

柴圓儀對蔡嫿記憶深刻,畢竟差點死在她手裡,可此時柴圓儀作爲陳初的政治盟友,非常清楚,自己可以幫楚王以最小成本消化金國。

至少,數年內楚王離不開自己。

有了這份底氣,她纔敢來蔡州、此刻自然也就不怎麼怕蔡嫿了,只見她默默看向了貓兒,以無比真誠的口吻道:“王妃,當年金國生亂之時,圓儀如一蓬無根浮萍,便是世間一絲微瀾,也可讓我萬劫不復。以圓儀之淺薄見識,除了攀上楚王,再想不到其他自保之法”

這是當面承認了?

玉儂好像聽出點什麼,連忙扯了扯阿瑜的衣袖,低聲道:“她怎了?她怎就攀上公子了?”

“.”阿瑜看着又八卦又白癡的玉儂,沒好氣道:“我也不知。”前頭,柴圓儀先以誠懇態度坦誠了當年之事,又悽切一笑,低聲道:“王妃罵我不知廉恥也好,罵我貪生怕死也好,總之,我這輩子最後的念想便是與母妃見上一面了!”

說罷,轉頭看向了蔡嫿,“蔡夫人問我爲何不私下求見楚王.自然是因爲男女有別。當初我爲了活命,需借王爺名頭一用,如今,沒了性命之虞,誰又願自甘下賤?”

臘月中旬,年關將至。

陳初在等待羅汝楫、斡道衝答覆的同時,也沒閒着。

其實兩人身爲全權欽命使臣,還是有自專權力的,並且陳初也沒要求他們像張浩那般交出兩京虎符印綬,只要了西夏三萬人馬、臨安朝更是隻象徵性討要了一萬人馬隨軍聽用。

可軍權歷來是各朝各代最爲敏感的一件事,羅、斡兩人似乎還想要拖到期限最後,看看有無變數。

在等待答覆的這十幾日內,淮北軍也爲宣慶四年冬季閱兵做好了準備。

十二月二十日,蔡州東城,城牆之上已置好了觀禮臺,觀禮臺下方,盡是身着朱紫官袍的大員。

城牆外,早已聞訊趕來看熱鬧的百姓綿延十餘里。

蔡州巡檢苟勝發動全府衙役差人在下方維持秩序.

上次閱兵,已是阜昌九年尚是都統的楚王剿滅賊匪那回了,許多人思之當年境況依舊激動不已。

這回閱兵的背景,則是去年東京大捷、今年年初成功抗擊周軍北侵。

辰時末,李騾子帶着李招娣和一雙兒女步上城牆馬道。

起初,李招娣以爲丈夫昏了頭,忙道:“當家的,你帶俺們上這裡作甚?能在城牆上就坐的,都是大官,看熱鬧的只能去城外啊!”

李騾子卻淡定道:“怕甚?我帶你來你跟着便是,城牆上有咱一家的位置。”

說話間,李騾子一家已經隨着衆多身穿官袍的文武官員走上了城牆,因他一身布衣、又面生,不時引來一陣好奇打量。

這讓李招娣愈感窘迫,直到一名拜訪過貓兒的蔡州官員夫人無意中看到了李招娣,忙上前打見禮道:“喲,這不是李大娘子嘛!多日不見,李大娘子可好.”

俗話說的好,宰相門前七品官。

李招娣因心思單純,沒那麼多花花腸子,很受王妃和蔡氏器重,如今已是王妃後宅三大管事之一。

在某些貴婦眼裡,已是一位十分值得交道的對象。

有了這名官太太發聲,頓時引來一片注視目光,得知這位粗壯婦人竟是一位王府管事娘子,頓時圍上來好些個婦人。

有些面皮薄的,躊躇不前,身旁的夫君卻着急了,不住低聲催促,膽子大甚至敢說,“你別看她現下不起眼,以王爺的威勢,不出三五年必成天下之主,到時王妃就是皇后了!那時你再想和王妃身邊的人親近,哪裡還有機會!”

李招娣卻非常不習慣這等衆星捧月的待遇,笨手笨腳的行禮後,趕緊拉着一家人逃出了包圍圈。

身邊人一少,李招娣在藍翔學堂中三年級讀書的兒子李家安馬上道:“爹,你莫非是想借着娘在王府當差的名頭混到城牆上麼?兒以爲,娘能得王妃器重,正是因爲娘不仗勢、不胡亂假借王妃的名義!爹這般做,對娘可不好.”

瞅着一本正經的兒子,李騾子擡手一巴掌打在李家安後背上,笑罵道:“你老子能上貴賓觀禮臺,靠的是自己的本事,誰仗着你孃的名聲了?”

李家安撇撇嘴,明顯不信。

李招娣也很擔心,但別看她生的五大三粗,實則極爲傳統,爲了照顧丈夫的顏面,硬憋着沒開口。

他家就是這樣這些年,李騾子掙錢不少,但具體幹什麼營生卻無人知曉,還動輒數月見不到人,鄰居們便猜測李騾子在做着一些見不得人的營生。

對此,李騾子每回都是笑笑,從不解釋。

時間久了,家人也就這樣認爲了。

對於兒女來講,孃親在王府管事娘子的差事,是一件足以令他們自豪的身份,爹爹當然比不上。

這邊,李騾子上了城牆以後,沿着寬闊甬道快速穿過低級官員就坐的區域,繼續往中央箭樓的方位走去。

“當家的,你到底要去哪兒?前頭咱們進不去吧?那裡好像是長公主殿下、陳經略等貴人就坐的主席臺啊!”

眼瞅不對勁,李招娣忙提醒道。

幾乎同時,前方出現一隊負責此處防衛的軍士,其中一人見李騾子一家徑直朝這邊走來,馬上擡臂橫欄,嚴肅道:“止步!閒雜人等不可繼續前行,觀看閱兵請去城下!”

李家一對兒女因爹爹冒失,不由大囧,趕忙伸手扯了扯李騾子衣角,示意老爹趕快回去吧。

李招娣也紅了臉,正待拉着丈夫調頭,卻見李騾子從懷中摸出一張寸長紙條,雙手遞了過去那名親衛接了,仔細一瞧,上頭是王府頒發的通行條,不但有楚王私印、還有楚王親自簽名。

親衛忙找來連上,一番確認後,那名連長當即一聲‘立正’,數十名親衛齊齊一磕腳後跟,牛皮靴子發出一聲清脆齊響。

通行的道路,自然讓開了。

李招娣和一雙兒女,目瞪口呆,尚未弄清發生了什麼,李騾子已拉着一家走了進去。

因時辰尚早,置於箭樓正下方的主席臺上的並不多。

至少,寫有‘楚王’‘長公主’‘金國太子’‘西夏皇子’的位子上還空着。

李騾子循着座位上寫的名字,找到自己一家座位時,旁邊已坐了一對夫婦,那男的約莫五十多歲,一身紫色官袍。

李騾子和這老者看見彼此,皆是一愣。

可李招娣在王府多年,可是認得那紫袍官員身旁的老婦這不正是胙城侯夫人、當朝宰相蔡源之妻、王府蔡妃之母,王夫人麼!

那麼,握着王夫人手的那老頭,還能是誰?

“民女李招娣,見過蔡大人、夫人.”

終究在王府裡待了那麼多年,李招娣反應過來後,連忙屈身行禮,一邊朝李騾子使眼色,催促他跟着見禮。

站在後方的李家安,只覺一切都很不真實方纔他可看見了,楚王親衛鄭重向爹爹行禮,現下,爹爹帶他們找到的座位,也位於觀禮臺第一排,竟和大齊宰相鄰座?

話說,我家老頭不就是個幹走私漏舶嚮導兼打手麼?

他哪來恁大臉?

是不是搞錯了?

緊接,妹妹發現的疑點似乎也證實了李家安的猜想,只見李家小妹指着座位上寫有‘李國籓’的紙條道:“哥!爹爹是不是搞錯了?咱爹名諱不是叫騾子麼?這裡明明寫的李國籓,咱快走吧!免得正主來了驅趕咱們,好生丟臉.”

許是因爲着急,李小妹這話的聲音不算小,就連旁邊的蔡源都聽見了。

只見這老頭側頭看了過來,一臉嚴肅道:“你們爹爹可不丟你們的人!這李國籓是你爹爹的大名,乃元章親自所起,意欲你父爲國家籓籬,護佑萬民不受戰火!哦,對了,元章便是楚王”

一家人齊齊看向了李騾子,似乎要重新認識這個‘走了歪門邪道’,整天苟着個腰身的夫君、父親。

李騾子裂開嘴,本想臭屁的朝兒子笑笑,不料卻先紅了眼。

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192.第190章 打不過,根本打不過第528章 衆叛親離第57章 稍等一下第489章 孝子陳英俊167.第165章 塵埃落定295.第291章 願作秦叔寶第477章 大儀治軍87.第86章 可有青天否第381章 來將何人!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第32章 廣而告之324.第319章 馬踏帝京第29章 夫妻夜話第63章 打秋風第26章 終於問了123.第121章 乙卯年355.第348章 莫道前路無知己315.第311章 淮北自治?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389.第379章 偷襲第398章 君王不朝第496章 殺雞儆猴139.第137章 爆炸新聞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第47章 噫第416章 更惱人的事第515章 金周陪葬,南北衝突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246.第242章 禍水東引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第440章 國師引天罰,黑旗添新功第389章 漢兒不爲奴120.第118章 東西不行109.第108章 踏碎凌霄第503章 保護國269.第265章 陳家小噴子第483章 春風潛入臨安夜要到兩三點了304.第300章 有事,還得看五弟!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385.第375章 不退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288.第284章 賀新喜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第35章 籠中雀251.第247章 還是你們年輕人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325.第320章 朝陽初生,血透東京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第452章 首勝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357.第350章 十里相送164.第162章 義師第467章 殞命砥柱山308.第304章 老驥伏櫪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第58章 好險!第444章 天下圍攻,四面烽火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306.第302章 得勝曲123.第121章 乙卯年339.明天補哈293.第289章 我姐夫是個賣瓜的337.第332章 淮北虎豹第37章 公雞下蛋304.第300章 有事,還得看五弟!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315.第311章 淮北自治?第453章 楚王回來了!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220.第217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203.第201章 腳力士街241.第237章 辛什麼來着?205.第203章 當世雄城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第513章 砍頭好還是槍斃好?第533章 景明宮撞姦情,小皇帝除梟雄第519章 尚父之名130.第128章 回家!291.第287章 戰羣儒第381章 來將何人!133.第131章 你也摔杯爲號?第401章 東京春雨97.第96章 如臨大敵154.第152章 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第36章 蛇蠍心腸339.明天補哈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108.第107章 大鬧天宮第36章 蛇蠍心腸第35章 籠中雀179.第177章 陳家後宅,起風了第503章 保護國
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192.第190章 打不過,根本打不過第528章 衆叛親離第57章 稍等一下第489章 孝子陳英俊167.第165章 塵埃落定295.第291章 願作秦叔寶第477章 大儀治軍87.第86章 可有青天否第381章 來將何人!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第32章 廣而告之324.第319章 馬踏帝京第29章 夫妻夜話第63章 打秋風第26章 終於問了123.第121章 乙卯年355.第348章 莫道前路無知己315.第311章 淮北自治?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389.第379章 偷襲第398章 君王不朝第496章 殺雞儆猴139.第137章 爆炸新聞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第47章 噫第416章 更惱人的事第515章 金周陪葬,南北衝突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246.第242章 禍水東引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第440章 國師引天罰,黑旗添新功第389章 漢兒不爲奴120.第118章 東西不行109.第108章 踏碎凌霄第503章 保護國269.第265章 陳家小噴子第483章 春風潛入臨安夜要到兩三點了304.第300章 有事,還得看五弟!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385.第375章 不退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288.第284章 賀新喜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第35章 籠中雀251.第247章 還是你們年輕人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325.第320章 朝陽初生,血透東京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第452章 首勝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357.第350章 十里相送164.第162章 義師第467章 殞命砥柱山308.第304章 老驥伏櫪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第58章 好險!第444章 天下圍攻,四面烽火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306.第302章 得勝曲123.第121章 乙卯年339.明天補哈293.第289章 我姐夫是個賣瓜的337.第332章 淮北虎豹第37章 公雞下蛋304.第300章 有事,還得看五弟!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315.第311章 淮北自治?第453章 楚王回來了!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220.第217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203.第201章 腳力士街241.第237章 辛什麼來着?205.第203章 當世雄城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第513章 砍頭好還是槍斃好?第533章 景明宮撞姦情,小皇帝除梟雄第519章 尚父之名130.第128章 回家!291.第287章 戰羣儒第381章 來將何人!133.第131章 你也摔杯爲號?第401章 東京春雨97.第96章 如臨大敵154.第152章 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第36章 蛇蠍心腸339.明天補哈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108.第107章 大鬧天宮第36章 蛇蠍心腸第35章 籠中雀179.第177章 陳家後宅,起風了第503章 保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