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銀花火樹星如雨

蕭家有個很奇怪的傳統,男子奉道,女子信佛。

這個傳統大概是從蕭皇那一代人傳承下來的,因爲蕭皇與秋葉交好,又與道門老掌教、無塵大真人有師徒之誼,更要藉助道門之勢逐鹿天下,故而親近道門,從他給兒子取名蕭玄就可看出一二。

至於女子信佛,則是因爲林皇后的緣故,她出身於草原王庭,本就世代信佛,後來又與慕容萱交好,慕容萱早年曾在佛門帶髮修行,在慕容萱的影響下,林皇后開始信奉大乘佛教,也就是佛門。

自二人之後,這個傳統就一直傳承下來,哪怕是當今皇帝蕭玄也不例外,蕭知南作爲蕭家女子,同樣在很小年紀便開始接觸佛道。

只是她從小就不相信佛家那一套,但爲了不使自己顯得異類,不得不裝作誠心信佛,平常時候都會在手腕上纏繞一串紫眼睛翡翠佛珠。

雖說佛珠還是菩提子爲好,但這串紫眼睛佛珠卻是大有來頭,自古翡翠以綠色居多,其他顏色的翡翠頗爲罕見,不含雜質的紫色翡翠更是少之又少,後建國主完顏北月曾收藏有兩塊整料紫翡翠,大梁城之盟後,他令能工巧匠將這兩塊紫翡雕琢成十八顆佛珠,每一顆佛珠都雕刻有四位菩薩,以冰蠶絲線串起,最後將其贈予當時還是王妃的林銀屏。

林銀屏死後,這串佛珠則連同其他許多遺物一起傳到了蕭知南的手中,在諸多遺物中,蕭知南最喜歡的物件有三件,分別是白貓斑斕、牡丹以及這串佛珠。

八月十五中秋節,徐北遊在河內府冷清度過,而帝都城內則是一片歡慶氣氛,在銀花火樹煙花如雨之中,一名身着玉白色吉服的女子獨自坐着馬車緩緩駛出皇宮,然後往自己的府邸行去。

中秋節,閤家團圓之節,哪怕是皇室天家也不例外,這一日蕭知南早早進宮,跟在父母身邊,先去太廟朔望禮祖,分月餅給滿朝文武並勳貴宗室,而中秋節又有拜月之禮,設臺焚香,陳列花果月餅以供月,按照禮法,男子不得拜月,因此在入夜之後,蕭知南還要隨母親徐皇后及其他宗室女眷、諸誥命夫人一起上香叩拜,然後才內外設宴賞月。

一衆女眷都在內廷,絕大多數都是已婚婦人,除了蕭元嬰等幾個年紀還小的郡主、縣主,唯獨蕭知南一個未嫁的成年女子,雖說礙於她身份尊貴,沒人敢多說什麼,可那重重目光落在身上,還是讓她頗爲不喜,再加上她與生母徐皇后不和,這頓團圓宴實在是味同嚼蠟,沒吃出半分喜慶味道。

這場中秋宴一直持續到戌時時分,蕭知南只感覺身心俱疲,既然母親沒有挽留,她也沒主動要求在宮中留宿,拜別那對帝后夫妻之後,徑直出了皇宮,往自己的公主府行去。

馬車車廂寬闊,因爲公主殿下“大病初癒”的緣故,甚至還生了一隻炭火爐子,使得車廂內暖意融融,讓人不由生出一股沉沉倦意,只是剛剛被外頭涼風激了一下的蕭知南沒什麼睡意,蜷縮在車廂的角落,下意識地輕輕撥動手中佛珠,望着忽明忽暗的炭火怔然出神。

u首發$

她覺得自己不應屬於這座沉悶的城,她更向往外面的世界,自由自在,她回想起自己走過西北、踏足東北、遠赴南疆、又去江南,看過青河奔騰,看過大江濤濤,曾乘舟觀海上日落,也曾夜登山巔看黎明日出,見識過萬畝竹林,眺望過十萬大山,走過小橋流水,在草原上縱馬,仰頭可見好一幕星垂平野闊。

各種風景各種人,豈不比這座乏味的城好上千萬倍。

可惜,這座城是座樊籠,讓人逃脫不得,終是不得自在。

蕭知南嘆了口氣,沒來由有些惆悵。

每個女子都會在少年時做一個五彩斑斕的夢,那裡有五彩的雲霞,有蓋世的英雄,有一襲華美絢爛如天邊紅霞的嫁衣。

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這個夢很快就會支離破碎,甚至是灰飛煙滅。

馬車忽然震動了一下,蕭知南因爲慣性的緣故向前稍稍一傾,打斷了越飄越遠的思緒。

片刻後,馬車外傳來銀燭的聲音,“殿下,到了。”

蕭知南嗯了一聲,裹上披風,走出馬車。

回到公主府,蕭知南沒有安歇的意思,而是去了一座佛堂,佛堂中供奉着一尊手捧淨瓶的觀世音菩薩,她除去披風,跪在觀音像前的蒲團上,捻動手腕上的佛珠,閉目默誦佛經,異常虔誠。

佛堂中燈火通明,映在觀音像和女子的臉上,熠熠生輝,堂上觀音,堂下女子如觀音,兩相輝映,美如畫。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蕭知南誦經完畢,重新恢復平靜。

雖然她不信佛,但她發現久誦佛經可使心緒安寧,所以每逢心亂之時,便來此間佛堂誦經,久而久之,倒是在宗室圈中得了個慕佛崇佛的評價。

蕭知南仍是跪在蒲團上沒有起身,輕聲喃語道:“雖說佛門清淨,不講姻緣之事,而我也非是誠心信徒,難以上感菩薩,只是今天還想要訴說一二,請菩薩靜聽。”

女子聲音愈來愈小,小不可聞。

除了她自己和那位不知能否聽到的菩薩,誰也不清楚她究竟說了些什麼。

蕭知南今日之所以心緒不寧,之所以身心俱疲,不全是因爲今晚的中秋宴,而是因爲在中秋宴的間隙,她那位君臨天下的父皇曾將她單獨叫去,父女之間有過一番言談。

大齊第二位皇帝蕭玄,親口告訴他的唯一女兒,自己已經爲她擇了一位佳婿,是當朝次輔韓瑄的養子、劍宗首徒徐北遊。

蕭玄給予了這個唯一的女兒極大的尊重,問她可有異議?若無異議,在徐北遊抵達帝都之後,便會頒下詔書昭告天下。

雖說蕭知南早就有所預料,也一直爲此謀求,但真正聽到此事定下時,仍是百感交集,甚至還有點惶恐不安。

記得姑姑曾經對自己說過,當初先帝爲她定下親事時,她也是惶恐不安,婚前所見所知多半都靠不住,只有婚後才能見得這個人真性情,可這時候再知道枕邊人的底細又能如何?早已是覆水難收。

蕭知南知道她的後半生就要在這三言兩語之間定下,當她點頭之後,便再也沒有反悔的餘地。

對於一位女子而言,天大的事情莫過於此。

蕭知南沉默了許久。

那位大齊皇帝也很有耐心地等待了許久。

偌大的殿中,悄無聲息,只有一坐一站的父女兩人,身影被燈火拖得老長。

一聲罄響,酉時四刻。

蕭知南點了點頭。

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二百八十一章 劍宗堂內衆人拜第七十三章 條條大路通帝都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四十五章 大真人三六九等第四十七章 皇后崩國喪守靈第六十章 謝氏一門三康樂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劍仙二次鬥劍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二十章 守陵人殊死一搏第五十二章 東湖別院內與外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一百零四章 御劍如點兵點將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人即是鬼王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玲瓏寶塔鎮乾坤第四十三章 一顆金丹吞入腹第一百零二章 一劍入城講道理第四百九十四章 高下十重摘星樓第四百五十七章 蓮花峰下藏玄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六十章 身懷利器殺心起第八章 齊王蕭白入江都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六百四十六章 小道觀裡有洞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蜀州不亂南疆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西之間一相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御微一劍破大陣第六十三章 新任承宣佈政使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羅神仙血染裳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百七十四章 摩輪寺已成定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地如爐需添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青山方能再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機莫測人力窮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地無門第七十二章 西去東來鉅鹿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一百二十三章 移山大力顯神通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時大風起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十五章 見大都督趙師傅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五十四章 鎮魔殿塵葉出關第一百零五章 劍道相爭不兩立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五百零七章 此一戰必不能敗第五十二章 二月青龍歸故鄉第三十九章 晚來落雪一聲謝第八十八章 劍氣沖霄射鬥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謂之天下二聖第四百四十六章 誰人不是籠中雀第四十章 說江南不想不念第四百九十五章 第十樓中見故人第二十三章 太后娘娘林銀屏第十一章 傷離別黠鼠現行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小方再至中都第七十二章 承平大典意難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劍摧陣當如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唯有幼麒不年幼第六十七章 十四劍齊出而戰第十一章 一劍破敵再歸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刀是爲天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聲起於九天第一百二十章 先落子花錢消災第六十章 雪山來客丁澤園第四百三十八章 再見當年小和尚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臨瓊樓最上層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六十六章 以劍作注賭勝負第四百零七章 兩人共騎快哉風第二百六十章 時隔兩年再赴襄第三百六十三章 啓大陣雙日曜空第四百四十九章 似是亂世似太平第七十三章 祭天大典有客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二百九十四章 南疆舊事再重提第二百八十八章 重騎滿萬不可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生前人言身後事第五十四章 一場磅礴瓢潑雨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拳之下無不壞第二十章 握玄冥不吝殺人
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二百八十一章 劍宗堂內衆人拜第七十三章 條條大路通帝都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四十五章 大真人三六九等第四十七章 皇后崩國喪守靈第六十章 謝氏一門三康樂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劍仙二次鬥劍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二十章 守陵人殊死一搏第五十二章 東湖別院內與外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一百零四章 御劍如點兵點將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人即是鬼王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玲瓏寶塔鎮乾坤第四十三章 一顆金丹吞入腹第一百零二章 一劍入城講道理第四百九十四章 高下十重摘星樓第四百五十七章 蓮花峰下藏玄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六十章 身懷利器殺心起第八章 齊王蕭白入江都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六百四十六章 小道觀裡有洞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蜀州不亂南疆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西之間一相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御微一劍破大陣第六十三章 新任承宣佈政使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羅神仙血染裳第三十八章 左軍都督張無病第三百七十四章 摩輪寺已成定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地如爐需添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青山方能再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機莫測人力窮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地無門第七十二章 西去東來鉅鹿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一百二十三章 移山大力顯神通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時大風起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十五章 見大都督趙師傅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五十四章 鎮魔殿塵葉出關第一百零五章 劍道相爭不兩立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五百零七章 此一戰必不能敗第五十二章 二月青龍歸故鄉第三十九章 晚來落雪一聲謝第八十八章 劍氣沖霄射鬥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謂之天下二聖第四百四十六章 誰人不是籠中雀第四十章 說江南不想不念第四百九十五章 第十樓中見故人第二十三章 太后娘娘林銀屏第十一章 傷離別黠鼠現行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小方再至中都第七十二章 承平大典意難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劍摧陣當如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唯有幼麒不年幼第六十七章 十四劍齊出而戰第十一章 一劍破敵再歸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刀是爲天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聲起於九天第一百二十章 先落子花錢消災第六十章 雪山來客丁澤園第四百三十八章 再見當年小和尚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臨瓊樓最上層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六十六章 以劍作注賭勝負第四百零七章 兩人共騎快哉風第二百六十章 時隔兩年再赴襄第三百六十三章 啓大陣雙日曜空第四百四十九章 似是亂世似太平第七十三章 祭天大典有客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二百九十四章 南疆舊事再重提第二百八十八章 重騎滿萬不可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生前人言身後事第五十四章 一場磅礴瓢潑雨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拳之下無不壞第二十章 握玄冥不吝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