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

內閣首輔張四知走向偏殿的時候,臉色微微發白,跟在他身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是默不作聲,接踵而來的文書,讓內閣與兵部都被震動了,按照皇上的要求,這些文書都是絕對保密的,知曉的人不多。

朱由檢坐在御輦之上,閉着眼睛,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就連張四知等人行禮,他都沒有睜開眼睛,還是身邊的王承恩低聲的提醒,才微微點頭睜開了眼睛。

“張愛卿,陳愛卿,孫傳庭戰死之事,你們是怎麼看的。”

朱由檢的聲音有些微微的顫抖,長時間擔任內閣首輔的張四知,明白其中意思,這是皇上極端憤怒之下才會出現的情形。

張四知與諸多的內閣大臣商議過,也感覺到奇怪,五省總督孫傳庭的奏摺裡面,明明說及了率領大軍深入河南作戰,大敗流寇李自成的事宜,而且還提及大軍準備回到陝西去,集聚力量之後再次深入河南作戰,準備一舉打敗和徹底剿滅流寇李自成,可沒有幾天的時間,陝西方面的奏摺就來了,奏報五省總督孫傳庭陣亡,進入河南作戰的十餘萬大軍幾近全軍覆沒,流寇李自成已經率領大軍進入陝西作戰。

皇上在收到孫傳庭的奏摺之後,雖然不是很高興,但總算是沒有發脾氣,不管怎麼說,孫傳庭率領大軍進入河南作戰,剿滅了數十萬的流寇,這個戰績還是很不錯的,回到陝西修整也可以,最多修整幾個月的時間,待到來年氣候變好了,再次進入河南作戰也可行。

不過陝西發來的奏摺,讓皇上徹底失控了,畢竟兩份奏摺的內容相差太大了。

張四知知道,皇上是真的着急了。

朝廷在中原幾乎無兵可調,偏偏流寇李自成盤踞在中原,麾下有百萬之衆,對於北直隸和京城來說,這是巨大的威脅,流寇張獻忠,盤踞在武昌府,開始對南方諸省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告急的奏摺也是雪片般的抵達朝廷,嚴格說起來,流寇對於大明王朝的威脅,已經超過了後金韃子,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剿滅流寇,大明王朝隨時都有顛覆的可能性。

正是因爲局勢如此的危急,皇上對於五省總督孫傳庭是寄予厚望的,期盼孫傳庭能夠率領大軍打敗流寇李自成,恢復中原的穩定,爾後揮師湖廣,剿滅流寇張獻忠。

現如今,陝西方面的奏摺居然說孫傳庭陣亡了,十餘萬大軍也幾近全軍覆沒。

皇上懷疑孫傳庭沒有戰死,可能是害怕承擔戰敗的責任。

張四知與諸多內閣大臣認爲,孫傳庭陣亡的消息是真實的,如此重大的事情,沒有誰該隨便寫來奏摺。

看見張四知和陳新甲等人都沒有開口回答,朱由檢輕輕咳嗽了一聲。

“張愛卿,近來朕收到的奏摺頗多,裡面有最爲關鍵的幾件事情,內閣是如何商議的。”

張四知微微的鬆了一口氣,皇上沒有追問孫傳庭的事情,已經很不錯了。

有一個事實,是張四知不得不痛苦承認的,那就是朝廷幾乎失去了對天下的掌控。

朝廷能夠直接控制的地方,僅僅剩下京城和北直隸,而且眼看着流寇李自成就要發起對北直隸的大規模進攻,都了那個時候,局勢還不知道會朝着什麼方向發展。

局勢爲什麼會如此的惡化,作爲內閣首輔的張四知,壓根想不明白,他只是怨自己的命不好,出任內閣首輔之後,眼睜睜看着大明王朝一步步的垮掉。

“皇上,內閣對流寇李自成懇請冊封爲西北王的事宜進行了商議,認爲李自成狼子野心,本就是一介草民,造反多年,現如今略微有些氣候,居然想着被冊封爲王,此所謂癡心妄想,朝廷決不能允許。。。”

“後金皇太極病逝,後金局勢不穩定,有人認爲趁此機會,與後金暫時議和,保全北方的穩定,內閣進行了商議,認爲登萊新軍駐紮遼東以來,遼東的局勢一直都是穩定的,如此情況之下,朝廷沒有必要與後金暫時議和。。。”

“流寇張獻忠在南方作亂,內閣商議之後認爲,可令南直隸兵部尚書張四維全權負責剿滅流寇張獻忠事宜,張大人可節制湖廣大軍,必要的時候可以調遣南京京營的軍士,剿滅流寇張獻忠,則可以完全穩定南方的局勢。。。”

朱由檢的臉上,神色陰晴不定,張四知所稟報的這些情況,壓根不需要內閣商議,尋常人都能夠想到,現如今的局勢危如累卵,僅僅是口頭上逞強,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了。

“朕知道了,張愛卿,朕問你,該要如何剿滅李自成部,李自成若是攻陷了陝西和山西等地,接下來肯定是進軍北直隸,甚至是威脅到京城,你說說朕該如何應對。”

朱由檢的語氣雖然略微的柔和,但是話語犀利。

張四知的額頭上瞬間冒出了汗滴,他清楚皇上的指向。

朝廷名義上還有一支大軍,那就是戰鬥力強悍的登萊新軍。

根據朝廷獲得的消息,登萊新軍兵力的數量可能超過三十萬人,這是一支任何人都不敢忽略的大軍,不過誰都知道,想要調遣登萊新軍,務必得到薊遼督師吳宗睿的同意,否則就算是皇上直接下旨,得到的恐怕也是軟磨硬抗。

偏偏皇上對於吳宗睿和登萊新軍,一直都抱有戒心,認爲吳宗睿有謀反之心,數次想着懲戒吳宗睿,這是滿朝文武皆知的事情。

如此情況之下,內閣怎麼可能提出調遣登萊新軍的建議。

眼看着張四知吶吶不能言,朱由檢的臉色變得鐵青了。

“張愛卿,內閣議事就是如此的情形嗎,就不能夠爲朕分憂嗎。。。”

張四知的身體微微顫抖,臉色煞白的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若是流寇李自成部進擊北直隸,朝廷可調遣駐紮遼東和山東等地的登萊新軍馳援。。。”

偏殿裡面瞬間變得特別的安靜。

包括張開嘴想着說話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此刻也閉上嘴了,登萊新軍是皇上的禁忌,沒有誰願意提及。

果然,朱由檢的神色再次變化,臉微微有些紅了。

“哼,朕命繫於天,豈是宵小之人可以對付的。”

“朕已經決定了,流寇李自成想着讓朕封他爲王,這是對朝廷的挑釁,是朕的恥辱,朕豈能答應,朕將要號令我大明勇士,擊殺賊首李自成和張獻忠,朕即刻下旨,有擊殺李自成者,賞萬金,爵通侯,有擊殺張獻忠者,賞五千金,官極品。”

“李自成若是率領流寇進攻京城,朕將要御駕親征,誓言斬殺李自成。”

“朕絕不會與後金議和,滿人本就是我大明之子民,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人公開謀反,朕期盼他們能夠迴歸,誰知他們賊心不改,居然圖謀我大明江山,此等的行徑,人神共憤,如今皇太極已經歸西,後金的那些滿人,擁立皇太極六歲的兒子福臨當皇帝,朕怎麼可能與一個娃娃去商議國家大事。”

“今後,朝中不要有與後金議和的奏摺,朕若是發現這樣的奏摺,絕不會輕饒。”

“南京兵部尚書張四維負責剿滅流寇張獻忠的建議,朕認爲可行,張四維本就是代表朝廷負責南方諸多的軍事事宜,朕即刻下旨,令張四維剿滅流寇張獻忠。”

“薊遼督師吳宗睿,還有登萊新軍,他們會聽從朕的調遣嗎,哼,到了這一步,吳宗睿是不是想着看朕的笑話啊,朕絕不會讓他們得逞。”

“張愛卿,內閣馬上商議,朕決定了,一定要嚴懲吳宗睿,內閣三日之內,提出條陳,朕要親自拿掉吳宗睿的一切功名。。。”

張四知眨了眨眼睛,擡頭看向朱由檢,着急的準備開口。

局勢如此的危急,皇上居然還想着懲戒吳宗睿,萬一將吳宗睿逼急了,人家領兵圍攻京城,或者對李自成部做壁上觀,對於大明王朝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王承恩衝着張四知暗暗點頭,示意張四知此刻不要開口說話。

。。。

走出偏殿沒有幾步,後面傳來了零碎的腳步聲。

張四知連忙站住了,轉過身抱拳行禮了。

“今日還要感謝王大人,否則我一時激動,說出來的話語肯定會惹怒皇上。。。”

王承恩擺擺手。

“張大人不要這樣說,其實但是咱家也想着開口的,只不過皇上正在氣頭上,你我若是開口,只會讓皇上更加的憤怒,所以還是不開口爲好。”

“張大人,有關吳宗睿和登萊新軍,咱家的建議是,內閣暫時不要拿出來什麼條陳,咱家覺得,其實皇上也沒有考慮好,盛怒之下說出來的話語,你我這些做臣子的就要分析了。”

“至於說其他的事宜,皇上已經決定了,你我就按照皇上的要求,各行其是。”

說到這裡,王承恩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張大人,局勢變得如此不堪,皇上肯定不好受,有些時候說出一些話來,言不由衷,你我這些做臣子的,需要悉心的體會。”

。。。

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四章 圍屋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
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四章 圍屋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