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

面對朱由檢,穿越的吳宗睿,內心還是有着一絲慚愧的心理,畢竟他不是來輔佐朱由檢的,而是要謀取大明的江山,重新打造這個世界,讓兩百年之後的悲劇不再出現。

吳宗睿記得很清楚,穿越之前,他曾經爲民族歧視的問題,與好朋友劉寧發生了爭執,吳宗睿真的不是歧視大清王朝,想想數百年之後,有關大清王朝的電視劇鋪天蓋地,打開電視就能夠看到,甚至讓人覺得審美疲勞。

大清王朝有康乾盛世,這是誰都不能夠否定的事實,可是東方出現康乾盛世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科技開始大踏步的發展,而大清皇帝致命的缺陷,完全展現出來,他們唯我獨尊,閉關鎖國,瞧不起外來的文明,最終由世界的老大,淪落爲任人欺凌的弱國,而這個代價,讓後來的數輩人承受,一直到吳宗睿穿越的時候,還在延續。

既然穿越了,吳宗睿就絕不會讓這等的情形再次出現,他的目標很明確,絕不會讓現如今的後金入主中原,不會讓那個幾百年之後霸佔電視屏幕的大清王朝出現。

吳宗睿不是聖人,他很清楚,自己未必比朱由檢等人強,不過有了歷史的借鑑,有了平和的心情與冷靜的頭腦,就知道該怎麼做,就能夠少走彎路。

便殿再次陷入到沉寂之中,這次倒不是吳宗睿沒有開口說話,而是朱由檢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吳宗睿靜靜的看着朱由檢,內心逐漸變得平靜。

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還是幫一幫朱由檢,幫一幫即將傾覆的大明王朝,至少自己的良心上面過得去。

吳宗睿走的不是尋常路,他要開創一個走向鼎盛的王朝,很多陳舊的規矩必須要徹底打破,這必定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招致反撲,今後的日子裡,不知道有多少的驚濤駭浪等着。

終於,朱由檢停止了沉思,看着吳宗睿,再次的開口了。

“朕一直都在思索那些流寇,這些年來,北方遭遇到太多的饑荒,很多農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萬般無奈的情況之下造反,說起來,流寇也是朕的子民,他們被逼無奈造反,朕也是有責任的,朕想着平定流寇造反即可,不必大開殺戒,放他們一條生路,讓他們安心種田生活,可是流寇偏偏不明白朕的苦心。。。”

朱由檢的話語,讓吳宗睿哭笑不得。

被視作流寇的農民起義軍,從剛開始的想着吃飽飯,不餓死,到如今已經有了建立政權的思想,朝廷如果想要招撫,要麼給那些首領封官許願,如同水滸傳之中的作法一樣,要麼就是徹底的剿滅他們,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

可笑流寇造反了七年多時間了,朱由檢的想法還是和小孩子的差不多。

就說招撫,給農民起義軍首領封官許願,肯定不現實,因爲流寇大大小小的首領太多,朝廷根本封不過來,而且這樣的態勢不能夠蔓延下去,否則會有更多的人效仿,你方唱罷我登臺,北方的局勢將要變得更加的混亂。

說到底,就說一個辦法,徹底剿滅,不要心存任何的幻想,不要想着用什麼手法來感化。

朱由檢的話語,讓吳宗睿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還沒有等到吳宗睿反應過來,朱由檢的話語又轉移了方向。

“朕雖然擔心流寇,可是與後金韃子比較起來,流寇就不算什麼了,不管怎麼說,流寇都是朕的子民,後金韃子就不一樣了,不管是曾經的努爾哈赤,還是現如今的皇太極,他們以前也是朕的子民,可是他們造反了,想着我大明的江山,朕看的出來,努爾哈赤當初不過是建州衛的指揮使,朝廷敕封其爲龍虎將軍,想不到其不知道滿足,居然在建州造反了。。。”

吳宗睿的腦子從飛速的旋轉,到慢慢的平靜下來,他已經看出來了,朱由檢並不是想說什麼具體的事情,可能就是想要發泄內心的不滿和鬱悶,吳宗睿一直都是在外爲官,與朝中的派系沒有多大的關係,自然成爲了朱由檢皆以發泄的對象。

果然,朱由檢的話語,再一次的轉移對象。

“朕對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信任有加,袁崇煥,朕完全信任他,讓他統轄遼東的事宜,他斬殺了毛文龍,朕都沒有降罪,可是遼東的局勢如何,皇太極率領的後金韃子,已經打到京城來了,駐守在山海關的袁崇煥,居然什麼都不知道。。。”

“還有朝中的某些人,平日裡嘴上仁義道德,表現的忠心耿耿,朝廷遇見難事了,朕遇見麻煩了,他們根本不是爲朝廷和朕分憂,想到的就是自身利益,就是自身的家族,他們真以爲朕不明白嗎。。。”

。。。

朱由檢越說越犀利,說到了流寇、後金韃子,朝中的文武大臣。

吳宗睿的內心,只剩下了一聲嘆息。

歷史上英明勇武的皇帝並不多,且絕大部分都是開國皇帝,這大概是因爲,開國皇帝志存高遠,經歷了拼搏,經歷了苦楚,明白江山得來不易,所以倍加珍惜,他們知道百姓的疾苦,知道如何才能夠穩住天下,他們內心裡面是真正裝着老百姓的,所以他們纔會洞察秋毫,謹慎果斷的決策,讓國家越來越富強。

社會進步、江山更替是正常的情況,大亂之後必定大治,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從這一點來說,朱由檢除非真的有雄才大略,而且用對和用好了一幫人,才能夠真正的扭轉乾坤,而且他還要有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思想,敢於觸動權貴階層甚至是自身的利益。

朱由檢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且最爲可悲的是,不管朝中出現了什麼事情,都會牽動朱由檢那顆敏感而多疑的心,緊接着一大批的朝臣會跟着倒黴。

到了這個時候,吳宗睿不會再提什麼建議了,多說無益,如果朱由檢自身不能夠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崇禎十七年的那一幕就無法避免,也許到時候的主角不是李自成,也不是皇太極,而是他吳宗睿了。

。。。

終於,朱由檢說完了。

時間也過於了近半個時辰。

王承恩終於出現在偏殿。

看見王承恩,吳宗睿明白,自己脫身的時刻到了,他站起身,對着朱由檢稽首行禮。

“皇上的囑託,臣全部都記下了,臣這就告退了。”

朱由檢倒也沒有挽留,看了看吳宗睿。

“吳愛卿,好好帶着登萊新軍,朕看好你。”

“臣遵旨。”

吳宗睿離開了便殿。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臉色恢復了平靜。

“承恩,剛剛吳宗睿的一切,你都注意了嗎。”

“皇上,臣注意到了,吳宗睿的表現一直都頗爲平靜。”

“哦,說說你的想法和看法。”

“皇上,臣以爲,吳宗睿有大將風度,處變不驚,有着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臣相信吳宗睿能夠帶好登萊新軍,不過臣覺得,吳宗睿表現的太冷靜了,與朝中其他的大人完全不一樣,臣覺得,吳宗睿一年之內必須要離開登州。。。”

“說的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承恩,你接着說,離開了登州,讓吳宗睿到哪裡去合適。”

“臣以爲,到遼東去最爲合適。”

朱由檢微微點頭,站起身來,慢慢走動了幾步。

“讓吳宗睿帶着登萊新軍到遼東去,固守遼東,倒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讓洪承疇回到關內,着手解決流寇的事宜,一旦流寇的事情完全解決,朕看就可以解決遼東的問題了。”

“皇上英明。”

“承恩,你說說,朕可以信任吳宗睿嗎。”

朱由檢突然拋出了最爲關鍵性的問題。

這源於朱由檢也不是特別瞭解吳宗睿,畢竟吳宗睿的年紀不大,僅僅是崇禎二年兩榜進士,爲官的時間不長不說,還一直都是在外地爲官,朱由檢平日裡關注的,基本都是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督查院左右都御史等高官,其次就是能力已經得到公認的官員,譬如說洪承疇和陳奇瑜等人。

王承恩也沒有感覺到奇怪,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很直接。

“皇上,臣以爲,十年之內,皇上可以信任吳宗睿,十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用力的點點頭。

。。。

走出紫禁城,吳宗睿突然打了一個冷顫,接連好幾個噴嚏之後,才感覺到舒服一些。

“怎麼回事,難道有人在背後說我嗎。。。”

喃喃自語的時候,吳宗睿已經想到了偏殿裡面的點點滴滴。

表面看,朱由檢說到的都是一些頗具牢騷性的話語,可是認真思索,吳宗睿才發現,自己想的過於簡單了,總以爲自己熟悉了歷史的進程,就能夠掌控一切。

這種想法必須要有所改變了。

朱由檢看似什麼都沒有說,什麼要求都沒有提,可是在他的話語裡面,已經對他吳宗睿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有些要求細想起來,令人不寒而慄。

譬如說忠誠和聽話,這是朱由檢最爲看重的,也是說的最爲直白的。

吳宗睿缺乏的,偏偏是這一點。

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楔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二章 廖文儒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十章 嚴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
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楔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二章 廖文儒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十章 嚴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