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鹽引

洪武四年,明廷制定中鹽例,又稱開中法。

根據路途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朝廷換取一小引約二百斤的鹽引。

此比例隨形勢變化、米價高低而有所變動。

開中法大致分爲報中、守支、市易三步。

報中是鹽商按明廷榜文要求,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塞,然後向當地駐軍換取鹽引;

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

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鹽商們因爲長途運輸糧食耗費巨大,往往會僱傭勞力到各邊地開荒種糧,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

由此在邊地一帶形成新的聚居地,成爲事實上的屯田,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稱商屯。

關西南麓擁有青海湖,可以自行曬鹽,若既能發放鹽引,還有朝廷指定的鹽場,鹽商們能用鹽引就地換取青鹽,比他們千里迢迢地還要跑到其他鹽場可方便多了,關西勢必成爲鹽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此事若成,關西諸衛都能從中獲益,在稅關上讓步就沒什麼問題了,至於西域諸國,給他們一點甜頭,多半也能同意。

如此,稅關一事成矣。

“青鹽其實只是其中一項,沙洲椎場一旦開設,西域的精鐵、戰馬必將源源不斷流入中原,盛明商社若有實力全部吃下,轉手之間就是巨利,這其中的鐵和馬,朝廷還是大買家,何苦在稅賦上與其苦苦相爭。”

朱幼塨又出驚人之語。

周秦川卻是越聽越合胃口,這小子肚子裡有料啊,這番操作下來,西域的鹽、鐵、戰馬就被以瓦剌衛爲首的關西諸衛壟斷了。

當然了,這是後世的說法,此時叫做專賣。

蘇幼蓉驚疑不定地上下打量朱幼塨,“可以啊,小王爺,想不到你……”

“想不到我不是飯桶,是也不是,哈哈……”

朱幼塨自嘲地笑了笑,“我等宗藩終日無所事事,我又不願意像兄長他們那般除了吃喝就是玩樂,因此,讀書、讀各類雜書幾乎就是我唯一的消遣了,還有,同父王談天說地也算得上罷,只要這主意你們覺得有用,不是紙上談兵,我就很榮幸了。”

“哪裡哪裡,小王爺過謙了,你這下可是幫了我們關西諸衛和朝廷的大忙,還有盛明商社也得承你的情。”

見朱幼塨有點自怨自艾的感覺,周秦川趕忙打斷,笑着讚許。

“對了,小王爺,你既如此睿智,不妨給商社出出主意,現如今我等一時不能從京師脫身,幾萬兩銀子就這麼放着實在可惜,有沒有什麼能就地生財的法子?剛纔我還同秦川哥商量呢。”

見朱幼塨確實有能耐,蘇幼蓉這回是誠心請教。

“就地生財?”朱幼塨聞言,低頭沉吟起來。

周秦川身爲穿越人士,自是有些小點子,不過他存心考較,也就不出氣。

此時距他們入關伊始,已過了半年之久,從初春跨入了初秋,秋風掃過,一片半黃不黃的樹葉落到了朱幼塨肩頭。

朱幼塨拈起樹葉,將棄未棄之時,眼睛一亮,“有了,諸位,寒冬降臨,我看京師燒火取暖都是用的木柴,這第一筆買賣嘛,不如就……”

“賣煤球!”

在場諸人竟是異口同聲地說了出來。

“咦!你們也知道煤球?”朱幼塨起初有些詫異,一拍腦袋之後恍然大悟,“對了,瓦剌衛在塞北之時,曾大量吸納漢人,建了規模不小的板升城,會用煤球倒也不稀奇。”

隨即得意地笑道,“如何,我這主意不賴吧?”

“的確不賴。”蘇幼蓉喃喃自語,“你說我在板升城的時候,也曾燒過半年的煤球,怎麼就沒想到呢?”

周秦川不住打量朱幼塨,這煤球生意本來他也想提議的,穿越人士嘛,還用過煤球,要是連這個都想不到,那就太丟臉了。

沒想到朱幼塨這個土著人士也能想到這一出,的確不簡單。

“小王爺,你們沈王府之中燒火取暖用的也是煤球?”一直不曾說話的秦琪開口了。

“王府裡邊兒用的仍是木柴慄炭,不過我偶爾偷跑出去閒逛,倒是在百姓人家中見識過這玩意兒,除了賣相不佳,價錢便宜,火力也旺,比之木炭要划算不少。”

秦琪聽了點點頭,“小王爺能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確有本事,有沒有興趣一展抱負,也免得浪費了胸中所學。”

周秦川聞之側目,秦琪這丫頭不簡單啊,居然打起了一個王爺的主意。

“那敢情好。”朱幼塨興奮地跳了起來,“不瞞諸位,我早想找點事情做做了……”

話到此處,隨即頹然搖頭,“不成,沒用的,我這身份……雖然如今我死皮賴臉的留在了京師,但用不了多久,怕走露消息引來滔天大禍的父王,定然會派親信將我押回晉西,有這空閒,我還是在京師好好耍一耍算了。”

“那要是能瞞天過海,不再做小王爺,不知你可願意?”

周秦川及時插話,得意地朝秦琪挑了挑眉,好不容易有了裝叉的機會,這風頭還是讓自己來出吧。

“不做王爺?”朱幼塨疑惑地看了看周秦川,隨即眼睛一亮,“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你們瓦剌衛入京朝貢的人數衆多,我隨便頂替一個也就是了,周兄,如此就勞煩你了。”

周秦川臉色一僵,這辦法他還真沒想到,那可不成,如此簡單的話,豈不是無法體現自己的本事和人脈了麼。

“小王爺,你這想法恐怕行不通,堂堂永年王,居然成了外蕃隨從,你願意,沈王爺那裡也過不了關。”周秦川一本正經地說道,“而且你這一身的細皮嫩肉,怎麼看也不像是在關外呆過的人。”

“你說的倒也有理,要想堂堂正正地留下,還得父王首肯,而父王最好面子,要知道我冒充瓦剌衛隨從,多半不允。”

“還有,我瓦剌衛朝貢完畢,就會西返關西,即便有人留下,也是十不存一,到時候這點人手說不定朝廷那裡還會勘驗一番,小王爺是有本事的人,跟着我們去關西那種偏僻之地,豈不可惜?”

www● тTkan● c o

秦琪配合默契,又及時補了一刀。

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39章 契機第192章 私白第304章 丁口第89章 趙秀才第30章 打臉第203章 踏青第39章 契機第199章 春耕第84章 甚都沒有第340章 剋扣軍糧第10章 兄長第296章 整合第34章 擡滑竿第249章 登門拜訪第28章 上架鴨子第274章 良駒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60章 火光第370章 獻地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230章 先遣第315章 夾谷山第361章 貶庶第353章 指點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101章 收益第16章 景泰第48章 再會第47章 暫別第194章 貓冬第23章 典當第330章 火銃第43章 夜襲第174章 託付第242章 交易第119章 再失蹤第32章 平手之局第394章 反殺第382章 大人第19章 爲丐第126章 平安無事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322章 高將軍第288章 交好第100章 回家第343章 進宮第88章 留做夥計第155章 分田分地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259章 作繭自縛第170章 罷鬥第205章 逃逸第88章 留做夥計第6章 屠狗第28章 上架鴨子第227章 借刀第26章 發現第305章 朝貢第232章 附明第32章 平手之局關於第241章的修改說明第184章 私心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337章 杭敬第53章 大勝第256章 阻撓第71章 美醜第303章 礦藏第208章 生機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7章 五海之內皆兄弟第173章 鄰居第96章 麪包第71章 美醜第31章 認栽第357章 飛賊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252章 玉硯第40章 失蹤第252章 玉硯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269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322章 高將軍第356章 品茶第78章 血債血償第309章 請求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354章 挖人第158章 板升城第369章 同仇敵愾第124章 逃亡第393章 廷杖第395章 武威第125章 被攆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79章 蟲宴第68章 大恩大德
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39章 契機第192章 私白第304章 丁口第89章 趙秀才第30章 打臉第203章 踏青第39章 契機第199章 春耕第84章 甚都沒有第340章 剋扣軍糧第10章 兄長第296章 整合第34章 擡滑竿第249章 登門拜訪第28章 上架鴨子第274章 良駒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60章 火光第370章 獻地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230章 先遣第315章 夾谷山第361章 貶庶第353章 指點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101章 收益第16章 景泰第48章 再會第47章 暫別第194章 貓冬第23章 典當第330章 火銃第43章 夜襲第174章 託付第242章 交易第119章 再失蹤第32章 平手之局第394章 反殺第382章 大人第19章 爲丐第126章 平安無事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322章 高將軍第288章 交好第100章 回家第343章 進宮第88章 留做夥計第155章 分田分地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259章 作繭自縛第170章 罷鬥第205章 逃逸第88章 留做夥計第6章 屠狗第28章 上架鴨子第227章 借刀第26章 發現第305章 朝貢第232章 附明第32章 平手之局關於第241章的修改說明第184章 私心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337章 杭敬第53章 大勝第256章 阻撓第71章 美醜第303章 礦藏第208章 生機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7章 五海之內皆兄弟第173章 鄰居第96章 麪包第71章 美醜第31章 認栽第357章 飛賊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252章 玉硯第40章 失蹤第252章 玉硯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269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322章 高將軍第356章 品茶第78章 血債血償第309章 請求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354章 挖人第158章 板升城第369章 同仇敵愾第124章 逃亡第393章 廷杖第395章 武威第125章 被攆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79章 蟲宴第68章 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