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壞消息

這種事本是秦博一個人的份兒,誰知道爲了以防萬一,隨行的二十餘人,也全部被要求一道參與,弄得本就不擅此類瑣事的周秦川頭疼不已。

好在禮儀雖然嚴格,內容卻不算多,操練了五天後,也就勉強算過得去了。

學禮已畢,本以爲很快就能面聖,誰知道一連五日過去,秦博都未見詔。

不論是問會同館吏員,還是問一直陪同的禮、兵二部官員,都沒有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

這下衆人有點沉不住氣了,偏生無計可施。

倒不是受了什麼限制,進出之間,只需在會同館報個備,卻也無人阻攔,基本沒什麼束縛。

但在京師之中,周秦川他們可說是兩眼一抹黑。

路不認識尚且好說,多趟幾道也就熟了,若想打探點什麼消息,就全無門徑了。

茶樓酒肆不是沒有去過,除了家長裡短的八卦,全無任何有用訊息。

而門達和馬奎這兩個他們還能指望之人,自昌平一別之後,就再無蹤影。

種種遭遇,弄得大夥兒心裡七上八下,就是周秦川,一時也沒了主張。

好在到了第六天,門達這廝夥同馬奎,一道出現在了會同館。

不出所料,兩人帶來的,果然是壞消息。

他二人剛入京那幾日,關於如何處置以秦博爲首,千里來投的這隻異域人馬,羣臣意見繁雜,對周秦川他們來說,其間好壞都有。

但由於要害人物尚未就此事表露過看法,任何一家之言,都未能在朝堂上佔據優勢,壓倒其他聲音。

這裡所說的要害人物,最爲關鍵的,其實就是兩個人。

一爲兵部尚書于謙於少保,一爲京師團營都督,武清侯石亨。

前者已然不僅僅是一部之尚書,由於京師保衛戰的諾大聲望,已隱爲羣臣之首,不惟兵事,一些重大事宜其他各部也會或是徵詢他的意見,或是請其觀禮。

前些日子,周秦川他們尚未入京之時,魯東張秋引黃河水疏通運河的工程落成,心繫萬民的于謙在京師呆不住,跑去觀禮。

關於如何安置內附瓦剌一部,本是兵部份內之事,然而卻沒有聽說於少保留下隻言片語,也不知其意欲何爲。

于謙沒有出頭,作爲武將之首的石亨雖然在京,一樣三緘其口。

這種紛擾不休的狀況若繼續下去,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一切皆有可能嘛。

甚至再拖些時日,若能等到馬慶因功拔爲東廠廠督,話語權大增之後,再進一步爲秦博張目,似乎還更好一些。

偏偏五日前,京師團營監軍、權知東廠的御馬監提督太監曹吉祥出來搗亂了。

他利用身爲太監的便利,在皇宮內面見景帝,建議將秦博封王,留置京師,其餘人等,全數打散後充入大同、宣府兩鎮,以壯邊軍實力。

這般意見,之前不是沒有,不過都是些人微言輕之輩的話,沒什麼份量,此番曹吉祥說出來,就大爲不同了。

自永樂起,宦官權柄益重,太祖不許他們干政的聖諭早成了擺設。

景泰帝登基後,汲取其兄教訓,對宦官有所限制,但以曹吉祥的地位,仍有足夠的話語權。

御馬監自永樂後就開始逐步掌管京中禁軍,而團營是于謙在土木之變後,鑑於京營精銳盡失,於各地入京勤王的衛所軍隊中選練出來的精銳,早已取代了原先的京營地位。

曹吉祥此人,雖然未入司禮監,但其御馬監提督太監和京師團營監軍的身份,也是非同小可,由不得各內宦外臣不重視。

更重要的,則是衆所周知的緣由。

曹吉祥服侍孫太后起家,乃是太后親信,他這番表態,會不會是扶立了兩代皇帝,在後宮異常強勢,甚至能左右朝堂局面的孫太后之意呢?

持此想法的羣臣不少,大多做了牆頭草,紛紛上書表態,支持曹吉祥的方案。

雖然要緊人物尚未一錘定音,但以如此風向,誰也不知道當今皇帝會不會就此定論,對周秦川他們十分不利。

至於本可以引爲奧援的馬慶馬公公,也在曹吉祥身上吃了癟。

曹吉祥以歷任東廠廠公皆爲司禮監秉筆太監,甚或掌印太監出任爲由,反對僅爲邊鎮鎮守中官的馬慶出掌東廠,言稱此舉逾制。

馬奎爲此憤恨不已,直爲自家主人打抱不平。

說曹吉祥的話看似有理,可他自己作爲御馬監提督太監,不也權知東廠數年,一樣不合規矩。

自東廠成立,就一直掌握在司禮監手中,景帝登基後,受于謙、王直影響,廠衛勢力大幅萎縮。

錦衣衛由於謙女婿朱驥掌管,做事規矩了很多。

而東廠,如今司禮監的幾個大太監沒什麼野心,誰也不願意沾上東廠,從而被外臣嫉恨,這才便宜了曹吉祥,以御馬監提督太監的身份權知東廠。

宦官服侍皇家,飛黃騰達或是身死族滅,全在皇帝一念之間,哪有這許多規矩。

以馬慶的功勞,執掌東廠綽綽有餘,曹吉祥這是不甘心將東廠拱手相讓,故意刁難人罷了。

更可氣的,是石亨居然也在此事上湊了一番熱鬧,說東廠廠督位高權重,不宜貿然換人執掌。

身爲外臣,雖然不宜對內宦升遷具體表態,但以石亨的地位,只需在人多之時,仿若閒談一般,說上幾句支持曹吉祥的話就已足夠。

馬奎好容易把兩件事掰扯清楚,口乾舌燥之餘,端起茶碗灌下大半茶水,前胸劇烈起伏,顯見氣得不輕。

一個曹吉祥,成了馬慶和周秦川他們雙方共同的攔路虎。

俗話說,擋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更何況這種有涉前程的大事,那就更是累世仇怨了。

“賢弟,你怎麼看?”秦博向周秦川發問。

我又不是元芳,還能怎麼看,周秦川暗自撇撇嘴。

“咱們同馬公公如今算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周秦川邊想邊說。

他這話有點新鮮,用螞蚱作喻,衆人雖不曾聽聞,卻也明白其意,都饒有興致地看着周秦川,期待他的下文。

第300章 夜談第354章 挖人第157章 初雪第108章 銷籍第299章 拜會第237章 入關第187章 謝禮第21章 缺藥第73章 天香閣第359章 人質第337章 杭敬第190章 掃雪第131章 斬首第392章 號角第233章 私章第299章 拜會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84章 甚都沒有第126章 平安無事第237章 入關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43章 夜襲第16章 景泰第386章 危局第178章 驚喜第296章 整合第61章 再會(上了個推薦,四千字大章答謝)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143章 走爲上第195章 對練第247章 進京第171章 會餐第145章 失魂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13章 斷腿第196章 過年第151章 西行第45章 打人打臉第4章 金大腿第101章 收益第393章 廷杖第183章 傀儡第189章 圓房?第135章 北上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92章 攻略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310章 條件第261章 鄰居第16章 景泰第8章 被襲第286章 烤魚第227章 借刀第65章 就醫(再來四千字大章以饗諸君)第291章 關西第123章 報官第117章 再出點子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91章 義厚雲天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45章 染病第279章 教訓第288章 交好第45章 打人打臉第78章 血債血償第79章 蟲宴第284章 對峙第46章 彼此彼此第282章 挑釁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7章 爲師第388章 南宮第45章 打人打臉第383章 犯邊第255章 遺失第341章 底細第48章 再會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51章 看戲第115章 算賬第145章 失魂第55章 奢侈一回第5章 小丐第318章 相見第240章 前程第143章 走爲上第161章 唐師父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288章 交好第161章 唐師父第69章 背鍋第43章 夜襲第156章 逃離第318章 相見第114章 遞條子
第300章 夜談第354章 挖人第157章 初雪第108章 銷籍第299章 拜會第237章 入關第187章 謝禮第21章 缺藥第73章 天香閣第359章 人質第337章 杭敬第190章 掃雪第131章 斬首第392章 號角第233章 私章第299章 拜會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84章 甚都沒有第126章 平安無事第237章 入關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43章 夜襲第16章 景泰第386章 危局第178章 驚喜第296章 整合第61章 再會(上了個推薦,四千字大章答謝)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143章 走爲上第195章 對練第247章 進京第171章 會餐第145章 失魂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13章 斷腿第196章 過年第151章 西行第45章 打人打臉第4章 金大腿第101章 收益第393章 廷杖第183章 傀儡第189章 圓房?第135章 北上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92章 攻略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310章 條件第261章 鄰居第16章 景泰第8章 被襲第286章 烤魚第227章 借刀第65章 就醫(再來四千字大章以饗諸君)第291章 關西第123章 報官第117章 再出點子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91章 義厚雲天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45章 染病第279章 教訓第288章 交好第45章 打人打臉第78章 血債血償第79章 蟲宴第284章 對峙第46章 彼此彼此第282章 挑釁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7章 爲師第388章 南宮第45章 打人打臉第383章 犯邊第255章 遺失第341章 底細第48章 再會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351章 看戲第115章 算賬第145章 失魂第55章 奢侈一回第5章 小丐第318章 相見第240章 前程第143章 走爲上第161章 唐師父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288章 交好第161章 唐師父第69章 背鍋第43章 夜襲第156章 逃離第318章 相見第114章 遞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