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零章 蓋州陷落

旅順城,多鐸的兩旗兵力加上兩個漢軍旗,紛紛戰死在旅順城外。多鐸及其所有大小將領紛紛被斬殺,如今旅順除了一部分被韃子奴隸的漢人,但凡參與韃子併成爲韃子狗腿子的漢人沒有一人逃出錢虎的追殺和圍剿。

錢虎的威名不但在韃子中深入心田,便是在大明同樣是不可戰勝的存在;特別是在大明北方邊境地區的百姓,對錢虎是真心實意的感激,韃子連派小股部隊出來騷擾或是燒殺搶都不敢。

可見韃子對錢虎的畏懼,看到一些百姓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勞作而無動於衷,韃子中的各級將領都忌憚錢虎,害怕引來錢虎的瘋狂報復。韃子中的漢奸們,現在內心深處的悔意愈來愈濃,都開始謀劃自己的身後事。

開始投降韃子,他們心裡多少還有些不情不願,在韃子幾次南下後得到了不少實惠和利益,他們的心才朝着韃子;好景不長,錢虎突然崛起,不但平息了孔有德叛亂,在孔有德引韃子入山東,卻遭到了錢虎迎頭痛擊,殲滅韃子兩千餘人。這是韃子自與大明交戰以來第一次品嚐到失敗的滋味。初始,大小漢奸還不以爲意,只以爲那是錢虎的僥倖及其韃子的輕敵。

其後的遼東之戰,使得錢虎一戰成名,皇太極在世人眼中那可是英明無比的一代人傑,卻被錢虎活活氣死。遼東一次敗北,導致韃子內部分成三股不同派系,引發皇權的爭奪。

歷經兩年時間的內耗,多爾袞得勝上臺,現在錢虎再次北伐。直接以海上登陸的方式進攻遼東諸地。可以說,在整個大明及其北方韃子,都沒有足夠重視海上的威脅,一直以來都信奉陸軍無敵,只要陸軍強大,那麼天下可定。現在錢虎給了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海軍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兵種。海陸兩軍已經開始走向平等地位,海軍的地位顯得愈發重要。

錢虎撰寫的《海權論》與《戰爭論》加上《孫子兵法》被錢家軍奉爲兵法聖典,便是盧象升和洪承疇等人在得知錢虎所編撰的書,也視若珍寶,這是一個草莽所能編寫的嗎?戰略眼光之高,亙古未有。

多爾袞的手段很高明,莽古爾泰和阿敏在聯手打敗豪格和代善,在當代善可是皇太極欽定的顧命大臣,卻敗在了以多爾袞和大玉兒的聯盟中,最終代善和豪格被斬殺。

阿敏、嶽託被派往遼東河套(西河套)駐防,遼東河套乃天然養馬場所。在與大明交界處,有兩處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中原歷朝歷代一旦失去了河套地區,便由盛轉衰的開始。可見東河套與西河套(遼東河套)兩地的重要性,河套是盛產優良戰馬的地方,誰得到了河套,那麼便有資格進入天下爭霸的資格。

現如今,大明已經失去了東西河套,都落入到了韃子手中。錢虎再次北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謀奪西河套,即遼東河套爲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資源,培養遠距離北上奔襲的基本條件。

錢虎目前不是武器的缺乏,而是戰馬資源的匱乏,後勤上的供應非常艱難。有了戰馬作爲運輸物資,那麼等於現代的機械化運輸部隊。在戰車和汽車等機械工具沒有出現前,戰馬都是任何軍隊中的重要戰略資源。

河套是多爾袞比較看重的戰略要低,故而,多爾袞爲了體現自己的重視和大度,沒有把這個要地讓弟弟多鐸來據守,反而讓阿敏和嶽託兩人

坐鎮。以表達這位向來跟皇太極唱反調的哥哥之厚待,而莽古爾泰卻被派往蓋州鎮守。假若關海和李道青兩人的部隊奪取蓋州,等於切斷了遼東韃子的補給線。

同時,蓋州、復州和金州落入錢虎手中,作爲進攻整個遼東的後勤補給地,得到三地,整個北伐戰略將成爲一盤活棋。至於朝鮮這個自古以來的牆頭草,一旦錢虎佔據優勢,那麼他們將會反擊韃子。

本身朝鮮在韃子前年被皇太極攻克後,納入附屬國的行列,兼且韃子在朝鮮大肆殺戮,多少朝鮮棒子被擄掠和屠殺,多少朝鮮女人成爲他們的私有產物,白晝宣婬。

便是皇室中的妃子及其公主都在韃子的胯下shenyin,在錢虎看來,其實韃子就是第二個倭奴的翻版,殘忍好殺。要說世界中的亞洲國家,那兩個民族最該滅亡,韃子和倭奴是最該滅殺的種族。

當然,西方的那些白皮豬也該死,不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沒有這兩個民族瘋狂和變tai。這個時代就是殺戮的時代,大殺特殺才是真理,不殺還被其它民族自以爲是,以爲老子天下第一,殺了纔會臣服。

瞧瞧現在的荷蘭人,在臺灣被一番殺戮後,便是在呂宋和大雅人都已經開始畏懼,便是那些殖民者也開始顧忌大明海外子民的安危,沒有像前幾次一樣大肆捕殺和掠奪。

儒家在針對外夷有些過於仁慈,已經不適合現在殖民擴展的時代。這是兵家大行其道的時代,也是科技大行其道的時代。

關海哈哈笑道:“李兄,這次咱們雖然沒有得到頭功,但是咱們的壓力比起旅順羅通來還要大。我們一旦拿下蓋州,那麼整個盛京將失去對蓋州、復州和金州的支援,將軍可以更快的速度奪取兩地,最後由羅通將軍與大彪登陸皮島,拿下尚可喜,便可以進攻鐵山,進而奪取新義州,遏制韃子從朝鮮調用物資。”

“當然,這次北伐,將軍可是籌備了幾年,若不是臺灣那些紅毛鬼在哪裡大肆殺戮,也不會讓將軍大動肝火,把一部分彈藥耗去,這裡還會更加猛烈。也不會跟洪承疇聯手,這個洪亨九真是聰明人啊,看準了將軍必然答應他的要求和條件。”

李道青想起此事就一陣不爽,總感覺洪亨九是在趁機偷吃勝利果實,有點漁翁得利的小人心態,不甘道:“要是沒有洪亨九,咱們便可以直接穿插到遼東河套,那可是咱們急缺的戰馬之地,有了河套,我們便有了源源不斷的戰馬,一部分用來組建大量的騎兵,一部分則可組建強大的後勤,不至於後勤的斷絕。”

兩人現在已經發動了進攻,大局將定,這次李道青和關海都感覺到與韃子交手後,沒有前次遼東戰役那麼激烈和艱難;雖然前次他同樣是隨軍出征,不過主要的指揮還是吳兵。這次換成了李道青,對於李道青一直被錢虎放在後方訓練部隊感到不解,以爲沒有取得錢虎的重用和信任,現在看來,是他多慮了。

“嘿嘿,我想,吳兵這個小子恐怕會搶在羅通前面,然後與萬長青兩人直接強攻皮島,將軍可是有言在先,誰先奪取皮島,誰就是進攻朝鮮的主力。”

關海心裡也有着跟張大彪較勁的心思,畢竟兩人都是海軍將領,都想成爲海軍中第一悍將的名號,誰不想得到這樣的榮譽。至於萬長青他沒有多大壓力,因爲萬長青有

些後勁不足,知識文化上都差他甚遠,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他一直佔據優勢。

聽着外面隆隆的炮聲,兩人坐在指揮台上,小酌一番,頗有公瑾當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手間便令強大的曹軍灰飛因滅的架勢。

“不知道莽古爾泰這個韃子中的悍將,在這次蓋州攻防戰中,被咱們的大炮轟成渣滓了沒有。若是沒死,咱們倒可以把他的頭剁下來送給將軍,大功一件。以將軍的脾氣,在旅順的多鐸也是砍頭的命,結局是被將軍用去敲詐多爾袞。”

李道青難得的打趣起來,調節一下氣氛,指了指一里之外的蓋州,笑道:“當年將軍可是沒少這麼做,小玉兒夫人便是將軍的俘虜,將軍不但把她納入私房,還從多爾袞哪裡敲詐到了很多的戰馬。” ⊙ttka n ⊙co

“呵呵!”關海眼睛朝外面瞅了瞅,見沒有人後,低聲道:“將軍可是人財兩得,不但得到了毒蠍子一樣的女人,還得到了不少的戰馬,當年你接手騎兵的時候,就是將軍敲詐回來的,不過這一類女人,咱們可降服不住,也只有將軍這樣的強人才能這麼做。說來奇怪,科爾沁部落真是陰盛陽衰,女人個頂個,看看,小玉兒夫人如今依然得到將軍的重用,在參謀部可是非常有建樹,提出了不少的可行xing意見。而大玉兒和海蘭珠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啊,大玉兒的才能和政治手段都不弱於小玉兒夫人。”

“那是,若是我們把這兩位從多爾袞手中搶回來,算是爲將軍湊夠了三隻毒蠍子,好戲更有看頭。將軍那是坐享其成,豔福不淺。有了大玉兒和海蘭珠的加入,那麼小玉兒夫人更加對將軍百依百順,說不定今後進入大漠,她的作用更大,還可以利用三女之間的矛盾,把大漠分成三部分來達到平衡。”

李道青不敢繼續說下去,這種話題不過是兩人在這裡一時興起而談論,同時也是忌憚三女的厲害。三女不同於其他的女人,在錢虎身邊紅娘子屬於那種恩怨分明,梅若華這位曾經的白蓮聖母心機要深沉一些,搞情報工作,他們不敢直視。

便是李二狗這個錢虎手下的情報頭子,連羅通和二牛這種發小,都有開始忌憚起來。一男一女譬如一把刀懸掛在他們的喉嚨處,每次都小心翼翼,害怕過線被抓到小辮子。

兩人如今都沒有參與任何的派系之爭,不像羅通是屬於紅娘子的堅定支持者,屬於虞山系;張大彪和萬長青等海軍將領又是劉麗一系,站在劉麗夫人這邊。

所以這次將軍爲了壓服兩人,把兩人湊到了一起,然後由將軍親自統領,目的就是打壓兩人的實力膨脹,反而把他們這種中間派,只忠誠於錢虎,從不參與任何政治爭鬥的人重用起來,也是因爲他們懂得取捨之故。

康德勝突然走了進來,來到兩人身邊,道:“報告將軍我軍已經佔領了蓋州,請指示。”

“嗯,很不錯。”李道青笑了笑,對這個去年投降過來的將領,如今在軍校集訓後,整個人都脫胎換骨。如今已是李道青麾下的干將,算是後起之秀。

“還不是侯爺和將軍的栽培,否則也不會有卑職的今天。”康德勝作爲在山東投降過來後,開始小心翼翼,後來瞭解到錢家軍的提拔有着一套體系,整個人的心境開始聚變。經過政治委員的教導後,脫去了曾經官僚主義作風的毛病。

(本章完)

第三百一三章 韃子最後的希望第七十五章 別讓小明王跑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讓頭顱飛一會兒第七十一章 悲催的索尼第二百八十九章 觀禮監斬第二百*章 叛亂伊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逃匪第二十章 你這個蠢貨怎麼全殺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逃匪第七十一章 悲催的索尼第一百七十二章 頭顱高高飛下第二十二章 鹽鐵灣第二百四五章 威名赫赫第二百二五章 內憂第二百二七章 暗流潛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將軍錢虎到!第二百零六章 血染遼東(9)第三十四章 王成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淮八豔第一百零四章 收網第二百三五章 心中的小九九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東大清洗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澎湖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手筆啊!第六十二章 野豬林絕殺第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心思第三百一四章 洪亨九VS祖大壽第一百五十章 海關貿易稅第二百零一章 血染遼東(4)第三十一章 發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間諜在行動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三百一五章 祖家滅亡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第二百二二章 全民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估了南京東林黨實力第二百一九章 榆林堡會師第二百二七章 暗流潛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二百一二章 蓋州絞肉機(1)第二百七六章 局勢詭異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澤清的感嘆第一百七十一章 頭顱高高飛上第二百六十章 大鬧金鑾殿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橫掃大漠第八十九章 樹倒猴孫散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一百八十九章 登陸上第二百八一章 袁化中第二百一九章 榆林堡會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活捉楊天生第一百零二章 白蓮教內訌第二百八一章 袁化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三十五章 僞裝入登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七十三章 白蓮教攻打登州府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的代價第二百五十章 送葬禮第六十一章 往哪裡跑第八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七五章 聯合軍失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州剿匪第一百六十五章 徒手完勝第九十四章 隍城島上的韃子第十三章 李九成的憤怒第五十七章 特殊詢問上第二百五十章 送葬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里島海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組建第四艦隊第三百零六章 洪亨九借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錢家海軍全體出擊第二百五九章 聖旨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衆憤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斬首第六十七章 這不是廝殺是屠殺第九十九章 崇禎憂心第九十一章 你們打我拿銀子去第三百零三章 勝利的歌聲第二百三九章 錢虎的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三十四章 王成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六十九章 索尼的木板戰術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三百零九章 多鐸的價值第二百四九章 截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登州武威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染遼東(2)第二百九十六章 讓頭顱飛一會兒第二百零三章 血染遼東(6)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雄心鬥志第三十一章 發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好強的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美麗的焰火
第三百一三章 韃子最後的希望第七十五章 別讓小明王跑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讓頭顱飛一會兒第七十一章 悲催的索尼第二百八十九章 觀禮監斬第二百*章 叛亂伊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逃匪第二十章 你這個蠢貨怎麼全殺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遇逃匪第七十一章 悲催的索尼第一百七十二章 頭顱高高飛下第二十二章 鹽鐵灣第二百四五章 威名赫赫第二百二五章 內憂第二百二七章 暗流潛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將軍錢虎到!第二百零六章 血染遼東(9)第三十四章 王成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淮八豔第一百零四章 收網第二百三五章 心中的小九九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東大清洗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澎湖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手筆啊!第六十二章 野豬林絕殺第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心思第三百一四章 洪亨九VS祖大壽第一百五十章 海關貿易稅第二百零一章 血染遼東(4)第三十一章 發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間諜在行動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三百一五章 祖家滅亡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第二百二二章 全民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估了南京東林黨實力第二百一九章 榆林堡會師第二百二七章 暗流潛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二百一二章 蓋州絞肉機(1)第二百七六章 局勢詭異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澤清的感嘆第一百七十一章 頭顱高高飛上第二百六十章 大鬧金鑾殿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橫掃大漠第八十九章 樹倒猴孫散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一百八十九章 登陸上第二百八一章 袁化中第二百一九章 榆林堡會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活捉楊天生第一百零二章 白蓮教內訌第二百八一章 袁化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三十五章 僞裝入登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染遼東(1)第七十三章 白蓮教攻打登州府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的代價第二百五十章 送葬禮第六十一章 往哪裡跑第八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七五章 聯合軍失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州剿匪第一百六十五章 徒手完勝第九十四章 隍城島上的韃子第十三章 李九成的憤怒第五十七章 特殊詢問上第二百五十章 送葬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里島海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組建第四艦隊第三百零六章 洪亨九借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錢家海軍全體出擊第二百五九章 聖旨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衆憤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斬首第六十七章 這不是廝殺是屠殺第九十九章 崇禎憂心第九十一章 你們打我拿銀子去第三百零三章 勝利的歌聲第二百三九章 錢虎的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三十四章 王成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六十九章 索尼的木板戰術第二十一章 匠戶比咱軍戶還不如?第三百零九章 多鐸的價值第二百四九章 截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登州武威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染遼東(2)第二百九十六章 讓頭顱飛一會兒第二百零三章 血染遼東(6)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子的震驚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雄心鬥志第三十一章 發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好強的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美麗的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