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利益集團

朱由校但凡離開寢宮,就會帶着李天華,這好像如同米柱,手下有四大高手,隨時有人保護,而且米柱更加厲害,睡覺時都有人保護,長平公主是有武藝在身,可不是花架子,牀邊放在一杆梨花槍,而且暗櫃中也有東廠最新款火槍,對於自己的安全,米柱一向小心。

爲了偉大的目標,必須保障自身安全,這是米柱一直很在意的事。大明己有一個皇帝死於落水,他是不會允許有第二個皇帝因落水而死了。

澳洲伯爵府己改爲澳國公府,國公是朝中超品大員,當然賜有豪宅,但是正在興建之中,這差不多是王府級別的巨型建築羣,當然不可能一日建成,在此之前,他暫時住在家裡,只是將澳洲伯爵府的牌匾取下,換成澳國公府。

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來是一種用於祭祀的禮器,各方諸侯要經過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來祭祀。後來它演變成了分封的一種象徵。

每一個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點區別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漢朝加上王爵,三國時曹魏改九等爵,之後南北朝各一套,然後隋朝基本有了一個穩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變化不大,明朝進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

在大明朝,國公就是最高榮耀,外姓人是不得封王的,至少在活着時不行。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走上皇位的,朱元璋憑藉這些功臣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事後這些人也都是開國功臣,例如徐達、常遇春等人。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建國之後就開始屠戮功臣,那些功臣也因爲亂七八糟的事情死亡。功臣死後,朱元璋尋思着加封個王爵讓世人看到自己的胸懷,於是一般開國功臣都是死後加封王爵的。

有明一朝蒙古王只有兩個,也就是朱棣封的忠勇王。金忠原本就是蒙古的王子,生性狡黠兇悍。朱棣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金忠帶着自己妻子和部下歸降朱棣,所以朱棣才封他爲忠勇王,但是金忠原本就是蒙古的王爺,所以金忠能不能成爲明朝的異姓王,這件事都被後世質疑,另一個則是順義王俺答汗。

這一位更牛,是用刀子逼着皇帝封的,所以在大明朝廷和史家之中,普遍是持不承認的態度。

國公是大明可以給功臣最高的封爵和禮遇,再貪心不足者,唯有賜死了。

在原版南明小朝廷,是封了許多異姓王,但這含金量極低,後世史家普遍持不承認的態度。

大明朝三次大舉封爵,開國六國公,朝廷大權在他們手上,然後是靖難功臣,土木堡之變後失權,權力集中在仕林文官手上,現在則有康熙功臣,他們正在成爲朝中新貴,以勢不可擋的勢頭崛起,最終入主朝廷。

米柱父子回府,立即進入書房共商大事,米柱的心腹親信汪文言也在這裡,汪文言算是米柱父子的謀主,爲他們打理朝中的關係和人脈。

汪文言道:“葉相己和劉相合流,他們是準備集中的攻擊國公,讓國公不能入朝,少了國公的呼應,咱們聲勢就不能發揮到最大。”

米柱道:”阿爹肯定要上書請求辭去一切軍職,阿爹再掌軍權,很招皇家之忌也?不過皇上也必須明白,皇家軍成軍未久,失去靈魂人物,他將會與其它各部軍沒有什麼分別,拔去爪牙的老虎就是貓,貓只能捉老鼠,看不了家護不了院。”

米禮義道:“你認爲皇上依然會讓爲父留在軍中?”

他們父子是現在大明軍中最有影響力的將軍,康熙功臣諸將之中,不是出自他們帳下,就是與他們關係密切,許多人是怕他們他們一旦起了反意,就會王袍加身,成爲這另一個趙匡胤了。

米利堅坐天下,這謠言很簡單,卻是很惡毒,令人招忌,所以米柱查出了這件事的發起者,乃江西道御史李華竹,他的座師就是韓爌,說不是受人指使,誰都不信,這個人現在在那裡?正在詔獄之中,被酷刑迫刑。

米柱道:“這就要看皇上的格局和氣度了,皇上乃天皇貴胄,天生的天子,主臣名份早有定論,他下必像太祖那般,事事猜忌,這其實是因爲出身低賤,內心自卑,缺乏信心所致。”

敢這麼說太祖皇帝的,只有米柱一個人了,其它兩個人不敢,他們裝作聽不見。

米禮義道:〞如果皇上堅持要爲父留在軍中,我這便留吧?”

米柱道:“不可!父親最好還是掌兵不領兵,在朝中作參天大樹,爲軍中兄弟護蔭,抵擋那些小人們的明槍暗箭。”

米禮義道:“這實非爲父所長,但是爲了爲軍中兄弟爭取一些利益,只好如此!”

汪文言道:”國公只要在朝中,就是可以如大神一般護着大家,國公內有王公魏公,外有熊公、小魏公,實力爲朝中最強,何憂之有?”

米柱道:“汪兄這麼想,咱們就離死不遠了,內廷的王公和魏公,與咱們沒有呼應,熊公和小魏公也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政見相同,一起熱衷於爲皇上效力罷了!米家倖進,這便始終是倖進,離開了皇上,這就什麼也不是。”

汪文言道:“勝不驕,敗不餒,米督格局,越發的高了,皇上近期寵信御前侍衛,只怕也是米督有意爲之。”

錦衣衛逐漸退出皇帝安保方面,依然受皇帝指揮,依然守衛皇宮,但是他們己不提供貼身保護,御前侍衛纔是最後一道防線,皇帝給了他們一項特殊的權利,這就是他們除了皇帝,可以不跪任何人。

米柱道:“制衡纔是最永恆的平穩之策,大明重文輕武不成,重武輕文也不成,只有文武相濟,纔是長久之道,咱們不是爲了制壓文官,趕他們出朝廷,而是爲了奪回屬於咱們的話語權,文武相濟,讓國家更加強大。”

汪文言道:“大人高瞻遠矚,下官明白。”

米柱道:“所以劉閣老,必須走。”

他們將會對內閣大換血,對之造成巨大的衝擊,然後讓之勢弱,就像土木堡之變後一般,武將勳貴集團勢弱,文官則乘機崛起,成爲朝中頂樑柱,主導朝政。

對於強大的文官勢力,只能暫時壓制,遲早他們會反撲,米柱也會有所退讓,但不是無條件的,雙方將會保持某種平衡,爲大明的強大添磚加瓦。

米禮義道:“維新全力去做吧?爲父全力支持你!”

米柱全力壓制文官,是爲了他的新稅收計劃作準備,他需要幾年的時間,新稅法順利推行,爲朝廷和國家帶來巨大的收入,這將成爲毒品,他們將高度依賴,有了這麼大的的好處,可以收到這麼多的銀子,也用慣了銀子,他們不可能回頭,也回不了頭了。

張居正所主持的新政一條鞭法,固然他是牆倒衆人推,人人喊打,最後人亡政息,但是大明從這一條鞭法中嚐到了好處,他們是將一條鞭法的一些優點繼承了下來,國庫收入大增,這才支撐他們打下了三大徵,如果不是國庫收入大增,他們只怕又會像嘉靖朝這般,在東南任倭寇欺負,在北方讓俺答汗壓着打。

在永樂之後,國家難以組織一次十萬人以上的軍事行動,這是財政衰弱到極點的體現,有了錢並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這是萬萬不能。

只是張居正做了殉道者,成了倒黴蛋,米柱現在極力避免的,就是這一點。

歷代新貴入主朝廷,必定作出改革,這大多是爲了攬權,將貴族的權利奪過來,指責對方爲保守派,自己爲改革派,自己改革是爲民爲國爲了天下,對方把持權力不放,就是棧戀權力,與民作對與時代作對。

縱觀歷代的改革者,大多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爲舊貴族的權力太大了,他挑戰失敗,落敗而歸,最主要離不開一個原因,這就是反派不夠強大,只有一個強大的反派,還有一個新的利益集團,只有形成新的強大的反派利益集團,纔可以抵擋對手可能的反撲,從而保住了勝利果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爲了笑到最後那一批人。

米柱的力量夠強大了吧?有皇帝做總後臺,有各大軍機處軍機大臣和各大尚書、將軍做後臺,這民間也有利益集團支持,並形成新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在官勢上,比對方遜色,但是在財勢方面,並不遜色,甚至在完成了對海運壟斷之後,比對方勢力更大更強。

這就保證了他們的利益集團足夠強大,一旦有了危險,爲了對付共同的敵人,他們會一躍而起,羣起而攻之,米柱也可以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應戰。所以對於對方,他根本不怕,你要戰我便戰,這一日遲早會到來。

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660章立足第225章驚人消息第488章關係第588章代表第700章洪水猛獸第705章策略第693章困難第566章未來應對第982章盤算第710章環境惡劣第424章投效第690章各方盤算。第848章地位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02章改變策略第451章偷城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193章迎親第754章大災難第398章大局第311章捉拿第783章反擊第691章偷襲炮臺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927章聯合第525章怒火第158章營救第857章新的危機第732章東窗事發第341章偷襲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16章真正意圖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62章搶先告狀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09章李家艦隊第73章平衡各方第695章裝備第602章呂宋攻防戰下第978章領先優勢第59章楚黨入夥第172章分蛋糕第997章結盟不成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979章昏招連出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769章舌戰羣臣第111章慘烈之烈第44章冷酷無情第619章變亂第814章不相爲謀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544章陷井第461章草原風雲第37章解決第885章新的形勢第878章司令人選第955章形勢逆轉第699章目標在望第152章利慾薰心第494章登基爲王第976章政策第907章交涉第651章獻城第826章棄明投暗第105旗開得勝第304章皇后人選第395章重騎無敵第270章逃命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389章開打第398章大局第662章威迫利誘第421章悲喜劇第960章拉攏戰俘第244章喜事第508章勇將第445章另有看法第18章新帝登基第484章新形勢第472章大破敵軍第43章衝突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62章收伏老將第864章貨幣第988章千秋大計第17章皇帝駕崩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551章未來政策第639章討打第869章交易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790章後房夜話第835章惡劣後果。第394章對陣第127章布棋第447章驚世大勝第985章別無他法
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660章立足第225章驚人消息第488章關係第588章代表第700章洪水猛獸第705章策略第693章困難第566章未來應對第982章盤算第710章環境惡劣第424章投效第690章各方盤算。第848章地位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02章改變策略第451章偷城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193章迎親第754章大災難第398章大局第311章捉拿第783章反擊第691章偷襲炮臺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927章聯合第525章怒火第158章營救第857章新的危機第732章東窗事發第341章偷襲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16章真正意圖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62章搶先告狀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09章李家艦隊第73章平衡各方第695章裝備第602章呂宋攻防戰下第978章領先優勢第59章楚黨入夥第172章分蛋糕第997章結盟不成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979章昏招連出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769章舌戰羣臣第111章慘烈之烈第44章冷酷無情第619章變亂第814章不相爲謀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544章陷井第461章草原風雲第37章解決第885章新的形勢第878章司令人選第955章形勢逆轉第699章目標在望第152章利慾薰心第494章登基爲王第976章政策第907章交涉第651章獻城第826章棄明投暗第105旗開得勝第304章皇后人選第395章重騎無敵第270章逃命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389章開打第398章大局第662章威迫利誘第421章悲喜劇第960章拉攏戰俘第244章喜事第508章勇將第445章另有看法第18章新帝登基第484章新形勢第472章大破敵軍第43章衝突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62章收伏老將第864章貨幣第988章千秋大計第17章皇帝駕崩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551章未來政策第639章討打第869章交易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790章後房夜話第835章惡劣後果。第394章對陣第127章布棋第447章驚世大勝第985章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