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亡國之禍降臨

崇禎對三大營寄予厚望,令崇禎萬萬沒想到三大營不堪一用,說敗就敗,整座北京城被大順軍圍得水泄不通,而且北京城的人心渙散,人們根本就不想去守城。

軍民認爲不管是誰做皇帝都一樣,何必爲崇禎賣命,從而白送了一條性命呢?不反抗李自成,還能保命!北京已守不住了!崇禎面臨的只有滅國身亡之禍了!

如今李自成一心都在佈置着進入北京後,該從哪個門先進去,而且又怎麼提防崇禎從北京逃出去。李自成向全軍下達了嚴令,不準崇禎逃出去!

對於此情況,李巖對張必武是不斷地說明了,他是絕對不會讓崇禎逃出去的,張必武最好不要有幫助崇禎逃出去的打算。

張必武自然知道,他不會想着幫崇禎給逃出去的,他只是面對着北京城,感到了一陣陣的感傷呢!

投降的太監杜勳爲了向李自成表忠心,他要進城去勸崇禎禪讓。李自成認爲不妨讓杜勳去試試,不管成功和失敗對他都沒有損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勳便至城下叫喊,放他進城,城上的太監認得是杜勳,與杜勳都有交情,尤其是王德化令人用籃子吊杜勳進了城裡並且去面見了崇禎,還真勸崇禎禪讓呢!崇禎當然是不會同意的!崇禎性子烈,寧死不屈!

杜勳就藉口他出城晚,明朝封的秦、晉二王會死,所以他便快速地出了城。要不是他走得快的話,崇禎就改變主意要殺杜勳呢!杜勳深明這一條。不逃更待何時啊?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張必武就在晚上進入了北京城。也是同樣通過城上吊下一個籃框把張必武給拉了上去。

由於杜勳來到了城內。而且還對衆內宮宦官說:“就算是明朝滅亡了,李王來了,我們的富貴還會像以前一樣的!”爲此,衆內宮宦官便下定了決心要投降李自成。

果然在晚上的時候,城被打開了,李自成的人馬像是潮水一般地涌進了城裡。城上的守兵沒有一個與大順軍作戰,幾乎可以說大順軍是兵不血刃地就進入了北京。

【注】:有很多的史籍說北京城是被曹化淳所打開的,可是曹化淳在崇禎十二年已辭官回家了。他並不在北京,他又如何打得開北京呢?這多是文人誣陷的,認爲他是如同魏忠賢一樣的奸臣。在魏忠賢倒臺的時候還是曹化淳負責平反冤案的。

故在我的小說中,北京城被打開,就不採用是曹化淳打開這一說法了。

…………

李巖的部隊是作爲皇宮的清宮任務,主要抓住崇禎,不能讓帝后逃跑。

李岩心想:“國雄兄弟啊,你可不能救崇禎啊!雖然你說崇禎會上吊自殺,可是我們卻認爲崇禎極有可能會燒燬宮殿,不過現在崇禎並沒有燒燬宮殿呢!難道真如你所說的上吊自殺?我希望你不是要把崇禎給救出去!要是你真想把崇禎給救出去的話。義兄爲了向大順盡忠,我也只能是大義滅親了!”

可以說。李巖是一腦子的忠君思想,他畢竟是個文人,讀多了孔孟之道,故此思想自是根深蒂固。正是如此,爲他埋下了殺身之禍的禍根,明知必死,還要去愚忠的可悲。

張必武並沒有把崇禎給救出,因爲他知道救不了!至於坤興公主,他還是要救的!

張必武在宮中有人內應,而且他知道在先前盧象升和姚東照就混進了北京城,所以張必武想要進入北京城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張必武還與盧象升、姚東照他們會過面了,盧象升比誰都想進入皇宮去見崇禎,他想要救出崇禎,畢竟爲崇禎效力過,君臣之分還是有的。再怎麼說,盧象升忠君,孝順父親的思想同樣也是深厚的。

雖然說現在已是大亂,可是要進入皇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張必武要進入皇宮就相對容易得多了,盧象升便讓張必武先去,他隨後也會進入皇宮。張必武就是在等,他望着紫禁城,深吸了一口氣,他便開始進入了。

禁衛軍早已逃作了一團,一聽聞北京外城被攻破了,大順軍已進入北京城了,禁衛軍大多已經是逃命了,紫禁城不再是一個戒備森嚴的地方了,要進入變得很容易。

崇禎在用膳之後,他便開始辦事了,在他的頭腦中一直不明白爲什麼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最後卻成了亡國之君!

崇禎仰望上蒼,他滿眼是淚,他要質問老天爺:“天啊!你太不公平了!老天爺啊,你睜開眼看看啊!爲什麼我崇禎會是亡國之君啊!”

事已至此,再怎麼懊惱也無濟於事了,得先辦正事要緊。

崇禎先讓周後自殺,周後知道身爲皇后,自殺殉國也是職分所在,況且崇禎極要面子,要是她活下來,會受到賊所污的話,是有損於崇禎的,崇禎是絕不容許此種情況的出現!死是無可避免!所以她倒也乾淨利落地自殺了,只是她臨死之前還是放不下她的兒女。

太子和永王、定王都被着送出宮外了。崇禎接下來要殺的就是袁妃,還有一些凡是被他寵幸過的妃子,他都一味加以屠戮,認爲不能陷於賊人之手,受賊人所污辱。

崇禎是在喝了酒,他才能辦得成事的,他看着死在自己手上的人,他不由是一陣陣的害怕。這些妃子都是他所疼愛的,以前妃子有一點點的生氣,他都會去哄她們呢!這個妃子不高興了,那個妃子又不高興了,崇禎就會爲此忙得團團轉,這個哄,那個寵。

崇禎從來就不怎麼責備她們,可現在見到她們倒在了血泊之中,還是自己下的毒手,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悲傷一波波地襲上心頭。

天啊!爲什麼?罪國慘禍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啊?還要讓自己去做此等狠事!還沒有天理啊!難道前幾任皇帝所做的荒唐事,現在報應就得報應在自己的頭上嗎?

良久,崇禎纔算是瘋了似的,說:“好!死得好!”說到這,他臉上的兩串淚花已滾落下來了。他想到了最疼愛的坤興公主,現在該去解決她了!她是自己最疼愛的,不能留下她來資敵!只有如此纔是愛她的表現!崇禎提劍去尋坤興公主了。

崇禎的妃子中有一個能逃大難,一點傷害也沒有受到,這人就是劉妃!因爲劉妃深知崇禎的個性,亡國在即定會殺人,她早已躲起來了,所以崇禎想殺劉妃也難以殺得了。

劉妃只待崇禎去殺坤興公主的時候,她會出現,她要看着坤興公主是怎麼死,死在最親最敬重的父皇手裡!想必那時坤興公主一定是難受死了,她被最敬最愛的父皇所殺,那個樣子真是讓人期待極了!

劉妃一想到這,她整個人都被複仇的快感佔據着,她迫不及待地緊跟着,同時也小心不被崇禎發現。崇禎一心只想殺坤興公主是愛她的表現,不讓她受辱,這纔是愛!所以崇禎並沒有注意到劉妃就緊跟其後。

崇禎亦癡亦狂地向着坤興公主的宮裡去了,宮中的劇變,坤興公主知道了,她害怕了,妹妹昭仁公主跑來和姐姐一起,緊緊地抱着,兩人都在痛哭,兩人都感到害怕。

坤興公主心裡是害怕的,她知道有妹妹在,她是姐姐,她要保護好妹妹!坤興公主就是這樣的人,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去保護他人,還打腫臉充胖子,非要裝出一副非常強大的樣子去保護他人。

就在這時,外面喊聲起,昭仁公主心中一驚,她先跑了。

“妹妹!”坤興公主緊跟着在後面追。“父皇!”昭仁公主見到出現的是父親崇禎,非常地高興,覺得有靠山了,不用再害怕了,可是她沒有注意到崇禎手上的劍已沾滿了鮮血,雙眼佈滿了血絲,殺氣騰騰的。哪怕是面對着小女兒!

“父皇!”昭仁公主就沒有想到這麼多,畢竟她年紀還小,想不到那一條。她飛奔向了崇禎,崇禎看着小女兒跑向自己,他的眼中有淚,握劍的手在直抖着,他的心在掙扎着,在滴血着。“劍刺不刺下去?殺不殺?”念頭在腦子裡不斷地轉換着。

崇禎在心中不斷地對自己說:“我這是爲女兒好!不能讓女兒受辱!一死保貞潔,衛我皇室的尊嚴!這纔是最好的!”

在這樣想法的驅使之下,崇禎心一狠,是一劍就直刺進了昭仁公主的胸中。

“啊”的一聲,昭仁公主大叫一聲,她看着崇禎,不明白父皇爲什麼會狠心殺了她?父皇不是要保護她嗎?她雙眼直勾勾地看着崇禎。

崇禎身子在抖,看着緩緩地倒於血泊之中的昭仁公主,他頓覺頭腦是一片空白的,就連他是怎麼把劍從昭仁公主的胸脯拔出都不懂。

崇禎的眼睛被淚水給打溼了,全都模糊了,整個人像是被雷擊中,也像是患了怔忡的心疾一樣成了一個木頭人般傻立着。(……)

第78章 敗蒙古軍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45章 面聖第141章 出城決戰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77章 蔡途要抓張必武第14章 多鐸的暫退第7章 內應被除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43章 慘!恐怖的死亡行軍!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95章 爲了讓懶牛行動第44章 捨命追擊第123章 黛麗絲留下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72章 囚車上的師父第85章 請罪第14章 費揚果被貶第151章 多爾袞的奇兵奏效第69章 與荷蘭海軍交鋒第28章 千求萬盼只爲出陣第4章 請求出兵第64章 順治的煩惱第60章 周延儒的歹心第33章 順治到錦州第71章 壯哉!活人不及死人香第28章 安全地回到軍船第95章 多爾袞鞏固自己的地位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73章 兄弟相殘的痛苦第34章 錦州城內清軍出來偷襲第58章 獲勝第59章 無能的倭寇第6章 擊殺敵騎第96章 信第13章 落馬後被敵兵圍擊第4章 槍指在腦袋上第93章 孫傳庭大敗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16章 劉妃的陰謀第62章 豪言妙論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12章 趕至先鋒軍中第26章 死戰蒿水橋邊第57章 精銳先出擊第6章 擊殺敵騎第7章 松山明軍軍心渙散第34章 斬將立威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83章 思召寶劍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90章 馬隊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92章 不懼一切的多爾袞第124章 捉奸細第68章 度過危機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71章 永遠是兄弟!來!喝酒!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38章 飲酒之後的瘋狂第19章 斬殺努山,威震敵膽第55章 死裡逃生第30章 官匪勾結第65章 由愛生恨第130章 東廠抓住把柄第26章 確保後路第42章 奇軍出動!反攻開始!第59章 隨着軍旗前進第47章 吃人的圈地運動,罪惡啊!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140章 各國使者魂已失第10章 高陽保衛戰第73章 回到榆林鎮第2章 明軍大敗第53章 孤男寡女第1章 朝議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5章 冒充第8章 策劃救張必武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57章 父子隔閡在增大第68章 心愛的妻子啊,快醒過來第115章 對峙第9章 松山激戰第13章 明軍水師揚帆出征第88章 探聽消息第99章 各國使者的驚訝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43章 鄭森——少年鄭成功第72章 將士們的怨氣第94章 建立荊楚第一功第124章 阿濟格兵敗自殺第57章 比我幸福
第78章 敗蒙古軍第149章 兩路進軍第45章 面聖第141章 出城決戰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77章 蔡途要抓張必武第14章 多鐸的暫退第7章 內應被除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43章 慘!恐怖的死亡行軍!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95章 爲了讓懶牛行動第44章 捨命追擊第123章 黛麗絲留下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72章 囚車上的師父第85章 請罪第14章 費揚果被貶第151章 多爾袞的奇兵奏效第69章 與荷蘭海軍交鋒第28章 千求萬盼只爲出陣第4章 請求出兵第64章 順治的煩惱第60章 周延儒的歹心第33章 順治到錦州第71章 壯哉!活人不及死人香第28章 安全地回到軍船第95章 多爾袞鞏固自己的地位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73章 兄弟相殘的痛苦第34章 錦州城內清軍出來偷襲第58章 獲勝第59章 無能的倭寇第6章 擊殺敵騎第96章 信第13章 落馬後被敵兵圍擊第4章 槍指在腦袋上第93章 孫傳庭大敗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16章 劉妃的陰謀第62章 豪言妙論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12章 趕至先鋒軍中第26章 死戰蒿水橋邊第57章 精銳先出擊第6章 擊殺敵騎第7章 松山明軍軍心渙散第34章 斬將立威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83章 思召寶劍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90章 馬隊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92章 不懼一切的多爾袞第124章 捉奸細第68章 度過危機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71章 永遠是兄弟!來!喝酒!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38章 飲酒之後的瘋狂第19章 斬殺努山,威震敵膽第55章 死裡逃生第30章 官匪勾結第65章 由愛生恨第130章 東廠抓住把柄第26章 確保後路第42章 奇軍出動!反攻開始!第59章 隨着軍旗前進第47章 吃人的圈地運動,罪惡啊!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140章 各國使者魂已失第10章 高陽保衛戰第73章 回到榆林鎮第2章 明軍大敗第53章 孤男寡女第1章 朝議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5章 冒充第8章 策劃救張必武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57章 父子隔閡在增大第68章 心愛的妻子啊,快醒過來第115章 對峙第9章 松山激戰第13章 明軍水師揚帆出征第88章 探聽消息第99章 各國使者的驚訝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43章 鄭森——少年鄭成功第72章 將士們的怨氣第94章 建立荊楚第一功第124章 阿濟格兵敗自殺第57章 比我幸福